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提高养牛经济效益的综合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调整牛群结构,增加繁殖母牛比例。母牛是发展养牛业的基础。不仅可役,还可产犊。要增加繁殖母牛的数量,淘汰老龄母牛及丧失繁殖能力的母牛,使繁殖母牛比例达到40%以上,出栏率达到25%以上。二、加强品种改良,提高养牛效益。夏洛来、西门塔尔、利木赞等肉牛品种的杂交后代生长快,产肉多,效益高。18月龄的杂种肉牛体重可达300kg左右,比同龄本地黄牛提高50%以上,经济效益显著。对犊牛实行4月龄断奶,积极治疗母牛生殖系统疾病,普及细管精液配种。取缔杂种公牛配种,淘汰本地公牛,防止杂交滥配,提高受配率和受胎…  相似文献   

2.
1、调整牛群结构,增加母牛比例.母牛是发展养牛业的基础.要增加生育母牛数量,淘汰老龄及丧失繁殖能力的母牛,使生育母牛的比例达到40%以上,出栏率达到25%以上.  相似文献   

3.
1 调整牛群结构 母牛是发展养牛业的基础,不仅可使役,还可产犊,要增加繁殖母牛的数量,淘汰老龄母牛及丧失繁殖能力的母牛,使繁殖母牛比例达到40%以上,出栏率达到25%.  相似文献   

4.
《农家顾问》2008,(11):6-6
1.猪存栏大幅增加2008年上半年.国内繁殖母猪存栏增加比例较大。比去年同期生猪存栏增加15%-20%,繁殖母猪增加20%-30%.能繁母猪占存栏猪的比例已达10%以上,超过7%-8%的稳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5.
1.增加可繁母羊比例。每年都要清理羊群,及时淘汰老龄羊和不孕羊,出栏不留种用的小公羊和小母羊.使可繁殖母羊的在群比例达到70%以上,可繁母羊所占比例越大,数量越多,对提高繁殖率越有利。  相似文献   

6.
《饲料博览》2005,(4):54-54
母牛的产前、产后各15d称围产期。这一时期的饲养对母牛健康和产乳量有很大的关系:精饲料可在产前15d起每天逐渐增加,但最大量不宜超过体重的1%,干草喂量应占体重的0.5%以上。日粮中精、粗饲料比例为40:60,粗蛋白质为13%,粗纤维为20%左右。钙的喂量应是产前低钙、产后高钙。  相似文献   

7.
家畜公母比例、配种繁殖情况及仔畜成活率,是畜禽数量增长的主要因素。近几年来,我省畜禽数量发展较快,但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据省畜牧部门1984—1987年牛的统计资料,近4年中大牲畜总数为3646.94万头(匹),其中牛2592.61万头,占大家畜总数的71.1%,适龄母牛1209.89万头,占牛只总数46.67%。牛占大家畜的比例由1984年的64.26%上升为1987年的76.18%,适龄母牛占母牛总数比例由41.74%上升为48.65%。4年来共配种母牛851.94万头,占应配牛的70.41%,配种怀孕  相似文献   

8.
母牛繁殖管理工作就是在生产中为了保护、保持母牛繁殖能力,提高母牛繁殖效率所采取的一切管理措施。母牛繁殖管理就是保证母牛发情、配种、妊娠、分娩、哺乳(泌乳)、产后再发情,伴随繁殖率的提高,使养牛经济效益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9.
正常情况下.母牛产后一般在3~5h内胎衣排出,不超过12h,如果经过12—24h.胎衣仍滞留在子宫不能正常排出体内,这种现象在兽医临床上称为母牛胎衣不下。是母牛常见的产科疾病。据报道胎衣不下的母牛有80%以上继发子宫内膜炎,导致产后发情延迟和配种次数增加.甚者导致不孕,影响母牛的繁殖性能.造成养殖经济效益下降。多年来。笔者在兽医临床实践中诊治不少母牛胎衣不下的病例。据笔者2007—2008年两年间接诊的175头母牛分娩.胎衣不下的为37头,发病率为21.14%。本文结合临床的诊治经验,谈谈胎衣不下的成因和综合防治,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性别控制在牛繁殖中的实践向前,刘玉蝉(河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郑州450003)雌、雄性个体有着不同的经济性状,因此在繁殖过程中往往要求对动物性别设法控制,以求达到最佳经济效益。例如,蛋鸡场希望得到更多的母鸡雏,增加产蛋量;奶牛场希望得到更多的母牛犊...  相似文献   

11.
流产是由于胎儿或母体异常而发生的妊娠中断,正常母奶水牛发病率为1.5~3%,比普通黄牛低1.1个百分点,比黑白花奶牛低1.8个百分点.近年来,母牛流产情况在本州发病率有上升趋势,部分母奶水牛养殖户中甚至达到12%以上,严重影响了奶牛的正常繁殖和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如果在发现此类情况后采取保胎措施,将使胎儿长时间滞留于母体内,胎儿及胎衣腐败分解,造成母体机能降低,出现发热、食欲下降、奶量降低等症状,并最终导致母牛死亡或终身失去繁殖能力而淘汰.  相似文献   

12.
奶牛子宫内膜炎发生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奶牛在不同月份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不同,5~10月份发病率较高(40.48%~62.50%),其余月份发病率偏低(25.45%~38.78%),差异极显著。胎衣不下的母牛子宫内膜炎发病率(71.56%)高于胎衣自行脱落的母牛(23.96%),差异极显著。2~4胎母牛发病率高于头胎母牛的发病率,差异显著。发生子宫内膜炎的母牛繁殖水平下降。对子宫内膜炎的病性及治疗效果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3.
能繁母牛是肉牛产业发展的基础,我国现有能繁母牛存栏量不断增加,但繁殖效率低下,肉牛繁殖率成为制约我国肉牛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找出母牛繁殖效率低下的原因,本文调查了国内各地母牛养殖现状和养殖中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母牛繁殖技术方案,为肉牛产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4.
正母牛不孕是指母牛达到繁殖年龄或分娩后的一定时间不能正常参加配种或经多次配种而未受胎。母牛不孕症是母牛的常见病。由于不能按期繁殖,延长了产犊间隔,有的母牛由于长期不孕而失去饲养价值予以淘汰。因此,对养牛生产效益和育种影响极大。引起母牛不孕的原  相似文献   

15.
发情是母畜生殖过程中的生理现象之一,同期发情是根据母牛发情规律、应用生殖激素或类似物,人为地控制其繁殖机能,使分散发情的母牛,在短期内同步发情,集中排卵,借以达到定时输精、集中产仔、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这一先进的家畜繁殖技术,在研究家畜生殖生理和提高繁殖力,已表现出显著的作用。在发情季节内,群牧牛自然发情比率一般为每天平均5%,情期受胎率约40%左右,由  相似文献   

16.
近三年,我们对闽北群牧黄牛的繁殖规律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闽北黄牛初情期为1.5~2岁,自然繁殖率为58%,可繁殖年限为13—15年,发情月份多集中在6—12月份,发情周期平均20.9±10.2天,发情持续时间为11.99±6.12小时,排卵时间在发情停止后9.32±3.97小时,适宜输精时机应掌握在母牛接受爬跨后的9—11小时,受胎率较高。母牛的类别、膘情、卵泡发育的不同阶段,输精的方法和部位对受胎率均有直接的影响,而情期内输精一次和二次对受胎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妊娠母牛有61%的胚胞附植在右侧子宫角。有18.42%怀孕母牛表现不规则的妊娠发情,妊娠期平均为270.9±6.6天。分娩过程持续时间平均为1.40±0.5小时,有53.7%母牛在白天分娩。公母犊性别比例接近1∶1,母牛有良好的保胎和护仔性能。  相似文献   

17.
对宁夏银川地区17个奶牛养殖场(户)9204头荷斯坦奶牛的饲养状况进行了调查、统计和分析.结果显示,成年母牛5100头,占牛群总数的55.41%;育成母牛2956头,占牛群总数的32.12%;母犊牛1148头,占牛群总数的12.47%.对5100头成年母牛的繁殖性能进行了调查、统计和分析.结果显示,首次产犊平均月龄为24.20~25.70月,第1次情期受胎率为50.00%~52.67%,产犊间隔为13.61~13.85月,怀孕所需配种次数为2.43~2.60次,流产率为7.60%~12.00%,繁殖率为80.00%~86.55%,犊牛成活率为83.33%~94.10%,母犊牛比例为45.00%~51.23%,胎衣不下率为18.25%~35.00%.  相似文献   

18.
一、科学饲养 母牛饲养管理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犊牛的正常发育、受孕、繁殖成活率以及生长发育等技术指标,因此加强饲养管理,按日粮配方饲养,饲料成分合理,保持母牛的膘度中等水平以上,提高冷配受胎率和繁殖成活率。实验证明,使用绿色饲草料及动物性饲料的母牛人工受胎率很高。  相似文献   

19.
子宫内膜炎是母牛产后很常见的疾病,也是造成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据北京、上海、兰州等16个城市41个奶牛场,对9754头适龄奶牛进行调查,发现因生殖系统疾病引起不孕的牛有2464头,占25.26%,其中子宫内膜炎1684头,占生殖系统疾病的68.34%。某些牧场由于子宫内膜炎和繁殖疾病而被迫淘汰的母牛占52.37%。产后母牛的空怀时间为113~154天,有些高达400天以上。严重影响牛群的繁殖率和产奶量。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乌拉盖牧场管理局加快现代农牧业发展,2007年共实施黄牛改良8534头,其中二代以上西门塔尔良种母牛比重达到70%,垦区农牧民人均可从西门塔尔牛饲养管理、冷配改良得到的纯收入达到1127.6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