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前言 我县冬春温暖,干燥,日照强,有利春淡蔬菜生产,商品蔬菜逐年递增。其中尤以大蒜面积增长较大,1992年已达万亩以上。随着化学控制研究的进展,人们越来越多地将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于作物生产。据刘长荣等的研究结果,乙烯利的增产效果最佳。而我县在大蒜上喷施赤霉素较为广泛。但因喷施时间及用量尚未掌握,影响了应用面积扩大。为此,特进行本试验。  相似文献   

2.
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遮光对草莓开花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华香2号为材料,研究了草莓喷施多效唑、赤霉素、乙烯利及遮阴处理对花期、植物学和果实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应用不同浓度的多效唑、乙烯利、赤霉素喷施和遮阴处理均显著提早了花期。本试验中仅赤霉素20mg/L处理显著降低了果实纵径、横径和果实质量,且畸形果率增加,其余处理对草莓植物学和果实性状的影响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
用乙烯利、赤霉素和吲哚丁酸浸种研究了外源激素对老化西葫芦种子活力及幼苗生长的影响。试验表明,不同浓度的乙烯利、赤霉素和吲哚丁酸,在不同的浸种时间下,对老化西葫芦种子活力的影响有明显差异。其中乙烯利200ppm,浸种24hr、赤霉素50ppm,浸种12hr和吲哚丁酸100ppm,浸种6hr,在提高老化西葫芦种子活力上效果更为明显。供试的三种外源激素对西葫芦幼苗生长的影响也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4.
乙烯利对苦瓜生长发育及制种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乙烯利对黄瓜进行了不同喷施浓度、时期及次数的试验 ,结果表明 ,苦瓜生长前期叶面喷施乙烯利能增大叶面积和茎粗 ,缩短节间长度 ,显著提高瓜果产量和种子产量。施用浓度以 12 0~ 180mg·L- 1为宜 ,施用时期以第 6~ 9叶期较好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西瓜雌花和雄花的发生规律,调控西瓜开花顺序,简化西瓜杂交制种过程,本试验以西瓜品种雪龙1号为材料,在苗期对其进行不同昼夜温度和不同浓度乙烯利、缩节胺处理,统计西瓜性型分化表达情况,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西瓜幼苗茎尖内源激素含量。试验结果表明,缩节胺对西瓜性型分化表达的影响与温度有关,在适宜的较高温度下喷施缩节胺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在不同温度下缩节胺的效果随浓度变化也存在差异,在25 ℃/20 ℃下喷施浓度为400 mg ·L~(-1)的缩节胺对第1雄花和第1雌花节位的促进以及对雌花数目的增加效果最好。乙烯利对西瓜性型分化影响显著,3种浓度的乙烯利均极大地推迟了西瓜雌花的形成,在前30节内无一朵雌花发育表达而只有雄花形成。此外,同时喷施乙烯利和缩节胺时,乙烯利的效果占主导地位。喷施乙烯利后不论是高水平下有利于西瓜雌花分化表达的内源IAA,还是高水平下有利于西瓜雄花分化表达的内源ABA、JA、GA_3和GA_1,其含量均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6.
乙烯利对线椒果实成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应用乙烯利催熟线椒青果,通过测定辣椒素含量和红熟期来判定适宜的乙烯利浓度和处理时期。结果得出过早运用乙烯利处理线椒果实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显著缩短红熟期,但却降低了辣椒素含量;在我区使用乙烯利催红线椒要在8月中下旬之后;随着喷施次数的增加,红熟期也越来越短,施用次数以2次为佳,多次喷施乙烯利并不能有效提高辣椒素含量,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缩短红熟期。  相似文献   

7.
乙烯利促落果提高澳洲坚果采收效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降低澳洲坚果采收成本,提高采收效率,以澳洲坚果主栽品种"HAES800"和"HAES294"为材料,在果实成熟期喷施浓度为1.5g/L、2.0g/L和2.5g/L的乙烯利溶液,对喷施乙烯利溶液后的落果情况、落叶情况和果实品质进行了研究,并对该方法的促落果效果和使用成本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品种"HAES800"喷施上述浓度乙烯利溶液4周后的落果率分别达到94.10%、94.08%和93.67%,而同一时期对照的落果率仅有24.64%;品种"HAES294"喷施上述浓度乙烯利溶液6周后的落果率则分别达到90.89%、93.17%和91.80%,而同一时期对照的落果率仅有53.27%;相比而言品种"HAES800"对乙烯利溶液更敏感;建议在生产中品种"HAES800"和"HAES294"分别采用1.5g/L和2.0g/L的乙烯利溶液进行促落果采收;尽管喷施乙烯利会引起部分落叶,但不会对树体生长和果实品质产生影响。应用本方法可使澳洲坚果采收成本降低25.07%,具有巨大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以坐果率较高的枣油桃为试材,研究了乙烯利、萘乙酸、S-诱抗素、木醋液等4种化学疏花剂不同浓度处理对桃坐果率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500、1 000 mg/L乙烯利和喷施677 mg/L S-诱抗素处理对枣油桃果实疏除效果明显。不同处理均提高了单果重,降低了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喷施乙烯利、S-诱抗素处理提高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从产量和果实品质方面综合考虑,喷施500 mg/L乙烯利、667 mg/L S-诱抗素进行疏果较适宜。  相似文献   

9.
为了测试乙烯利对不同雌雄同株异花瓜类制种产量的影响,以瓠瓜、苦瓜、南瓜和黄瓜作为材料,在2叶1心和3叶1心这2个时期分别喷施100、150、200、250、300 mg/L乙烯利。结果表明:喷施适宜浓度的乙烯利可显著降低4种瓜类株高,有效降低第1雌花节位和增加20节内雌花数量,增加第1朵雌花开花所需时间,但对单瓜种粒数影响较小。当乙烯利使用浓度为瓠瓜150 mg/L、苦瓜200 mg/L、南瓜200 mg/L和黄瓜100 mg/L时,4种瓜类制种综合增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乙烯利处理对黄瓜叶片生理活性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乙烯利在黄瓜上的应用研究,前人往往局限于调查雌花数多少、第1雌花节位高低、抑制徒长、提高产量等方面,而乙烯利对黄瓜叶片生理活性及品质的影响尚未见报道。本试验旨在通过选用不同浓度的乙烯利,在不同栽培环境下,对不同苗龄的黄瓜幼苗进行处理,以探讨乙烯利处理对黄瓜叶片生理活性、产品品质的影响,为黄瓜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30年生国庆1号温州蜜柑(Citrus unshiu‘Guoqing No.1’)为材料,在不同时期喷施不同浓度的乙烯利和萘乙酸,比较不同处理疏花疏果的效果。结果表明,喷施乙烯利的各处理疏花疏果效果显著,盛花期喷施乙烯利400或800mg/L以及盛花后1周或2周喷施乙烯利200、400或800mg/L,经过一定时间均能达到完全疏除的效果。盛花后1周喷施萘乙酸200、400或600mg/L,经过较长时间后均有显著的疏花疏果效果,着果率均低于1%,且600mg/L处理能达到完全疏除的效果;盛花后2周只有喷施萘乙酸400或600mg/L在经过较长时间后能有显著的疏花疏果效果,且600mg/L处理能达到完全疏除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正> 本试验提出的基础:喷施乙烯利能诱导厚皮甜瓜雌花的形成;光周期和温度能通过改变植物体内激素的平衡而影响开花。在葫芦科植物中,高温和长日照能促进雄花开放,而低温和短日照会诱导雌花形成。本文就播种期对乙烯利诱导厚皮甜瓜雌花形成相关性的影响作了比较,以确定在一年中能获得高雌花率的最佳栽培时期,从而为杂交制种生产服务。厚皮甜瓜的品种为雄花、两性花同株的 Pielde Sapa(Cucurnis melo var Sacharinus  相似文献   

13.
不同疏果剂对龙眼幼果脱落和离区水解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石硖龙眼为试材,研究在结果母枝上喷施不同药剂对龙眼落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乙烯利、百草枯和脱落酸均可以诱导龙眼果实脱落,其中尤以乙烯利处理的剂量依赖性最为明显,乙烯利2mL/L喷施果穗10d内可造成62.46%的果实脱落,同时也导致果柄离层水解酶迅速上升;各药剂对离区水解酶的作用无法通过抑制剂施用得到抑制,将致使龙眼果实脱落进入失控状态。  相似文献   

14.
赤霉素对胡萝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新胡萝卜1号和新黑田两种品种的胡萝卜为试材,采用100、200、300mg·kg-1的赤霉素在其幼苗期、叶生长期、肉质根生长期3个时期分别喷施和累积喷施,研究不同时期、不同浓度赤霉素对这两种品种胡萝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霉素对两种胡萝卜的株高、叶长等植物学性状和产量均有影响,在幼苗期喷施300mg·kg-1和在叶生长期喷施200mg·kg-1赤霉素对新胡萝卜1号植物学性状增长效果最好,在幼苗期喷施100mg·kg-1对产量增长效果最好;在幼苗期喷施100mg·kg-1和肉质根生长期喷施200mg·kg-1对新黑田的植物学性状的增长效果均最好,在幼苗期和叶生长期累积连续喷200mg·kg-1对产量增长效果最好。在3个时期喷施赤霉素对两种胡萝卜都有促进开花抽薹的作用。在幼苗期、叶生长期、肉质根生长期连续累积喷施200mg·kg-1对新胡萝卜1号开花抽薹的促进作用最强,在肉质根喷施300mg·kg-1对新黑田的促进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15.
目前,冬枣花期管理的主要技术措施仍然是开甲和喷施赤霉素,特别是花期喷赤霉素是促进枣花稳定坐果的重要措施之一。但喷施赤霉素往往会使细长枝增多,由于枝叶的过分生长而抑制花和果的正常生长发育。对冬枣不同生长时期喷施云大全树果进行试验,旨在寻找一种赤霉素的替代产品,能够促进冬枣树稳定坐果而不造成枝叶徒长,为冬枣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鳞芽分化后外源GA3、ABA和乙烯利处理对播前蒜种不同处理的不同品种大蒜二次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激素处理对外层型二次生长影响较小,但对内层型二次生长(SGi)有极显著效应。GA3和乙烯利处理使SGi增加,ABA处理使SGi减少,不同品种、不同蒜种处理区激素效应显著性有异。蒜头产量和商品性受激素处理影响不大,但乙烯利处理使蒜台产量极显著降低,GA3和ABA处理也对蒜台产量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乙烯利、赤霉素、双氧水处理对苦瓜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乙烯利能够更有效地促进苦瓜种子的发芽.经过150 mg/L乙烯利液浸种16 h的苦瓜种子,不论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还是活力指数都极显著高于其他药剂处理.  相似文献   

18.
外源激素对露珠杜鹃花期调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外源激素对贵州百里杜鹃花区露珠杜鹃(Rhododendron irroratum Franch.)始花期、盛花期、末花期和开花数的调控效果.结果表明:高浓度赤霉素和乙烯利均能提前始花期,但前者效果较好;与只喷洒1次相比,连续喷洒5次赤霉素可进一步提前始花期,同时延长盛花期,而乙烯利却没有明显效果;丁酰肼与赤霉素和乙烯利的组合延迟始花期和末花期,而2,4-D与其组合则提前始花期和末花期;赤霉素能显著增加开花数,乙烯利无影响,2,4-D和丁酰肼则减少开花数.  相似文献   

19.
酥梨套袋果促熟增甜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套袋酥梨促熟增甜技术的试验研究 ,证明对套袋果在适宜时期喷施植物激素5 40 6细胞分裂素、绿色植物保健品格瑞 1号及生长调节剂乙烯利 ,能够提高套袋果甜度和促进早熟 ,是提高商品果率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20.
乙烯利对不同栽培方式的黄瓜均有增产增收效果。经我所1985—1987年连续试验证明,喷施乙烯利的黄瓜苗比对照可提早3—5天上市,前期产量增加21.5—48.7%,增值8.7—34.5%,总产量增产6.1—27.6%。增值13.5—28.6%。一、试验依据根据黄瓜在花芽分化时需要一种叫“乙烯”物质的特性,乙稀利在分解过程中可以产生“乙烯”物质,因此在花芽分化期喷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