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玉米秸秆与菌糠栽培真姬菇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真姬菇为试材,利用玉米和菌糠为栽培培养料,以棉籽壳培养料为对照,比较2种原料对真姬菇菌丝生长、产量和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用玉米秸秆栽培真姬菇,其菌丝生长速度、平均产量、营养成分好于菌糠栽培,但经济效益低于菌糠栽培;用玉米秸秆和菌糠栽培真姬菇的平均产量、粗脂肪含量和多糖含量显著低于对照,而经济效益较对照均有提高。  相似文献   

2.
真姬菇培养时间与栽培料失重、含水量和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菌丝生长和后熟阶段真姬菇培养料在不同培养时间的失重和含水量变化,及其不同后熟时间对真姬菇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80-90d、培养料含水量达到73%~74%时进行出菇管理获得的真姬菇单产最高,平均为每瓶132.6-146.3g之间。真姬菇栽培可以测定培养基质的水分含量作为菌丝生理成熟指标,确立真姬菇的适宜后熟时间。  相似文献   

3.
以真姬菇(Hypsizygus marmoreus)为试材,以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和芒萁(Dicranopteris dichotoma)2种菌草、木屑和棉籽壳为主要原料栽培真姬菇,研究真姬菇菌丝胞外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β?葡萄糖苷酶、淀粉酶、漆酶和锰过氧化物酶在其生长发育阶段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无论在何种培养料中,真姬菇菌丝分泌的木质素酶类(漆酶、锰过氧化物酶)活性最大值都在菌丝后熟阶段,而非木质素酶活性最大值则都在菌丝生殖阶段;不同培养料中真姬菇菌丝分泌的同种胞外酶,其活性在各生长发育阶段不同。在变化趋势上,木质素酶类的活性趋势差异在菌丝体后熟阶段,非木质素酶类基本相似。由此说明真姬菇胞外酶活性与生长发育阶段密切相关,并且呈现阶段性变化;真姬菇胞外木质素酶类的活性及变化趋势,与其菌丝生长阶段和培养料的组成有关,非木质素酶类活性的变化趋势由真姬菇生长阶段决定,培养料的不同仅对其活性大小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方法与目的:应用液体菌种工厂化生产白玉菇,测量菌丝体生长阶段培养料的pH、含水量、观察物理性状变化,确定变化规律,为栽培瓶培养质量检测提供快捷、简单的检测方法;通过培养周期试验、搔菌时不同pH试验、环境条件试验三个方面,研究原基形成与子实体生长的内在和外在条件,解决应用液体菌种块出菇难的问题。结果:白玉菇菌丝体生长阶段培养料pH、含水量、培养料颜色、松软程度以及栽培瓶外壁、培养料表面的菌丝体变化等状况,具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出菇的条件为,培养60~70d,培养料pH值5.2~5.6,含水量72%~74%,颜色淡黄、质地松软,搔菌后6~8d给予12h的间隙式光照刺激,促进扭结和原基形成。结论:根据菌丝体生长阶段培养料理化性质变化规律,能够快速地判断白玉菇的培养质量;培养时间与环境条件,决定能否扭结、形成原基;培养料的腐熟程度,决定子实体能否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5.
为研发以腐熟稻壳为主要成分的育苗基质,在测定腐熟稻壳等单一基质理化性质的基础上,根据基质理化性质模型,初步确定了以腐熟稻壳为主的11种育苗配方,并以番茄和叶用莴苣幼苗为试材,对配方进一步筛选确定适宜蔬菜幼苗生长的基质配方。结果表明:腐熟稻壳EC值与容重适宜,但持水孔隙度偏小,不适宜单独作为育苗基质材料;通过模型预测的11种基质配方复合合意值为0.91~0.98,均在育苗基质适宜指标范围内,且11种基质配方的理化性质实测值与模型预估值相对误差较小,为3.23%~9.63%;混配后的腐熟稻壳基质可以满足蔬菜苗期的生长需要,其中腐熟稻壳∶蛭石∶珍珠岩以6∶2∶2的混配基质栽培的番茄和叶用莴苣生长效果最好,壮苗指数分别比对照提高82.76%和184.80%,植株生长健壮。基质理化性质预测模型用于基质的研发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6.
不同培养料对姬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比较分析了闽牧42、蔗渣和稻草为主料栽培的姬菇产量、生物学效率和蛋白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闽牧42培养料栽培的姬菇,生物学效率最高,为1.14。变量分析表明,闽牧42培养料栽培的姬菇比稻草培养料栽培的姬菇增产60.11%,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比蔗渣培养料栽培的姬菇增产19.28%,差异达显著水平。蔗渣培养料栽培的姬菇比稻草培养料栽培的姬菇增产34.23%,差异也达到显著水平。三种培养料栽培的陈旧菇,粗蛋白含量均高于31%,氨基酸总量三者相近,均高于22%,E/T 值达37%左右,接近FAO/WHO提出的40%的参考模式。  相似文献   

7.
培养料pH对真姬菇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观察培养料pH对真姬菇菌丝长速、头潮菇生物学效率、总生物学效率、朵数、单朵重和产茬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灭菌前培养料pH在7.2~8.4较适宜真姬菇生长,最适pH7.8左右.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杭州地区珍稀食用菌姬菇的栽培面积逐年扩大,但生产上普遍存在姬菇品种单一、产量不稳、品质欠佳等问题,菇农们迫切希望寻找出适合本地栽培并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主栽品种。2008年,我们引进了4个姬菇新品种,与杭州市余杭区虹日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组织分离的黑姬菇菌株进行品比试验,结果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1)菌株。姬菇3108、冀农11号(江苏江都天达食用菌研究所)、姬菇新39(杭州石桥菌种场)、姬菇8号(江苏高邮科学食用菌研究所),以黑姬菇为对照。(2)培养料配方。棉籽壳92%、麸皮5.6%、进口复合肥(N∶P∶K=15∶15∶15)0.4%、石灰2%,料水比1∶1.35。1.2试验方法试验在杭州余杭虹日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中的大户陈土云食用菌栽培大棚内进行。采用常规常压灭菌,冷却接种,在自然条件下发菌生长。各参试菌株经纯化分离后得首代母种,接5瓶原种,用袋栽法继续扩繁栽培种。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每小区规模30袋,设黑姬菇为对照。用生物统计法计算各菌株生物学效率。(1)菌丝生长速度测定。在接种箱内将大小相同的菌种接到灭过菌的菌包中,将菌包放在发菌室内室温下发菌,记录菌种块的萌发时间,测定24小时菌丝...  相似文献   

9.
贺世红 《食用菌》2000,22(5):9-9
本文是广汉市食用菌研究所在进行人工栽培灵芝试验过程中,发现水分对菌丝体生长和子实体分化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影响其产量和商品性。故持笔成文,仅供食用菌各界朋友参考。1 材料与方法1 1 菌种和培养料 种都红灵芝选育一号(广汉市食用菌研究所提供)。培养料为棉子壳 2 3%,木屑 65%,麦麸 1 0 %,石膏 1 %,过磷酸钙 1 %。1 2 试验方案 培养料水分控制公式:含水量( % ) =加水重 培养料结合水重培养料干重 加水重量 × 1 0 0 %一般以风干培养料结合水含量 1 3%。试验设料水比为:a 1∶1 30、b 1∶1 35、c 1∶1 4 …  相似文献   

10.
在真姬菇培养料中分别添加不同种类、不同比例的钙源,测定不同处理真姬菇培养料灭菌前后pH,观察真姬菇菌丝长势,测定菌丝生长速度,统计子实体产量.结果表明,培养料添加轻质碳酸钙或贝壳粉,真姬菇发菌速度较添加石膏或氢氧化钙快,且添加贝壳粉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11.
应用液体菌种于工厂化瓶栽真姬菇(Hypsizygus marmoreus)工艺中,考察了不同后熟期处理对真姬菇生产周期及子实体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液体菌种栽培真姬菇可以缩短真姬菇的生产周期,后熟期23 d的处理组比对照组固体菌种栽培真姬菇的生产周期缩短了10 d;后熟期37 d的处理组的真姬菇生物转化率可达131.6%,比对照组固体菌种栽培真姬菇的生物转化率增加43.9%。  相似文献   

12.
以西瓜秀丽F1为试验材料,以小麦、玉米秸秆作为栽培基质,分析比较了3种配方组合基质对西瓜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筛选出栽培西瓜的最佳基质配方。试验结果表明,大棚西瓜栽培的最佳基质配方为1/2腐熟小麦秸秆+1/2腐熟玉米秸秆,其理化性质佳、营养元素含量适中、重金属含量在安全范围内,且种植的西瓜生育期最短、幼苗生长最好、产量最高、产品品质优良。  相似文献   

13.
分别以杨木、白枫、松木、檫木、株木、泡桐木屑为主料,米糠和麸皮为辅料配制培养料,以大试管为培养容器培养不同真姬菇菌丝.考察菌丝生长速度、菌丝形态和产量等农艺性状为指标,研究不同配方对真姬菇菌丝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方1菌株101菌丝生长速度最快,配方2菌株201菌丝生长速度最快,且菌丝浓密洁白.同样配方1 101...  相似文献   

14.
秸秆对日光温室连作有机基质的修复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施蔬菜连续栽培使有机基质地力严重下降,为维持有机基质的可持续栽培利用,向温室多
茬栽培后的连作有机基质中添加腐熟秸秆,研究了添加秸秆对连作有机基质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与不
添加秸秆的连作有机基质比较,添加秸秆使有机基质容重下降25.0%~30.4%,总孔隙度提高,有机质含
量增加,且有机质含量随着秸秆施入量的增加而增大;添加秸秆提高了基质中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的
含量,其中以连作有机基质∶腐熟玉米秸秆=1 V∶2 V 的基质中全氮、全磷及速效氮、速效磷含量最高。
添加秸秆可使春季早晨基质地温提高0.80~1.50 ℃,但基质的含氧量明显降低,以连作有机基质∶腐熟小
麦秸秆=1 V∶2 V 的基质含氧量最低。连作有机基质中添加秸秆明显提高了黄瓜植株生长量、叶绿素含量
和根系活力,增加了产量,改善了果实品质,以连作有机基质∶腐熟小麦秸秆=1 V∶1 V 处理的黄瓜产量
增加最多,与对照相比增加20.87%。因此多茬栽培的连作有机基质中添加秸秆可以显著改善基质理化性质,
提高黄瓜产量。综合效果以连作有机基质∶小麦秸秆=1 V∶1 V 的处理进行黄瓜栽培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真姬菇工厂化生产配方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真姬菇为试材,以工厂化生产常用原材料为基础,设计12种栽培配方,研究真姬菇(蟹味菇和白玉菇)在其中的菌丝生长情况和栽培单产,筛选出适合真姬菇工厂化生产的栽培配方。结果表明:配方1即杂木屑25%、棉籽壳15%、玉米芯20%、米糠23%、麸皮12%、玉米粉5%为最适宜的工厂化生产配方。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醋糟和菇渣等有机废弃物处置问题,并确定醋糟和菇渣基质对连作障碍土壤的影响,将醋糟和菇渣以1∶3、1∶1和3∶1(V∶V)的比例混合作为土壤基质改良剂,并以不同的比例(1∶10、1∶8和1∶5,V∶V)与连作障碍土壤混合,研究基质改良剂对连作障碍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和栽培黄瓜植株生长、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醋糟和菇渣基质改良剂降低了土壤容重,增加了土壤有机碳含量、养分含量、pH、通气孔隙和土壤酶活性。与CK相比,有机碳含量增加幅度为26.6%~144.8%,全氮、全磷和钙含量增加幅度分别为12.94%~85.57%、14.89%~43.26%和13.48%~75.85%,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增加幅度为6.84%~25.68%和16.26%~41.55%。同时,醋糟和菇渣基质改良剂促进了黄瓜植株对水分、养分的吸收利用,有利于植株生长,提高了果实产量和品质,有效地减轻了土壤连作障碍。与CK相比,植株地上部干质量增加2.45%~40.28%,其中A2处理果实产量增加最高,增加19.81%。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与其他处理相比,在连作障碍土壤中以1∶10(V∶V)的比例添加醋糟和菇渣基质改良剂(1∶1,V∶V)可显著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促进黄瓜生长,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7.
以黄瓜为试材,以腐熟的生姜秸秆、蛭石和珍珠岩按照不同的比例进行复配,研究了复配基质的理化性质及其对黄瓜幼苗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生长形态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姜秸秆复配基质的理化性质在植株生长的合理范围内,生姜秸秆复配基质显著提高了黄瓜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提高了黄瓜的株高、茎粗和生物量,有利于黄瓜幼苗生长,其中以秸秆∶蛭石∶珍珠岩=3∶2∶2的处理效果最佳。因此,生姜秸秆可以替代草炭作为黄瓜的育苗基质。  相似文献   

18.
利用油橄榄冬剪枝栽培真姬菇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姬菇又称玉蕈、海鲜菇、蟹味菇,质地脆嫩、口味鲜美,是一种高热量低脂肪的保健食品。2009年在陇南市科技局支持下,笔者进行了引种试验,并利用油橄榄冬剪枝栽培真姬菇,对真姬菇菌丝的营养生长周期、菌种类型和栽培真姬菇的培养料配方进行了比较试验。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不同配比基质对辣椒穴盘苗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以腐熟的玉米秸秆、牛粪、草炭、蛭石为原料,按照不同比例配制出6种基质,以辣椒为试验材料进行穴盘育苗。依据不同基质的理化性质以及幼苗生长与生理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配比基质对辣椒幼苗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以处理T5(牛粪∶秸秆∶草炭∶蛭石=5∶1∶2∶2,体积比)在基质理化性状以及幼苗生长与生理指标上均优于其他处理,与对照(草炭∶蛭石=2∶1,体积比)相当,该处理降低草炭用量46.7%。  相似文献   

20.
李红 《北方园艺》2021,(1):53-58
以蝴蝶兰组培苗为试材,研究了炭基肥和椰糠、水苔以不同比例混合对移栽前基质理化性质和移栽后基质理化性质、蝴蝶兰组培苗的生长特性的影响,以期为蝴蝶兰的栽培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椰糠和水苔中加入炭基肥,显著改变了基质的理化性质,提高了有机质、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蝴蝶兰成活率提高了3.71%~10.18%,叶宽增加7.74%~25.54%,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显著提高。其中,椰糠和炭基肥以4∶1生长状况最好,水苔和炭基肥以6∶1生长状况最好,说明炭基肥在蝴蝶兰组培苗基质中的应用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