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种子保存的特点农作物的种子,在脱离了植株以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是一个有生命的有机体,它会进行生命活动,这些活动包括呼吸、后熟、陈化、衰老,直至最后丧失生命力,变成一颗死亡的种子。不同的种子寿命也不同。粮食的寿命与贮藏时粮食的状态及贮藏条件有密切的关系。维  相似文献   

2.
种子加工是指利用设备在场地进行作业,使种子净度在90%以上,其中清除种子物料中的各种杂质是种子加工实现商品化的首要环节。一般来说,人们希望种子加工净度越高越好,但难度也就随之增大。随着我国种子工程的全面实施,科学合理选用种子加工设备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3.
蔬菜种子发芽率与其保存时间有很大关系,不同蔬菜其种子保存期限也不一样。 番茄种子可存放3~4年,最长不要超过4年,否则会降低出芽率。鉴别方法:新种子上有很多小茸毛,而且有番茄味;陈种子外皮茸毛较少或脱  相似文献   

4.
超低温保存对玉蝉花种子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蝉花种子为试材,将种子自然含水量9.8%分别降至7.2%、5.0%、3.6%、1.9%,液氮保存超24 h后,采用自来水和室温两种方法化冻,测定种子电导率、发芽率、过氧化物酶活性等活力指标,探讨超低温保存对玉蝉花种子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及其超低温保存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玉蝉花种子进行超低温保存是可行的,含水量和化冻方式是影响玉蝉花种子超低温保存效果的重要因素,超低温保存可以适度脱水,选择含水量3.6%的种子保存后有较高的发芽率;超低温保存后采用自来水化冻,玉蝉花种子的发芽率、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POD酶活性优于室温化冻,并且细胞膜结构及透性受损伤小。  相似文献   

5.
不同气候区常温保存种子的结果显示,短期1~2a保存种子于温带季风气候区的干燥区和高原气候区,无需对种子进行干燥和密封包装,开放式常温室内保存即可。而在热带、亚热带、暖温带及温带的季风气候区的湿润区保存种子均需干燥密封包装。  相似文献   

6.
顽拗性种子种质超低温保存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探讨了超低温保存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影响因素等,肯定了超低温是一种长期保存顽拗性种子的最佳手段。在讨论影响因素的同时指出材料特性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并对国内外顽拗性种子超低温保存的现状和发展作了介绍,指出目前顽拗性种子超低温保存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超低温处理对南瓜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将北京小南瓜种子在5%、10%、15%、20%的含水量,4℃、-30℃、-75℃的降温预处理,40℃温水浴、自来水冲洗、室温化冻3种解冻方式与10、20、30、60 d的保存期限条件下,进行超低温保存,然后对保存后种子的发芽率进行测定比较.结果表明,种子不同含水量、预处理温度、解冻方式和保存时间对保存效果均有显著影响.其中,在10%的种子含水量、40℃的温水浴解冻方式和大于30 d的保存时间下,南瓜种子的发芽率有了明显的提高,而不同的预处理温度均不同程度地降低了种子的发芽率.  相似文献   

8.
以贵州南部望谟县城及周边区的红椿为研究对象,采用3种贮藏方式不同时间梯度的发芽率测定对比分析与研究,探索红椿种子经济且有效的保存方式与技术。研究成果有:适宜红椿种子的贮藏方式是一定的低温冷藏(0~5℃),种子不休眠的特性得到抑制,种子氧化和老化程度得到延迟,种子寿命延长至6个月。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黄秋葵适宜的保存条件,检测了2种保存时间(7 d和30 d)和3种不同保存温度(常温、-4℃、-20℃)下黄秋葵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情况。结果表明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湖南五福、福建杨贵妃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明显降低。3份材料幼苗株高和叶片叶绿素含量也有随保存时间延长而降低的趋势。2种保存时间,常温保存下3份材料种子的萌发情况以及幼苗的生长状况总体优于-4℃和-20℃下。提示常温条件可能适宜黄秋葵种子的短期保存。  相似文献   

10.
采用热恒温干燥法,研究不同脱水干燥温度对杉木种子质量的影响,通过超干燥处理后的种子贮藏1年、超低温保存、防冻剂预处理超低温保存不同含水量的杉木种子,分析其发芽率和种子活力,研究杉木种子贮藏后的质量变化.结果表明:50℃是杉木种子脱水的适宜温度,种子发芽率和活力指数最高;3%~5%的含水量是杉木种子超干燥保存的最适含水量,贮藏1年与常规低温贮藏效果没有显著差异.超低温保存表明,9%含水量的种子贮藏效果要比超干燥处理后贮藏好,可用于杉木种子的中长期保存.防冻剂超低温保存受防冻剂种类和浓度影响显著,尤其是二甲亚砜的浓度,冷冻方式和解冻方式的影响作用则被防冻剂削弱.  相似文献   

11.
市售甘草种子发芽率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甘草种子发芽率。[方法]通过对4个中药材种子市场上购入的乌拉尔甘草种子随机取样后,对种子大小、颜色等不同的组分测定其千粒重和发芽率,并对各种因素与发芽率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不同来源甘草种子间发芽率的差异很大,有的达90%以上,有的种子几乎丧失发芽能力;不同来源种子的千粒重间差异不大,千粒重与发芽率间看不出明显的相关关系;不同颜色的种子中,灰绿色种子发芽率最高,深褐色种子次之,浅褐色种子最差。[结论]甘草种子的发芽率主要受种子成熟度、保存时间及保存条件的影响;正常成熟的种子为灰绿色,浅褐色和深褐色种子可能是没有完全成熟的种子。  相似文献   

12.
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选种方式、温度、包装方式、包装量、保水剂、活性炭和木屑7个因素对橡胶树贮藏种子含水量和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包装方式显著地影响贮藏种子含水量和发芽率,带孔塑料袋和河沙保存后的种子发芽率和含水量均显著高于无纺布袋,河沙保存的种子发芽率极显著高于无纺布袋;温度对贮藏种子的发芽率有显著影响,但对种子含水量影响不显著,27℃下贮藏的种子发芽率显著高于20℃,而室温(18~35℃)下和20℃下贮藏的种子发芽率之间差异不显著;其他5个因素对贮藏种子的含水量和发芽率的影响不显著。在贮藏5个月后,在27℃和河沙贮藏条件下种子发芽率高于60%,其余17个处理的种子发芽率均低于20%。  相似文献   

13.
以技术的革新不断推进种植产业是农业进步的正确道路。种子是否保存完好,是否能够投入种植生产是农业的关键基础。在农业生产环节,让种子保持稳定是减小农业危机最关键的一步。种植各个环节都顺利,农业才能获得大丰收,农民才能致富奔小康。在一些地区,由于地理环境不好,产生很多灾害,不利于农业发展。有些地方土地质量不好,天气环境不稳定,遇到这些情况就更要分析好种子在种植中面临的风险,想办法提高种子质量,确保种子能够被正常种植,这样农作物即使在不利的环境中也能得到很好的培育。本文将对种子的种植风险成因和怎样才能提高种子质量进行讨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比较不同贮藏温度下自然干燥的毛竹种子贮藏2.5年后的发芽力,分析种子含水量对不同温度条件下贮藏2年后的毛竹种子生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和适度干燥是保存毛竹种子生活力的重要因素,单独的低温处理效果不显著,干燥和低温相结合是保存毛竹种子的有效手段.贮藏温度直接影响毛竹种子贮藏最适含水量,温度越低,最适含水量越高,保持较高种子生活力的适宜含水量范围越宽.4℃条件下毛竹种子保存的最适含水量为7.45%,25℃条件下毛竹种子保存的最适含水量为6.46%,但同样在适宜的含水量条件下25℃的储存效果没有4℃好.4℃贮藏后的种子内MDA含量明显低于25℃贮藏的种子,抗氧化酶POD、SOD和CAT活性则显著高于后者.适度干燥的种子内MDA含量显著降低,抗氧化酶活性明显提高.提高种子的抗氧化能力、减轻膜质过氧化是低温和适度干燥的毛竹种子贮藏期间有效保持种子活力的主要生理生化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本刊第六期发表了裕戴勋、于怀善同志介绍的"速测韭菜种子发芽率的方法"后,力求进一步验证,曾函请浙江农学院李曙轩教授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说明了两点:一,用速测方法所显示的发芽种子,在实际上不一定就能发芽。二、所谓发芽,与一般种子发芽时生理上胚的细胞活动有别,可能是一种生物的物理性作用。这虽然不能骤下结论,但给下一步试验,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本试验在种子取材方面还值得研究,如韭菜1956年种子全未发芽,可能保存不当经过夏季失掉了发芽力,而1957年的种子还未采收,因此在温室和温箱内的发芽率都是零,就不是90%左右发芽率的材料。洋葱种子系本年所采,但在温室和温箱内所试验的,也仅达到12—14%,而不是90%左右的发芽率,这就有可能认为在温箱和温室发芽的方法上,还有值得研究的地方。因此,我们希望对此有兴趣的同志,能继续研究。我们同意李曙轩、郑光华同志的意见:这一方法如推广到农业生产中去,尚嫌过早。  相似文献   

16.
种子贮藏是药用植物生产实践和种质资源保存的一个重要环节,种子贮藏后的活力直接影响药用植物播种效果及种质保存效果。本文综述了药用植物种子贮藏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其一系列变化,并讨论了种子贮藏的方法。研究表明,种子贮藏期间的劣变是由环境和种子自身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导致种子的有机物质、酶活性、有毒物质和遗传物质等都发生变化,适宜的贮藏方法可有效延长种子的贮藏寿命。探究贮藏过程中种子劣变的调控机制可为延缓种子劣变和种子修复提供理论参考,完善种子的贮藏方法可为药用植物生产实践和种质资源保存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油松是北方地区植树造林常用的树种。本文采用赤霉素和V_E2种溶液浸泡3个不同年份的油松种子,研究其对油松种子呼吸速率和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呼吸速率随赤霉素和V_E2种化学试剂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但是保存时间长的种子的呼吸速率低,可能是种子老化严重所致。赤霉素和V_E对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具有促进作用,但是种子的发芽率不是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而是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的。同时,保存时间短的种子的发芽率要好于保存时间长的种子。  相似文献   

18.
杉木种子超干燥和超低温贮藏研究Ⅰ.种子质量贮藏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热恒温干燥法,研究不同脱水干燥温度对杉木种子质量的影响,通过超干燥处理后的种子贮藏1年、超低温保存、防冻剂预处理超低温保存不同含水量的杉木种子,分析其发芽率和种子活力,研究杉木种子贮藏后的质量变化.结果表明:50℃是杉木种子脱水的适宜温度,种子发芽率和活力指数最高;3%~5%的含水量是杉木种子超干燥保存的最适含水量,贮藏1年与常规低温贮藏效果没有显著差异.超低温保存表明,9%含水量的种子贮藏效果要比超干燥处理后贮藏好,可用于杉木种子的中长期保存.防冻剂超低温保存受防冻剂种类和浓度影响显著.尤其是二甲亚砜的浓度.冷冻方式和解冻方式的影响作用则被防冻剂削弱.  相似文献   

19.
作物内不同类型间种子耐贮性研究   总被引:31,自引:4,他引:27  
作物内不同类型间种子耐贮性研究陈晓玲,陈叔平,卢新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81)关键词小麦,油菜,种子人工老化,种子耐贮性近年来,我国作物种质资源保存已得到迅速发展,据“八五”国家种质库贮存种子生活力跟踪监测阶段性的报告,入...  相似文献   

20.
新采收的山葡萄种子风干后含水10.92%,硅胶干燥使其含水量分别降至6.2%和3.5%。经过干燥脱水的种子TTC染色百分率同风干种子相比没有差异,均为100%。种子密封置室温、0 ̄5℃、-18℃及-196℃下保存5年。室温下保存的种子全部丧失生活力,低温下保存的种子均有存活,其中以-196℃含水量3.5%的种子出苗率较最高,达74%。试验证明山葡萄种子含水量降至3.5%不损害种子生活力,并可用低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