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明确未来气候条件下关中地区夏玉米农田适宜的施肥-秸秆措施以控氨稳产及应对气候变化,基于2019—2020年大田试验,进行不同氮肥种类和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对农田土壤氨挥发和作物产量的影响研究。根据田间实测数据对DNDC模型进行校正与验证,利用验证后模型模拟未来气候条件下不同施肥-秸秆措施对夏玉米产量及土壤氨挥发累积量的影响,综合考虑产量和生产单位产量玉米的土壤氨挥发累积量,最终提出未来气候条件下关中地区夏玉米农田的优化控氨稳产施肥-秸秆措施。结果表明:校正后的DNDC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不同施肥-秸秆措施条件下夏玉米生长和农田土壤氨挥发累积量。在未来气候条件下,秸秆还田会显著提高夏玉米产量并降低生产单位产量玉米的土壤氨挥发累积量。在RCP4.5排放情景下,未来2030—2090年,秸秆全量还田配施180kg/hm2稳定性氮肥生产单位产量玉米的土壤氨挥发累积量较低且产量较高;在RCP8.5排放情景下,未来2030—2050年和2070—2090年,秸秆全量还田配施180kg/hm2稳定性氮肥和秸秆全量还田配施162kg/hm2稳定性氮肥生产单位产量玉米的土壤氨挥发累积量较低且产量较高。因此,在RCP4.5排放情景下,秸秆全量还田配施180kg/hm2稳定性氮肥为关中地区2030—2090年较为优化的控氨稳产施肥-秸秆措施;在RCP8.5排放情景下,秸秆全量还田配施180kg/hm2稳定性氮肥和秸秆全量还田配施162kg/hm2稳定性氮肥分别为关中地区2030—2050年和2070—2090年较为优化的控氨稳产施肥-秸秆措施。本研究可为关中地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及稳产减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明生物炭和氮肥互作对盐渍化土壤氨挥发的影响。【方法】基于室内土壤培养试验,研究了仅施用生物炭、仅施用氮肥、同时施用生物炭和氮肥对不同盐渍化程度土壤的氨挥发速率与矿质态氮量的影响。【结果】添加生物炭可提升非盐渍化和中度渍化土壤pH值,但对重度盐渍化土壤pH值的影响不显著。施氮条件下,添加生物炭对非盐渍化土壤和中度盐渍化土壤的氨挥发速率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氨挥发总量分别相比仅施氮处理降低了18.06%和50.88%,氨挥发速率分别降低了14.57%和43.68%。【结论】添加生物炭可显著降低非盐渍化土壤与中度盐渍化土壤的氨挥发损失。  相似文献   

3.
不同品种氮肥拌施集成型化肥增效剂的效果陈恒喜何有龙张锁兵稻田氮素肥的大量损失,主要是通过氨挥发,反硝化脱氮作用淋溶损失等途径产生的。农作物一般只能利用总氮量的30%~40%。据土壤科学家们的研究,不同品种的氮肥利用率有差异,采用通过特殊处理肥料和改进...  相似文献   

4.
水稻传统施肥中氮肥浅施现象较为普遍,如作基肥施用的氮肥大多作耙面肥,肥料往往集中在土壤表层,很容易逸失或受雨水和灌溉影响而流失,碳酸氢氨挥发量很大。为此,我们改变了晚稻基施化肥操作程序,即采用先施化肥、后机械旋耕的机械深施法,并与常规施肥法作了对比。 一、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5.
不同氮肥对不同种植方式稻田径流氮流失与氨挥发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减少稻田氮径流流失和氨挥发。【方法】设置当地常规施肥(FFP)、缓控肥与尿素配施(CRF)、海藻多糖氮肥替代(HTN)及不施氮对照(CK)共4个氮肥管理措施,观察不同种植方式(机插稻、直播稻)下稻田径流水中氮的流失量及氨挥发特征。【结果】直播稻稻田径流氮素损失以铵态氮(NH4+-N)为主,播种前排水导致的氮素径流流失占总氮径流损失量的52%左右;不同氮肥方案下径流氮总流失量呈现为FFP处理>HTN处理>CRF处理,机插稻、直播稻全生育期氨挥发损失量、损失率和氨挥发强度也有同样趋势;与FFP处理相比,CRF处理和HTN处理的机插稻全生育期氨挥发损失率分别降低了12.5%和4.3%,氨挥发强度分别降低了43.1%和17.8%,直播稻氨挥发损失率分别降低了23.2%和12.2%,氨挥发强度分别降低了53.3%和26.8%;与FFP相比,在CRF、HTN处理下机插稻分别增产9.31%和4.70%,直播稻分别增产9.25%和4.91%。【结论】在水稻全生育期内,直播稻的氨挥发通量、损失率和氨挥发强度均大于机插稻,在施肥总量控制和磷、钾肥施用相同的情况下,选择适当种类的氮肥进行基肥、分蘖肥合理配施,既能减少氮素田间损失、提高氮素利用率,还可以增加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阴山北麓滴灌马铃薯田氨挥发和氧化亚氮排放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静态暗箱法和通气法,研究了在滴灌条件下氮肥用量对马铃薯田氧化亚氮排放和氨挥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素的气态损失量以氨挥发形式大于以氧化亚氮的排放形式。马铃薯田的氨挥发速率与氧化亚氮排放通量呈现出季节性动态变化,且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马铃薯田氨挥发量均在施肥后第1~4 d出现峰值,氨挥发损失量为2.5~3.6 kg/hm~2,净损失量占施氮量的0.21%~0.42%;马铃薯田的氧化亚氮排放量均在施肥后第3 d出现峰值,氧化亚氮排放损失量为0.64~1.96 kg/hm~2,净损失量占施氮量的比例为0.29%~0.48%。当施氮量达到270kg/hm~2时氮的气态损失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土壤含水率和温度对氧化亚氮的排放通量和氨挥发速率有一定影响,随水分增加,氧化亚氮的排放增加,氨挥发速率受到抑制;温度升高会促进氨挥发速率,但温度对氧化亚氮的排放基本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7.
肥料结构对红壤氮素淋失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肥料结构是影响氮素淋失的重要因素。氮肥进入土壤后,其损失途径主要是氨挥发和反硝化的气态损失。但是,氮肥通过渗漏淋失对地下水(饮用水源)的污染,也不容忽视。为此,综述了近年来3种肥料结构(即单施无机氮肥、无机肥混施、无机肥与有机肥混施)对红壤区稻田土壤氮素淋失的影响的研究进展,并且提出了如何防止氮素淋失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农业节本增效工程技术主要包括 :节肥、节水、节种、节苗、节药。农业节本增效工程技术的推广和广泛应用是实现农村经济发展两大战略目标的有效途径。要找准农机化工作与实现两大战略目标的最佳结合点 ,最重要的就是推广农业节本增效工程技术 ,大力促进农业的科技进步。1 节肥 化肥深施是节肥的关键 ,据统计全国年施化肥量 1 .2 5亿 t,其中 80 0 0万 t是氨肥 ,氨肥在常温下容易挥发 ,施到 3cm以下就不易挥发 ,化肥深施是农业节本增效工程重要的一项技术措施 ,如果能实现 ,氨肥利用率提高 1 0 % ,就可以节约化肥 2 1 0 0万 t。现在世界上一…  相似文献   

9.
不同水肥制度下稻田氨挥发变化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田间对比试验,运用通气法观测分析了不同水肥制度下稻田氨挥发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中等施氮水平与2次追肥的情况下,早、晚稻氨挥发总量分别为22.56kg/hm2和68.54kg/hm2,分别占当季施氮量的12.5%、38.1%;间歇灌溉模式下的稻田氨挥发总量大于淹灌模式,但差异不显著;穗肥施用后引发的稻田氨挥发量很小,通过把仅追施分蘖肥改为追施分蘖肥和拔节孕穗肥能显著减少稻田氮素氨挥发损失。不论是早稻、中稻还是晚稻,穗肥施用后产生的氮素氨挥发损失占穗肥的比例都明显小于分蘖肥。  相似文献   

10.
日本覆膜控释肥料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当土壤中营养元素的供应不能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时,就需要人为地向土壤或叶面直接施肥,以补充农作物生长发育所缺的营养元素。经研究表明向土壤中直接施肥这种方法存在许多缺点:一是养分的利用率不高。研究证明化肥的利用率:氮肥为30% ̄35%,磷肥为10% ̄25%,钾肥为35% ̄50%,施入土壤中肥料的养分大部分被淋溶、挥发和固定。二是这种施肥方式易污染环境。以氮肥为例,长期大剂量地向土壤施用氮肥,会使土壤和地下水的氮含量提高,导致土壤酸化和盐渍化;另外大量施氮肥,会产生N2O,挥发进入大气,破坏臭氧层,加剧温室效应。三是农作物易受病虫的…  相似文献   

11.
“天补”牌集成型化肥增效剂(简称IFC),是目前全省平衡配套施肥的指定产品。化肥增效剂适用于粮、棉、油、豆、菜各类农作物,它可使粮食增产5%~15%、油料作物增产10%~35%、蔬菜增产15%~25%。化肥增效剂的最大特点如下:一是节本高效,它与尿素、碳铵、复合肥、BB肥、钾肥、有机肥等各类肥料拌施,能减少氮肥的挥发损失,促进磷、钾吸收,使氮肥利用率提高30%以上,也就是说,使用化肥增效剂可减少20%左右的常规化肥用量;二是使用化肥增效剂可大大降低农作物内硝态氮含量,改善品质,减少污染。化肥增效剂使用方便,农业专家说,它和其它肥料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果园蓄水坑灌条件下蓄水坑壁土壤氨挥发损失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试验以追肥量(600、300、0 kg/hm2)和追肥时期(花后、果实膨大期、花后及果实膨大期平均追肥)为变量,设置7个处理。采用磷酸甘油-通气法收集坑壁土壤氨挥发并分析其与铵态氮、硝态氮、土壤温度、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关系。【结果】蓄水坑灌水肥灌施后氨挥发速率随追肥量增加而增加,花后期追肥后氨挥发持续时间长,峰值出现在肥后第3~5天,为52.93~576.80 mg/(m2·d);果实膨大期追肥后氨挥发持续时间短,峰值出现在肥后第2天,为81.11~1 047.79 mg/(m2·d)。花后期一次性追肥氨挥发累积量(以N计算)为3 332.88~7 052.01 mg,果实膨大期一次性追肥氨挥发累积量为2 178.14~5 126.97 mg,比花后期一次性追肥降低27.30%~34.65%。2次追肥期平均追肥氨挥发累积量最小,为2 013.21~4 642.11 mg,比花后期一次性追肥降低34.17%~39.60%。蓄水坑壁氨挥发损失率为0.57%~1.4%,其中花后期一次性追肥氨挥发损失率最大,果实膨大期一次性追肥次之,平均追施最小。氨挥发速率与土壤铵态氮量和空气温度显著正相关(P<0.05),土壤温度和硝态氮通过铵态氮浓度影响氨挥发,较高的空气湿度和施肥后降雨会降低氨挥发速率。Elovich动力学方程可以较好地描述蓄水坑壁氨挥发累积量动态变化过程,氨挥发速率常数a与追氮量显著正相关,与土壤温度显著负相关。【结论】降低追肥量、分次追施能减少坑壁土壤的氨挥发损失,基于蓄水坑灌法在果园进行水肥灌施具有较好的减排保肥效果。  相似文献   

13.
沼肥表施对土壤氮素动态分布及氨挥发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表施沼肥对土壤氨挥发和土壤中氮素分布的影响,在室温条件下,通过土柱模拟试验,系统研究表施沼肥对土壤的氨挥发及水分、铵态氮、硝态氮和总氮在土壤垂直剖面上动态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沼肥表施后的氨挥发主要集中在前5天,占总氨挥发总量的97%,而且最大日均氨挥发量出现在第2~3天,最大的日均氨挥发量为93.24 mg/(L·d)。沼肥中铵态氮的下渗要滞后于水的下渗,且沼肥中的水分、铵态氮和总氮主要集中于0~5 cm的表层土壤中,而硝态氮的分布区域较大,在0~15 cm土壤深度范围内的质量浓度均较高。表层土壤中铵态氮的整体变化趋势呈现前高后低,而硝态氮的变化趋势则与之相反。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黄淮海区域大白菜合理有效的施肥模式,以“北京新三号”为供试材料,设置12种不同处理(CK1,不施肥;CK2,常规施肥;T1,常规减施化肥N 100%;T2,常规减施化肥N 15%;T3,常规减施化肥N 15%+有机肥替代15%N;T4,常规减施化肥N 30%;T5,常规减施化肥N 30%+有机肥替代15%N;T6,常规减施化肥30%+有机肥替代30%N;T7,常规减施化肥N 40%;T8,常规减施化肥N 40%+有机肥替代15%N;T9,常规减施化肥N 40%+有机肥替代30%N;T10,常规减施化肥N 40%+有机肥替代40%N),研究氮肥减量配施生物有机肥对大白菜产量、品质、土壤养分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减量配施生物有机肥显著提高了大白菜产量,处理T3最高为307.43 t/hm2,较处理CK1,CK2和T1分别增产63.06%,14.49%和36.68%,与土壤中速效氮、速效钾含量呈正相关;与常规施肥相比,氮肥减量配施生物有机肥显著降低了大白菜硝酸盐含量,提高了维生素C、可溶性糖含量.氮肥减量配施生物有机肥对土壤酶活性也产生了显著影响,增施适量有机肥还增强了根际土壤脲酶、蔗糖酶、碱性磷酸酶活性,而酸性磷酸酶活性降低.此外,与处理T1相比,氮肥利用率提高5.54%~60.71%.综合大白菜产量、品质及氮肥利用率等因素,常规减施化肥N 15%+有机肥替代N 15%施肥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我国化肥的有效利用率只有30%,而发达国家已达60%。氮肥除了降雨时发生淋溶损失外,主要还是以氮肥的挥发为主,深施是减少氮肥损失的有效措施,大约可提高利用率17%左右。另外化肥的施用方法直接影响作物增产效果,在一些地区,尤其是旱农地区采用深施化肥可取消追肥作业,大大地降低了机械化作业费用和劳力。1994年,化肥深施已列为全国重点推广措施之一,但是我省一些地区对机械化精少量播种及深施化肥技术还没有足够重视,应加大  相似文献   

16.
为了减少氮肥有效成分的损失,提高其经济效益,农机和农业部门的科技人员一直在进行研究和试验。据测试,当气温为29℃、土壤含水率为13.6%时,地表施用碳酸氢铵,12h后挥发损失5.49%;而将同样的肥料深施到6cm以下土层,12h后挥发损失仅为0.3%。采用氮肥与其它固氮剂混施的农艺措施也可获得显著的肥效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由此可见,农机与农艺的配合已成为提高氮肥利用率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秸秆还田配施稳定性氮肥对关中地区麦玉轮作体系作物生长及水氮利用的综合影响,并确定合理的高产高效施肥管理措施,设置两种秸秆还田模式(秸秆不还田、秸秆全量还田)和两种施氮措施(常规尿素和减量施用稳定性氮肥),以无秸秆还田且不施肥作为对照,共5个处理,研究分析作物产量、地上部生物量、土壤氨挥发累积量、土壤含水率、土壤硝态氮残留量及水氮利用效率。结果表明:秸秆还田配施氮肥会分别显著提高夏玉米和冬小麦产量28.03%~39.63%和90.10%~112.52%、地上部生物量27.88%~34.00%和78.96%~107.64%;施用稳定性氮肥较施用常规尿素分别降低夏玉米季和冬小麦季全生育期土壤氨挥发累积量50.18%~59.32%和68.21%~73.43%;秸秆还田会显著提高夏玉米季0~10 cm土壤含水率6.29%~21.38%,显著提高冬小麦季0~10 cm土壤含水率6.80%~25.06%;相同施肥措施下,秸秆还田会显著降低夏玉米与冬小麦收获期0~100 cm土壤NO-3-N残留量7.34%~10.78%和6.57%~11.24%,在相...  相似文献   

18.
一、化肥深施增效的原理1提高化肥的利用率根据农业部门的资料,水田表施尿素、硫铵等氮肥,其实际利用率只有40%~50%,碳酸氢铵的利用率不及30%,磷肥的利用率更低。表施化肥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是:肥料溶于水中,随水流失;当化肥中的氮素经硝化作用,不易...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研究主要粮食作物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利用率现状,为控制化肥施用总量、优化施肥结构、科学肥料运筹、改进施肥方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设无肥区、无氮区、无磷区、无钾区、氮磷钾区5个处理区,收获后计产、化验玉米及茎叶的氮、磷、钾含量,计算出化肥的利用率。【结果】1)不同施肥处理能够提前玉米成熟期和收获期,对其他生育期无影响。2)不施肥和不施磷肥对玉米株高影响较大,不施肥和不施氮肥对玉米基本苗、成穗数影响较大。3)试验地块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分别为22.6%、12.9%和34.2%,在大田生产上应适量减施化肥,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4)缺素施肥对玉米产量影响较大,不施氮肥尤为明显,钾肥、磷肥次之,氮、磷、钾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顺序为:氮肥﹥钾肥﹥磷肥。【结论】平衡施用氮、磷、钾肥对玉米增产效果极显著,但目前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均偏低,建议生产上配合测土配方施肥,减少化肥施用量,防止土壤污染。  相似文献   

20.
贵州岩溶地区辣椒肥水耦合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辣椒肥水耦合试验结果表明 ,不同肥水耦合方式以肥料兑水配施效果最好 ,辣椒产量最高 ,水分利用率也最高 ;不同氮肥用量以中等用量效果最好 ,其辣椒产量及水分利用率都较高。中量氮肥与水配施的效果最好。在经济欠发达地区 ,浇灌仍是种植蔬菜最为普遍的补灌方式。采用水溶性、不易挥发的氮肥 (尿素 )兑水配施追肥 ,具有提高作物产量和肥水利用率的作用 ,是种植蔬菜增产增收 ,节约成本一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