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干旱胁迫下玉米根系活力和膜透性的变化   总被引:36,自引:3,他引:36  
研究了干旱胁迫下盆栽玉米叶片含水量,根系活力和质膜透透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玉米叶片相对含水量下降,叶片及根系质膜透性上升,根系活力下降,并且,下部幼根的质膜透性比上部老根上升快,同时其活力下降也快于上部老根。  相似文献   

2.
卢峰  张飞  段有厚 《作物杂志》2015,31(2):149-153
试验于2013-2014年以高粱杂交种辽杂10、辽杂11和迁杂35为试材,对正常供水和干旱胁迫条件下的株高、叶面积、相对含水量、光合参数、地上部干重和保护性酶活性进行了比较与分析。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条件下,高粱幼苗的出苗会有所延缓,叶片和根系的相对含水量均下降,叶片下降幅度大于根系;干旱胁迫导致净光合速率(Pn)下降,地上部物质积累减少,气孔导度(Gs)减小是Pn下降的主要原因;在干旱胁迫下,根系和叶片的过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供水处理,并且随着胁迫天数的增加呈抛物线状变化,在胁迫12d达到峰值。  相似文献   

3.
甜菜叶片、根系含水量及根系活力对干旱胁迫的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研究新疆主栽甜菜品种BETA356在叶丛生长期持续干旱胁迫至枯死过程中盆栽土壤、叶片、根系含水量及根系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1)甜菜在持续受旱15 d出现暂时萎蔫状态,土壤含水量为4.9%;受旱21 d出现永久萎蔫状态,土壤含水量为3.5%。(2)叶片和根系在失水的过程中,变化规律一致,均呈现下降趋势。(3)根系活力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呈现下降趋势,在受旱10 d和暂时萎蔫时的根系活力分别为386.9μg/(g·h)和215.3μg/(g·h);但在永久萎蔫状态下时,其根系活力基本失活,仅为44.8μg/(g·h)。综上所述,甜菜具有较强的耐旱能力,但是进行耐旱性研究时,一定要在发生永久萎蔫之前进行复水补救,使其根系活力回升,才能保证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4.
PEG干旱胁迫对红三叶抗性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快速比较红三叶(Trifolium pretense)植株抗旱性,采用不同浓度PEG-6000溶液对4个野生红三叶材料和1个红三叶品种进行不同程度的水分胁迫处理,研究不同水分胁迫对各材料叶片中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PEG干旱胁迫处理下,巫溪红三叶叶片含水量降幅较低,20% PEG处理下与对照相比下降幅度为28.49%,叶片电导率均最低,为对照的2.78倍,MDA含量增幅较小,为对照的2.84倍,叶片细胞膜系统有较强的抗旱能力;而红三叶06-4叶片含水量降幅最大,在强度渗透胁迫下与对照相比下降幅度为35.32%,叶片电导率在20% PEG处理时为对照5.01倍,MDA含量增幅最大,为对照的4.24倍,其忍耐干旱的性能相对较弱。渗透胁迫下各品种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加,当PEG浓度为20%时,巫溪红三叶脯氨酸含量急剧上升,为对照的30.84倍。红三叶各材料的SOD活性在轻度干旱胁迫时均提高,胁迫程度增强时SOD活性下降。PEG胁迫导致红三叶各材料叶片相对含水量下降、细胞膜透性增大、MDA含量上升、脯氨酸含量增加而SOD活性下降,但4个材料和1个红三叶品种对应指标的变化幅度存在差异,巫溪红三叶表现出较强的抗旱性,而‘红三叶06-4’抗旱性较弱。  相似文献   

5.
 研究水分胁迫对棉花叶片细胞膜伤害、保护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分胁迫下,各棉花品种各部位果枝叶片中MDA含量明显增加,增加幅度因品种、时期和植株部位不同差异较大,其中,以中铃品种果枝叶片中MDA含量增加幅度最小。水分胁迫下各品种、各部位果枝叶片SOD、POD酶活性在棉铃发育的多数时期都明显升高,其中上、中部果枝叶SOD酶活性在棉铃30 d日龄时最低,并且这一规律不因品种类型和果枝区位而改变;中铃品种上部和下部果枝叶SOD酶活性在干旱胁迫下增加的幅度大于大铃和小铃品种;就不同区位果枝叶各时期总体情况而言,以中部POD酶活性最高,下部次之,上部最低。干旱胁迫下中铃品种的铃重和产量变化幅度最小,表现出较强的耐旱性。  相似文献   

6.
水分胁迫对八宝景天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解八宝景天对水分胁迫的适应性,本试验以八宝景天1a生扦插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水分胁迫下土壤含水量、叶片相对含水率(RW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以及相对电导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土壤含水量和叶片组织相对含水量呈下降趋势;在水涝胁迫下,土壤含水量和叶片组织相对含水量呈升高趋势。在水分胁迫下,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升高,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则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综合指标分析认为,八宝景天对水分胁迫具有较强的忍耐能力。  相似文献   

7.
缺磷胁迫增强了马铃薯植株的耐旱能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西瑶  朱涛  邹雪  王吉生  王谧 《作物学报》2009,35(5):875-883
大多数研究结果表明, 充足的磷营养能促进光合作用和根系生长, 增加束缚水含量和膜稳定性, 提高植株的耐旱能力。我们在对马铃薯24个品种(系)的盆栽沙培试验中发现缺磷胁迫反而增强了植株的耐旱能力。为进一步研究磷营养对马铃薯植株耐旱能力的影响, 以两个远缘杂交后代分离群体的60个株系(30 d苗龄)为材料, 在正常磷和缺磷的1/2 MS矿质营养液中培养16 d后, 用8% PEG8000模拟干旱胁迫3 h, 干旱胁迫前后取样测定生理指标。结果表明, 缺磷处理的植株矮小且气孔密度下降, 长出更多新根;叶片和根系的可溶性糖、脯氨酸(Pro)含量以及叶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与正常磷处理相比升高了一倍左右。干旱胁迫后缺磷处理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极显著升高, 叶片未萎蔫;而正常磷处理叶片Pro、丙二醛(MDA)含量均显著升高, 叶片明显萎蔫, 并且缺磷处理可溶性糖、根系Pro含量以及POD、SOD活性都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正常磷处理。说明:马铃薯在适应缺磷胁迫中发生的形态和生理代谢改变有助于提高其耐旱能力。  相似文献   

8.
干旱胁迫对不同生态型大豆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研究干旱胁迫对大豆生理生化特征和产量的影响,选用22份不同生态型大豆品种为研究材料,用盆栽称重法与大田试验结合的方法,研究花期不同生态型大豆抗旱生理生化特征。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不同生态型大豆品种的叶片相对含水量、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叶绿素a含量、总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都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与大豆品种的抗旱性均呈正相关,表现为抗旱性强的品种下降幅度较小,而抗旱性弱的品种下降幅度较大;而丙二醛含量、相对电导率和可溶性糖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与抗旱性均呈极显著负相关,表现为抗旱性强的品种增加的幅度较小,而抗旱性弱的品种则相反;脯氨酸含量与抗旱性呈极显著正相关,表现为抗旱能力强的品种脯氨酸含量增加幅度大。这一结果说明,在干旱胁迫环境下,水分亏缺降低了大豆叶片相对含水量,膜脂过氧化伤害加重,引起丙二醛的累积,相对电导率升高,游离脯氨酸及可溶性糖含量升高,而丙二醛含量的升高导致保护酶活性降低,同时水分亏缺导致叶绿素含量降低,净光合速率下降,最终导致产量下降。  相似文献   

9.
杂交玉米品种抗旱性生理指标及综合评价初探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黄莺  赵致 《种子》2001,(1):12-14
采用室内干旱法 研究玉米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抽雄吐丝间隔时间、各生育时期出现时间、干物质积累量、氮代谢等与玉米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经24和48h水分胁迫的处理,玉米叶片RWC与其抗旱性呈正相关;叶绿素含量与抗旱性无相关性;抽雄期与吐丝期的间隔时间与抗旱性呈负相关;干旱对高抗品种的灌浆期出现时间几乎没有影响,中抗和不抗旱品种乳熟期出现较晚。高抗品种干物质胁迫系数在“喇叭口期~抽雄期~蜡熟期”生育过程中呈“n”型变化,中抗品种干物质胁迫系数呈“u”型变化,不抗旱品种呈“直线型”变化。短时间干旱,玉米植株含氮量与抗旱系数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干旱胁迫下外源钙对棉花幼苗抗旱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研究外源钙对棉花抗旱性的作用机理,利用控制溶液渗透势(含和不含0.2 kg/L PEG-6000)与不同钙量的方法研究了正常水分和干旱胁迫下钙素对棉花幼苗的生理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硝酸钙条件下,干旱胁迫下棉花幼苗叶片膜透性、超氧自由基产生速率、MDA和POD活性高于正常水分,而叶片相对含水量和根系活力低于正常供水;无论在正常水分还是干旱胁迫下,均表现出随Ca2+浓度增加,叶片膜透性、超氧自由基产生速率、MDA呈下降趋势,叶片相对含水量和根系活力及POD活性呈上升趋势,但正常供水条件下生理指标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11.
Influence of sudden and gradual drought stress (DS) and foliar‐applied glycinebetaine (GB) on growth, water relations, osmolyte accumulation and antioxidant defence system were investigated in the plants of two maize (Zea mays L.) cultivars, that is, drought‐tolerant Shaandan 9 (S9) and drought‐sensitive Shaandan 911 (S911). Sudden DS caused less accumulation of GB and free proline, but a more accumulation of malondialdehyde (MDA), which resulted in a greater reduction in leaf relative water content (RWC) and dry matter (DM) in both cultivars compared with the gradual DS. Exogenous GB application caused a rise in DM, RWC, contents of GB and free proline as well as the activities of SOD, CAT and POD along with a decline in MDA content to various extent in both cultivars under both types of DS. A more pronounced effectiveness of GB application was observed in S911 than that in S9 under the same type of DS. It seemed that the more serious damage of DS was on maize plants, and the better positive role of GB was observed in terms of mitigating the adverse effects of DS. From this study, it was possible to propose that hardening for drought resistance by gradual DS treatment and GB application are effective to make plants robust to thrive under water‐deficit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究外源甜菜碱对干旱胁迫下小麦幼苗的生长调节作用,以优质高产、高抗旱的小麦品种矮抗58为材料,四叶期分别用0.1、1.0和10.0 mmol L−1的GB预处理小麦叶片,同时在根部施加30%聚乙二醇(PEG-6000)以模拟干旱环境,研究其对小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丙二醛(MDA)、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产生速率、叶绿素含量及相对含水量的影响,并采用Real-time PCR测定叶绿体psbA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明显减少小麦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降低SOD、CAT及POD活性,提升MDA含量和O2?产生速率,抑制psbA基因表达水平,而外施GB具一定浓度效应,在适当浓度下能明显缓解这些胁迫反应,调控干旱胁迫下小麦叶绿体抗氧化酶活性以清除多余活性氧,减缓相对含水量及叶绿素含量的降低,提升psbA基因的表达水平,从而加快受损D1蛋白的周转并提高小麦的抗干旱胁迫能力。  相似文献   

13.
以转IrrE基因与非转基因甘蓝型油菜为材料,用10%(W/V)PEG6000(聚乙二醇)进行了干旱胁迫实验,比较研究了转IrrE基因与非转基因甘蓝型油菜幼苗的耐受性应答情况。结果表明:转基因油菜植株含水量下降趋势小于非转基因油菜植株;转基因油菜植株叶绿素含量和荧光参数F0的上升趋势均明显大于非转基因油菜植株;转基因油菜植株的Fv/Fm值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大于非转基因油菜植株,但丙二醛(MDA)含量小于非转基因油菜植株。以上结果从侧面证实了:在干旱胁迫下,转IrrE基因油菜植株较非转基因植株有更强的耐受能力;IrrE基因作为一种转录调节因子,广泛参与了油菜幼苗对干旱胁迫的耐受性应答过程,增强了植株的耐旱能力。  相似文献   

14.
甘薯品种抗旱性生理指标及其综合评价初探   总被引:75,自引:1,他引:75  
钮福祥  华希新 《作物学报》1996,22(4):392-398
采用土壤干旱和室内PEG水分胁迫测定相结合的办法,研究有关生理指标与甘薯抗旱性关系,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伴随着叶片相对含水量(RWC)的明显下降,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增加,质膜相对透性(RPP)急剧上升,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迅速下降;抗旱性强的品种叶片RPP和MDA的增加幅度显著你芋不抗旱品种,而前者叶片RWC和CAT活性的下速度显著慢于后者,并具有比后者较强的渗透调节能力,中等抗旱品种介乎  相似文献   

15.
脱落酸(abscisic acid, ABA)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激素,与作物的抗干旱胁迫密切相关。本试验以灌浆期的豫麦949和陕麦5号小麦品种为试材,PEG干旱处理72 h后,比较了脱落酸对小麦相对水分含量、叶绿素、丙二醛含量以及产量的影响,并采用反转录半定量PCR方法测定PSII中psbA基因转录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明显降低小麦叶片中相对水分和叶绿素含量,增加丙二醛含量,抑制psbA基因的转录,降低小麦的产量,而外源脱落酸能明显缓解这些胁迫反应。与豫麦949相比,陕麦5号中质膜损伤较小,相对水分和叶绿素含量、产量以及psbA基因转录水平的下降也较小,外源脱落酸处理后,各参数也能够恢复到对照水平,说明不同小麦品种的抗干旱胁迫能力与psbA基因的表达水平密切相关。本试验的研究结果也首次发现了外源ABA能够调控干旱胁迫下灌浆期小麦psbA基因的表达,稳定PSII系统中重要基因的转录水平,从而提高灌浆期小麦的抗干旱胁迫能力。  相似文献   

16.
在人工控水条件下,以15个甘薯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正常灌水和干旱胁迫2个土壤水分处理,研究了干旱胁迫条件下不同甘薯品种叶片生理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条件下,叶面积系数均不同程度下降,反映了品种抗旱性的差异。通过抗旱系数聚类分析,将15个甘薯品种分为3个抗旱类型,抗旱品种:济薯21、济薯25、济徐23、济薯15、烟薯25;中等抗旱品种:徐薯18、济薯26、北京553、济紫薯2号、济薯18;不抗旱品种:郑薯20、济紫薯3号、济薯22、济紫薯1号、凌紫。叶面积系数与抗旱系数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干旱胁迫条件下抗旱性强的甘薯品种可维持较高的叶面积系数;而正常灌水条件下的叶面积系数不能反映甘薯品种抗旱性。干旱胁迫导致功能叶叶绿素含量和相对含水量下降,叶片相对电导率升高。干旱胁迫条件下,功能叶叶绿素含量和相对含水量与甘薯品种的抗旱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功能叶相对电导率则与甘薯品种抗旱性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因此,叶面积系数以及功能叶叶绿素含量、相对含水量和相对电导率等指标可作为甘薯品种抗旱性鉴定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7.
消落带植物南川柳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明消落带植物南川柳(Salix rosthornii Seemen)的耐旱特性,为消落带种群构建和植物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在盆栽条件下,对南川柳1年生幼苗采用控水方式进行干旱胁迫处理,同时设置对照组进行正常灌溉,并测定叶片相对含水量(RWC)、电解质渗漏(EL)、丙二醛(MDA)等一系列与植物耐旱能力相关的生理指标以及抗氧化性酶活性的变化,系统讨论了南川柳对干旱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南川柳幼苗叶片具有较强的水分保持能力,并且在复水后有相对较快的恢复能力;10天和20天的干旱胁迫对南川柳叶片电解质渗漏的影响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随胁迫时间的持续,EL和MDA都显著升高。在干旱胁迫下,南川柳幼苗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整体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CAT对胁迫最为敏感,而POD响应相对较为缓慢;在复水20天后3种酶活性有所恢复,但均未恢复到对照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不同抗旱性花生品种根系形态及生理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12个花生品种为试验材料, 在人工控水条件下, 通过苗期及结荚期干旱试验, 对比分析花生品种苗期根系性状与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 花生苗期与结荚期抗旱性基本一致。利用产量抗旱系数可把12个花生品种的抗旱性划分为强、中、弱3级, 抗旱性强的品种为A596、山花11和如皋西洋生, 中度抗旱品种为花育20、农大818、海花1号、山花9号和79266, 抗旱性弱的品种有ICG6848、白沙1016、花17和蓬莱一窝猴。山花11可作为花生强抗旱性鉴定的标准品种, 79266可作为花生弱抗旱性鉴定的标准品种。山花9号、山花11、花育20的根系抗旱机制为较大的根量及根系吸收能力, 而A596、如皋西洋生、农大818、山花11为较强的根系抗氧化能力及膜稳定性。相关分析表明, 苗期重度干旱胁迫下的单株根系干重、体积、总吸收面积、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与品种抗旱系数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 对照与重度干旱胁迫下的以上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因此, 在花生出苗后10 d进行40%土壤相对含水量的干旱胁迫, 持续胁迫至出苗24 d的单株根系干重、体积、总吸收面积、根尖SOD活性和MDA含量可鉴定花生品种的根系抗旱能力, 正常水分下的性状值也能反映根系性状的抗旱级别。山花11可作为花生根系形态及生理优异抗旱性状鉴定的标准品种。  相似文献   

19.
IR64背景耐旱导入系“PD29”分蘖期的抗逆生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轮回亲本IR64(籼稻)及旱稻材料IRAT109为对照, 系统分析了“PD29”在灌溉(对照)与干旱(胁迫)条件下的相关生理性状特征。研究发现, 遭遇干旱胁迫后, “PD29”植株能够维持较高的相对含水量(RWC)且胁迫后复水2 h该株系的RWC迅速恢复到饱和状态, 表明其具有较强的御旱能力。干旱条件下, “PD29”的PS 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渗透势(Y)、脯氨酸含量(Pro)、活性氧清除系统活性(AOA)均显著高于IR64, 且相对于灌溉处理, 其RWC, Fv/Fm的降低幅度显著低于IR64, 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的降幅, Pro及AOA的增幅均高于IR64。与IRAT109比较, 干旱逆境下“PD29”的Pro含量显著偏高且AOA平均增幅较高。因此认为, “PD29”的优良耐旱性表现与其在逆境下脯氨酸含量及活性氧清除系统活性的显著增强有关。另外, 干旱环境下的Pn、Gs及Tr的显著降低, 表明“PD29”的光合性能可塑性较强, 其光合性能在有利生长环境下能高效表达, 而在土壤水有限的环境下, 能够迅速降低以减少水分的进一步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