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孝义市高效立体种植模式及配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近年来,高效立体种植模式已在孝义市大面积推广应用。为进一步提高立体种植效益,扩大种植规模,笔者在总结传统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创新,提出了适宜的高效立体种植模式和配套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该文阐述了实行春马铃薯、春玉米、夏玉米、秋马铃薯4种4收立体种植模式的可行性,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初步分析,认为这种高产高效立体栽培模式,在土壤肥沃浇水条件好地方均可采用.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在江苏里下河地区应用面积较大的6种高效棉田立体种植模式的茬口安排和田间种植方式,以及其配套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要地回顾了慈溪市棉田开展立体种植的历史和现状,探讨了立体种植的概念和理论依据,分析了五种主要种植模式的特点,阐述了开展立体种植的六条技术思路,及合理的立体种植。对稳定棉花种植面积,完成国家计划收购任务,提高经济、社会效益,丰富市场供应,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秦庆峰 《河南农业》2013,(23):47-47
近年来,兰考县立体种植高光能生态工程模式推广面积不断扩大,种植方式较多,效益显著。大田间主要表现模式有:农桐间作、农作物间作套种,庭院立体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6.
该文阐述了实行春马铃薯、春玉米、夏玉米、秋马铃薯4种4收立体种植模式的可行性,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初步分析,认为这种高产高效立体栽培模式,在土壤肥沃浇水条件好地方均可采用。  相似文献   

7.
1990—1993的采用多年多点多因素试验方法,对大同盆地立体种植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共研制高产高效立体种植模式22种。  相似文献   

8.
采用单一的种植模式难以实现棉田的高产高效.为提高复种指数,增加植棉效益,近年出现了多种立体种植模式.现将宜在长江流域棉区施行的7种立体多熟的种植模式介绍如下. 一、大蒜—豌豆—棉花 秋播时,留畦宽4米.大蒜种3幅,每幅宽53厘米;豌豆种4幅,边幅宽40厘米,内幅宽80厘米;大蒜与豌豆隔幅播种.春播时,豌豆埋青,棉花宽窄行种植,宽行距93厘米,窄行距40厘米,株距23厘米.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山东省兖州市漕河镇围绕种植结构调整,大力推广立体种植.在生产实践中探索出大蒜、冬瓜、南瓜间作套种三种三收种植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该模式每667米2产大蒜2000千克,冬瓜5000千克,南瓜3 000千克,667米2产值在6 000元以上.现将其具体栽培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会东县大力推广优质桑园立体种植模式,以充分利用桑园空行,提高桑园的种植效益。经过农业工作者反复试验、示范,探索出种植效益较好的桑园立体种植模  相似文献   

11.
果树立体生态种植模式是当代农业关注的重点课题。立体生态种植能够能够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升单位地面上的作物产出率。文章首先分析了果树立体生态种植模式的应用前景,然后以礁石镇为例细致讨论了果树、花椒、烤烟3者融合的生态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2.
研究分析结果表明 :“蚕豆 +青菜 /春玉米 +地刀豆 -秋玉米”1a 5熟新型立体种植模式同传统的“棉花 /蚕豆”旱地种植模式相比 ,单产高 2 .77倍 ,净收入高 3 .89倍 ,劳动生产率高 2 .89倍 ,是替代“棉花 /蚕豆”较好的立体种植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玉米—芹菜—菠菜、玉米—地梅—花菜—甘蓝、玉米—地梅—菜豆—菠菜的立体高效种植模式,以期为推广立体高效种植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发展立体种植,可以充分发挥人力、物力、空间、资源和技术作用,有效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杂粮作物种类繁多,实行立体种植具有很大的潜力,下面介绍几种立体种植模式,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棉花/大蒜高效立体种植模式,并总结其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茬口安排、种植规格、关键配套技术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高效立体种植的理论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内首次提出立体种植理论模式的概念,意义在于可将生产中纷杂的间套复种类型和方式通过理论模式给予归纳和提高,有利于指导生产实践和应用推广,便于不同地区相互交流和因地制宜参考借鉴。文内还对山东省的小麦套种粮油、以粮为主间套复种菜瓜油饲、以棉花为主间套复种粮菜瓜、以菜瓜为主间套复种粮棉作物等高效立体种植类型进行了理论模式的分析,介绍了典型。  相似文献   

17.
<正> 鲁西南立体农业结构优化研究课题组,1986年选定嘉祥县梁宝寺镇为试验基点。三年多来,从我省原有数百种间作套种方式中引入11个立体种植模式进行试验研究。累计试验面积为6174亩。总计增加产值241.4万元。现将筛选出的几个最适合当地推广的模式,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8.
蚕豆是我镇主要夏熟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在1.3万亩左右,约占全镇耕地面积的1/3,其中每年约有9000亩收青鲜食上市,或通过速冻加工企业保鲜后销往周边大中城市,是我镇农业结构调整中的一大支柱产业。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我镇农民以蚕豆为主,在秋播时配置了一些高效多元多熟立体间套作模式,提高了全年种植效益,既调优农业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又进一步推动和完善了农业耕作制度。现介绍3种我镇收青蚕豆高效立体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9.
孙益梅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21):76-77,79
结合射阳县实际情况,介绍了适合该地区的冬春季高效种植模式,包括麦田冬季立体套种模式、棚室蔬菜高效栽培模式、棉田立体套种模式等,为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冬小麦种植模式与水肥利用效率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种植模式能够显著影响作物的肥水利用效率是国内外学者早已达成共识的结论。近年来,随着立体农业的发展,生产上作物的种植方式出现了多元化。本文对不同种植模式,尤其是地面覆盖和沟垄种植方式对冬小麦水肥利用效应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的综述,主要包括种植模式对农田环境条件、水肥利用效率和产量等的影响,目的是指出种植模式对水肥利用效应研究的不足之处,使种植模式能够更好的被科研所重视,为节水农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