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北碚区3年退耕还林以后耕地、退耕户粮田情况、耕地还林情况、后续产业发展情况、退耕户生计来源等情况的调查,区在退耕还林中所存在的问题,初步探索出各种对策以供现实之需。  相似文献   

2.
在对甘肃省退耕还林工程整体实施情况及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全面了解的基础上,通过对退耕区退耕农户退耕还林前后收入、粮食产量、劳动力转移等变化情况以及补助到期后退耕农户收入的可能变化等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和分析,提出了完善退耕还林现行政策及制定补助到期后续政策的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3.
对丹江口市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退耕还林政策补助陆续到期,针对解决退耕农户长远生计问题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2007年8月,国务院以(国发[2007]25号)发出了《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制定了继续对退耕农户给予适当补助,建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的政策,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解决退耕农户生活困难和长远生计问题。根据我市实际,结合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建设,对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解决退耕农户长远生计等方面提出了部分建议。  相似文献   

4.
《林业实用技术》2006,(5):46-46
根据国家林业局的要求,四川省林业厅下发了《关于组织退耕还林后续政策调研工作的通知》,对各地组织开展退耕还林后续政策调研工作进行了部署。通知指出:按现行政策规定,退耕还经济林和退耕还草部分已陆续停止补助,从2008年开始,退耕还生态林也将开始陆续停止补助,国家停止补助后对退耕农户有什么影响,退耕还林成果能否稳得住、不反弹,是事关退耕还林工程健康发展和国家投资效益的重大问题。要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用数据回答上述问题,并对停止补助后巩固成果存在问题的地区分类提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5.
李国瑾 《云南林业》2007,28(6):I0002-I0003
10月19日,省人民政府召开全省退耕还林工作会议,就如何贯彻国务院退耕还林政策精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切实解决退耕户长远生计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会上,孔垂柱副省长代表省政府与各州市政府签订了《云南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目标管理责任状》。会议还讨论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的实施意见》,兑现了2006年度退耕还林目标责任状考核奖。  相似文献   

6.
退耕还林故事多。笔者在退耕还林工作中结识了一位退耕户,名叫林志福,是宣州区一个小山村的普通村民。他通过退耕栽竹,林下养鸡,实现了退耕致富。他的退耕故事在当地家喻户晓,被传为佳话。  相似文献   

7.
贵州省退耕还林工程阶段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全省86个退耕还林工程县退耕前后社会经济情况的统计调查、对工程区11个退耕还林重点县的20个乡688户退耕户的人户调查以及对典型案例的追踪调查结果,结合退耕还林固定样地和径流场观测结果,分析研究了退耕还林工程对贵州生态环境的改善,对农村社会经济的影响,初步评价了贵州省2000~2002年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效益,重点评价了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贵州省退耕还林工程社会经济效益阶段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水城、黎平、望谟、关岭、麻江、黔西、龙里、习水、开阳、铜仁10个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监测重点县107个固定样地户主共91户退耕农户进行连续4年的跟踪调查,同时结合10个县面上统计数的分析及其典型县204户退耕农户的典型调查,对监测区退耕还林的经济、社会效益进行了评价:退耕还林工程区环境效益经济值明显提高,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工程区退耕农户收入增加,粮食总产量稳定;退耕还林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建立退耕还林(草)工程的长效机制为目标,从粮食、生态效益补偿基金、能源、退耕农户技能培训方面提出退耕还林的后续政策。  相似文献   

10.
大兴安岭东地区退耕还林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加强退耕还林工程管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引导和帮助广大退耕农户发展退耕还林的后续产业,保护好农民发展非公有制林业的积极性。2005年3—4月,呼伦贝尔市林业局林政科、林业工作站组织人员深入扎兰屯市、阿荣旗、莫旗、鄂伦春旗等地,对退耕还林工程进展、政策兑现、管护措施、后续产业发展、确权发证和林权流转等问题进行了调研。调研组采取走访农户、现地查看、调阅档案、  相似文献   

11.
郑州市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退耕还林后续产业是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实现退耕还林最终目标的主要途径和重要保障。文章在分析郑州市退耕现状及后续产业发展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后续产业发展存在问题,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郑州市发展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对策,为巩固郑州市退耕还林成果以及促进郑州市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加强退耕还林大户承包管理,探索大户承包管理新机制,近日,白河县林业局组织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对全县50亩以上的51户大户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验收,重点检查退耕大户的实际退耕合格面积、栽植树种的保存和成活率、耕地来源、承包时间、承包协议、利益分配、政策兑现及管护情况等。  相似文献   

13.
定西市安定区自2000年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以来,认真贯彻落实“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总体方针,严格执行《退耕还林条例》,把退耕还林草与小流域综合治理、农田基本建设、农村能源建设、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后续产业开发、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严把规划设计关、种苗供应关、整地栽植关、保苗管护关、补植补造关,并把巩固退耕成果与推进退耕规模并重,边推进,边开发,边巩固,确保了退耕还林工程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4.
从比较利益原理出发,对现行退耕经济政策、还林经济补助政策以及退耕还林经济政策的短期和长期经济利益进行了比较分析,探讨了现行退耕还林经济政策存在的问题,并对完善现行退耕还林经济政策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新安、济源等12个退耕还林重点县120户退耕农户家庭拥有耐用消费品情况、生活设施状况、经营土地情况以及家庭收入情况的跟踪调查得出:退耕农户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家庭收入稳步增长;务工和从事副业收入以及转移性收入是退耕户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退耕还林补助在家庭总收入中占的比例为1.7%~5.6%。  相似文献   

16.
通过典型抽样、问卷和访谈方法对安顺市西秀区退耕还林工程后续问题进行调查,了解退耕还林工程区退耕农户目前的生产生活状况、心态,提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建议和办法。  相似文献   

17.
陕西省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情况调研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5年是退耕还林工程跟踪监测的第3年。在2004年度监测资料已收集整理完毕的情况下,为了把握工程实施的真实情况,文章选择陕西省的宁陕和蓝田县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干部群众举双手赞成退耕还林政策,工程进展顺利,有关政策落实基本到位,农民生计的依赖性多样化发展,退耕的后续政策是农民普遍关注的问题。与此同时,文章指出了县级调查表填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剖析了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中所暴露的深层次问题。提出宁陕县退耕地区8年之内还林时间太短,应延长补助期限;建议国家单独设立鼠兔防治经费;在预算中必须单列管理经费以保证后续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张雄 《河北林业》2007,(5):20-21
平山县自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一些地方退耕农户对林木管护不重视,树木生长缓慢,长时间不能产生效益,形不成新的产业化链条,只靠国家补贴维持生计,农户的长远利益缺乏保障。及早制定完善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为重点的退耕还林长远规划和后续保障措施,促进退耕还林快速取得多重效益,向产业化发展,是解决退耕农户的长远生计问题,事关退耕还林工作的成败,也是能否做到退得下、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胡彬 《山西林业》2013,(3):9-11
退耕还林工程是林业生态工程,投资大、实施年限长、涉及面广,关系到广大退耕农户切身利益,受到全社会关注。介绍了晋城市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的做法、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0.
杨华 《林业调查规划》2014,39(5):115-118
滇西北是云南省最为贫困的少数民族聚集地区之一,实行退耕还林政策10多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效,随着退耕还林政策补助陆续到期,部分退耕农户生计将出现困难。对退耕还林后续政策进行分析,认为退耕还林补偿标准与现有物价水平不符,套种的规定过于保守,针对政策上的不足与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作业设计不够规范、监管不力、档案管理不够规范等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