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从论述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过程与经济再生产过程的统一这一根本特点出发,剖析了农业生产的六大派生特点:农业投入的非均衡性、农业收入的非稳定性、农业生产补偿与投资的二元性、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农业生产的自给性、农业分工协作形式的特殊性与农业生产的相对分散性。并基于这六大派生特点,提出了科学组织农业生产的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2.
农业生产作为有生命物质的生产过程,是所有产业中最完全的经济再生产和生态再生产的统一体。因此在实施农业保护政策时,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农业生产的生态属性,农业生产的生态产品具有全民共享性和非竞争性以及农业现代化还应包括生态环境的现代化等等。  相似文献   

3.
朱解放 《安徽农业科学》2011,(10):6251-6253
从马克思唯物主义的角度,对农业的自然再生产过程和经济再生产过程进行了阐释,并分析了这2种生产过程的关系。农业的自然再生产过程符合自然规律,有着具体的客观环境要求,是农业生物与自然环境的矛盾统一。农业的经济再生产过程是指以保持生命活力的农业生物为对象所进行的人的生产劳动过程,包括农业生产力的再生产和农业生产关系的再生产,农业生产力包括社会生产力和自然生产力2个方面,农业的经济再生产过程必须尊重客观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农业的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的关系是:农业自然再生产过程与经济再生产过程相互交织;农业自然再生产能力与经济再生产能力的变动方向一致;农业经济再生产对自然再生产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范围内,农业生产仍然是受自然条件制约最强的产业,所有农业对象的自然再生产过程都离不开气候资源.本文从兴义镇这一局部地区的气候特点、对农业的影响着手分析,提出了相关农业对策.  相似文献   

5.
陈再平 《乡村科技》2019,(3):124-125
纵观我国农业发展历史,受技术水平的限制,以往大多使用人工种植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生产效率过低,农作物生产经济收益低下。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机械化技术全方位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总作物产量得以提升,使农业经济再生产成效取得历史新高。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经济再生产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基于此,本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分析农业经济再生产和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探讨农业机械化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推广策略,从而实现农业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农业生产是在自然的、多变的气侯环境条件下进行的自然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过程,生产的每个环节都与天气、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因而农业生产迫切需要掌握当  相似文献   

7.
历史时期自然灾害对古代粮食安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 农业生产的根本特点是自然再生产过程和经济再生产过程的互相交织与紧密结合,粮食生产经常会受自然条件和社会因素的影响而具有季节性和波动性,如果出现灾害性天气,就会造成粮食减产或绝收,因此,自然灾害始终是人类生存的重要威胁,影响着粮食的宏观安全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8.
因地制宜地进行农业生产是我国发展农业生产、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之一,由于农业生产的基本特点,因地制宜原则显得特别重要。农业生产的基本特点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的统一。农业生产既受自然因素的制约,又受经济因素的制约,带有明显的地域性。必须适应和合理利用当地的自然经济条件,才能顺利地进行农业生产,并在生产中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友好为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是新的生产方式.它强调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它用发展的思路解决资源约束和环境污染的矛盾,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目前,在苏南地区循环经济在工业方面强调得比较多,而农业方面则有所不足.树立资源忧患意识,科学利用有限资源,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不仅事关农业的长远发展,也是苏南地区社会经济整体发展和整体推进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农业的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是反复地通过农业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过程来实现的,并和工业等其他部门的再生产过程发生多方面的密切联系。因此,农业的扩大再生产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经济问题,它涉及农业经济的各个方面,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主义农业经济学就是要阐明农业如何顺利地实现扩大再生产的科学。  相似文献   

11.
我国智利小植绥螨的繁殖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智利小植绥螨的生物学及繁殖特性,总结了我国智利小植绥螨的繁殖方法及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出了对适合东北地区气候特点的繁殖方法进行系统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辽西北土壤沙化的治理对策和措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辽西北土壤沙化发展的主要原因是[1]:在脆弱的农牧交错区生态环境中,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与落后的主产技术的相结合,造成对环境资源的压力过大,导致农业生态系统结构不合理,系统内部平衡失调,直至耕地、草场退化、沙化.其对策是:把它作为一个复杂的农业生态经济技术系统,应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治本与治标相结合,以治本为主的原则,通过对农业生态系统结构的全面调整,变社会经济系统与环境资源系统不协调为协调,使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相适应,从而达到根源性治理土壤沙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池成林  李强  马丽 《南方农业学报》2018,49(6):1139-1146
文章对胡蜂亚科昆虫的劳动分工、飞行节律、捕食行为、筑巢、交配与生殖分工、越冬习性、年生活史、天敌与微生物病害等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农林业上控害效果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结合目前的研究现状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提出建议:平衡对胡蜂亚科各属种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实时与国外有关机构进行信息分享,及时更新我国在胡蜂亚科昆虫研究方面的理论和方法;对利用胡蜂在农林业上进行控害的应用,应以胡蜂的生物学特性等多方面的科学理论为基础,加强研究和更新胡蜂饲养管理技术和改进现有技术缺陷,同时在实际应用中应合理安排田间及林区内不同作物的种植模式,加强对胡蜂蜂群的合理管控与控害效果评价,从而促进利用胡蜂进行生物防治在生产实践中的推广应用,为今后发展农业生态新环境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孙顺强  李宏婧 《安徽农业科学》2012,(12):7504-7505,7508
借鉴农业基础理论、农业多功能理论、经济外部性理论和公共财政等理论思想,以粮食生产的基础性、多功能性、正外部性和粮食供求的特殊性为基本依据,分析了粮食生产直接补贴具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指出粮食安全关系国家安全,服务型政府的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  相似文献   

15.
在借鉴欧盟经典现代农业转型期理论的基础上,对欧盟和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从而判断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阶段,对我国农业政策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并提出了我国农业转型期的策略。对照我国现阶段的农业政策特点,认为我国仍处于现代农业的生产主义时期;以集约化为主要特点的生产主义形式农业生产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对粮食安全构成威胁,我国现代农业的转型迫在眉睫;借鉴欧盟农业发展经验,认为我国要顺利完成向农业后生产主义时期的转型,要推进农业内涵式发展、制定农业环境政策,还要建立和完善农业环境保护立法体系。  相似文献   

16.
Reproductive strategies such as sexual reproduction and recombination that involve the shuffling of parental genom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offspring are ubiquitous in nature. However, their evolutionary benefit remains unclear. Many theories have identified potential benefits, but progress is hampered by the scarcity of relevant data. One class of theories is based on the assumption that mutations affecting fitness exhibit negative epistasis. Retroviruses recombine frequently and thus provide a unique opportunity to test these theories. Using amino acid sequence data and fitness values from 9466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1 (HIV-1) isolates, we find in contrast to these theories strong statistical evidence for a predominance of positive epistasis in HIV-1.  相似文献   

17.
The paper examines the social contradictions generated by patterns of reproduction of accumulation of capital, social legitimation and by present agricultural policies fostered by the State. Through a scrutiny of the role of the State in capitalism it is argued that agricultural overproduction, the widening of the gap between small and large farms, the fiscal crisis of the State associated with agricultural programs and waste of resources are the outcomes of an attempt on the part of the State to promote simultaneously accumulation and legitimation. The possibility of enhancing accumulation and maintaining legitimation clashes with the diverse socio-economic demands associated with the present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ystem and the general viability of the social structure as a whole.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农业绿色生产意愿,引导农户从事农业绿色生产,结合对外部性理论、农户行为理论、计划行为理论等相关理论的分析,基于对黑龙江省13市47村698个种植户的调查数据,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检验农户认知对农业绿色生产意愿的影响机制,并将环境规制作为调节变量,探究环境规制对农户认知—农业绿色生产意愿关系的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19.
Because of their being science-based and because they have sparked off an extended debate on how technologies are conceived and developed, biotechnologies represent a particularly useful point of departure for a more general discussion about the evolution of agricultural techniques, as regards the origin and the distinguishing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forms of knowledge and know-how.This article seeks to discuss how knowledge from different sources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and scientific) on the one hand, and how the abstract and concrete elements that enter into the knowledge acquisition process, on the other hand, come together and become linked as determinants of different technical paths of development. The growing recourse to biotechnologies tends progressively to modify the common knowledge base mobilized for agro-food production. Even though at present the development of biotechnologies seems to be set in a model of continuity in relation to the current techniques, their full potential could express itself in redefining the relations between Man and Nature, ultimately reconciling the production of agricultural consumer goods and the reproduction of the agro-ecosyste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