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细辛为马兜铃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北细辛、汉城细辛或华细辛的全草,是我国传统的大宗药材之一。20世纪90年代,细辛在国内外市场上的销量与价格波动很大,但进入21世纪后,细辛市场的销势逐步稳定下来,而且呈现出销量逐年增长、价格逐年攀升之势,特别是进入2006年,市场需求大幅升温,供需矛盾尖锐,价格不断攀升,已成为我国中药材市场俏销、紧缺品种,已引起药厂、药商和药农的密切关注。细辛的后市怎样?是持续走强还是昙花一现?这是中医药界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前不久,笔者对细辛的历史走势、产销现状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供药界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2.
北细辛又名烟袋锅花、细参,是马兜铃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入药,有祛风、止痛、温肺祛痰等作用。主要生长在阴凉湿润、富含腐殖质的背阴或稀阔混交林、阔叶林下,生长中忌强光直射。北细辛栽培已成为农业生产中的新亮点,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1选地与整地  相似文献   

3.
细辛,习称辽细辛、东北细辛。为马兜铃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北细辛的全草。是我国传统的常用中药材。全草人药。具有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痰等功效。辽细辛主产于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由于它的药用价值较高。已被应用于新药、特药和中成药开发之中。又由于它具有独特的辛香味。含有细辛成分的装饰涂料具有防腐、除虫等作用。已被应用在家装行业,从而走畅国内、外市场。据对我国17家大型中药材专业市场调查显示。最近几年来。  相似文献   

4.
北细辛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综述了国内北细辛栽培、加工、药理、有效成分等研究概况,为北细辛的深入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王南  臧埔  于英  刘霞  郜玉钢  张连学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5):2239-2240,2280
[目的]筛选北细辛、汉城细辛愈伤组织诱导的适宜条件。[方法]选用北细辛、汉城细辛不同的外植体,在不同的培养基上加入不同浓度配比的外源激素进行诱导。[结果]北细辛、汉城细辛的根茎为最佳外植体。北细辛最适培养基为MS+0.60 mg/L6-BA+0.15 mg/LNAA,汉城细辛最适培养基为MS+0.60 mg/L6-BA+0.10 mg/LNAA。[结论]该研究为再生植株诱导、规模化生产、新品种的培育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应用TTC法快速测定北细辛种子生活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北细辛种子生活力的快速测定方法,为北细辛种子利用及安全保存提供技术支撑。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设置不同的浸种时间、TTC浓度、染色温度、染色时间的正交试验,对北细辛种子生活力进行测定。影响北细辛种子生活力测定值大小的因素依次为TTC浓度染色温度染色时间浸种时间;最佳条件:温水浸种6h、0.1%TTC溶液、30℃避光染色18h;最佳反应条件下测得种子生活力与发芽率实测值很相近。TTC法可作为北细辛种子生活力测定的标准方法,对北细辛栽培及种质资源保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药材的洁净度,降低杂质含量,对北细辛产地加工方法进行研究,保证临床用药准确性。本文通过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其总挥发油,运用HPLC法对细辛脂素含量进行测定,运用热板试验和醋酸扭体试验,考察最佳切制处理的镇痛效果。结果显示,去芦1.5 cm处理的细辛挥发油含量最高,细辛脂素和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均最高,不同处理的北细辛挥发油、细辛脂素和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未进行切制处理的北细辛。不同切制处理的北细辛总灰分和酸不溶灰分显示,去芦1.0cm和1.5cm处理无显著差异,显著低于未切制处理和去芦0.5 cm处理的。在最佳切制工艺基础上与常规北细辛饮片进行镇痛效果的药效评价,结果表明,经切制后的北细辛镇痛效果较佳。综上所述,去芦1.0cm既可以保证细辛的产量又可以达到降低灰分提高镇痛效果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和无色指甲油印痕法对北细辛及其近缘植物叶片解剖结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北细辛及其近缘植物在叶片表皮细胞大小及排列方式、栅栏组织、叶肉细胞形态及排列方式和叶片表皮气孔密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北细辛叶片栅栏组织由1层柱状细胞组成;汉城细辛和华细辛叶片栅栏组织均由2层柱状细胞组成;尾花细辛和花叶尾花细辛叶片栅栏组织由1层柱状细胞组成,但其细胞较小且排列疏松;青城细辛、川滇细辛和长毛细辛栅栏组织分化不明显。北细辛、汉城细辛和华细辛叶肉细胞叶绿体小而密,青城细辛和长毛细辛叶肉细胞叶绿体较大,川滇细辛和尾花细辛叶肉细胞叶绿体较小,青城细辛、长毛细辛、川滇细辛和花叶尾花细辛叶肉细胞叶绿体数量较少且主要分布于叶肉组织上层细胞,叶肉细胞中叶绿体间的差异也可为细辛属植物分类鉴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细辛不同品系性状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品系北细辛生长发育性状,进行新品种选育。[方法]对"北细01"、"北细02"和"北细03"3个细辛品系的单株鲜重、单株根鲜重、发育芽数及挥发油含量等性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各品系产量、挥发油均在第5年增长最快;"北细03"产量、发育能力均高于其他2个品系,挥发油含量高于"北细01",低于"北细02;"5年生各品系干燥根挥发油含量均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值,6年生各品系干燥根挥发油含量均高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值。[结论]"北细03"是较优良的北细辛品系,有望成为新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0.
为规范北细辛饮片的炮制工艺,考察饮片的减毒工艺,本研究以药材润洗时间、浸泡时间、干燥方式(阴干和烘干)、干燥温度、干燥时间为考察因素,以马兜铃酸I、细辛脂素、浸出物、含水量和挥发油为指标,确定北细辛饮片的炮制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北细辛药材经过5 min润洗、24.6℃阴干24 h或5 min润洗、25.0~35.0℃8 h烘干,即可得到符合要求的北细辛饮片;将北细辛药材的润洗时间增加至48 h,24.6℃阴干48 h,可作为北细辛饮片的减毒工艺。本试验研究的炮制工艺在实际生产中更具实用性,同时,通过调整炮制参数也可降低饮片中马兜铃酸I的含量,实现减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细辛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对北细辛中的挥发油成分、氨基酸,微量元素进行了化学分析。结果表明,从细辛根茎、根和叶的挥发油中共分离出43种化合物,挥发油的收率:全草2.39%,叶0.65%,根茎与根为4.06%。细辛全草中含有16种以上的氨基酸相19种无机元素。  相似文献   

12.
在吉林省10个北细辛人工栽培地,采集了2年生和3年生北细辛种苗样本各10份,共计5900株,分别对毎株样本的须根长、须根粗、须根数、单根重等4个质量指标进行了测定,对测定数据进行差异性分析以及相关性分析,并结合生产实际,采用次数分布频率法,将2年生和3年生北细辛种苗分别分为3个等级,并初步制定了北细辛种苗分级标准,为北细辛种苗质量评价及该药材规范化生产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细辛分北细辛和南细辛,北细辛又称辽细辛,泛指东北三省黑龙江、吉林、辽宁所产的细辛。南细辛主产山东、浙江、安徽、江西、湖北、四川、陕西、甘肃等省。细辛性温,主要药用作用是能局部麻醉、解热、镇痛、抑菌、降压,但毒性较大。虽然临床上有“细辛细辛,不超五分”和不能单独药用的特点,但今年北细辛价格悄然大涨,达到了90元/公斤的高价。北细辛价涨后,带动了南细辛涨价,使它由6月初的9元/公斤涨到了12元/公斤;7月份升到17~18元/公斤,8月份又继续攀升到23元/公斤。由于细辛大都生长在浓密的树下、灌木丛间、山沟、林缘或山阴岩山旁等湿处,采集极为不易,且每公斤干货需要12公斤鲜细辛晒成。由于自然生长,药农掠夺性采挖,造成资源枯竭,为此,南细辛的价格仍有攀升的可能。许多外地药贩云集皖南山区坐等收购,更加刺激了南细辛当地收购价的上涨。(安徽省青阳县医药公司章小兵邮码:242800)  相似文献   

14.
<正>据对全国17家中药材专业市场调查显示,辽细辛(亦称北细辛、东北细辛)于2010年跃出低谷后,进入新一轮价格周期,并于2013年产新后价格稳中趋升至85~90元,较2010~2012年上涨50%左右,引起药厂、中药饮片、药企、药商和药农的密切关注。本文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对辽细辛的产销现状(产量、用量、销量、库存、价格等)及后市(2014~2018年)走势做如下分析与预测,仅供业界同仁和药农参考。  相似文献   

15.
根据北细辛野生环境条件及生物学特性,提出北细辛仿野生栽培技术流程,为保护中药野生资源、发展绿色中药及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板蓝根是我国常用中药材之一。大庆市土壤适合种植北板蓝根、防风等地道"北药"。大庆市已成为我国北板蓝根的主要产区之一。从选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北板蓝根的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北细辛精油对桔小实蝇的熏蒸和触杀的杀虫活性进行研究,并初步确定北细辛精油对桔小实蝇的杀虫机理,旨在寻找天然有效的植物源杀虫剂。[方法]采用密闭熏蒸法和微量点滴法测定北细辛精油对桔小实蝇的熏蒸及触杀活性,采用微板法测定北细辛精油对桔小实蝇体内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羧酸酯酶(CarE)活力的影响。[结果]在杀虫活性试验中,随着北细辛精油浓度的增加,杀虫效果均逐渐增强,且随着时间的延长,毒性也均逐渐增强;在熏蒸试验中,当浓度为1mL/L且处理时间为12h时,校正死亡率达到最大为100%;在触杀试验中,当浓度为156.25μL/L且处理时间为12 h,校正死亡率达到最大为100%;对桔小实蝇进行熏蒸处理、触杀处理12h的LC50分别为0.243 mL/L、30.884μL/L;用固定浓度为156.25μL/L的北细辛精油处理桔小实蝇不同时间后,其体内AchE和CarE整体均表现为抑制作用,用不同浓度的北细辛精油处理桔小实蝇8 h后,虫体内的AchE呈现低浓度诱导高浓度抑制的作用,北细辛精油对桔小实蝇体内CarE的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大而不断增强。[结论]北细...  相似文献   

18.
东北细辛(俗称北细辛、辽细辛)为马兜铃科多年生草本阴性植物,主要分布于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其以干燥根及根茎入药,属常用大宗药材,具有祛风散寒、温肺化痰、通窍止痛等功能。  相似文献   

19.
细辛为马兜铃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全草入药。有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等功效。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头痛、鼻塞鼻渊、风湿痹痛、痰饮喘咳。是传统的常用中药,应用历史悠久。适合我省栽培品种的北细辛,又称辽细辛。  相似文献   

20.
辽细辛林药间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宽甸县位于辽宁省东部山区。这里山高林密,溪流密布,野生药用植物品种繁多,居全省之首,素有"辽细辛"之称的道地中草药盛产于此地,更是细辛家族中的上品。自20世纪60年代初,宽甸县辽细辛野生变家种获得成功以来,种植规模逐年加大,粮药争地矛盾日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