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家致富》2007,(11):21-21
点评:人人都想赚钱,“钱”途在哪?若抱着好玩的心态,将一些人们忽视其价值的物品.加工后让其流通市场,满足人们好奇欲,说不定能发点意外之财。敢于“胡思乱想”,就有可能让别人眼中的废品变为“宝贝”,善于发现.并差善于将所见所闻所想与身边的人和事结合起来,积累自己的一技之长,成为“捞钱”手段,钱自然就来了。  相似文献   

2.
中晚稻收割季节,很多农民将收割后的稻草焚烧了,殊不知,稻草的用途非常多.只要稍加利用便可变废为宝,眼下利用稻草栽培蘑菇就很有“钱”途,经济效益比高达1:3。  相似文献   

3.
2006年,我们全家在山上挖虫草挣了6万元,家里养了30多头牦牛,有5000多元的收入。修房,国家支援了10000元,银行还给我们贷了款。我认为,现在过的就是幸福生活。用我们牧民话来说,叫“耳朵里放了蜜”。  相似文献   

4.
“小富不算富,离土离乡找‘钱’路”,这已成为扶余农民的口头禅。曾经老守田园,小富即安的扶余农民已不再安分,纷纷走出家门奔“钱”程,这是全县开展“一推双带”活动带来的喜人局面。2003年,全县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5.9万人,劳务收入2.5亿元,今年计划转移7.1万人,实现劳务收入4亿元。目前,已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3万多人,并有80多人走出国门挣洋钱。扶余的“一推双带”活动能取得如此好的成效,原因在哪里?  相似文献   

5.
幽默笑话     
《河北农业科技》2011,(2):78-78
骗子 今天接到一骗子短信,让我速把钱汇入农行一账号。半小时后我顺手回了一条:已存5000,请查收。后来收到回复:“都跑银行三趟了,还没收到你的钱,你这个骗子!”  相似文献   

6.
新月 《农家致富》2006,(10):57-57
1.建立一个家庭小账薄,每天的支出和收入分别记录,对大项支出都做到心理有底。一个月下来,你就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花了不该花的钱,下次就会小心了。  相似文献   

7.
菏泽市农村信用联社牢记自身是“农民自己的银行”这个根本,不断加大支农力度,增加农业信贷投人。今年,全市农业贷款计划累计投放2.5亿元发展农业生产。 ——优先支持粮棉油生 产和家庭养殖 业,大力发展菜 篮子工程。信用 联社依据实际 情况,适当提高 投入额度,要求 每个信用社带 出1~2个专业 示范村;每个业 务员带出2~4  相似文献   

8.
坤哥 《中国农资》2011,(38):4-4
10月7日黑龙江省一农场职工在接受媒体“一年下来挣多少钱”的采访时说,很轻松挣到“一年二三十万”,而且政府“白给我们好几万”。引起社会质疑,最后经调研后证实情况属实。对此,一方面笔者很高兴,种地的终于和白领有一拼,我国农业生产能够保持稳定;另一方面笔者就纳闷了,一年收入30万元。为何化肥价格动不得?被采访农民说政府“白给我们好几万”,  相似文献   

9.
800元“买”了窝小老鼠安徽宿州市南关胡村的胡家生老汉,800元“买”了窝小老鼠,这事成了全村人闲谈的笑料,更多的人为之惋惜。胡家生老汉去年春天种了2亩蔬菜,卖了600元,加上平时省吃俭用及其它收入共1000元。他想把钱存在银行里,觉得不方便,放在柜...  相似文献   

10.
开个擦鞋小店 擦一双皮鞋一元钱,还能让顾客享受到与街头擦鞋相比堪称“星级”的服务,如此擦鞋店你说能挣不到钱?鞋店可以包括提供擦鞋设备及相关培训等内容。有人算了一笔账,按一年12个月、每月30天计算,小店每天至少有600至700个人来擦鞋才能达到所谓的赢利,所以你不要只把擦鞋作为擦鞋店收入的来源,要兼营推销一些优质鞋油等相关产品,  相似文献   

11.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在中国的投资理财市场上,这句话再次得到了完美地演绎。A股市场跌跌不休,房地产市场又处在国家调控的风口浪尖上,把钱存银行只能眼睁睁看着财富缩水……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发现了一些另类的投资理财方式:艺术品、酒、普洱茶等产品。尽管有些投资领域十分奇怪,如艺术品份额、国产白酒、普洱茶等,这与传统的资产类别格格不入;但是这些另类的理财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活跃起来。  相似文献   

12.
4月20日,河南省平舆县杨埠镇的农民郭社会吃过早饭,又和往常一样赶往县城皮革公司上班。他高兴地对记者说:"俺现在有3份收入,一份土地流转的收入,一份是在皮革公司打工挣的钱,还有一份就是在公司的分红。”像郭社会这样的“多薪族”农民在该县还为数不少。  相似文献   

13.
正看到别人赚钱就眼红,但是轮到自己去尝试理财时又嫌过于烦琐和麻烦,还是选择把挣来的每一分钱都存在银行,认为钱存银行既省事又安全,还能获得一定的存款利息。这种错误认知只会让你的财富原地踏步,甚至贬值缩水,那么,如何改变思维,走出理财误区呢?财富增长太慢如果嫌财富增长太慢,理财过于急功近利就会陷入理财认知误区中。理财需要一个过程,不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财富的增长不是一蹴而就  相似文献   

14.
春节前夕,山西吉县果农李成栋看到苹果行情不错,就把他存在“苹果银行”中的200箱红富士苹果取出来供应市场,每箱苹果比10月份储藏时多卖了10元,扣除存放苹果的恒温库租金60元,200箱苹果净增值1940元,相当于种植667平方米(1亩)苹果的收入。在吉县,像李成栋这样把苹果存进“银行”的果农和商人多达400余人。吉县是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年产优质红富士、新红星苹果5000余万千克。  相似文献   

15.
马涛 《油气储运》2005,(9):10-11
辞职回家专门养鸡的自满武高兴地对笔者说:今年他养的第二茬2300只鸡,平均每只鸡挣3.5元,这茬鸡他又能收入8000多元。这两年“订单”鸡让他走上了富裕路。  相似文献   

16.
俗话说“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在个人家庭理财各行其道的今天.大大小小的银行都把银行理财的目标瞄向了资产在数十万元甚至数百万元的富人.而对于收入低、最需要理财的穷人却往往视而不见:银行眼中的穷人也觉得自己与理财没有什么关系。其实越是穷人越需要理财。越需要对自己的财产进行一定的规划。在这里,笔者以一个银行从业人员的身份.对农村务工人员的家庭理财进行规划.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筹划自己的家庭收支。  相似文献   

17.
《农村百事通》2011,(10):67-68
刘老板曾为了生计主动下岗,开了一辆“倒骑驴”存市场上卖菜、卖鱼、运送服装。两年后,他用积攒下来的七千多元钱和妻子一起开始做服装生意,后来又改行做水果生意.可是都没赚到什么钱。  相似文献   

18.
<正>人的一生究竟能积累多少钱,并不是取决于你赚了多少钱,而是你是否懂得理财。在这里,小编给您总结了理财的四大公式,助你致富一臂之力。一、支出=收入-储蓄目的:先省钱,再消费。很多人习惯将每月消费后剩余的钱存入银行,但有些人却发现,由于自己无计划地消费,每月能存入银行的钱非常少。如果将"储蓄=收入-支出"转变为"支出=收  相似文献   

19.
《百姓》2003,(6)
一位中国记者与一位美国朋友谈起储蓄问题时,那位美国朋友对他这样说:“你要存钱,不对吧?能不能把你要存的钱交给我,让我替你投资,所得收入肯定比在银行的储蓄利息收入高得多。”这位记者将信将疑。于是前往居所附近的一家银行采访,接待记者的经理也说,“这是个小事情,我们美国人不怎么存钱。”他说,个人在银行  相似文献   

20.
渠静 《当代农业》2010,(13):61-61
三份钱各司其职 第一份——应急的钱应该留半年到一年的生活费,这些钱应当投放于活期储蓄、通知存款、货币市场基金等存取方便灵活的金融工具,构建几乎无风险的“应急篮子”。如果有5万元的起点现金,投资于理财产品,将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一般理财产品其预期收益率达1.8%~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