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鸡群发病通常是采取隔离、淘汰或投药治疗。这是非常必要的,由于鸡群发病还会导致生理机能的障碍,以致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营养物质的需求、内分泌的调节都有一定的影响,如果此时通过特殊的管理措施,给予辅助治疗,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洪学 《湖南饲料》2009,(2):46-46
鸡只发病通常是采取隔离、淘汰或投药治疗等措施,应该说这是非常必要的。因为鸡群发病还会导致生理机能的障碍,以致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营养物质的需求,内分泌的调节都有一定的影响。如果此时通过特殊的管理措施,给予辅助治疗,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大型集约化鸡场,疫病发生频率高,鸡群发病时,人们只重视发病时的治疗而忽视了发病后的管理,从而使鸡病愈时间延长,甚至继发其它疾病,这些都严重地影响着鸡的生产性能。因此,鸡群发病后的管理应引起高度重视。1隔离病鸡,尽快确诊鸡群发病初期,要把个别病鸡隔离饲...  相似文献   

4.
《湖北畜牧兽医》2007,(9):38-38
鸡群发病后及时采取隔离、淘汰或投药治疗等措施是非常必要的.但由于鸡群发病后还会导致生理机能障碍,所以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营养物质的需要量都有所改变.如果此时通过加强饲养管理对其进行辅助治疗,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正>鸡群发生疾病,常规的措施是隔离淘汰或投药治疗。由于鸡群发病时往往还导致生理机能的障碍,以致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营养物质的需求、内分泌的调节都发生了变化,如果这时通过特殊管理给予辅助治疗,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饲料:许多疾病都会导致鸡的体温升高、代谢紊乱,因此要改变饲料中的营养物质含量和饲喂方法。一是要提高能量水平,根据采食量降低程度,能量水平应提高到正常量的1.1~1.2倍;二是要增加维生素含量。维生素A和B族维生素可加到正常量的2~3倍,  相似文献   

6.
提高AA肉种鸡均匀度的有效措施■顾玉萍︵江苏京海肉鸡集团公司并配相应的进口疫苗,同时做好各种卫生防疫消毒工作。苗鸡一到场就进行严格的隔离饲养,即封闭式育雏,以使鸡群不发病或少发病。如果没有这一措施,或者措施不严,鸡群一旦感染疾病,即使没有死亡,也会带...  相似文献   

7.
一、引种关坚持自繁自养,尽量少从外地购买。从外地购回鸡种应健康无病。人舍前,对育雏室进行彻底清理、冲洗和消毒。二、饲养关鸡舍内保持适宜温度、湿度和鸡群密度。做到鸡体、饲料、食具、饮水、工具和垫草要干净。加强灭鼠、灭蝇和防鸟工作,严格执行日常防疫制度。三、防疫关检疫净化种鸡群是防治和消灭本病的主要环节。应分别于10、14、30周龄时分别检疫一次,并及时淘汰阳性鸡,在饲料中添加抗菌药物。四、隔离关一旦发生该病应严格将鸡群隔离并进行彻底消毒,未发病鸡群用抗菌药作预防性投药。五、治疗关发病鸡群可应用药物…  相似文献   

8.
魏氏梭菌在蛋鸡上主要表现为产蛋鸡坏死性肠炎,雏鸡上发病的案例不常见。本次通过对客户鸡场的现场调查、鸡群巡视、临床剖检以及实验室诊断分析,确诊了一例雏鸡患有魏氏梭菌的病例,并制定了药物治疗、饲养管理、消毒隔离等防控措施,该鸡群病情得到有效缓解和控制。  相似文献   

9.
引进长顺绿壳蛋鸡40日龄雏鸡600羽,采取林下养殖饲养管理模式,放养后4~5 d开始发病并出现死亡,诊断为鸡球虫病,经采取鸡群病健分群隔离、圈舍及活动范围消毒、健康鸡群药物预防、患病鸡治疗等防治措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分析此次疫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应激反应和气温影响、养殖环境因素及饲养管理因素等。  相似文献   

10.
当鸡群中某些鸡发病后,常会引起病鸡的生理机能障碍,影响鸡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内分泌的调节,导致养鸡效益下降。因此,鸡群发病后,除要采取迅速确诊、及时治疗等措施外,还要根据鸡群发病情况进行特殊的饲  相似文献   

11.
鸡病控制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养鸡生产者的切身利益,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在生产中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传染病的控制重点在防,而现在一般所讲的防指的是综合防治,而不是仅仅的用药、疫苗预防。当然,治疗也非常重要,但是只要鸡群一旦发病就会对经营者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更何况如禽流感、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等基本上无法治疗。总之,只要成功地防治好鸡病,则养鸡生产就成功了一半。做好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应从如下几方面入手。一、隔离、消毒隔离工作在综合防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隔离在这里指的是将病原微生物与生物机体(易感…  相似文献   

12.
本文总结了1例鸡群感染霉形体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采用阿奇霉素+强力霉素联合一起加入饮水中,连用5 d后鸡群气管啰音明显消除,鸡群死淘率得到控制。并提出了加强鸡群日常管理,给鸡群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和营养全面的饲料配方,提高鸡群抵抗力。同时,健全生物安全措施,采用全进全出饲养,加强清理消毒工作,切断气源传播途径,发现疫情立即隔离淘汰阳性鸡群。  相似文献   

13.
当某鸡群发生疫病后,对于饲养户来说,为了及时控制疫情的进一步发展,除了及时诊断治疗和加强饲养管理外,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消毒隔离工作。  相似文献   

14.
泗县草庙乡草庙行政村刘福田饲养蛋鸡1800只,在10日龄时用鸡新城疫、传染性喉气管炎二联苗饮水免疫,鸡群生长发育良好,成活率达94%。在40日龄时,有个别鸡发病,在41日龄时,有32只发病,畜主将病鸡隔离,好的鸡群进行严格消毒,并给予紧急预防接种鸡新城疫、传染性喉气管二联苗,一周后未见发病。  相似文献   

15.
当某一鸡群发生疫病后,对于每个饲养户来说,为了及时控制疫情的进一步发展,除了及时诊断治疗和加强饲养管理外,还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消毒隔离工作。  相似文献   

16.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主要是鸡群感染冠状病毒所导致,此病发病急,传染率极高。一旦鸡群被感染,病鸡会迅速出现症状,病程时间很短,对鸡群的危害极大,严重影响着我国养鸡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分析了该病的流行特征、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和防控措施,并提出了药物治疗、加强饲养管理和提高鸡群的免疫力等防控措施,以减少鸡群对此病的感染机率,提高鸡群对冠状病毒的抵抗力。  相似文献   

17.
段定然 《中国家禽》2006,28(8):24-24
鸡是一种新陈代谢很快和高生产力的动物,每天要消化相当于自身体重20%的水和食物,从初生到成年体重增加60~80倍,由于新陈代谢旺盛和高生产力加上个体小的原因,导致鸡对疾病的耐受性较低,一旦发病往往来不及治疗已经死亡,疾病的预防在鸡场显得尤其重要,但是再严密的预防管理措施也难保鸡群不发病。从鸡群的生活形态和粪便颜色形态的改变来判定鸡群是否健康,并尽早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可最大限度减少疾病带来的损失。鸡群分布、水、料、粪便等的不正常改变是鸡群发病的先兆。细致观察鸡粪的颜色形态对尽早发现鸡病并采取治疗措施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8.
雏鸡常见病的主要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雏鸡疫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中.预防是积极主动的措施,是重于治疗的管理方法。预防疫病的根奉措施,一是加强雏鸡的饲养管理,实施科学饲养,精心照料,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密度和良好的通风,提高鸡群的健康水平;对病、弱、残雏鸡耍严格分群,隔离饲养,并对鸡群进行适时有效的免疫接种;二是搞好环境卫生,严格消毒,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防止疫病的侵袭和传播。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养鸡业的快速发展,集约化程度大幅度提高,倘若饲养管理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各种应激,导致鸡群发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要控制鸡群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保持鸡群的健康,必须掌握以下七项基本原则。1清洗消毒鸡舍清洗消毒鸡舍是养鸡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每...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养鸡业的快速发展,集约化程度的大幅度提高,使鸡的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生活能力趋于下降,生理负担日益加重,整个鸡群处于亚健康状态,只要在饲养管理上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各种应激,成为疾病爆发的导火索。而鸡群一旦发病,轻者会影响生产性能的正常发挥,重者全群覆灭,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要控制鸡群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保持鸡群的健康,必须掌握以下几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