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臭椿的形态特征和利用价值,分析驻马店市建立臭椿收集圃的优势和必要性,总结收集圃初期建设技术,以为臭椿在驻马店市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臭椿皮蛾分布广泛,主要危害臭椿叶片和嫩梢,是影响臭椿生长发育的一大害虫。观察和研究臭椿皮蛾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及其发生规律,对该害虫的防治将起到关键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臭椿皮蛾和臭椿沟眶象的形态特征、发生规律,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王文杰 《河南农业》2023,(20):22-24
臭椿的用途非常广泛,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观赏价值、药用价值和环保价值,而且其自身适应能力较强,能够适应复杂的生长环境。本文主要介绍了臭椿的特征、分布地区和主要用途,详细分析了臭椿的育苗技术及造林技术,最终总结了臭椿的抚育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为臭椿苗繁殖栽培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明确NaCl胁迫对臭椿生长的影响,为臭椿在沧州市绿化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对一年生臭椿幼苗进行不同NaCl胁迫处理。结果表明:NaCl胁迫明显抑制了臭椿幼苗的生长,随着NaCl胁迫浓度的升高,臭椿幼苗的形态、株高、叶面积、鲜重及干重均受到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概括了臭椿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并介绍了臭椿繁育栽培管理技术,包括采种、育苗、浇水、除草、间苗定植、施肥、出圃、造林、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臭椿繁育栽培管理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索普通臭椿和红叶臭椿对天津盐碱地的适应性和进行品种识别,本试验以臭椿作为实验材料,研究了其在轻度盐碱地上植株的生长指标(基径、胸径、树高、一年生枝条长度、年轮的生长动态)及形态特征(皮孔的密度、皮孔长度、皮孔宽度)。结果表明:普通臭椿和红叶臭椿的年轮生长的动态基本相似,均表现为前5 a生长量逐年上升,从第6年开始逐年下降。9 a中两个臭椿品种的年轮年生长量为2.9~4.8 mm。普通臭椿和红叶臭椿的基径、胸径、株高等都存在极显著的差异。普通臭椿的基径、胸径、株高分别是红叶臭椿的1.15,1.14和1.11倍。普通臭椿一年生枝节间长度与红叶臭椿无显著差异。说明在轻度盐碱地上,普通臭椿比红叶臭椿生长的好。皮孔特征分析显示,红叶臭椿的皮孔长度是普通臭椿的1.593倍,皮孔密度是普通臭椿的1.376倍。  相似文献   

8.
介绍臭椿沟眶象的形态特征、生物学习性、危害特点,并提出防治方法,以为臭椿沟眶象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臭椿的形态特征与生态习性,并总结了朝阳地区臭椿育苗栽培技术,包括选地整地、种子采集与处理、播种、苗期管理、移植以及后期管理等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从臭椿中分离内生放线菌,测试其代谢产物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采用4种培养基分离臭椿组织中的内生放线菌,采用琼脂移块法和平板对峙法研究臭椿内生放线菌的抑菌活性,通过形态特征和16S rRNA序列分析对高活性菌株进行菌种鉴定。【结果】4种培养基中以HV培养基分离效果最为理想;从臭椿组织中共分离纯化获得45株内生放线菌,有26株菌株对指示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抗菌活性,占总分离菌株的57.78%;其中,菌株AAA19对6种供试菌株均有抑制能力,拮抗作用最强,菌种鉴定结果表明该内生放线菌为抗生素链霉菌(Streptomyces antibioticus)。【结论】臭椿内生放线菌具有抗菌作用,菌株AAA19具有潜在的开发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红叶臭椿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繁育方法及园林用途。  相似文献   

12.
2005~2007年对宝坻区的臭椿树害虫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调查,描述了危害臭椿的蛀干害虫、食叶害虫、刺吸性害虫的形态特征及在宝坻区的发生规律,并根据发生规律和多年的防治经验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综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3.
总结了臭椿沟眶象的形态特征、发生规律、生活习性、为害症状及综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4.
采用臭椿提取物不同浓度处理油菜种子,观察油菜植株形态变化,将油菜幼苗根茎叶进行切片,制成显微玻片观察,分析臭椿提取物对油菜显微结构的影响,从而探讨臭椿提取物对油菜抑制生长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油菜幼苗根部均有不同程度出现褐斑、萎缩、根毛减少,且幼苗变得矮小、畸形、瘦弱,叶片枯黄、变薄。细胞显微结构中出现明显变化,液泡形态异常,细胞壁扭曲变形,细胞结构不完整,细胞质稀疏、内容物较少,导致细胞产生畸形,导管、筛管直径变小,使物质运输等细胞正常生理活动受到影响,以而抑制油菜幼苗整体的生长。  相似文献   

15.
利用电容仪对臭椿、新疆杨等树种的树体电容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树体电容值大小与树种、胸径、病虫害、机械损伤等有关,臭椿树体电容值与胸径呈正相关;在生长季节的初期,四种树种电容值大小的排序是新疆杨>刺槐>火炬树>臭椿;臭椿、新疆杨树体电容值的日进程呈单峰型曲线变化,在1500达到最大值.电容值能很好地反应树体生长势状况,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正>臭椿为苦木科臭椿属植物,落叶乔木。树皮灰白色至黑灰色,平滑或浅裂。小枝粗壮,羽状复叶,互生,长90cm,有小叶13~25枚,多者达41枚,卵形、卵状披针形,全缘,先端渐尖,近基部处有粗锯齿1~3对,有臭味。臭椿属植物有11种,我国有6种。臭椿变种有大果臭椿、千头椿、小叶臭椿、白材臭椿、红果臭椿、垂叶臭椿、红叶臭椿。臭椿树高,冠大,挺拔,荫浓,新春嫩叶紫红色,仲秋红果累累,是很好的庭荫树和行道树种,适宜公园、庭院种植观赏。豫北地区臭椿常见虫害有以下几种。一、臭椿沟眶象学名:Eucryp torrhynchus brandti(Harold)。类属:属鞘翅目象甲科。  相似文献   

17.
<正>臭椿,又名椿树,为苦木科臭椿属的落叶乔木,其生长较快,适应性强,繁殖容易,病虫害少,木材具有多种用途。臭椿是干旱地带、石质山地造林先锋树种,又是城乡绿化和盐碱地造林的重要树种。1形态特征臭椿为落叶乔木,树高30 m,胸径可达1 m以上。树皮灰白色、淡灰色至黑灰色,稍平滑或有浅裂纹。树冠阔卵形,老树平顶,小枝粗壮,羽状复叶,互生,小叶13~25个,卵状披针形,全缘,近叶基处有1~3对粗锯齿,其上具腺点,有臭味。雌雄同株,花杂性或雌雄异株。圆锥花序顶生,翅  相似文献   

18.
利用生物检测法,研究了5和43年生臭椿根系水浸提液对臭椿和刺槐种子的萌发、根系和苗高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5年生臭椿根系水浸提液对刺槐种子的萌发、根系和苗高的生长均表现抑制作用,对臭椿种子的萌发、根系的生长有抑制作用,0.020 g· mL-1浸提液对臭椿苗高和鲜重有抑制作用,其他浓度对臭椿苗高和鲜重有轻微的促进作用;43年生臭椿根系水浸提液对刺槐种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0.001,0.005 g· mL-1对刺槐根系的生长、苗高和鲜重有促进作用;而对臭椿种子的萌发、根系的生长、苗高和鲜重的增加均表现促进作用。2种受体相比,刺槐对臭椿化感作用更敏感。5年生臭椿根系各浓度水浸提液对2种受体植物的抑制作用大于43年生臭椿根系水浸提液。  相似文献   

19.
不同树种对土壤养分、酶活性与微生物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区白蜡、刺槐、臭椿林地的土壤养分、酶活性及微生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臭椿相比,白蜡林地的土壤有机质显著增加,其它理化性质得到显著改善。刺槐对土地的改良效果优于臭椿。土壤中脲酶活性刺槐林地(白蜡林地(臭椿林地,白蜡林地的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最大,刺槐林地中等,臭椿林地最低。白蜡林地细菌数量最高,真菌数量刺槐林地>臭椿林地>白蜡林地,放线菌的数量刺槐林地>白蜡林地>臭椿林地。  相似文献   

20.
白瑞霞 《河北农业科学》2012,16(1):42-43,57
臭椿沟眶象和沟眶象是专门为害臭椿的蛀干害虫,常造成被害木生长衰弱或整株枯死。由于臭椿沟眶象和沟眶象进行隐蔽为害,故防治十分困难。介绍了臭椿沟眶象和沟眶象的为害特点及发生规律,分析了臭椿受害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治对策,以期为臭椿沟眶象和沟眶象的有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