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考虑到小流域基础信息不详,难以有效地进行规划、治理和监管的实际,基于河南省地形和流域水系分析,应用高精度DEM、水系图等基础数据,开展了全省水土保持小流域划分工作,详细说明了小流域划分原则与流程。划分结果可为全省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监督管理、规划评估等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2.
基于流域小流域一体化管理的思路,综合运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按照天津蓟州山区地形地貌特点、自然汇水关系和水土保持特点,通过地形空间分析和流域特征信息提取,建立了流域水系拓扑模型,并进行了小流域编码命名。基于满足自然汇流分析和行政管理两种方式,建立了小流域基础地理数据库,可为蓟州水土保持规划、综合治理监测评价、监管信息化建设等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3.
围绕辽宁省第五次土壤侵蚀普查,以全省融合后的遥感影像为调查底图,以全省遥感影像数据库、小流域基础空间数据库、水土保持业务数据库为基础,以水土保持业务为导向,建立能够对全省范围内小流域水土保持信息进行分析、展示与查询的综合管理系统。系统利用"3S"、三维可视化、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为小流域信息管理提供应用支撑。  相似文献   

4.
信息     
水保司召开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座谈会2006年1月6日上午,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在京召开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座谈会。水利部总工刘宁出席会议并讲话,水土保持司刘震司长主持了这次会议。刘宁指出:我国开展小流域治理20多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保护水资源,离不开水土保持,水土保持是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小流域具有基础单元的特点,同时又有包容性、动态性和交互性的特点。小流域综合治理要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就要因地制宜地寻求新的突破。北京等地介绍的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经验,正是一种建设在郊区、受益在城市的新的…  相似文献   

5.
以"牡丹江市石头沟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为例,探讨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监测的内容及方法,为相似流域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监测工作提供参考,为广泛开展的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提供基础数据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京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由数据管理、图形图像管理、计算模型和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四个相互关联的模块组成 ,可实现水土保持基础信息的科学管理、水土流失快速调查、动态监测、评价分析以及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等功能。运用该系统完成了 2 0 0 0年北京市 1.6万km2 水土流失遥感调查工作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介绍了各模块的具体功能。  相似文献   

7.
小流域试点是水土保持工作的前沿阵地 ,重点研究解决水土保持事业前进道路上的治理技术问题。长江流域实施小流域试点 2 0年来 ,探索出不同水土流失类型区的治理模式和技术 ,为流域水土保持工作指明了方向 ,建立健全了小流域水土保持管理体系 ,推进了面上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并培养锻炼了一批水土保持技术骨干。面对当前经济快速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的新形势 ,小流域试点工作应拓宽思路继续创新 ,依靠科技 ,加强基础数据观测和专题研究 ,加强技术总结 ,加强试点的成果管理和后续管理 ,重点建设一批示范小流域 ,以促进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2011年以来,围绕山西转型跨越发展目标,启动实施了红色小流域建设项目,监督管理深入开展,民营水保蓬勃发展,全省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要抓住中央生态文明建设给水土保持带来的新机遇及全省转型跨越发展对水土保持提出的新要求,认真施行《水土保持法》,实施区域水土保持战略,建设红色小流域,全面强化监督管理,深入开展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推动我省水土保持事业再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9.
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湟水流域西宁项目区小流域建设项目是黄河水利委员会首批立项的湟水流域重点支流治理项目。项目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对于推动西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加快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小流域治理积累了经验,并为全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发挥了良好的示范辐射效应。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山东省各地水土保持部门,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经验,在全省推广了“九结合的综合配置模式”和受到当地群众拥护的治理政策,使小流域综合治理优势得到了较充分的发挥,有力地促进了全省水土保持工作广泛深入地开展。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水土保持科技工作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福建省的水土保持科技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一是开展了水土流失遥感调查、山地开发水土流失现状调查、水土保持重点县小流域普查等基础工作;二是建立了水土流失预测模型和小流域数据库;三是筛选出水土保持先锋植物,研究出多项水土流失治理技术;四是推广了治理新模式,加强了交流与合作。近期研究的重点是: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技术研究,侵蚀劣地植被快速覆盖技术研究,面源污染水土保持控制技术研究,水土保持优良植物的筛选、引进及推广,水土流失监测和水土保持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推广,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与推广和水土保持治理示范区的建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设计水土保持电声沙盘模型,为水土保持教学提供更为直观性的动态演示效果。[方法]以典型小流域为基本蓝本,依据光、电、声系统对流域基本特征、水土流失类型、水土保持措施进行演示,借助微型人工模拟降雨系统演示不同降雨强度、降雨类型情况下的水土流失强度、水土保持措施效益、水土保持监测情况。[结果]水土保持电声沙盘模型实际上是把一个简化的小流域分为12个大的演示区域,该模型侧重地形地貌、地物特征表达以及地理特点、自然要素的表现,能演示流域的边界及与周边流域的联系,典型小流域系统的基本组成要素,水土保持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水文网系统的组成及汇流过程。[结论]水土保持电声沙盘具有仿真性、趣味性、体验性、自主性、互动性,能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现已完成水蚀、风蚀综合治理面积26946.44km~2,但大量的水土保持设施老化失修,丧失了水土保持功能,导致效益衰减。据计算,全省每年约需1.81亿元运行管理费和维护费,而国家仅投入300万元用于小流域治理。因此,目前水土保持经济自我维持良性循环难以做到。实现水土保持经济良性循环的对策主要有:国家对水土保持在各项政策上给予优惠、倾斜;进一步改革投资机制,提高投资效益;依法监督管理收取水土流失防治费、建立服务性实体和小流域服务站等,增强水土保持自身发展活力。  相似文献   

14.
<正>1 大流域治理开发已成为水土保持治理开发的主要形式从山西省的水土保持发展实践来看,50年代提出了以支毛沟为单元进行综合治理,60、70年代将水土保持推向重点小流域综合治理,并提出发展小流域经济,全省先后用不同渠道资金安排730条重点治理小流域,其中有300多条小流域达到省政府规定的高效小流域标准,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发挥了重要的示范作用.重点小流域面积多为几个、十几个、几十个平方公里.进入80年代,水土保持工作进入了建国以来时间较长的黄金时代.随着对水土保持认识的不断深化,投资力度的逐渐加大,全省各地除普遍推行户包.  相似文献   

15.
北京生态清洁小流域深化发展方向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为出发点,对水土保持工作作了简要回顾与前瞻,将水土保持发展过程简要分为传统水土保持、环境水土保持和自然水土保持三个阶段,每个发展阶段均由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并各有其主要特征。当前的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属于环境水土保持阶段,与北京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在相当长时期内仍将是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主流。今后需要在基础环境模型、流域管理机制等方面开展重点研究与推广实施,以使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体系更趋完善。  相似文献   

16.
黄土高原小流域坝系水土保持监测技术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全面、系统地监控和及时掌握坝系工程建设和运行的基本情况,积累基础资料,为坝系工程建设综合效益评价提供技术支撑,为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必须开展坝系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以《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小流域坝系监测导则》等规范为依据,结合编制黄土高原小流域示范坝系监测设计的工作实践,提出了黄土高原小流域坝系水土保持监测的内容、方法及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论述山西省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的基础上,提出了把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以饮水安全为目标实施重要水源区水土保持、奋力建设高标准水土保持示范区、编制批复全省的水土保持规划、持续抓好水土保持项目建设、高度重视革命老区的小流域治理扶贫攻坚、全面提高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强化水土保持科技支撑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绿化·美化·净化·产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要从"四化"即"绿化"美化"净化"和"产业化"方向科学有序发展。"绿化"是支撑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目标的基础,"美化"是提升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质量的砝码,"净化"是左右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成败的关键,而"产业化"是衡量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效益的试金石。这4个方面的工作做好了,一个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的建设工作才算全面完成。  相似文献   

19.
山西省的水土保持科学研究,自50年代中期以来不断深入发展。本文综述了全省水土流失规律,水土保持规划、农业技术措施,林草生物措施,沟道工程措施,小流域综合治理,新的水土流失防治等7个方面的发展过程,并提出了水土保持科研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20.
山西省在以小流域为治理单元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始终把完善政策和创新治理组织形式及运作管理机制作为推进小流域生态环境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认真总结群众的创造和经验,积极支持和鼓励广大干部群众不断探索治山治水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从政策、机制、投入、技术等各方面大力推进小流域治理,为建设良好生态环境和现代生态农业,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