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5 毫秒
1.
全圣  傅秀昌 《种子科技》2007,25(5):13-15
种子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特殊商品,搞好种子的生产和经营,加强对种子市场的管理,保证农民用上放心的农作物种子,是种子管理工作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实施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种子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呈现崭新的局面。与《种子法》相配套的相关法律法规陆续出台,为种子管理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但是,在种子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是复杂多样的,而相关的法律法规也不可能面面俱到。现就在种子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笔者从事多年的种子管理工作经验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浦江县是一个“七山一水三分田”的农业县,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颁布实施后.我县的种子经营户象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而在种子管理与种子公司一套班子二块牌子的体制下.对种子管理来说形同虚设.种子市场比较混乱.时有种子质量引发的纠纷和上访事件发生。自从2004年我县按照《种子法》完成政企分开成立县种子管理站后。我站严格按照《种子法》和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的意见》开展一系列种子管理工作,使我县的种子管理工作在短期内走上了依法管理、有序竞争、健康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
县级种子管理部门是行使种子行政管理的最基层,县级种子管理工作的好坏、扎实与否,直接关系到种子市场的稳定,关系到种子使用者的合法权益能否得到有效保证。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颁布实施,对推进种子体制改革,加速优良品种的应用步伐和繁荣种子市场,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颁布实施后,给种子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种子市场主体、经营方式、生产经营行为趋于多元化、复杂化,给种子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压力和难度。因此,充分认识目前种子生产经营中存在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对搞好种子管理,促进种子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实施以来,种子工作发生了深刻变化,对种子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种种原因,种子管理体系有所弱化,出现主体不明、职责不清、管理条件落后于工作需要的局面。笔者就加强种子管理体系建设、改善种子管理工作条件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自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贯彻实施以来,绥化市初步形成了国有种子公司、科研单位、民营种子企业和个体业户多家经营的多元化的种子市场。这也对种子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种子产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提高绥化市种子产业的竞争力,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7.
梁玉珍 《种子科技》2006,24(4):18-18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实施以来,使种子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对规范种子生产、经营行为,繁荣种子市场,保证种业健康有序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仍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因此,加大种子管理力度,为农民安全用种提供保障,为种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8.
武焕青 《种子科技》2003,21(6):336-337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颁布实施,是我国种子法制建设的里程碑,标志着我国种子产业进入了一个有法可依、规范发展的新阶段,它对于依法治种、以法兴种必将产生巨大的保障和促进作用。《种子法》实施两年来,出现了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现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肤浅的看法,供广大同仁商讨。1问题1.1站司分设,并未改变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真实局面《种子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参与和从事种子生产、经营活动;种子生产经营机构不得参与和从事种子行政管理工作。种子的行政主管部门与…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实施,对于放开搞活种子市场,规范种子市场秩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具体种子管理工作中,各地对《种子法》及配套法规的部分条款理解不透彻,掌握的尺度也不尽相同,这与维护国家法制统一的原则相悖,现就部分容易产生争议的法律条文谈谈笔者的意见。  相似文献   

10.
李秀川 《种子科技》2007,25(1):14-15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颁布实施后,我国种子管理体制及种子流通领域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如何依法加强种子管理,促进种子产业健康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1.
杨治仁 《种子科技》2006,24(1):27-27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颁布实施以来,由于种子市场放开,经营种子市场发育不健全,管理不规范,假冒伪劣种子充斥市场严重,坑农害农现象时有发生,种子质量纠纷也越来越多,尤以种子质量田问纠纷更为突出,不但给农民带来了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而且影响了农民正常的生活与农村社会的稳定。笔者从事种子管理工作多年,现对如何避免或减少种子质量田间纠纷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对改革种子管理体制提出了具体要求,赋予了办证机关相应的审批权力,明确了审批权力的责任约束,阐明了搞好种子管理工作的行为准则。为贯彻这一宗旨,农六师种子管理站作为兵团率先推行政企分开、专门进行种子管理工作的单位,通过立法前后近10年……  相似文献   

13.
加强种子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质量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种子市场的价格竞争应该发展为质量竞争,只有靠高质量、高科技的名优品牌种子,才能使种子企业占领市场。在种子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进一步贯彻实施的同时,加强对种子质量管理工作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陶学英 《种子科技》2007,25(1):26-27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颁布实施以来,种子管理工作已经逐步走向正规,作为种子管理核心内容之一的种子质量管理也不断向正规化、法制化迈进。切实加强种子质量管理,对于种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稳定提高农业生产力,保证农业安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同时,在日益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日益激烈的国际种子市场竞争的压力下,种子质量已经成为关系到企业生存、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下面就如何加强种子质量管理工作,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正>1建立健全种子管理体系,提高种子市场管理水平种子管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赋予农业部门的职责,是农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种质资源管理、品种管理、质量管理、生产经营许可管理等内容,贯穿于种子产业发展的各个阶段和环节。加强种子管理工作,既是维护品种选育者、  相似文献   

16.
高建国  缪斌  徐斌 《种子世界》2009,(10):10-11
近年来,如东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和《江苏省种子条例》(以下简称《条例》),2002年进行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实行种子管理与经营彻底分离,通过建立健全种子管理机构,理顺管理职能,创新管理机制,强化市场监管,全县种子管理工作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17.
戴松恩院士在我国较早提出制定《种子法》建议,并积极推动立法,为我国种子管理工作的法制化作出了贡献。1978年7月,戴松恩在山西太原召开"全国农业学术讨论会"时首次建议制定《种子法》。此后,他三次撰文呼吁迅速制定《种子法》,他的建议被《人民日报》公开报道,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在戴松恩等专家的努力和相关部门的推动下,1989年3月,我国首部《种子管理条例》发布。戴松恩提出的组织良种审定委员会、建立良种繁育基地、种子贮藏制度等建议,均得到采纳。在该条例的基础上,我国逐步推进立法,2000年首部《种子法》颁布。  相似文献   

18.
徐忠生 《种子科技》2011,29(10):7-7
自2000年1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颁布实施以来,种子产业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种子行业逐步趋于规范化和法制化。但是,随着市场经营主体多元化、经营品种多样化,种子行业也出现了一些新矛盾新问题,需要加以解决。尤其是2007年全国种子行业体制改革以来。种子管理工作更是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9.
种子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特殊商品,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加强种子管理,保证农民用上放心的农作物种子,是种子管理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种子管理工作是一项内容丰富、涉及面广、非常具体繁琐,且极为重要的农业服务性工作。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颁布实施,种子市场的放开,经营主体多元化,良种更新速度加快,种子管理难度增大,迫切需要高素质的种子管理队伍来担任这项工作。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实施以来,种子市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种子经营全面融入市场经济当中,一个开放、有序、繁荣的市场日趋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