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花生连年重茬和农民"重治轻防"的病虫害防治习惯,导致花生死棵现象逐年加重。花生主产区特别是春花生主产区,轻病田病株率在5%~10%,重病田病株率达30%以上,严重影响花生的产量和品质。导致花生死棵的原因主要是根腐病、茎腐病、青枯病和白绢病等病害。其中根腐病、茎腐病和白绢病属于真菌性病害,青枯病属于细菌性病害。预防和减轻花生死棵现象,必须采取综合防治的方法。1农业防治1.1轮作倒茬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是我国花生的主要产区之一,近年来.花生种植面积稳定在100万hm~2左右,随着花生种植面积的增加,连作情况更加突出.病害的防治工作更加重要。在河南省花生的主要病害有叶斑病、青枯病、网斑病和焦斑病等。1花生主要病害的发生时期及症状1.1花生叶斑病  相似文献   

3.
孙瑞 《种业导刊》2021,(2):29-33
作物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形成受到气象因素的制约。研讨作物对气象因素的要求及其反应规律,可为农作物生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分析了正阳县夏花生各生育时期所需的气象条件需求,利用正阳县1959—2018年近60 a来5—10月气温、降水、日照等气象资料,分析其变化特征,阐述各主要气象因素对夏花生生长的影响,同时指出花生常见病害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并提出应对措施预防花生病害的发生,以期为全县夏花生生产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分析正阳县60 a来气象数据得出,正阳县年平均气温为15.2℃,年平均降水量为961 mm,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960.6 h,夏花生全生育期活动积温为3760.7℃,5—10月平均气温为23.2℃,平均日照总时数为952.0 h,平均降水量为697.9 mm,这些必备的光、热、水等气象因素可以为夏花生高产提供高积累、低消耗的有利保障,但各种气象因素合理配置即风调雨顺的年份才能使得花生高产优质,建议充分利用当地的气候资源,选取优良的花生品种,合理利用气象条件,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同时密切关注当地天气预测、预报,把低温、冻害、暴雨、干旱等灾害性天气对夏花生生产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提高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4.
花生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近年来民权县花生栽培中出现的网斑病、茎腐病、叶斑病、锈病、青枯病等主要病害,提出花生病害防治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5.
豫花9327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针对河南省夏直播花生的发展而选育的优质高产特早熟抗病花生新品种,2000~2002年分别参加了河南省夏直播花生区域试验和生产试  相似文献   

6.
从花生品种选择、田间管理、病害防治等方面分析了花生良种的培育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地膜覆盖栽培花生能提早上市,增加产量,但地膜覆盖增加了田间湿度,加上连年重茬和农民"重治轻防"的病虫害防治习惯,导致地膜花生田间死棵现象逐年加重,在春花生主产区,轻者病株率在5%~10%,重者达20%以上,严重影响花生的产量和品质。导致花生死棵的另一原因是根腐病、茎腐病、青枯病、白绢病等病害。要预防死棵现象的发生,必须采取综合防治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夏直播花生面积逐年扩大.但适合夏直播种植的花生品种匮乏,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花生品种生育期普遍较长,在夏直播的情况下,饱果率低,籽仁饱满度差,商品性降低,已不能满足生产的发展及市场的需要.因此,培育高产、早熟、优质的大果花生品种,对于促进花生生产的发展及提高产品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花生锈病是一种专门为害花生的专性病害,不仅使花生减产,而且使花生果仁变质,不能食用,严重影响花生的产量和经济效益。笔者在生产实践中,经常看到农民面对暴发性的花生锈病束手无策。为了帮助花生产区农民有效地防治该病,根据多年来的花生生产实践,现将该病的为害情况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王东 《种业导刊》2014,(3):17-17
<正>1夏花生的生育特点夏花生生育期间雨热同季,生长发育迅速,各生育阶段相应缩短,具有"三短一快"的生育特点,即苗期短、有效花期短、饱果成熟期短和生长发育快。2夏花生的高产栽培技术要点2.1选用优良品种夏花生主推品种宜选用远杂9102,搭配种植豫花15、郑花农7号、远杂9307等品种,并注意选择粒大饱满贮存良好的健全种子,确保苗全苗壮,打好丰产  相似文献   

11.
花生是"高饱腹感"食物,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并具有降低胆固醇、延缓人体衰老等功能。农业是我国的基础行业,在我国农业收入方面,花生的收入占了很高的比例,因此,在经济飞速发展的现在,研究优质花生的高产种植技术,对我国花生种植意义十分重大。从花生种植的外界环境、品种选择、种植方式及播种要求、病虫害防治几方面,讨论了花生的优质高产种植技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种植花生经济效益较好,豫南夏花生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常年种植面积为30万hm2,主要分布在驻马店、南阳、周口等地。由于有些地块常年进行连作,再加适宜的气候条件和缺乏高效的防治措施,夏花空秕现象较普遍发生,对夏花生的产量影响很大。2011~2013年通过在驻马店市汝南县老君庙镇、新蔡县蛟停湖乡部分田块调查,夏花生空秕率在10%~30%,有的地块超过50%。  相似文献   

13.
豫花9327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针对河南省夏直播花生的发展而选育的优质高产特早熟抗病花生新品种,2000~2002年分别参加了河南省夏直播花生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在试验中表现突出,比对照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居试验第1位,2003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4.
花生感染多种病害。在美国西南部和其它种植花生的地区,由真菌引起的病害是花生生产的主要威胁。含抗真菌基因的转基因花生品系为防治真菌病害提供了可供选择的新方案。在3年的较小田间小区中评价了含抗真菌基因的32个转基因花生品系的菌核病反应。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在花生的整个生长季节观察记载了发病率,并对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5.
<正>(接上期)6.花生锈病花生锈病是专门危害花生的重要病害之一,它主要引起花生叶片早枯,严重时大量枯枝落叶,植株枯死,荚果不充实,落果,烂果,一般减产20%,严重的高达50%60%。还能导致花生果、仁变质,不能食用,严重影响花生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引起花生锈病的病原为担子菌亚门真菌落花生柄锈菌,此菌在我国花生上未见冬孢子。夏孢子近圆形,橙黄色(图1),表面具小刺(图2),孢子中轴两侧各有一发芽孔。夏孢子  相似文献   

16.
绿色食品花生基地建设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选择无工业“三废”污染、符合环境(土壤、水质、大气)质量标准的生态区域(豫南中小果产区,豫东、豫北大果产区)作为绿色食品花生生产基地。豫南中小果产区采用夏花生地膜覆盖栽培,豫东、豫北大果产区采用小垄宽幅麦套种或大垅宽幅麦套种地膜覆盖栽培,通过选用优良品种,优化配方施肥,综合防治病虫害,农业措施控制黄曲霉污染等措施,花生荚果产量可达6000~7500㎏/hm2,出口价(花生仁)比普通花生高出1200元/t,增收达2700~3600元/hm2。  相似文献   

17.
<正> 花生是一种生长周期较短、效益显著的经济作物。但春种花生容易受病虫和杂草的为害,而且影响较大,常常引起减产甚至失收。下面就花生病虫害防治和杂草防除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参考。花生的主要病害有青枯病、立枯病、叶斑病和锈病等;主要的虫害有蚜虫、蓟马等。主要病害防治1.青枯病、立枯病一是选用抗青枯病品种,如粤油256、粤油92、粤油169等;二是采用整地前亩用50公斤碳铵作底肥可有效防治青枯病、立枯病;三是在幼苗期用69%安克锰锌1000倍液、75%百菌清800倍液、20%  相似文献   

18.
调查结果表明,新疆甜瓜病害约十几种,但危害严重的主要有白粉病、霜霉病、疫霉病、枯萎病、细菌性叶斑病等。针对新疆甜瓜主要病害防治应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强化农业技术措施,结合运用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诸项措施,达到经济、安全、有效防治甜瓜主要病害和减轻农药残留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指出了豫南夏花生地下害虫蛴螬的危害特点,总结了蛴螬危害逐年加重的原因和发生规律,提出了防治措施。摘要:  相似文献   

20.
花生青枯病是重要的花生细菌性病害,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均有大面积发生.我国是世界上花生青枯病面积最大的国家.17个省、自治区病地面积在30万hm^2以上。长期以来.对花生青枯病未找到可行的化学药剂防治方法。实行轮作换茬虽能降低发病程度.但不能根除危害。种植抗病品种是当前国内外防治青枯病最重要的措施,既省工省力,又节约开支,还利于环保.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