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浅谈植物造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从“掌握和熟悉丰富的植物材料”、“师法自然、科学搭配植物品种”、“立意要准确、用材要合理”、“植物造景的几个常用手法”以及“植物造景设计中应注意的事项”5方面详细阐述了植物造景的立意、选材、手法、注意事项,为植物造景提供了很好的技术帮助。  相似文献   

2.
以园林式居住小区无锡花语莱茵一期为例,通过分析植物配置营造的多种空间氛围和不同的植物造景手法,探讨在居住环境设计中充分考虑植物配置及植物造景手法的运用,从而使居住环境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  相似文献   

3.
堪舆思想在园林规划设计中具有重要地位,从古至今人们在选择居住以及殡葬环境时,对堪舆思想的运用更是发挥到极致。以清漪园为例,通过挖掘“天人合一”“藏风聚气”等理念对中国古典园林中的选址、山水布局、植物配置、建筑和造景等艺术手法的作用,将之运用到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起到相应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上海市昌平路道路园林景观为例,探讨以植物为主的城市道路园林景观的价值及造景手法,通过与周边环境功能等相协调的植物景观布局、植物配置,强化城市道路景观意象,创造一种“人性交通”空间,达到生态、功能、可持续性发展等兼容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植物造景就是运用乔木、灌木、藤木及草本植物等题材,通过艺术手法,充分发挥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芳香、习性等自然美创作植物景观,通过植物与地形、水体建筑、山石、雕塑等有机配植,达到形成优美、雅静的环境和艺术效果。在植物造景上又有东方、西方园林造景之分。  相似文献   

6.
植物造景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造园植物造景受传统文化思想和审美观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特征和与之相应的造景艺术手法。所有这些特点构成了中国传统造园植物造景独特的文化理念。通过回顾我国园林植物造景的历史,剖析了植物造景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应用的广泛性,对园林植物造景的主要作用做了进一步的探讨,论述了中国传统园林植物造景的艺术特征与手法,园林意境的创造与植物造景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从植物景观入手,通过明确高速公路景观的重要性,结合生态学原理,分析高速公路布局的形式和植物栽植的方式以及如何利用植物造景来达到生态、环保、绿化的效果等方面来开展研究,简述了植物造景的必要性和特点,进而以淮盐高速公路为例,简述了高速公路植物造景的手法。  相似文献   

8.
在城市公共绿地的建设上,注重植物造景,通过运用人工修剪组合等手法,将现有植物改造成各种造型,做到以景生情,以景寓意,使公共绿地品位进一步提高。西宁市植物的配置,以充分发挥植物特性的功能为目标.用实例分析了其植物造景的特色。  相似文献   

9.
《现代农业科学》2000,(2):14-14
森林蔬菜是目前风行世界的五类健康食品之一,所谓森林蔬菜,乃森林中可以食用的植物。这些植物生长在空气新鲜的林地环境中,不仅味道鲜美.风味独特,而且没有受到废气、污水、农药、化肥等有害物质的污染,对人体十分有益,被誉为“林海山珍”。  相似文献   

10.
竹类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造园要素的角度,结合中国传统园林的意境表现手法,遵循现代景观的设计思路,较系统地总结、分析了在园林中竹类植物的品种、功能及其造景的艺术处理手法和配置模式等;以资总结和拓展现代园林竹类景观的设计理论,丰富和提高园林植物造景的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11.
杭州园林以植物造景取胜,植物造景特点明显,其中植物种类丰富、造景手法娴熟和景观风格多样是其主要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在广阔的森林中,有许多植物的芽、茎、叶、花都可以作为蔬菜食用。这些都称为森林蔬菜。森林蔬菜生长在空气新鲜的林地环境中,没有受到废气、污水、农药、化肥和浮尘等有害物质的污染,对人体十分有益,故被誉为“林海珍品”、“山珍”、“绿色食品”。森林蔬菜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需媳粗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13.
在海洋文化的影响下,日本园林中的植物体现海与岛的特性。日本园林植物造景以常绿树、红叶树、整形灌木、苔草等为主要元素,植物用量不多,却很精致,运用修剪、吉配等手法,创造独特的日本园林植物景观,给予中国园林的植物造景以启示。  相似文献   

14.
中国城市森林研究热点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3S”技术在城市森林研究中的应用、城市森林植物的引种驯化、城市森林环境价值的货币评价研究及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四个方面阐述了国内近期城市森林研究的热点,概述了城市森林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实践,并展望了未来城市森林研究的方向,为我国城市林业的学科发展和城市现化代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利用植物的花开花落、四时季相的不同来模仿四季的交替规律,是中国古典园林中的造景手法之一,同时也是现代城市绿地植物造景的重要方法。笔者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的公园绿地为例,研究了植物造景季相的设计。  相似文献   

16.
植物叶绿素特征及其在森林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物中叶绿素含量是植物生理生化及生态调查中的一个重要测量参数。它不仅是表达植物生物量的一个指标,也是检测植物健康程度及环境因子的关键指标。阐述了叶绿素性质、作用、检测技术研究进展,分析了植物中叶绿素含量在植物种内、种间时空异质性分布的原因,以及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提出利用植物叶绿素含量进行植物营养诊断和环境因子监测。指出传统叶绿素测定方法不足,建议采用新的测量方法及时测定大范围、大尺度的森林生态系统叶绿素含量,为林木营养状况检测、森林培育等提供良好的参考依据。最后对叶绿素指标在森林生态系统、城市林业中的应用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韩淑静 《新农业》2022,(1):33-34
随着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居住环境园林植物造景要求越来越高.植物配置是绿化的主题,园林工作者需要创新的造景理论、造景手法推进园林建设向前发展.本文从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方法、居住区植物设计步骤、居住区植物景观配置3个方面对城市居住区园林植物造景进行了阐述,以期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园林绿化的目的在于让人类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与美化,在园林绿化设计中经常会用到植物造景手法,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设计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围绕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所具有的作用以及其相关的艺术手法进行有效探究。  相似文献   

19.
以福建省主要城市彩色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记录、比较分析,总结出福建主要城市彩色植物共29科44种,分析目前福建彩色植物存在的种类发展不均衡、色彩单调、造景手段单一等问题,提出加强彩色植物选育和引种驯化、丰富彩色植物多样性、创新造景手法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现阶段,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随之而来的就是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对园林艺术的植物造景的追求也是人们对品质追求的表现之一。园林是优化人们生活环境的工程之一,为人们提供了休憩的场所,也为人们提供了视觉的享受。园林的设计者利用植物造景的手法对园林的整体进行设计,但是根据现阶段人们的需要,不仅仅要注意植物造景的使用还要注意园林的绿化设计,而植物造景的手法如何才能与绿化设计巧妙地结合,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