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7 毫秒
1.
刘红卫  贺世杰  王传远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579-14581,14584
渤海海洋渔业资源的过度开发与利用,使渤海海洋生物资源严重衰退。分析了渤海渔业资源的内部矛盾及其主要因素,结果表明,由于人类对海洋环境的破坏和不合理利用,造成渤海渔业资源严重衰退。针对目前渤海海洋渔业资源开发现状及其由于过度捕捞造成的海洋环境问题,提出了未来渤海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根据2011年5-11月舟山沿岸小型建网及定置张网的渔获物数据,结合2种作业渔具结构原理,分析其对渔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对幼鱼资源的损害程度。结果表明,张网网目尺寸较小,对幼鱼资源的损害程度较大,小型建网渔具结构设计较合理,对资源更具友好性。建议相关部门对2种渔具科学化管理,正确引导,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3.
曾辉煌一时的舟山渔场如今却面临无鱼可捕之境。过度捕捞、产权混乱、海洋污染等问题导致舟山渔业资源逐步衰退。生态补偿是扭转当前局面的关键。建议在生态补偿理论基础之上,通过明晰渔业资源产权,明确渔业生态补偿主客体,规范渔业生态补偿标准,拓宽生态补偿资金渠道,加强海洋环境治理等措施来实现舟山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二十世纪多次渔业资源调查结果表明,南海北部近海的渔业资源已被充分利用,开辟新渔场是减轻南海北部渔业资源所承受的捕捞强度,提高海洋捕捞产量和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随着目前近海海域渔业资源的衰退,捕捞压力必将逐渐由近海向外海以及南沙群岛海域转移。“开发南沙,渔业先行  相似文献   

5.
二十世纪多次渔业资源调查结果表明,南海北部近海的渔业资源已被充分利用,开辟新渔场是减轻南海北部渔业资源所承受的捕捞强度,提高海洋捕捞产量和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随着目前近海海域渔业资源的衰退,捕捞压力必将逐渐由近海向外海以及南沙群岛海域转移。“开发南沙,渔业先行  相似文献   

6.
以舟山海域"十一五"期间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为背景,依据2006-2010年统计调查数据,对舟山海域海洋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情况进行探讨分析,指出存在问题,并提出对策,以期为今后舟山海域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有效开展与科学管理提供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渔业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全球渔业资源呈衰退趋势,严重影响了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针对此,从可持续发展观和科学发展理念的角度出发,依据浙江省渔业资源独有的特点,本文主要分析海洋渔业资源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海洋渔业资源的发展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浙江是我国的传统渔业大省,浙江渔业发展的难点是渔业资源日益衰退、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等空间挤压问题;传统渔场缩减、浅海滩涂大量占用等外部压力问题;通过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浙江渔业的发展方向是发展以现代信息工程技术为主导的海洋捕捞业,以现代生物技术为先导的水产养殖业,以现代市场体系为导向的加工流通业和以海洋生物资源为依托的...  相似文献   

9.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222-224
随着舟山经济社会的发展,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以及渔业资源衰退,渔民转产转业步伐加快,小岛大批人口向城镇迁移,渔村大量的人口外流,舟山新渔(农)村建设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为此,通过调研走访,深入分析舟山新渔(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促进舟山新渔(农)建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渔业资源是一种再生资源,实践证明不能过度开发。建立了某渔场单一鱼群的数学模型,给出了渔场鱼量的增长模型和捕捞最优控制模型。得到渔场的最优捕鱼策略,以在维持生态资源持续稳定的前提下夺取高产高效益。  相似文献   

11.
沿海地区在我国渔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近年来渔业资源的过度开发,导致渔业生态污染日益严重,渔业资源持续衰退,海洋生态环境问题日渐突出。为了实现渔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沿海地区都在进行渔业的产业结构调整。鉴于此探讨了渔业社会经济效应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2006-2011年舟山围填海的开发现状,深入探讨围填海工程对舟山海域环境、滩涂资源、岸段的占用和渔业的影响。通过分析填海活动产生的负面影响,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使舟山的填海活动有序进行,降低对环境的影响,保障舟山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舟山近岸海域虾类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及其变动趋势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根据2015年11月(秋季)、2016年5月(春季)在舟山近岸海域开展的渔业资源调查中所获得的虾类数据,用渔获量作为虾类资源分布的数量指标,对该海域虾类的种类组成、数量时空分布、种群变动趋势以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等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1)调查海域共鉴定出虾类21种,隶属于8科15属;数量分布春秋季变化明显,总体而言秋季多于春季,调查海域北部多于南部。(2)不同季节优势种与常见种差异较大。与以往调查相比,小型虾类取代大型虾类成为优势种。(3)底层温度和盐度对舟山近岸海域虾类渔获量分布无明显影响,但按深度分类分析,虾类渔获量随水深变化呈现差异。(4)ABC曲线显示,渔获量曲线和丰度曲线交错,表明调查海域虾类群落受人类影响强烈,处于严重干扰状态,生态敏感度高。因此,舟山近岸海域虾类生物资源受人类活动影响强烈,群落结构发生明显演替,主要渔获呈现小型化、低产化趋势。  相似文献   

14.
海洋溢油事故对天然渔业资源损害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4月22日舟山沿岸渔场的韩国籍现代独立轮发生溢油事故,根据溢油区域的油类、天然渔业资源的现状监测结果,溢油油品对海洋生物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结合历史资料提出海洋溢油污染事故对天然渔业资源损害评估的指标和方法。从生物资源增殖的角度,评估渔业资源恢复所需的费用。监测与评估结果表明,溢油事故海域表层水体中油类含量分布范围为0.365-984.400 mg·L^-1,平均含量151.478mg·L^-1,该油品对海蜇水螅体的24h-LC50值为3.5 mg·L^-1,对牙鲆仔鱼的24h-LC50值为2.0mg·L^-1。溢油扩散范围达300 km^2(≥0.3 mg·L^-1)以上,其中造成天然渔业资源受到严重影响的海域范围达100 km^2(≥5.0 mg·L^-1)以上。该油污染事故造成鱼卵和仔鱼的总损失量分别为6.7×10^7个和1.17×20^9尾,鱼、虾和蟹类幼体总损失量分别为515354102尾、2386250520尾和56801322尾,潮间带底栖动物总损失量为81622968个。该溢油事故海域的渔业资源恢复所需总费用估算为2 569万元。  相似文献   

15.
邬云鹏  王飞  林杭宾等 《安徽农业科学》2014,(10):3086-3088,3096
海洋捕捞业是舟山海洋渔业的主体,只有正确客观地分析舟山海洋捕捞产业的现状,才能为有效地管理打下坚实基础。根据2003~2012年舟山市渔业生产统计年报和舟山市渔农业普查数据,介绍和分析了舟山市海洋捕捞产业的现状,指出了舟山海洋捕捞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有关渔业的管理对策,为完善舟山渔业管理制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舟山本岛南部附近海域春季渔业资源进行调查。[方法]依据2014年4月舟山本岛南部附近海域渔业资源调查资料,研究舟山本岛南部附近海域鱼类密度的时空分布,分析优势种、生物多样性等因素对鱼类分布的影响。[结果]调查水域共鉴定游泳动物23种,隶属6目16科。其中,鱼类8种,占总种类数的34.78%,占渔获物总重量的80.08%。渔获物尾数组成以虾类为主,占渔获物总尾数的61.26%。拖网调查海域优势种为凤鲚、安氏白虾、日本鼓虾、鮸鱼、红狼牙虾虎鱼。渔业资源平均重量密度为93.365 kg/km2,平均尾数密度为7.265万尾/km2。虾类是调查海域的渔业资源重量和尾数密度最大种类。蟹类头足类在重量和尾数方面比例小。调查海域的12个站位多样性指数均小于2,个别站位小于1,总体而言调查海域游泳多样性指数和丰度指数偏低,均匀度分布水平低。[结论]研究结果可为舟山本岛南部附近海域的生态环境评价和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围填海工程对辽宁省近海渔业资源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辽宁省围填海工程越来越多的情况,分析了围填海工程对近海渔业资源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这可为辽宁省沿海经济发展和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根据2010年8个半月(除去伏季休渔期)舟山渔场禁渔线以外海域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资料,分析了7种主要经济鱼类的生物学特征。使用FiSATⅡ软件中ELEFAN技术估算了生长参数、自然死亡系数、总死亡系数和开发率等。结果表明,与历史记录比较鱼类小型化更加明显,总死亡系数增大。其中5种鱼类处于超额开发状态,开发率超过了0.5。目前舟山渔场主要经济鱼类小型化严重,捕捞对鱼类影响较大,须加强对舟山渔场渔业资源的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