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复合微生态制剂对断奶前犊牛生长性能、腹泻率及血清生化、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以期为复合微生态制剂在犊牛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选取体重[(42.67±1.07) kg]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1日龄新生荷斯坦犊牛30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头牛。各组均饲喂牛奶和开食料,在对照组(C组)的基础上,犊泄克组(B组)2~11日龄在牛奶中添加10 g/(d·头)犊泄克;犊泄克+犊益康组(BP组)在犊牛摄入初乳后立刻灌服30 mL/头犊益康,2~11日龄在牛奶中添加10 g/(d·头)犊泄克。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1)与C组相比,BP组的1~30日龄、1~60日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B组和BP组的腹泻率降低,腹泻持续时间缩短。2)与C组相比,BP组的30日龄血清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降低(P<0.05),60日龄血清尿素氮(U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5),30日龄和60日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
一例犊牛腹泻的诊治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顺平县白云乡常大村张某从奶牛小区买回一头小公犊牛,公犊9月7日上午开始腹泻,用氟哌酸治疗,公犊腹泻有好转,但食欲废绝,并有轻度胀肚。找笔者诊治。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幼犊腹泻与口服补液赵凡(河南省南阳市畜牧兽医站,473053新生牛犊腹泻是由不同原因引起的一种综合症。一般多发生于15日龄以内,也有较大日龄发病者,常导致脱水和酸中毒,引起死亡。1病因与发病近年来共诊治1月龄新生牛犊腹泻220例,其中公犊109例,母...  相似文献   

4.
犊牛白痢又称犊牛大肠杆菌病,是由特定病原性大肠杆菌引起初生犊牛的急性传染病。 1 临床症状 该病潜伏期很短,仅几个小时,根据病犊的症状和病理变化情况,临床上有以下3种类型。 败血型多发生于2-3日龄的初生犊牛,呈急性败血病症状。病犊表现发热,精神不振,间有腹泻,常于症状出现后数小时至l天内急性死亡。有时病犊未见腹泻即突然死亡,从血液和内脏易于分离到致病性血清型的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口服凝胶剂治疗犊牦牛腹泻的临床疗效观察和血清生化指标变化.方法:选择15-30日的腹泻犊耗牛30头,正常的犊耗牛30头,对患有腹泻的犊耗牛进行治疗,治疗周期为一个星期,对治疗的30头犊耗牛的血清收集,然后收集15头正常的犊耗牛的血清,将剩余的15头正常的犊耗牛每天喂治疗腹泻的药物,3天后收集其血清,将观察的血清水平和临床效果制成表格,便于统计和观察.结果:口服凝胶剂对犊耗牛腹泻治疗的效果比较显著,腹泻犊耗牛的血清明显高于正常的犊耗牛(P<0.05),60头犊耗牛之间的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腹泻犊耗牛口服凝胶剂的观察,可以看出口服凝胶剂对腹泻犊耗牛的治疗效果显著,而且不会对正常的犊耗牛产生不良的影响,腹泻犊耗牛与正常犊耗牛的血清生化存在一定的差别,口服凝胶剂治疗犊耗牛的腹泻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顺平县白云乡常大村张某从奶牛小区买回一头小公犊牛,公犊9月7日上午开始腹泻,用氟哌酸治疗,公犊腹泻有好转,但食欲废绝,并有轻度胀肚。找笔者诊治。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1发病情况公犊出生后3天,买回家中,当天食欲很好,粪便正常,一顿吃奶1.5千克左右,由于犊牛食欲旺盛,个体健壮,于是要求畜主喂奶时早晚每顿加入250克左右麸皮,2天后,该犊粪便变稀,并夹带血丝,食欲也减少,后喂人用氟哌酸5粒,早晚各1次,看似粪便有好转,但不食,喜卧,不愿走动。2临床症状病犊精神沉郁,鼻镜处有很多干痂。排粪减少,仅排不成形的、黄色脓性粪便,内含有黏液。病…  相似文献   

7.
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查1986头水牛犊粪便,犊新蛔虫阳性率为46.8%。其中214头腹泻水牛犊阳性率为36.6%(与日龄有关);检查(1-16)日龄犊牛260头,(17-30)日龄546头,(31-90)日龄825头,(91-180)日龄355头,阳性率分别为:0,61.5%,65.6%,14.4%。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和分析口服凝胶剂对治疗犊牦牛腹泻的效果。方法:选择玛多县畜牧兽医站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接受治疗的20例腹泻犊牦牛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10头。其中常规组采用一般方法对犊牦牛腹泻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口服凝胶剂对犊牦牛腹泻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口服凝胶剂的总治疗效果大到了90%,常规组总治疗效果达到了70%,相对而言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犊牦牛腹泻采用口服凝胶剂可取得显著的效果,同时具备用药方便的优势,可作为治疗犊牦牛腹泻的首先药物,并建议在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对我国犊牛饲养管理现状进行阐述,同时鉴定我国规模化奶牛场中致犊牛腹泻的风险因素,本调查采用网络调查问卷和多元线性回归法,收集国内奶牛场产犊管理、初乳管理、犊牛日常饲养管理和腹泻犊牛治疗的相关信息并从中分析致犊牛腹泻的风险因素。结果显示,受访的57个奶牛场中,犊牛腹泻年平均发病率为22.53%(2.50%~97.50%,分位数:1.0%~80.0%);问卷所得信息经整理分析后展示了受访奶牛场在产犊管理、初乳管理、犊牛日常饲养管理和腹泻犊牛治疗方面的现状;风险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寒冷季节、初乳采用60℃1 h的巴氏杀菌程序、产圈垫料更换频率低于1次/2周、奶桶消毒频率低于1次/7 d、仅采用口服补液治疗腹泻犊牛均与犊牛腹泻发病率呈正相关;出生2 h和出生12 h进行脐带消毒、产圈垫料更换频率为1周1次、使用独立的产圈、使用初乳折射仪检测初乳质量、由兽医或犊牛饲养员饲喂初乳、以抗生素为主配合口服或静脉补液和以口服补液为主配合抗生素治疗犊牛腹泻与犊牛腹泻发病率呈负相关。本调查归纳总结了当前国内奶牛场犊牛饲养管理现状,分析了导致犊牛腹泻的相应风险因素,为进一步提高国内犊牛饲养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兽医学报》2015,(10):1674-1677
随机选取6~35日龄自然状态下腹泻犊牦牛和正常犊牦牛各12头,对12例腹泻牛进行3d治疗并观察疗效;采集腹泻犊牛治疗前、后及8头正常犊牛血清,同时对剩余4头正常犊每天饲喂该药剂并采集血清分析。结果显示口服凝胶剂对犊牦牛临床腹泻的治愈率为75%(9/12),总有效率达到91.67%(11/12)。血清生化结果显示,各组间Mg2+和CRE差异均不显著(P0.05);血清CRP在腹泻犊牛中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腹泻治疗前组血清中Ca2+、Cl-、Na+、血清P、TP、ALB、ALP、ALT和AST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后组血清中Ca2+、ALB、ALT、AST较治疗前组显著升高(P0.05),且血清Ca2+、ALB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正常犊牛饲喂药剂前后血清中AST、ALP、ALT活性物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口服凝胶剂对治疗犊牦牛腹泻有效,对正常犊牦牛无不良影响;正常犊牦牛与腹泻犊牛血清生化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1.
1990— 1 999年收治犊牛异物性腹泻病 1 0例 ,占犊牛腹泻病 2 5 2例的 3.9%。其中用常规药物治疗 7例全部无效死亡。在一次瘤胃切开探查时取出异物 ,腹泻也被治愈 ,以后又用手术疗法治愈 2例。报告如下。1 病史  1 990年 4月 1 2日利辛县王人乡小李庄黄牛犊 ,母 ,5 5日龄。主  相似文献   

12.
在电镜下观察到3~7日龄腹泻羔羊小肠及其内容物中存在轮状病毒。用此肠内容物悬液口服接种未吮初乳的初生羔羊,出现厌食、沮丧和水样腹泻,小肠绒毛变短。通过初生羔羊连接继代11次,第10代感染羔羊肠内容物的无菌滤液可于胎羔肾初代细胞、羔羊肾初代细胞和犊牛肾初代细胞单层上生长,而羔羊肾初代细胞比犊牛肾初代细胞更适应于病毒生长。细胞毒可使未吸吮初乳的初生羔羊发生腹泻。  相似文献   

13.
犊,羔大肠杆菌病又名大肠杆菌性腹泻,或犊,羔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新生幼畜的急性传染病,常见于世界各地的牧区和集约化饲的畜群,其特征为败血症的剧烈的腹泻,导致严重脱水,本病可引起幼畜大量死亡或发育不良。  相似文献   

14.
青海省称多县某牦牛养殖户的1~2月龄犊牦牛发生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发病率达到34. 5%。为弄清病因,采集10份犊牦牛腹泻样本,采用PCR方法对牛轮状病毒(BRV)、牛冠状病毒(BCo V)、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BVDV)、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沙门氏菌(Salmonella)、安氏隐孢子虫(C. andersoni)等6种常见腹泻病原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10份犊牦牛腹泻样本中,检出7份BRV阳性样本,其他病原均未检出。结合临床症状,可确诊此次犊牦牛腹泻是由BRV感染引起的。  相似文献   

15.
牦牛犊腹泻是危害牦牛的犊疾病之一,明确牦牛犊腹泻病因及用药现状,对犊牛腹泻的防治及牦牛生态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重要的意义。作者对犊牛腹泻发病原因、药物防治现状及其存住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母牛产后15d内,犊牛易发生腹泻,在实践中,采用母体全血疗法,效果不错。即:从母体抽取全血300~500mL。其中须加入维生素K310mL(具有抗凝血的作用),及时地输入到犊牛肉血管内。必须做到现采现输,在输血过程中,有时能出现过敏现象,视过敏现象轻重,肌肉注射盐酸肾上腺素3~5mL。一般1~2次痊愈,简单实用。犊牛腹泻的新疗法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瑞可新预防奶公犊运输应激综合征的效果,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择39头1~3月龄健康奶公犊,试验组奶公犊以2.5 mg/kg的剂量注射瑞可新注射液,对照组奶公犊按照相同剂量注射生理盐水,经过长途运输到达目的地后16 d内对奶公犊进行呼吸系统评分及腹泻、死亡情况评价。结果表明:试验组奶公犊呼吸系统评分≥4分的占26.67%,≥5分的占10.00%,而对照组呼吸系统评分≥4分的占36.66%,≥5分的占20.55%;但有腹泻症状的试验组奶公犊为60.7%,对照组为50.0%。说明试验组奶公犊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远低于对照组,瑞可新对呼吸系统疾病有预防效果,但对消化系统疾病的预防作用不强。  相似文献   

18.
治犊驹消化不良验方乌梅40g,姜黄、黄连、猪芩各10g,共为细末,开水冲服,每次15-20g,日服2次。以上7则本刊辑治犊驹消化不良验方...  相似文献   

19.
林武 《广西畜牧兽医》2009,25(6):367-367
牛属单胎动物,自然条件下的双犊率为2%~3%,三犊率非常罕见。林武报道的1头母牛连续2次产双犊、2次产三犊,实属罕见。此亦表明如能加强选配育种和采取一些先进手段,单胎的牛也有可能大大提高繁殖效率。此报道为牛繁殖能力的特殊性留下一组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奶粉增强剂对饲喂奶粉犊牛生长性能及健康状况的影响。选择体重相近的新生犊牛28头,随机分成2个处理,每个处理14头,公、母各半。对照组饲喂奶粉,试验组饲喂90%奶粉+10%奶粉增强剂。试验期为10周。结果表明:在6~8周龄阶段试验组母犊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期间各处理对犊牛干物质采食量和饲料转化效率无显著性影响(P0.05);在0~10周龄阶段试验组母犊体高变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期试验组公犊的体高变化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公犊、母犊10周龄的体躯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处理组的体长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期间试验组与对照组犊牛腹泻率比为1:2.25,发热率比为1:4.5。综上可知,在奶粉中添加奶粉增强剂可提高犊牛日增重,改善犊牛体尺,降低犊牛哺乳期的腹泻和发热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