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奶牛产后子宫复旧不全性子宫弛缓的病例多有发生,临床以并发症多见。1子宫复旧的相关变化1.1子宫复旧不全的概念产后子宫恢复过程中,由产后膨大的子宫恢复到未孕时的子宫大小的正常过程称复旧。由于产后受不同致病因素影响,不能如时正常复旧的为子宫弛缓。1.2子宫复旧的时间一般在胎儿排出后子宫的长度约达1m左右,粗30~40cm,牛此时仍处在生产力作用下,子宫不断阵缩,随之子宫的水肿逐渐消退,子宫内的胎膜、胎水及恶露逐渐排出,子宫体逐渐变小,达到正常期的大小。从剖检产后的牛观察到,于产后24h死亡的牛子宫长约3…  相似文献   

2.
分娩后,母畜子宫从怀孕及分娩所发生的各种变化恢复到妊娠前的状态和功能,叫子宫复旧.正常情况下,奶牛分娩后40 d左右子宫基本恢复至未孕时的状态,如果这一过程延长,就称为子宫弛缓或子宫复旧不全.奶牛子宫复旧影响产后繁殖力、产犊间隔及奶牛产后的生产性能,尽早恢复奶牛产后的生殖机能对提高奶牛场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分娩后,母畜子宫从怀孕及分娩所发生的各种变化恢复到妊娠前的状态和功能,叫子宫复旧。正常情况下,奶牛分娩后40d左右子宫基本恢复至未孕时的状态,如果这一过程延长,就称为子宫弛缓或子宫复旧不全。奶牛子宫复旧影响产后繁殖力、产犊间隔及奶牛产后的生产性能,尽早恢复奶牛产后的生殖机能对提高奶牛场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前胃弛缓是前胃神经兴奋性降低,引起前胃收缩力减弱,导致消化机能障碍和全身机能紊乱的一种疾病.奶牛产后前胃弛缓在兽医临床上较为多见,如果诊治不当会给养牛业带来严重损失.仅就我们多年来治疗奶牛产后前胃弛缓疾病的经验加以总结,应用中西结合的方法对69头患牛用活血健脾散加味施治,治愈65头,治愈率为94.2%,收到了较为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前胃弛缓是前胃神经兴奋性降低,引起前胃收缩力减弱,导致消化机能障碍和全身机能紊乱的一种疾病。牛产后前胃弛缓在兽医临床上较为多见。笔者在临床上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牛产后前胃弛缓118例,其中奶牛46例,耕牛72例,治愈率达95.8%,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6.
奶牛产后变化最大的是子宫,胎儿及胎衣排出后迅速缩小,借助于子宫的收缩,约在产后3~4天开始大量流出恶露,一般可持续10~12天。如果超过上述时间仍未排出或排出量很少,势必出现恶露停滞,继而引起前胃弛缓、乳房炎、子宫内膜炎、产后败血症等。这些疾病有时单一出现,有时合并发生。我场于1990~1995年共治疗33例,治愈32例,死亡1例,治愈率达96.9%。现将治疗体会浅谈如下:l临床症状病牛在分娩后4~6天出现精神沉郁,两肺部下陷,瘤胃蠕动减弱,蠕动波稀少。食欲减退,不愿站立,反刍停止,乳房肿胀。泌乳量突然减少,有的病例挤…  相似文献   

7.
奶牛产后子宫弛缓是奶牛产后疾病中常见多发的疾病之一。主要临床症状是产后子宫没有恢复正常 ,复位时间推后 ,子宫体积增大 ,收缩反应消失或减弱 ,急需给予合理的治疗 ,以加快繁殖力的恢复。本病是造成奶牛不妊症常见原因之一。治疗措施如下 :1 改善饲养管理 ,给予全价饲料 ,加强营养 ,给予富含蛋白质及维生素的饲料 ,增加放牧和运动时间 ,以增强体质和抵抗力。用 3%盐水 ,加温 15~ 2 0℃灌入阴道内 ,促进子宫收缩能力 ,排出恶露和各种污物。3 注射子宫收缩剂 ,如脑垂体后叶素 ,以及麦角新碱等药物 ,以加强子宫的收缩力。4 用 1%盐水冲…  相似文献   

8.
奶牛产后子宫复旧不全又称子宫弛缓,使分娩后子宫恢复到未孕状态的时间延长。据报道,该病可占分娩后奶牛疾病的57.8%。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结合治疗产后奶牛前胃弛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前胃弛缓即中兽医学中的脾胃虚弱、脾虚慢草等脾胃不和的范畴,西医指支配前胃的神经兴奋性降低,引起前胃收缩力减弱,导致消化障碍和全身机能紊乱的一种疾病。笔者在多年治疗过程中发现,该病在当地多见于产后体弱的奶牛,用以下方法治疗15例,治愈14例,治疗效果很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前胃弛缓,是前胃的兴奋性降低,收缩力减弱的疾病。临床上以食欲减退、反刍障碍、前胃蠕动功能减弱或停止为特征。本病是舍饲奶牛或老牛的常见病。病因:原发性前胃弛缓的发病原因,一是长期饲喂粗硬劣质难以消化的前胃弛缓饲料,如豆秸、地瓜蔓、糠秕、稿秆等,强烈刺激胃壁,在饮水不足时,前胃内容物易缠结成难以移动的团块,影响瘤胃微生物消化活动,从而发生前胃弛缓;  相似文献   

11.
实际生产中,奶牛产后每日给予一定量的碳酸氢钠,可有效预防奶牛乳汁不下、轻性尿闭、产后前胃弛缓等产后疾病的发生,利于奶牛产后体能的恢复,是简单易行、经济实惠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2.
子宫复旧是指母畜分娩后其子宫恢复到未孕时的状态和功能的生理过程。奶牛子宫复旧的速度及程度是决定奶牛产后繁殖力高低的主要因素。奶牛产后首次发情、排卵时间的早晚及胚胎能否附植都与子宫复旧状态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如果子宫复旧延迟,可影响奶牛产后发情、排卵及再次妊娠,所以  相似文献   

13.
付畅 《中国乳业》2023,(9):41-46+53
随着奶牛行业发展,牧场走规模化、集约化道路,追求高产量同时,都关注奶牛产后是否能尽快配种并受孕,从而缩短产犊间隔,减少饲养成本。新产牛护理中子宫保健是指奶牛产后子宫恢复到未孕时形态和功能的生理过程。产后子宫保健的过程和子宫恢复的状态决定奶牛产后第1次发情的受胎率,即首配受胎率。奶牛产后如果子宫复旧不全,会多发繁殖疾病,严重影响奶牛首配受胎率。由于产后发情配种未怀孕则导致受孕时间推迟,产犊间隔增加,意味着空怀饲养天数增加和牧场经济效益降低,所以牧场应时刻关注奶牛产后子宫护理工作及常见繁殖疾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14.
前胃弛缓是奶牛临床常见和多发病之一,多因饲养管理不善,伤于脾胃,运化传导失调而发生本证;现代医学认为是前胃神经调节机能障碍引起的疾病,以前胃的兴奋和收缩功能降低,消化机能紊乱为特征。笔者在近6年的临床实践中,共诊治奶牛病42例,其中前胃弛缓19例,占所治疗发病牛数的45.24%,且冬春季多发。  相似文献   

15.
我场奶牛常发生子宫弛缓,主要是由于产前产后营养不良、运动不足、多胎受孕、胎儿过大、羊水过多、母畜衰老造成的。也有个别因子宫炎症,母畜产后恶露不能正常排出或延长排出时间,影响了子宫的正常复原。主要症状:阴道粘膜潮红,内有浓稠的分泌物,子宫颈开张。子宫颈柔软松弛,无收  相似文献   

16.
奶牛子宫复旧的研究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子宫复旧是指母畜分娩后其子宫恢复到未孕时的状态和功能的生理过程。奶牛子宫复旧的速度及程度是决定奶牛产后繁殖力高低的主要因素。奶牛产后首次发情、排卵时间的早晚及胚泡能否附植都与子宫复旧状况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即影响产后发情、排卵及第二次妊娠,所以子宫复旧...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奶牛前胃弛缓的类型、病因及临床特征,特别是顽固性前胃弛缓;同时介绍了适用于所有前胃弛缓,尤其针对顽固性前胃弛缓的治疗方法;例举了使用中西医综合治疗成功二例,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奶牛顽固性前胃弛缓可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产后正常奶牛子宫内细菌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不同产后时期正常奶牛子宫内细菌的数量变化、种类及细菌与子宫复旧的关系。实验发现 ,产后第 2 ,7,14,2 4d子宫内细菌平均数量为 (1.91±0 .44 )× 10 5,(3.93± 1.6 1)× 10 6,(3.40± 0 .94)× 10 3 ,(2 .49± 2 .92 )× 10 2 个/mg子宫样品 ,而产后 39d时子宫内细菌数量均小于 1× 10个 /mg子宫样品 ;共分离到细菌 5 7株 ,其中葡萄球菌 2 4株 (占 42 .1% )、大肠杆菌 11株 (占 19.3% )、链球菌 7株 (占 12 .3% )、芽孢杆菌 8株 (占 14% )及微球菌 7株 (占 12 .3% ) ;经直肠检查在产后 39d时所有受试牛均完成了子宫复旧。结果表明 :细菌从分娩前的无菌状态增加到最高点较迅速 ,约 7d左右 ,而下降比较缓慢 ,到复旧完成 (39d)时 ,才接近于无菌状态 ;产后奶牛子宫内的细菌有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链球菌、芽胞杆菌和微球菌 ;产后子宫内一定数量的细菌对子宫复旧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子宫弛缓是兽医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是母牛因为子宫收缩力降低而分娩一个月后仍然没有回复到产前的状态,此病又称为子宫复旧不全,尤其老龄经产的母牛更易发生。如果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常会引起不孕不育,对养牛场的经济效益造成威胁。笔者对当地的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有效的治疗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牛前胃弛缓中西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前胃弛缓中西疗法甘肃省农垦总公司钱耀统牛前胃弛缓是由于前胃运动机能减弱,导致消化紊乱的慢性疾病。是牛常见病之一。役牛、肉牛和奶牛均可发生。本病按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前胃弛缓,多由饲养管理失宜,突然改变饲养方式,过度劳役或缺乏运动,矿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