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收入分配差距是伴随经济增长出现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它对经济增长本身又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近年来我国城镇居民收入水平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社会物价水平稳中有降,但消费需求不旺,市场疲软的迹象已十分明显。究其原因,除了供求存在结构性矛盾造成有效供给不足,住房、教育、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使居民预期购买压力增大,以及落后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信贷体制外,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城市低收入和贫困人口的增加已成为对消费需求产生消极影响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政府在积极增加投资支出、调整经济结构和发展消费信贷的同时,切不可忽视改善收入分配状况,以最终实现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根据2009年《广西统计年鉴》中城镇居民家庭消费的截面数据,利用扩展的线性支出系统需求函数模型(ELES),对2008年广西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消费倾向和消费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广西城镇居民呈现出较低的消费倾向,而且大部分居民消费还集中在衣、食、住等生存性消费方面,尤其是中、低收入家庭,这3项的消费支出占据了其收入的大半。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扩大广西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相应建议:应加大收入再分配的调节力度,努力缩小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促进整体消费水平的提升;培育广西居民消费热点,积极引导享受性消费。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福建省呈现出消费需求不足的局面。收入是决定消费能力与消费倾向的要素之一。本文依据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从收入和收入分配角度分析得出制约福建省消费需求的主要因素有: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相对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存在差距;居民内部收入差距扩大;边际消费倾向较低等。因此从收入因素探讨进一步扩大福建居民消费需求的必要性及对策建议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首先描述了中国城镇居民居住消费现状,然后以2005-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为基础,利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ES),并借助于SPSS13.0统计软件对2004-2012年中国城镇居民居住消费需求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城镇居民居住消费需求与收入相关性强;自2004年以来城镇居民居住边际消费倾向呈下降趋势,增加的居住消费在增加的可支配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城镇居民居住需求收入弹性大于0小于1,且呈下降趋势,居住消费需求是城镇居民的刚性需求;城镇居民居住基本需求得到了充分满足,不同收入户居住消费差距缩小;中国城镇居民对居住的消费需求已经由生存型转变为发展型和享受型,居住质量得到了提高。最后提出了缩小城镇居民内部收入差距和区域收入差距、确立科学合理的居住消费理念、加大调控力度,抑制住房投机行为、完善城镇住房保障制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朱政  王征兵 《广东农业科学》2011,38(16):201-204
通过VAR模型,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如何作用于城镇居民消费和农村居民消费进行研究,以泰尔指数代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析1978-2008年统计数据.结果表明,农村消费的增加有助于降低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城镇居民消费的快速增加会加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伴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农村居民会增加其消费,而城镇居民消费增速减慢.  相似文献   

6.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物价不断上涨,特别是肉制品、粮食和蔬菜等农产品价格的节节攀升,对低收入居民的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对1995-2007年间上海城镇居民消费数据,利用思格尔系数、收入需求弹性和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上海市绝大部分家庭都能够解决基本的食品消费需求,并且在食品结构上保持着传统的消费习惯,但随着收入增加,居民对消费的需求仍然有一定的潜力.应该选择积极的对策进一步引导和扩大消费.  相似文献   

7.
韩申山  杜忠潮  杨尚英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4):11264-11266
依据库兹涅茨系数、阿鲁瓦利亚指数、收入不良指数和城镇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等指标,对咸阳市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咸阳市城镇居民收入的阶层差距、行业差距和所有制差距都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城镇居民内部的收入差距在不断地扩大。  相似文献   

8.
ELES模型在甘肃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2006年的甘肃省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支出情况的统计资料,利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模型对当年甘肃省城镇居民家庭不同收入阶层的消费结构分别从边际消费倾向、需求的收入弹性以及需求的价格弹性方面进行了静态分析,揭示了甘肃省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生活状态以及各类消费品的消费量受可支配收入和价格变化的影响,据此发现甘肃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了扩大甘肃城镇居民消费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消费需求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利用1980~2008年间的数据对河南省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城乡收入差距与消费倾向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发现两者呈负相关性,说明收入差距的扩大引起河南省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下降,导致消费需求不足,从而制约经济发展,并据此提出了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高消费需求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总结现阶段城镇居民奶类消费特点的基础上,研究了收入对城镇居民奶类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收入是影响城镇居民奶类消费的主要因素,随着收入的增加,城镇居民奶类消费逐步增长;同时,奶类消费支出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在动物性食物中,奶类是需求收入弹性最高的食品。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差异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中国占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村居民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消费群体。其消费需求的增长和结构变化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但近年来农村居民消费比重偏低,农村市场启而不发。本文分析了我国不同区域、不同收入层次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倾向的差异.指出收入差距的扩大是导致农村居民内部消费差异扩大的重要原因,最后提出激发农村居民消费潜力的有针对性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1994-2012年陕西省城镇居民食品消费数据,运用AIDS模型,分析了城镇居民总体和不同收入组的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探讨了陕西省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结构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城镇居民禽类、水果类和奶类的收入弹性系数大于1;奶类消费的价格弹性大于1。随着经济的发展,各收入组的粮食消费收入弹性与价格弹性均呈现下降趋势;低收入组肉类、蔬菜、水果的收入弹性均高于同期高收入组的收入弹性,而肉类的消费价格弹性却低于高收入组,其变化趋势也呈现出明显不同,但总体呈现"肉类+蔬菜+主食"的饮食结构。因此,根据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特征陕西省应该在全面稳定食品价格的同时,要特别关注价格富有弹性的奶类;继续加大对水果种植业和养殖业的支持力度;增加低收入组的食品消费补贴;普及膳食营养知识引导城镇居民健康消费。  相似文献   

13.
基于ELES模型的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晓红  赵玉阁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6):197-200,216
以中国统计年鉴为基础,利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模型,并借助SPSS13.0统计软件,对2002—2009年我国农村居民各项消费的边际消费倾向、需求收入弹性、基本需求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居民各项消费支出与纯收入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较低,且呈下降趋势,其中食品、居住分别稳居第1、2位,交通通讯与文教娱乐分别位居第3、4位;交通通讯收入弹性最高,其次是居住,文教娱乐的收入弹性在2009年跃居第2位,且呈增加趋势;农村低收入户尚未满足基本需求,收入差距在进一步扩大,且农村居民在满足基本需求后,用于提高生活质量的消费比例在不断下降。  相似文献   

14.
孟劲  侯炬凯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520-12523
消费需求不足一直是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结构性瓶颈。从计量经济模型出发,检验了中国城乡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差异,并提出中国城镇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大于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但城镇居民边际消费倾向有下降的趋势,而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有上升的趋势。造成城镇居民、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变化的原因是:城乡收入结构、消费结构、耐用消费品消费三方面因素存在差异。总之,刺激中国消费需求增长的重心在于提高农村居民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村居民的衣着消费比重在2000年之前略有下降,之后一直比较稳定,保持在6%左右的水平,我国农村居民衣着边际消费倾向较低,居民收入增量中用于衣着消费的增量下降;农村居民衣着缺乏弹性,且不同收入水平在衣着消费上差距进一步拉大。将江苏省农村居民按收入划分为五组,分别是低收入组、中低收入组、中等收入组、中高收入组、高收入组,使用2003~2010年江苏省农村居民在衣着消费方面的支出数据,运用EVIEWS方法,研究不同收入组对江苏省农村居民衣着消费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 8 0年代中期 ,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后 ,城镇居民的收入分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文章运用国际上通行的基尼系数和泰尔熵指数方法 ,分析了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规律 ,得出了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正在扩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但与此同时,日益扩大的收入分配差距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和制约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其中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问题尤为突出。因此对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问题的思考具有重要意义,成为当前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8.
应用协整理论与误差修正模型对广东省城镇居民2004—2013年信息消费的边际消费倾向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信息消费增长迅速,交通通讯类消费增长幅度最高;截面数据的拟合优度较高,信息消费的收入弹性良好,信息消费的边际消费倾向与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当可支配收入增长率逐年递增时,信息消费的边际消费倾向却出现下降的趋势,城镇居民信息消费的增长幅度小于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幅度;建议通过扩大需求、培育市场以及改善环境等措施推进广东城镇居民信息消费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我国城镇居民粮食消费状况分析与安全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运用统计分析和计量分析方法,对我国城镇居民粮食消费状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对未来我国城镇居民人口数量及其粮食消费需求量进行了预测;提出保障种粮耕地面积,强化粮食生产投资,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建立城镇低收入人群基本生活保障体系,保障不同收入组城镇居民粮食消费长期安全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如何扩大内需,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是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试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角度说明其时消费的抑制作用.现阶段我国居民间收入差距过大的现状不仅导致我国的储蓄水平居高不下,消费严重不足,而且还导致了我国消费结构的不合理和消费质量的低下,最终影响了有限资源下一国居民可得到的总体福利的最大化,影响了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最后,本文从乘数效应和收入分配为基础的消费函数的分析上,进一步从理论上证明了居民收入分配不合理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应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以促进消费和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