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1.1使用过度公猪使用过度的直接后果是公猪的精液变稀,不成熟精子比例升高,精子密度降低。从而获能精子减少,降低受精能力,造成配种失败。因此公猪每周使用次数应在3-4次或更少一些,具体情况视公猪的月龄而定。  相似文献   

2.
<正>1公猪的影响1.1使用过度公猪使用过度的直接后果是精子密度降低、不成熟精子比例增高,从而受精能力降低,造成母猪产仔数减少或配种失败。因此,公猪每周使用次数应为3~4次或更少一些,具体应根据公猪体况和状态而定。1.2营养因素公猪营养不良会降低其性欲,影响精子质量和  相似文献   

3.
1公猪因素 1.1使用过度公猪使用过度的直接后果是公猪的精液变稀,不成熟精子比例升高,精子密度降低,从而获能精子减少,降低受精能力,造成配种失败.因此公猪每周使用次数应在3~4次或更少一些,具体情况视公猪的月龄而定.  相似文献   

4.
1公猪 公猪使用过度的直接后果是其精液变稀,不成熟精子比例升高,精子密度降低,从而获能精子减少,降低受精能力,造成配种失败。因此,公猪每星期使用次数应在3次左右或更少些,具体情况视公猪的年龄而定。  相似文献   

5.
1公猪的使用 公猪使用过度的直接后果是公猪的精液变稀,不成熟精子比例升高,精子密度降低。从而获能精子减少,降低受精能力,造成配种失败。因此公猪每星期使用次数应在3-4次或更少一些,  相似文献   

6.
1 公猪因素 1.1 过度使用公猪 使用过度的直接后果是公猪的精液变稀,不成熟精子比例升高,精子密度降低,从而获能精子减少,降低受精能力,造成配种失败.因此公猪每周使用次数应在3~4次或更少一些,具体情况视公猪的月龄而定. 1.2 繁殖障碍 公猪繁殖障碍主要体现在公猪生殖器官异常发育.解决这类问题的办法是通过检查精液发...  相似文献   

7.
(一)公猪因素 1.过度使用公猪.使用过度的直接后果是公猪的精液变稀,小成熟精子比例升高,精子密度降低,造成配种失败.因此公猪每周使用次数庇在3~4次或更少一些,具体情况视公猪的月龄而定.  相似文献   

8.
不同月龄巴杜公猪精液品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月龄巴杜种公猪的精液品质差异,本实验选择8~12、13~18、19~24、25~30、31~36月龄各6头巴杜种公猪,进行精液品质检查。结果表明:随着月龄增加,巴杜种公猪精液的各项指标呈现规律性变化,19~24月龄的采精量、精子密度和精子活率显著高于其他月龄段,且精子畸形率显著低于其他月龄段;24月龄之后采精量、精子密度和精子活率缓慢下降,而畸形率则逐渐上升。本研究结果可为合理选择配种日龄、人工授精公猪的使用年限及人工授精的输精量提供数据支撑,为巴杜种公猪精液的合理应用及提高猪场经济效益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前,人工授精技术已在集约化养猪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人工授精技术减少了养猪场公猪的养殖量,提高了母猪的受胎率和平均产仔数。但同时也使种公猪的配种负担过重,性欲减退,精子质量降低。在现代化养猪生产中,如何保持公猪性欲、提高采精量、精子密度、精子活力,是生产者和畜牧科研工作者所需面对的问题。品种、饲养管理、疾病、营养、环境等方面的因素都会影响公猪的生产性能和配种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前生产者为解决种公猪超重问题采取的方式主要是“限制饲喂”,即通过降低饲粮蛋白质和能量水平来降低公猪的日增重,过度限饲和限饲不足又会对种公猪的繁殖性状(包括性欲、精子数量、精子质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西南地区高温高湿的应激环境下新胺基维他对种公猪精液质量的影响,选用16头成年种公猪按品种配对分3组,对照组4头,饲喂基础饲粮,2个试验组各6头,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新胺基维他营养液10 m L/头、20 m L/头。结果表明,在高温应激环境条件下,两个试验组精子总数显著增加(P0.05),精子畸形率极显著降低(P0.01)。采精频率耐受性试验结果表明,20m L/头新胺基维他组精子总数没有出现显著性减少的变化(P0.05),而10 m L/头新胺基维他组和对照组均极显著降低(P0.01)。说明在种公猪基础饲粮中添加20 m L/头新胺基维他能显著增加公猪精子总数,降低精子畸形率,提高公猪对采精频率的耐受力,延长精液的保存时间。  相似文献   

12.
精子活力是前进运动精子数占精子总数的比例,是评定公猪精液品质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精子活力在采精、稀释、保存、运输后以及输精前都要评定。由于影响精子活力的因素较多,基层公猪站在精液生产上常因不正确的检查,很难得到及时、客观、准确的结果,影响了精液的正常使用。近十年来,江苏省经反复探索研究,总结出一套精子活力快速镜检技术,已在江苏省200多个公猪站、发精点推广运用,深受基层技术人员的欢迎。  相似文献   

13.
微生物发酵床养殖是一种生态养殖模式,在冬天具有很好的保暖作用,减少了日粮的损耗,但在夏天,缺少散热的功能,对育肥猪和种猪的养殖影响较大。实验对某微生物发酵床生态养猪场的4头种公猪,通过连续观测公猪舍环境温度、垫料温度及公猪的精神状态,检测公猪血液生化指标、精子活率、精子质量、精子密度及生化指标项目。结果发现1号公猪的总蛋白水平较高,其它生化指标差异不显著;4头公猪中只有4号公猪精子活率达到70%,其余公猪精液中精子活率低于10%,大量死精。结果表明微生物发酵床养殖对公猪繁殖性能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4.
种公猪年龄与精液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成达  许国林 《养猪》1997,(3):17-17
对6头大约克夏种公猪于8月龄至5岁期间进行了3890次人工采精,研究不同年龄对公猪精液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公猪在2岁至3岁期间,平均每次滤精量处于高峰期;4岁以上开始下降(P<0.05);②公猪9月龄至4岁期间,精子密度处在最佳时期;5岁时公猪精子密度显著下降(P<0.01);③公诸从开始调教采精至2岁一直保持很强的精子活力;公猪于3岁至4罗期间,精子活力稍有下降;5岁时精子活力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5.
不同品种猪精液品质的季节性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不同季节采集56头大白、长白、杜洛克公猪的精液,对精液品质进行了评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年内,杜洛克和大白公猪的精液品质均以秋季最好,春季次之,夏季最差,而长白公猪的精液品质以春季最好、夏季最差;精液量有显著(P<0.05)的品种间差异,长白猪、大白猪、杜洛克猪依次降低;精子活率表现为杜洛克猪、大白猪、长白猪依次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精子畸形率以长白猪为最高,而在各品种间差异也不显著(P>0.05)。经综合评定,在受试的3个品种公猪中,杜洛克猪的精液品质较好,而且在夏季也优于其他2个猪种。  相似文献   

16.
1配种关 夏季,由于天气炎热,首先影响是公猪,一是公猪性欲低,不愿配种,勉强配种,不仅难配上种,而且对公猪影响大;二是公猪精子质量差,表现为精子密度低,死精多,活力差,受精率低,每年的一月、二月产仔率低都跟夏季配种有关,所以加强公猪管理很重要,防暑降温是关键,减少配种次数,  相似文献   

17.
<正>公猪生产获利的关键是饲喂既能使其生产出大量高质量的精液又能获得良好体况的日粮,所以,公猪日粮中的营养水平及饲喂量尤为重要。日粮饲喂量过多有利于精子产生但会引起公猪超重,饲喂量不足又会降低精子数量和公猪的性欲。目前,生产者为解决种公猪因日粮饲喂量而引起的超重问题采取的方式主要是"限制饲喂",即通过降低饲粮蛋白质和能量水平来降低公猪的日增重。笔者将分别从后备种公猪的饲料营养、使役公猪的饲料营养研究进展和饲料营养配方实例三方面来阐述自己在一线生产实践中的做法。  相似文献   

18.
精液品质要有射精量、色泽、气味、精子活力、精子密度、正常精子比例、精子存活时间等几个指标。杜洛克后备公猪的精液品质差,一般指数量少、密度小、无精子、活力差等。  相似文献   

19.
本文旨在比较扬翔华系杜洛克专门化品系与培育所用素材丹系和美系杜洛克在公猪精子形态和精液品质上的差异,为公猪选育和饲养管理提供参考。试验选取广西扬翔股份公猪站存栏杜洛克3个品系共64头公猪,其中丹系公猪26头,美系公猪30头,扬翔华系杜洛克专门化品系公猪8头。公猪按常规方法采集精液,并利用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系统对精液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精子密度、活率、正常形态以及总精子数方面,扬翔华系杜洛克专门化品系的杜洛克公猪精液均显著高于美系和丹系的公猪精液(P<0.05);在精子直线运动方面,扬翔华系杜洛克专门化品系与丹系的公猪精液显著高于美系公猪精液(P<0.05),而前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精子弯尾、卷尾、近端质滴及中端折断方面,扬翔华系杜洛克专门化品系公猪精液均显著低于其他两个品系的公猪精液(P<0.05);在正常精子形状方面,3种品系杜洛克公猪仅在精子头部宽度和面积上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在其他参数方面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经综合评定,扬翔华系杜洛克专门化品系公猪的精液品质总体表现最佳,美系公猪精液品质次之,而丹系公猪精液品质相对较差,本研究为引进优良公猪及品系的培育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从影响精液量(精子活力)的原因、公猪采精方法、精子活力检测方法等方面对公猪精液量及精子活力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以期为提高人工授精母猪的受胎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