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10年来发现不少鸽场对鸽的疫病认识不足,忽略了防疫工作,导致不少损失,尤其是近几年来,我省不少鸽场发生鸽1型副粘病毒病(又称鸽新城疫),损失更大,死亡率达50%以上。甚至有些鸽场多种疾病混合感染,流行期长达数十天。根据一些鸽场的经验教训以及本人的实践,拟定本措施供鸽场参考以利于养鸽业的发展。1 目的和方针1.1 鸽场的防疫目的,是为了控制疫病的发生和发展,以减少损失;也是为了保障鸽群的正常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鸽付伤寒是鸽的一种常见传染病,此病可经蛋带菌,垂直感染,给经济带来严重的损失,1987年,我场从外地引进五月龄种鸽185对,回场后,由于生活环境突然改变,加之春季气候多雨潮湿等原因,使鸽陆续发病,发现病鸽52只,零星死亡12只。临床症状:病鸽食量减少,羽毛松乱,精神萎顿,不爱活动。严重时水样下痢,排出绿色或白色粪便,有时带有小气泡,泄殖腔周围羽毛被粪污染,饮水量剧增。个别病鸽  相似文献   

3.
《中国禽业导刊》2009,26(16):36-36
一 对鸽场传统兽医防疫工作的反思 面临鸽病在一些鸽场呈上升的趋势,我们讨论健康养鸽时,要对鸽场传统兽医防疫工作进行认真反思。  相似文献   

4.
研究旨在确诊广西某肉鸽场中出现神经症状的病鸽并为该场提供相应的防治方案,通过临床诊断、病理解剖、分子生物学检测、细菌分离、病毒分离等方法对广西某肉鸽场病鸽进行诊断。结果显示,剖检可见病鸽肝脾肿大、坏死,花斑肾;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显示,鸽Ⅰ型副黏病毒(pigeon paramyxovirus type 1,PPMV-1)、圆环病毒(pigeon circovirus,PiCV)和疱疹病毒(pigeon herpesvirus,PiHV)为阳性;对病样进行细菌培养,结果未分离到细菌;将病样接种SPF鸡胚进行病毒分离,结果显示,尿囊液血凝效价稳定在8 log2,其血凝性可被新城疫病毒(NDV)阳性血清抑制,但不能被禽流感病毒(AIV)阳性血清抑制。研究表明,最终诊断结果为PPMV-1、PiCV和PiHV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5.
鸽新城疫的诊断和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鸽新城疫是由副粘病毒 型 (Paramyxovinustype ,PMV- )引起鸽的一种以腹泻和神经症状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本病传播迅速 ,死亡率高 [1] ,尤其是乳鸽感染本病易发生大批死亡 ,青年鸽和种鸽也会出现死亡、死亡率可达 50 % ,给养鸽业造成很大的损失。本文通过流行病学调查 ,病理剖检和实验室诊断 ,证明某鸽场发生的疾病是由副粘病毒 型引起的鸽新城疫。1 流行病学调查1999年 3~ 4月份云南某鸽场引进 2 8~ 4 0日龄幼鸽 90 0只 ,3月底鸽棚每天有 2~ 3只鸽子发病死亡 ,至 4月中旬死亡率达 5.6 %2 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变化病初鸽羽毛蓬…  相似文献   

6.
就单个病而言,以下鸽病对鸽场造成的损失没有上述5个病那么严重.但是它们在鸽场反复发生.小损失相加变成大损失.对这些病也要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追求和饮食需求更加多样化鸽子以不同的用途走入人们的生活。其中观赏鸽、赛鸽成为娱乐对象,肉鸽以其含营养丰富、口味鲜美而享有"动物人参"的美称,市场需求量也逐渐增加。由于养鸽数量的快速增多,而养殖技术还有欠缺,养殖者对免疫的疏忽,使鸽病对养鸽业影响很大。规模化养鸽场鸽病种类和发病频率远高于散养鸽群,据统计目前中国鸽病已近60种,还在有新的疾病出现,其中鸽痘在病毒病的比例占到12%。  相似文献   

8.
念珠菌病又称“鹅口疮”是3~40日龄幼鸽常见的一种传染病,由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真菌——白色念珠菌所引起。鸽采食被其污染的饲料、水、保健砂而受感染,再通过病鸽带菌的粪便、唾液、尸体内脏而传播蔓延。鸽场往往因对个别病鸽处理不及时,而招致全窝、全群发病。死亡率2%~30%不等,但淘汰率相当高。该病常与鸽毛滴虫病混合感染,此时,死亡和淘汰鸽则大大增多。  相似文献   

9.
衣原体病为一种人畜共患病,在畜禽中广泛存在,家禽中以鸽最为易感,引起鸽群的长期带菌或发病,导致鸽只生长不良,消瘦,眼炎,抵抗力与生产性能下降等,甚至会传染给与病鸽接触的饲养员、兽医工作者及销售人员等,危害人类的健康。部分鸽场的鸽群类似衣原体的病症时有出现,为了了解广东的养鸽场的鸽群衣原体的感染情况,我们对部分鸽场的鸽群进行了本病的血清学调查,以积累一些相关资料。  相似文献   

10.
20 0 1年 1 2月 ,上海某鸽场 5 0 0 0羽种鸽发生以突然死亡、下痢、神经紊乱为特征的疾病。经发病情况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及实验室检验 ,确诊为鸽新城疫继发细菌感染。1 发病情况2 0 0 1年 1 2月下旬 ,某鸽场处于青年种鸽舍的鸽子突然发病 ,以后其他鸽舍也出现类似症状。用鸽新城疫油苗接种免疫 ,仍不能控制病情发展 ,发病率达2 5 % ,死亡率则由最初每日 2 %上升为 5 %。2 临床症状呈急性 ,病鸽常突然发病 ,无任何特征症状即迅速死亡。多数病鸽表现为精神萎顿 ,羽毛蓬乱 ,食欲减退 ,常垂头缩颈。病鸽下痢 ,粪便稀薄 ,呈黄绿色。同时…  相似文献   

11.
鸽新城疫又称鸽瘟,是由Ⅰ型副粘病毒(PPMV—1)引起的鸽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本病来势凶猛,流行期长,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以下痢和出现神经症状为主要特征。鸽场感染本病后多呈急性暴发性流行,大小鸽均可发病,病鸽多表现显性感染,以幼龄鸽(包括乳鸽、童鸽和青年鸽)较为严重,绝大多数病鸽以死亡告终.发病率高达50%-100%,死亡率从24%-80%不等,但不是大批鸽短期内迅速死亡,而是每天不断地小批病死,流行期长达1-2个月。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养鸽业不断向集约化的方向发展,鸽毛滴虫病的危害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普遍上都采取了一定的防治措施。该病的死亡率已有所降低,但在鸽的总死亡率中仍占一定的比例,并且病情反复,病鸽或死或残或瘦,在经济上造成很大的损失。所以必需十分重视对该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3.
最近,山东招远市兽医防疫系统的专业人员对全市鸽病情况进行了一次普查,结果发现有常见的9种鸽病应在生产中注意加以防治。  相似文献   

14.
对鸽沙门氏菌病、鸽溃疡性肠炎、鸽Ⅰ型副黏病毒病、鸽痘、鸽衣原体病、鸽伤风感冒、鸽霉形体病、鸽念珠菌病、鸽曲霉菌病、鸽毛滴虫病、鸽球虫病、鸽蛔虫病、鸽毛细线虫病、鸽绦虫病等病的症状、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鸽新城疫 (俗称鸽瘟 )是由禽Ⅰ型副粘病毒引起的急性败血型传染病。禽Ⅰ型副粘病毒与鸡的Ⅰ型副粘病毒同为一个属 ,具有较高的交叉免疫原性 ,病鸡可感染鸽 ,但病鸽不感染鸡。不同日龄的鸽易感性有差异 ,以乳鸽和童鸽最易感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流行。 2 0 0 0年 9~ 10月 ,笔者在山东省巨野县某鸽场发现了一起鸽新城疫 ,现报告如下。1 流行病学调查巨野县某鸽场于 2 0 0 0年 8月从菏泽某鸽场引进青年 (2月龄 )白羽王鸽 10 0 0对。在对引进鸽与原场鸽隔离饲养期间 ,从第 15天开始陆续发病 ,潜伏期 2周左右。本次疫情流行共有 980羽发病 ,发…  相似文献   

16.
对鸽沙门氏菌病、鸽溃疡性肠炎、鸽Ⅰ型副黏病毒病、鸽痘、鸽衣原体病、鸽伤风感冒、鸽霉形体病、鸽念珠菌病、鸽曲霉菌病、鸽毛滴虫病、鸽球虫病、鸽蛔虫病、鸽毛细线虫病、鸽绦虫病等痛的症状、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鸽痘是由鸽痘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病毒性传染病,几乎每个鸽场都有发生。流行季节为春末、夏季和秋初,梅雨季节严重。乳鸽对本病特别敏感,严重的地方发病率可达80%,死亡率可达10%左右;童鸽也发生此病;成鸽则较少得病,感染后,往往症状不明显。病鸽康复后不再发病,但仍带有病毒,会传染给其他鸽。此病只要控制发痘部位不感染、不发炎,则较少死亡。目前还没有一种药物可以杀死鸽体内的痘病毒,只能通过综合防治措施来控制感染。  相似文献   

18.
1鸽伤寒病是由禽伤寒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散发性的急性传染病。病鸽精神萎顿,离群呆立,动作迟缓,羽毛松乱,眼半闭,头下垂,体温升高,呼吸加快,食欲废绝,口渴,下痢,粪便呈黄色或黄绿色,有时带血。防治隔离病鸽,严格消毒,保持圈舍、饲料、饮水清洁卫生。对病鸽的治疗要及时,可用痢特灵,按0.02%~0.04%的含量拌入饲料中饲喂,连喂数天。还可采用灌服或在饲料中拌土霉素、四环素的方法治疗。2鸽肠炎多由寄生虫引起,霉菌、细菌亦可引起本病。病鸽拉白色、绿色、褐色如水粪便,粪中常带血。病鸽体质虚弱,严重口渴。防治硫酸镁1g或蓖麻籽油3mL清肠,…  相似文献   

19.
鸽沙门氏杆菌病又称鸽副伤寒,是鸽的一种常发传染病,对养鸽业造成一定的危害和经济损失。2000年3月,阳江市某鸽场发生一起以下痢、排出绿色稀粪,并有运动障碍、头颈扭曲等为特征的疾病,经诊断为鸽沙门氏杆菌病。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阳江市某鸽场饲养肉鸽5000  相似文献   

20.
鸽念珠菌病(Moniliasis)又叫鹅口疮(Thrugh)或霉菌性口炎,是由白色念珠菌(Monilia albicans)感染鸽上消化道的一种霉菌病.在湖南省衡阳地区一养鸽场发生了一起鸽口咽部形成黄白色干酪样坏死假膜为特征的病例,经过临床观察、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鸽念珠菌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