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选章  徐拴平 《农技服务》2015,32(5):140-141
本文根据桥山林区低效防护林林分状况,按照分类经营理念,有针对性提出对不同低效林分结构采取相应的经营措施,为科学经营低效防护林可持续经营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基于林分状态的天然林经营措施优先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森林经营是林业发展的永恒主题。为揭示森林经营的奥秘,方便广大林业经营工作者对森林进行科学经营,本文首次探索了天然林优先经营措施选择,尝试了对森林进行类似于医学上“CT”的方法,并开具了天然林“经营处方”。研究认为:经营措施优先性是对许多可选经营措施优先执行顺序的安排;林分状态可通过反映森林结构、多样性和活力的林分空间结构、林分年龄结构、林分组成、林分密度、林分长势、顶极种或目的树种竞争、林分更新和林木健康等8个方面来描述;林分状态雷达图是进行经营问题诊断的简洁工具;基于林分状态组合的120种“经营处方”涵盖了天然林经营的主要方面。研究发现:结构化森林经营是解决天然林经营问题适用频率最高的集成技术;目标树培育技术在林分状态问题很多时,适用的可能性很低;促进天然更新、维护地力的技术措施与传统的抚育间伐措施具有几乎相同的适用频率。   相似文献   

3.
对国内外不同类型林分近自然经营生长特性与近自然林业经营技术机理进行分析,探讨近自然林业生态丰产原理和近自然林业生态丰产人工促进经营措施。研究认为,近自然林业生态丰产机理是依据森林系统中个体竞争、自然选择、林隙更新、合理空间分布与材积生长规律原理,综合优化组合林木个体各生长阶段速生性与合理时空分布,使林分个体在各自不同生长期处于最佳生长状态,实现林分生长量在合理经营期中达到最大化。系统研究近自然林业生态丰产机理,命名为“近自然林业生态丰产理论”,并提出我国不同林分类型近自然林业生态丰产培育模式。  相似文献   

4.
鉴于广西南部地区林业经营现状,通过有效地开展林分性质判定来区分经营范围内林分的性质,并通过判定结果来获得经营的方向和依据,充分保证林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三明市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林业工作长期存在重造林轻经营、重数量轻质量等问题,导致低产低效林分处处可见,森林生态平衡问题日益突出,森林资源状况与新时期林业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为了改善这一局面,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增强森林生态功能,应加快提升森林质量。但由于提升森林质量的工作刚起步,尚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和探讨。本文通过对三明市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的基本情况、主要成效及问题分析,提出了三明市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徐伟林  潘献松  阙长生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2):131-131,169
用材林营造易降低林地生产力,减弱林分生态防护功能,破坏林分原生态系统,且投资成本较大。通过近自然林业经营则可提高林分质量,增强生态防护功能,较快恢复林分生态系统,且经营投入成本低,成效大,是实现森林科学经营的现代经营方法。  相似文献   

7.
林业生态工程技术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业生态工程技术体系旨在为我国林业生态工程顺利建设和稳定高效发挥生态防护功能提供一系列关键技术,构成保障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可持续经营的重大技术支撑。林业成保障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可持续经营的重大技术支撑。林业生态工程技术体系包括:防护林体系合理布局及规划技术;水土保持林体立地类型划分与适地适树为基础的造林技术;水土保持林体系空间配置、稳定林分结构设计与调控技术;水源保护林体系空间配置、稳定林分结构设计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北京市低效油松人工林林分结构特征。[方法]对北京市低山区低效油松人工林进行样地调查,分析了低效油松人工林的树种组成结构、树高结构和直径结构。[结果]通过分析得出导致该林分低效的主要原因有林分过密、立地条件差、人为干扰和没有适地适树等。[结论]针对引起低效林的主要原因提出了营林和造林过程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通过林业资源调查,总结了宁强县三岔河村林业资源现状,针对其现有林地均已划分到户、农民缺乏技术信息、经营粗放、林地生产力极低的问题,提出了对低产林分进行改造、提高林地经营管理水平、增加木材生产附加值等经营建议,以帮助农民扩大林业收益,为今后林业科技服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分析结构化森林经营对东北阔叶红松林森林质量形成的中长期影响,探索森林经营对林分质量提升的响应机理。方法在吉林蛟河林业试验区设置6块面积为100 m × 100 m的样地,其中,目标样地1块、经营样地4块和对照样地1块。经营样地采用结构化经营方法,长期观测记录样地数据,借助Excel Pivot Tables、R 3.4.3、Origin 2015、Winkelmass等软件进行系统对比分析,研究结构化森林经营对林分生产力、林分密度、林分结构以及林分综合状态的影响。结果实施结构化森林经营,使经营林分年均蓄积生长量(均值)较对照林分提高17.28%,生长率提高17.60%;林分断面积年均增量(均值)提高42.86%,生长率提高47.37%;林木枯损率降低57.22%,显著提高了林分生产力。且实施结构化森林经营使主要针叶树种优势度保持较高水平,林分水平格局为随机分布,是理想的天然林格局。林分中高混交且随机分布的最佳微结构体始终保持较高比例,而低混交且非随机分布的劣势结构体比例很低并有下降趋势;经营使林分的综合状态迅速获得优化,林分状态维持稳定,但是经营效果的保持还需要持续定期的后续经营。结论结构化森林经营能够精准提升东北阔叶红松林的森林质量,既能提高林分生产力又能优化林分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11.
林分生长调查与正交设计法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分生长调查是森林调查的重要组成部份。随着林业建设的发展,经营集约度的提高,对林分生长调查的要求,越来越高。林业经营管理离不开生长量这个重要信息。 目前林分生长调查,不论在资料的收集,编表的方法,成果的形式和精度要求,都存在一定问题。为了使林分生长调查达到统一方法,统一标准,统一规格的目的,本文以“正交设计”为依椐,对林分生长调查方法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2.
该文以尤溪县为研究对象,对现有低产低效林分,按经济型、生态型、景观型的模式进行改造调整,以期达到充分发挥林地潜力和森林综合能力,实现森林增产增效,增强森林的综合效益,壮大林业经济,优化美化林区环境的目的,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人工林林分密度直接影响到林分平均直径。在相同的立地条件下,林木平均营养面积和林分平均直径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呈现递减的趋势。密度超过一定限度的林分,其平均值径最终将保持在一个相似的水平上。本文研究了上述规律对新疆落叶松、雪岭云杉天然林或同一树种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的林分内的适应性。我们认为,研究一个树种在各种立地条件下的林分平均直径与林分密度之间的变化规律,对森林经营是有极大稗益的。因为一个林业经营单位所辖森林地域宽广、往往  相似文献   

14.
总结了册亨县林业现状,从广泛宣传、掀起全县造林热潮,坚持科技兴林、提高造林质量,拓宽林业投融资渠道、加大造林投入,创新造林经营组织模式、落实造林经营主体,实施低产低效林改造、提高林地生产力等方面提出了其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森林经营是现代林业建设发展的永恒主题和关乎林业发展全局的大事。森林抚育是森林经营的关键环节,是提高森林质量的重要途径。生态疏伐作业是最能有效调整林分结构、提高林分质量和林地生产力的必要手段措施之一。但在作业设计和生产施工实践中,如何控制好采伐强度作为本文论述的重点和工作难点。全文通过实例阐述、计算、分析、总结,找到影响这一问题的关键因素,归纳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6.
对冷杉林分的生长过程、形成原因和功能特征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冷杉低质效林综合等级的判别函数,将林分划分为4种类型:极低质低效型、生长潜力型、低质型、综合低质低效型。对林分立地因子的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在其分布区域内,影响冷杉生长的主导立地因子除了海拔和坡向外,依次为土壤名称、土层厚度和坡位,而坡度对其影响较小。它们的组合可以构成不同的立地条件类型。根据对各等级的林分生长过程及其立地特征的分析,提出了划分冷杉低质低效林的技术参数标准。  相似文献   

17.
冯克强 《乡村科技》2023,(19):125-128
以甘肃省小陇山林业保护中心太碌林场为研究对象,对其森林可持续经营与林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营造混交林、加强环境监测与管理、促进林分更新、加强病虫害防治、加强自然灾害预警、引进人才与高新技术等是推动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有效途径;提高森林质量、发展生态产业(林果产业、草产业、林下经济、森林康养等)、发展旅游产业是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以中亚热带(湖南和江西)杉木林分为研究对象,应用FORECAST模型,探讨了连续4个轮伐期的好中差3种立地杉木林分生长和生态系统过程对N、P、N+P混合施肥的响应.结果表明:与N肥相比,使用P肥对杉木林分生长(如树高、胸经)和生态系统过程(土壤腐殖质、林分凋落物、土壤N和P储量等)具有更好的促进作用;与较好立地相比,在较差立地林分施肥具有更好的效果;在4个轮伐期中,前一个轮伐期施肥后一个轮伐期林分仍具有明显影响,显示了施肥效果的累积性.这些结果对杉木人工林经营、低效林改造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马尾松低质低效次生林分类技术研究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对林分的生长过程,形成原因和功能特征进行了分析,建立了马尾松低质低效林综合等级的判别函数,将林分划分为4种类型;极低质低效型,生长潜力型,低质型,综合低质低效型,对林分立地因子的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在不同的区域范围内,影响马尾松生长的主导立地因子有所不同,但海拔,土层厚度和坡度是影响马尾松生长排在前三位的3个主要因子,它们的组合可以构成不同的立地条件类型,根据对各等级的林分生长过程及其立地特征的分析,提出了划分马尾松质低效林的技术参数标准。  相似文献   

20.
根据生态恢复理论和长白山近自然林经营理念,通过“封护、营造、改造、抚育”等“低效林”优化培育技术措施,探索了适合长白山区改善林分质量差、生长缓慢、效益低现状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