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如何确保鸡群均匀有效的抗体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均匀有效抗体是指免疫后的鸡群个体间所产生抗体的有效性和均匀度。目前在养鸡业中,免疫接种已成为有效控制传染性疾病和保障鸡群健康的一种不可缺少的措施;免疫后能否产生均匀有效的抗体,是衡量免疫效果的标准。介绍了影响鸡群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免疫程序的制定、疫苗选择和免疫操作对产生均匀有效抗体的影响以及抗体监测对产生均匀有效抗体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2.
林雪梅 《中国家禽》2003,25(8):18-18
一些养殖户在对鸡群进行疫苗接种后,鸡群仍有不同程度的发病,究其原因主要有:1疫苗的有效性凡是使用的疫苗都应在当地防疫部门购买。购买时要注意其有效的使用年限,疫苗从冰箱中取出后,要尽快稀释并立即使用,活毒疫苗一般在4小时内用完,马立克疫苗应在半小时内用完,当天未用完的疫苗应废弃。疫苗在稀释前后都不应受热,更不能接触消毒药,稀释疫苗的一切用具必须洗涤干净,煮沸消毒。2免疫程序对雏鸡接种时,要考虑母源抗体的水平,因为母源抗体影响免疫反应,抗体水平愈高对疫苗的抑制力愈强。一般的免疫程序是:出生后立即接种马立克疫苗,不能超…  相似文献   

3.
通过同一栋蛋鸡饲养场内7日龄的鸡群不同免疫程序的免疫操作,检测鸡群在完成免疫程序后21d时的抗体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应用强化免疫程序的试验组鸡群其新城疫和禽流感(H5、H9)的抗体血凝抑制(HI)值显著高于应用农业部制定的标准免疫程序的对照组,并且试验组各个病毒抗体的HI值离散度均低于对照组.在试验过程中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病原核酸进行检测,排除因主动感染而导致抗体效价上升的个体,以保证试验数据的可靠性.试验结果表明:强化免疫程序相较于标准免疫程序能够产生更高、更稳定的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4.
疫苗的选择 应选用质量和信誉较好的大厂家的产品 ,还要注意有的病原微生物有多个血清型 ,所选疫苗的血清型应与感染的病原血清型一致。疫苗的合理使用 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要根据鸡的免疫机理 ,各种疫苗产生抗体的消长规律及疫苗本身的特点综合制定免疫程序。何时接种疫苗 ,还要根据鸡群健康状况确定。在实际生产中 ,多数养鸡户生搬硬套 ,在机体营养状况不佳、饥饿、转群等应激因素存在或鸡群正在发病的情况下接种疫苗 ,造成群体免疫不能产生预期的保护作用 ,甚至诱发大群发病。有的农户对鸡病太害怕 ,尤其是新城疫 ,每隔 3~ 5d就用 1…  相似文献   

5.
2008年9月~2009年10月对新疆昌吉地区TK肉鸡养殖基地的8个规模化养难场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对商品肉鸡新城疫进行抗体检测。结果发现鸡群新城疫血清抗体水平偏低,然后根据各场的实际情况对鸡群制定不同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效价对比,试验表时在鸡群接种新城疫的2组免疫程序中,1号免疫程序免疫效果最好,为最佳免疫程序。  相似文献   

6.
蔡红伟 《水禽世界》2011,(12):30-31
鸡群的免疫效果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何保证鸡群免疫效果,确保鸡群的健康是养殖户普遍关心的问题。那么下面我们就介绍一下如何保证免疫质量,使鸡群能够产生均匀有效的抗体,保证鸡群健康。  相似文献   

7.
鸡的免疫接种,是将疫苗或菌苗用特定的方法接种于鸡体,使鸡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从而在一定时期内对某种传染病具有抵抗力.在养鸡生产中,要经常按预先制定的免疫程序对鸡群进行免疫接种,整个过程必须按要求进行,否则容易导致免疫失败.  相似文献   

8.
要让鸡群健康生长,确保经济效益,必须有效控制疫病发生,特别是应控制鸡病毒病的发生。防控鸡病毒病必须让鸡产生均匀有效的抗体。鸡群健康是鸡产生均匀有效抗体的前提,有效疫苗是鸡产生有效抗体的基础,规范的免疫操作是鸡产生有效抗体的保证。  相似文献   

9.
在家禽饲养生产中,必须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定期接种各种疫苗来控制疫病的发生。但在免疫过程中,偶尔会出现免疫失败,给养禽业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现将导致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其应对措施阐述如下。1免疫失败的原因1.1家禽机体方面的原因家禽机体是病原携带者或正在发病处于非健康状态,均会影响免疫应答,产生免疫抑制。如鸡群感染了传染性法氏囊病或球虫病则会影响鸡新城疫苗的免疫效果。母源抗体水平直接影响免疫接种的效  相似文献   

10.
应用新城疫IV系(Lasota株),新城疫油乳剂灭活苗,设计不同免疫程序,并对不同分组的鸡群进行免疫,免疫后每隔1周抽取20只鸡测定抗体,并分别选择抗体水平为31og2、41og2、51og2、61og2和71og2时进行攻毒。结果表明:第二免疫程序免疫鸡群效果优于第一组免疫程序免疫效果,鸡群后在二免第4周抗体都可以达到高峰,而后逐渐下降,二免第14周抗体降至5.81og2。攻毒试验表明,能够完全抵抗NDV攻击的ND抗体临界值为61og2。  相似文献   

11.
在国内目前复杂的养殖大环境下,疾病防控的核心是围绕鸡群产生均匀有效抗体去全面开展防疫工作,而免疫是鸡群产生均匀有效抗体的核心,也是控制免疫性疾病发生的有效手段。本文以烈性传染病新城疫为例,从免疫程序制订的八个方面:流行病学、场区发病史、母源抗体水平监测、疾病易感日龄、毒株对型选择、疫苗交叉干扰、免疫方法剂量和批次季节因素等进行分析,明确了新城疫的免疫程序制订的流程和方法,最终确保免疫程序的科学合理;从免疫落实的5个准确:时机准确、剂量准确、数量准确、部位准确和方法准确等形成了科学的落实免疫程序的手段。  相似文献   

12.
为查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地区鸡群免疫效果不佳及免疫失败的原因,对部分养鸡场和养鸡户进行了调查,经分析,发现引起免疫鸡群发病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疫苗质量、鸡群健康情况、免疫方式和免疫程序等。  相似文献   

13.
当前饲养环境下,要使鸡群健康生长,获得较高的生产指标,控制好疫病特别是病毒性疾病是重中之重。而要防控病毒病,必须让鸡群产生均匀有效的抗体。鸡群产生均匀有效的抗体须具备三个条件:健康的鸡群、有效的疫苗、规范的免疫操作。健康的鸡群是产生均匀有效抗体的前提,有效疫苗是基础,规范的免疫操作是保证。  相似文献   

14.
免疫失败是指免疫的鸡群在免疫期内出现发病的现象。在实际生产中,免疫失败现象极为普遍,现就造成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分析如下:1管理方面的因素1.1环境污染日趋严重随着养鸡数量的增多,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养殖场内污染有大量病毒和细菌,鸡群不断受到病毒和细菌的侵扰,加快了鸡群抗体的衰减速度,缩短了免疫期。另外,群体存在个体差异,在环境污染严重的鸡场,免疫应答差的个体,首先感染发病,在鸡群中就会出现疾病的散发性流行。1.2营养不良免疫产生的抗体和细胞因子都是蛋白质。鸡群营养不良或患有慢性营养消耗性的疾病,…  相似文献   

15.
科学的免疫程序应该是根据养鸡的品种、当地疫情流行情况、本场的饲养管理水平来综合制定。在生产实践中,初次养鸡的朋友一般是根据提供鸡苗的上游单位提供的参考免疫程序免疫,然后根据鸡场实际情况进行修正。免疫程序制定完毕,并不是雷打不动的,根据鸡场实际情况,可适当调整,比如,临近免疫时,鸡群呼吸道疾病严重,此时,千万不能免疫,而是要等鸡群健康时再进行免疫。  相似文献   

16.
1空舍消毒 如果上批鸡感染了病毒,无论发病与否,舍内都会残留病原体,污染环境,若不彻底消灭这些病原体,很容易导致下批鸡感染。鸡群在免疫后鸡体未产生抗体之前感染病毒,即使免疫程序合理,  相似文献   

17.
<正>所谓有效的新城疫疫苗就是指机体接受一定量的新城疫疫苗抗原后在正常的时间内产生的新城疫抗体水平能够保护鸡群抵抗新城疫病原的攻击。目前新城疫免疫的情况如何?怎样做才能使新城疫疫苗免疫产生抗体能较长时间地保护鸡群?笔者根据市场调查、临床情况和实验室数据与广大同仁交流一下,看看我们该如何避免免疫失败和降低新城疫的发病频率。  相似文献   

18.
正在目前规模化的养殖条件下,健康养殖观念不断深入,随着AC2000先进设备的逐渐普及,饲养管理人员水平不断提高,以及硬件、软件设施的双重保障,使得鸡群出现问题时,管理因素导致的发病情况减少。同时"4321"疾病防控精髓的深入理解应用,饲养管理理念逐步趋向于"养防结合"。在国内环境中,疾病防控的核心是围绕鸡群产生均匀有效抗体,去全面开展防疫工作。而免疫  相似文献   

19.
不同种类IB疫苗免疫鸡抗体消长规律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应用已建立起来的IBV-HI方法,对用不同种类IB疫苗免疫鸡群,以及不同免疫程序的鸡群的抗体消长规律进行了监测,以了解免疫鸡群的抗体动态,为IB的防治及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更好地了解全面免疫后鸡群抗体产生情况和抗体滴度分布规律,对西安市不同区县、不同来源的鸡群进行了新城疫免疫抗体监测。从2011到2015年,从西安市下辖的未央区、高陵区、长安区、灞桥区、阎良区、户县、周至县及蓝田县等区县共采集血样3 465份,涉及规模以上养鸡场120个,散养户10个,畜禽交易市场3个,其中合格样品3 227份。对采集来的血样分离血清,采用血凝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检测抗体滴度,对监测结果按照依据进行分类统计。结果表明,从2011年到2015年,西安市不同区县鸡群春秋两季新城疫免疫抗体合格率均达到了70%以上,平均合格率为93%,免疫效果良好。5年的数据和春秋两季抗体合格率监测结果表明,采用合理的免疫程序和规范操作,全面免疫后鸡群新城疫抗体保护水平较高,采用的免疫程序可以作为参考程序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