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猪萨佩罗病毒(porcine sapelovirus, PSV)是可引起仔猪腹泻、肺炎、繁殖障碍和脑脊髓灰质炎等临床症状的肠道病毒,在腹泻猪和无症状的猪中均可检测到,在我国多地流行,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前期本实验室从仔猪腹泻粪便样品中分离到1株PSV,为探究其对不同日龄猪的致病作用,本研究用相同剂量的PSV分别感染3日龄和2月龄猪。结果表明攻毒后24 h, 3日龄猪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水样腹泻、震颤和食欲不振等),2月龄猪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攻毒3 d后,对所有猪进行剖检,qRT-PCR结果表明,3日龄猪和2月龄猪粪便中病毒含量均在攻毒后48 h到达顶峰,且PSV在3日龄和2月龄猪体内均具有广泛的组织嗜性。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表明PSV感染3日龄猪只后,可引起明显的肠道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肠绒毛萎缩、脱落等,而2月龄猪肠道无明显的病理变化。综上所述,PSV可感染3日龄和2月龄猪,且可以在体内高效复制,但仅引起3日龄猪发生明显的临床症状,对2月龄猪无明显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2.
<正>猪传染性肠胃炎主要感染10日龄内仔猪,以精神萎靡、皮毛杂乱无光,食欲下降,严重口渴,极度消瘦,多数因衰竭死亡。随日龄增加,死亡率降低,但多数成僵猪。10日龄内仔猪,发病后多数死亡。而5周龄感染时,死亡率降低很多,很少死亡。猪传染性胃肠炎首次感染猪群其危害尤为明显。在短期内能引起各种年龄的猪100%发病,病势依日龄而异,日龄越小,病情愈重,死亡率也愈高,2周龄内的仔猪死亡率达90%~100%。康复仔猪发  相似文献   

3.
猪传染性胃肠炎(TGE)是高度接触传染的病毒性传染病,其感染10日龄以内的哺乳仔猪时会导致100%死亡。以各种猪呕吐、腹泻、胃肠炎为特征。感染时的猪龄越大,则对此病的耐受力就越强,成年猪和育肥猪感染此病时死亡率很低。  相似文献   

4.
猪传染性胃肠炎(TGE)是高度接触传染的病毒性传染病,其感染10日龄以内的哺乳仔猪时会导致100%死亡。以各种猪呕吐、腹泻、胃肠炎为特征。感染时的猪龄越大,则对此病的耐受力就越强,成年猪和育肥猪感染此病时死亡率很低。  相似文献   

5.
蒋慧 《兽医导刊》2020,(7):13-13
猪伪狂犬病由伪狂犬病毒感染所引起,所有品种、日龄和性别的猪都能感染,日龄越小,感染后发病越严重,死亡率越高,成年猪感染后多表现一过性,母猪感染后表现繁殖障碍;实验室可通过病毒分离培养法、血清学检查法和分子生物学法来对本病进行确诊;本病没有特效药物治疗,临床需通过提升猪场管理水平和加强猪群免疫的方法来防控。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从江及都匀牛带绦虫感染牛、猪的寄生部位分布及其形态鉴别虫种。方法 取贵州从江县及都匀市牛带绦虫病人虫体的3节孕节(约30000~40000虫卵)直接喂养14日龄约克种乳猪2头和17日龄荷兰乳牛犊2头,于62日龄、67日龄剖杀,观察囊尾蚴分布、形态、测量大小.观察成熟情况。结果 都匀牛带绦虫试验感染猪、牛,其囊尾蚴寄生在肝脏。从江牛带绦虫试验感染牛,其囊尾蚴寄生在全身肌肉,感染猪则仅寄生在肝脏。从江及都匀牛带绦虫感染猪牛后,两者囊尾蚴寄生部位不同。都匀牛带绦虫感染的猪囊尾蚴原头节有两圈类似小钩的点状结构,而从江牛带绦虫感染猪后原头节无小钩。结论 根据从江及都匀牛带绦虫感染牛、猪后囊尾蚴的寄生部位及其原头节小钩的差异,可以证实都匀牛带绦虫是亚洲牛带绦虫。  相似文献   

7.
为了评估云南省某猪场猪群的猪伪狂犬病毒野毒感染及免疫状况,试验随机采集该猪场的不同日龄猪的血清80份,采用猪伪狂犬病病毒gE(PRV-gE)抗体检测试剂盒和猪伪狂犬病病毒gB(PRV-gB)抗体检测试剂盒同时进行猪的狂犬病抗体检测,以掌握不同日龄猪伪狂犬病毒野毒的感染情况并制订适合该猪场的猪伪狂犬病免疫程序。结果表明:该场不同日龄猪PRV-gE抗体全部为阴性,无野毒感染; PRV-gB抗体阳性率均为100%,PRV-gB抗体水平相对较稳定。说明该猪场的免疫程序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8.
《中国兽医学报》2016,(10):1748-1752
选取28日龄、体质量(8.28±0.23)kg、PRRSV阴性的健康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40头,分为4组(Ⅰ组为健康对照组,Ⅱ组为感染对照组,Ⅲ、Ⅳ组为中药保健组),适应饲养至35日龄开始正式试验。36~39日龄,Ⅰ、Ⅱ组均饲喂基础日粮,Ⅲ、Ⅳ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5%和1.0%的复方中药"猪康散";40日龄时除Ⅰ组外,其余各组猪均滴鼻接种PRRSV SCM株1.0mL/只。分别于50和60日龄时每组随机选取4头仔猪无菌取脾脏,进行脾脏淋巴细胞周期及凋亡率检验,观察复方中药"猪康散"对人工感染PRRSV猪脾脏淋巴细胞周期及凋亡率影响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复方中药"猪康散"具有降低人工感染PRRSV猪G0/G1期脾脏淋巴细胞数量,提高S期、G2+M淋巴细胞数量及淋巴细胞PI值的作用(P0.05或0.01),以0.5%剂量组最佳;复方中药"猪康散"降低人工感染PRRSV猪脾脏淋巴细胞凋亡百分率的作用以1.0%剂量组最佳。由此表明复方中药"猪康散"保健用药具有提高人工感染PRRSV猪脾脏淋巴细胞增殖并降低脾脏淋巴细胞凋亡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监测和评估福建省某规模化猪场猪群健康状况,进一步完善该猪场的疫苗免疫程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对20日龄、40日龄、60日龄猪的血清进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伪狂犬病(PR)和猪瘟(CSF)抗体监测及采用实时荧光PCR/RT-PCR试验对患猪组织进行病原检测。该猪场20日龄、40日龄、60日龄血清PR gE抗体阳性率均为0.00%;20日龄、40日龄血清PR gB抗体阳性率均为100.00%,60日龄血清PR g B抗体阳性率降为0.00%;20日龄、40日龄、60日龄血清CSF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0.00%、60.00%、100.00%;对患猪不同组织分别进行PRRSV、PRV和CSFV病原检测,实时荧光PCR/RT-PCR结果显示PRRSV阳性,PRV和CSFV阴性。试验结果表明,该猪场PR和CSF的疫苗免疫效果较好,但存在较严重PRRSV野毒株感染的情况,建议今后继续加强猪场PR和CSF疫苗免疫,于40~60日龄时提早对猪群进行PR疫苗加强免疫,同时在该猪群中已存在PRRSV野毒感染,为达疫病净化,应淘汰阳性猪只,做好猪舍消毒,引进阴性猪,长期进行抗体...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厦门市部分猪场猪弓形虫的感染情况,在不同猪场随机采集478例不同日龄猪血样,分离血清后采用弓形虫病间接血凝试验(IHA)进行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受检的478例样本中检出猪弓形虫病抗体192例,阳性率为40.17%。其中35日龄猪的阳性率为22.02%,90日龄猪的阳性率为31.41%,哺乳母猪的阳性率67.52%。结果表明,各猪场不同日龄猪都有一定程度的弓形虫感染,而哺乳母猪的感染率最高。  相似文献   

11.
饶丹 《中国猪业》2022,17(5):64-68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家畜传染病,主要感染牛、猪、羊等偶蹄动物,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我国猪0型、A型口蹄疫在近几年时常发生,影响养猪业。为了评价某规模化猪场多价口蹄疫疫苗的免疫效果,本研究从河南新乡某养殖场随机采集妊娠前期、妊娠中期、妊娠后期、20日龄仔猪、50日龄保育猪、90日龄和150日龄育肥猪的血液样本各30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对分离的血清进行检测和结果分析。结果显示,A型口蹄疫抗体检测中妊娠前期阳性率为93.3%,妊娠中期阳性率为96.6%、妊娠后期阳性率为100%;20日龄仔猪阳性率为86.6%,50日龄保育猪阳性率为50%,90日龄育肥猪阳性率为86.6%,150日龄育肥猪阳性率为90%。0型口蹄疫抗体检测中妊娠前期、妊娠中期和妊娠后期阳性率均是100%,20日龄仔猪阳性率为100%,50日龄保育猪阳性率为76.6%,90日龄育肥猪阳性率为100%,150日龄育肥猪阳性率为100%。表明该猪场猪只免疫猪口蹄疫多价疫苗后,不同阶段猪只抗体水平合格,目前该场猪口蹄疫免疫程序合理。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四川部分猪场猪弓形体的感染情况,随机采集365份不同日龄猪血样,分离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抗体水平检测。结果表明,受检的365份血清样本,检出猪弓形体抗体165份,阳性率为45.21%,其中37日龄猪、60~70日龄猪、产仔母猪的阳性率分别为26.08%、26.67%、95.00%。表明猪场不同日龄的猪都有一定程度的弓形体感染,而母猪的感染率最高。  相似文献   

13.
猪渗出性皮炎俗称油皮病,是由猪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仔猪急性接触性皮炎,最早可见于3日龄仔猪,3~25日龄最易感。猪螨虫病俗称疥癣、癞,是一种接触性传染性寄生虫病,仔猪若在感染螨虫情况下发生渗出性皮炎,则病情将进一步加剧。临床中个别养殖场养殖条件差,饲养管理不当,  相似文献   

14.
张贻传 《猪业科学》2017,(12):70-72
<正>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 PRV)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感染可造成妊娠母猪流产、死胎;哺乳仔猪神经症状、腹泻,高死亡率。断奶后猪群感染PRV表现神经症状比例随日龄增加而降低,呼吸道症状比例随日龄增加而增加。本病也可感染其他动物,引起奇痒,100%死亡,猪是唯一感染PRV可以存活的动物。  相似文献   

15.
正猪副伤寒又称猪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1~4月龄仔猪的常见病。该病以顽固性下痢、伴有卡他性或干酪性肺炎及慢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等为特征的传染病。各种日龄的猪均可感染,但常发生于6月龄以内的猪,以1~4月龄猪最易感。该病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感染其他疾病,死亡率较高,给养猪户造成经济损失。笔者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现将一例猪副伤寒病的诊疗情况作出报告,希望对养猪户有帮助。一、发病情况  相似文献   

16.
<正>猪传染性胃肠炎又称幼猪的胃肠炎,是一种高度接触传染病,OIE将其列为B类动物疫病。临床以呕吐、严重腹泻、脱水等为特征,各年龄猪均可感染,10日龄以内的仔猪感病后死亡率较高,架子猪与成年猪发病后死亡率几乎为零,在没有并发症的情况下大多数能自行康复。冬春天气寒冷,猪应激能力差,是该病多发季节,应注意防治。1流行病学(1)不同日龄和品种的猪均可感染但以10日龄以内的仔猪发病率和病死率高。传染源发病猪、带毒猪及其他带毒动物。病毒  相似文献   

17.
<正>1引发猪呕吐的常见传染病1.1猪传染性胃肠炎猪传染性胃肠炎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在气温较低的春秋两季常见易发急性肠道传染病。传染源为发病带病猪以及其它带病毒动物。各个年龄的猪都有可能感染、发病,尤其是十日龄以内的仔猪感染、发病最为严重。5日龄内的仔猪感染此病,死亡率高达95%~100%。发病开始,仔猪会出现呕吐、水样、腹泻等症状,粪便呈黄绿或灰色,常含有未消化的凝  相似文献   

18.
3.6猪喘气病(Mycoplasmalpneumoniaofswine)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不同年龄的猪都可感染发病。可使用猪喘气病弱毒疫苗或灭活苗进行免疫预防,仔猪在15日龄和30日龄时各接种一次,繁殖母猪在配种前1周、种公猪在每年4月和10月进行免疫预防注射。3.7猪大肠杆菌病(Colibacillosis)3.7.1仔猪黄痢(YellowScourofNewbornPiglets)主要发生于7日龄以内的仔猪,以1~3日龄仔猪最常见,常随日龄增长而发病减少。3.7.2仔猪白痢(WhitScourofPiglets)主要发生于10~30日龄(接续第6期21页)仔猪,以10~20日龄仔猪发病最多。3.7.3猪水肿病(Edemadiseaseofpigs)…  相似文献   

19.
猪伪狂犬病由伪狂犬病毒感染所引起,各种品种、日龄和性别的猪都能感染,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体表破损的伤口、生殖道、黏膜创伤等进行传播,在我国呈地方流行;仔猪和妊娠母猪感染后症状表现最为严重,日龄越大感染猪的症状越不明显。预防本病必须加强对健康猪群的疫苗接种,做好日常防疫工作,提升猪场生物安全管理水平,做好环境卫生的清洁和消毒,提高员工的饲养水平;该病目前没有特效药能够治疗,临床需以预防为主。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掌握龙岩市某规模化猪场猪群伪狂犬病病毒(PRV)感染情况,用PCR检测发病猪病料中PRV gE基因,进行测序及遗传进化分析;同时应用ELISA方法检测该场母猪、不同日龄商品猪血清中gE和gB抗体水平。结果表明,从3头发病猪病料中均扩增到1 755bp特异性条带,对该基因遗传进化分析表明,本次发病为PRV变异株感染引起。血清中gE和gB抗体水平检测结果显示,母猪免疫(gB)抗体水平较高,gB抗体阳性率为100%,但不能阻止PRV感染,转阳率为20%;15日龄~55日龄商品猪具有较高水平的母源抗体,55日龄商品猪略有下降,70日龄商品猪gB抗体阳性率下降为20%,但15日龄~80日龄的商品猪gE抗体阳性率为0;而90日龄以上的商品猪存在不同程度的PRV感染,90日龄gE抗体阳性率为20%;150日龄和170日龄的gE抗体阳性率都为100%。本次检测结果可为该场猪伪狂犬病的防控措施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