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PMWS)是由2型圆环病毒(PCV2)引起猪的一种疾病。PMWS的主要病理特征是淋巴细胞衰竭。目前认为PMWS的发病机理与免疫系统有关。在此,就目前关于PCV2—PMWS—免疫系统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和未来主要的研究方向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猪圆环病毒II型(PCV2)是引起断奶后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PMWS)的重要病原。本研究用PCR方法扩增PCV2截短的ORF2基因并亚克隆至表达载体pGEX-6P-1,构建的重组表达质粒命名为pGEX-ORF2,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 (DE3),在37℃经IPTG诱导4小时。PCV2的cap蛋白以包涵体形式得到有效表达。经SDS-PAGE及Western blot分析表明表达的重组蛋白分子量约为46KD,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学活性。  相似文献   

3.
根据GenBank中猪圆环病毒1型(PCV1)ORF2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应用PCR方法从PK-15细胞和疑似患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PMWS)的仔猪组织病料中分别扩增出PCV1ORF2全基因(702bp)。将此基因片段克隆入pMD18-T载体,筛选获得重组质粒pMD-PCV1-ORF2并对其测序,结果表明:所克隆的PK-15来源和组织病料来源的ORF2基因的同源性为99.4%,二者与Genbank上发表的PCV1ORF2基因的同源性介于97.3%~99.9%,与PCV2-ORF2基因同源性介于67.9%~68.4%,二者编码的蛋白在几个功能区域比较保守;抗原表位预测表明PCV1ORF2编码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4.
猪圆环病毒的分子生物学与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 PCV)作为引起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ostweaning multisystemic wasting syndrome, PMWS)的主要病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对猪圆环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和了解,有利于PMWS的预防和控制。而快速有效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将有助于PMWS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和早期诊断。经过近二十年的系统研究,人们对其病原分子生物学等方面有较深入的了解,本文就猪圆环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简单的总结。  相似文献   

5.
根据GenBank中猪圆环病毒1型(PCV1)ORF2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应用PCR方法从PK-15细胞和疑似患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PMWS)的仔猪组织病料中分别扩增出PCV1 ORF2全基因(702bp)。将此基因片段克隆入pMD 18-T载体,筛选获得重组质粒pMD-PCV1-ORF2并对其测序,结果表明:所克隆的PK-15来源和组织病料来源的ORF2基因的同源性为99.4%,二者与Genbank上发表的PCV1 ORF2基因的同源性介于97.3% ~ 99.9%,与PCV2-ORF2基因同源性介于67.9% ~ 68.4%,二者编码的蛋白在几个功能区域比较保守;抗原表位预测表明PCV1 ORF2编码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6.
研究2009-2010年我国部分地区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混合感染的情况。采用PCR和RT-PCR方法对采集自我国安徽、江苏、山东、浙江等7省的227份组织和血清样品进行PCV2和PRRSV检测。PCV2a感染率为15.9%,PCV2b感染率为44.5%,PRRSV感染率为45.8%,其中17份样品表现为PCV2a和PRRSV的混合感染,50份样品表现为PCV2b和PRRSV的混合感染,10份样品表现为PCV2a,PCV2b和PRRSV的混合感染,分别占样品总数的7.5%,22.0%和4.4%。猪群中PCV2和PRRSV的感染比较普遍,混合感染率也较高,加重了疫病防控的难度。  相似文献   

7.
猪圆环病毒病是以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等为主要特征,并能引发多种疾病,对养猪业造成了严重威胁。 一、病原与流行特点 猪圆环病毒(PCV)在猪体内变异产生PCV—Ⅰ型和PCV—Ⅱ型,近年来流行的猪圆环病毒病被确定为PCV-Ⅱ型感染所致。PCV—Ⅱ型既可水平传播又可垂直传播。  相似文献   

8.
越橘(Vaccinium ssp.)具有较高的抗污染能力,它是一种可成功应用于酸性—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的优势树种。目前对于越橘重金属体内转运调节功能尚不清楚。离子交换蛋白(calcium exchanger, CAX)负责液泡膜上阳离子的运输,其中CAX2 (Calcium exchanger 2)参与细胞内的镉(cadmium, Cd)离子运输。因此,本研究通过对越橘Vc CAX2基因进行克隆,并采用模拟盆栽法对越橘进行不同浓度的镉胁迫处理试验,分析Vc CAX2基因的表达量,以期为阐述越橘体内重金属调节机制的研究提供借鉴。结果表明:Vc CAX2基因全长1 329 bp,编码443个氨基酸,Vc CAX2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可能位于细胞质中;根据系统发育分析,Vc CAX2与葡萄(Vitis vinifera) CAX2的亲缘关系较近;Vc CAX2基因在越橘根系中表达量随着Cd胁迫浓度的提高呈现增加的趋势。这些结论为越橘重金属体内转运调节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猪圆环病毒II型(PCV2)感染对伪狂犬病病毒(PRV)疫苗体液免疫反应的影响,检测了PCV2实验感染仔猪血清中PRV疫苗抗体含量的动态变化。将仔猪随机分成二组,一组仔猪进行PCV2接种和PRV疫苗免疫而作为PCV2组;另一组仔猪不予PCV2接种但进行PRV疫苗免疫而作为对照组。所有仔猪在PCV2接种后14天均进行PRV弱毒疫苗免疫,用间接ELISA检测仔猪血清中病毒特异性抗体;到PCV2接种后14天,PCV2组仔猪全部出现PCV2病毒血症。在PRV疫苗免疫后7天,多数仔猪血清中可检测到疫苗抗体之后疫苗抗体含量逐渐上升,在免疫后14天时对照组疫苗抗体水平显著(P<0.05)高于PCV2组,但在免疫后21天时两组之间抗体水平没有差异。研究结果显示:PCV2实验感染仔猪的PRV疫苗抗体产生出现延迟,表明PCV2感染可抑制PRV疫苗诱导的体液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0.
嵌合猪圆环病毒对仔猪的免疫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分析嵌合猪圆环病毒(PCV1-2)对仔猪的免疫效力,检测了PCV1-2免疫诱导仔猪产生抗猪圆环病毒II型(PCV2)感染的保护性免疫。将10头28日龄健康普通仔猪随机平均分成两组,一组肌注免疫106.05TCID50 PCV1-2作为免疫组;另一组不予免疫作为对照。到免疫后28天,免疫组仔猪血清中PCV2 ORF2蛋白抗体全部转为阳性。在免疫后28天,所有仔猪经口鼻予以106.95TCID50 PCV2攻击。攻毒后,免疫组仔猪全部保持临床健康,而对照组仔猪全部出现了PCV2疾病的临床症状;免疫组血清和淋巴组织中PCV2 DNA载量均显著(P<0.05)减少;对照组仔猪淋巴组织普遍出现中度到重度的淋巴细胞减少与组织细胞浸润,而免疫组没有。研究数据表明:PCV1-2免疫诱发了仔猪对PCV2感染的保护性免疫,有望成为候选PCV2弱毒疫苗。  相似文献   

11.
一株新基因型猪圆环病毒II型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新近出现的猪圆环病毒II型(PCV2)的基因变异及其基因型信息。用PCR技术从新近发生断奶后多系统消耗综合征的病猪组织中扩增和克隆出一株PCV2全基因组序列,并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结果显示:该PCV2毒株基因组全长为1767 bp,与部分其他PCV2毒株的核苷酸同源性达94.0%以上,并显示出一定的地域、时间相关性。病毒ORF2基因系统发育进化分析显示:该PCV2毒株与已有PCV2基因型的遗传距离均大于0.035,因而被划入到一个新的PCV2基因型,暂命名为PCV2d,属于在中国新近出现的一种PCV2基因型。研究结果表明,克隆鉴定了一株新基因型PCV2。  相似文献   

12.
猪圆环病毒II型感染性DNA克隆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13.
为分析嵌合猪圆环病毒(PCV1-2)对仔猪的致病性与免疫原性,检测了健康普通仔猪接种PCV1-2后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血清与组织中的病毒含量及血清学变化。结果显示,仔猪接种PCV1-2后增重和饲料转化效率未受影响,未出现可见的临床症状和大体病理变化,仅部分出现轻微的组织病理变化。血清中猪圆环病毒2型(PCV2)ORF2蛋白抗体在接种后第14天出现阳转,第28天时抗体阳性率达到100%,表明PCV1-2诱发仔猪快速产生了针对PCV2 ORF2蛋白抗原的特异性抗体反应。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血清中PCV1-2 DNA含量在接种后逐渐上升,第28天时达到最高,之后迅速下降;第35天宰杀时组织中病毒含量以肺门淋巴结中最高,心脏中最低;而常规PCR难以检出血清和组织中的PCV1-2 DNA,表明PCV1-2接种后只引起仔猪的轻微感染。研究数据表明,PCV1-2对仔猪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其致病性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14.
猪圆环病毒II型ORF4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其抗体制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构建猪圆环病毒II型(PCV2) ORF4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制备ORF4抗体。用PCR方法扩增PCV2 ORF4基因,将其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或pEGFP-C1,成功构建出重组质粒pCDNA-ORF4、pEGFP-ORF4。重组质粒pEGFP-ORF4转染PK15细胞后,pEGFP-ORF4蛋白在细胞中明显表达,荧光信号主要定位于细胞核内。重组质粒pCDNA-ORF4接种BALB/c小鼠后,接种小鼠血清能与PCV2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经4次接种后抗体效价均达到1:26以上,表明诱导产生了PCV2 ORF4抗体。研究结果表明,构建了2种PCV2 ORF4真核表达载体,并制备了PCV2 ORF4抗体,为PCV2 ORF4基因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