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饲用小黑麦在海河平原区的生产性能及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海河平原区对11个饲用小黑麦品种进行了生产性能比较试验以及旱作条件下适应性,试验得出:冀饲-1成熟早,生育期短,抽穗期比对照中新830提前6d,干草产量高,比对照中新830提高26.7%,能与春播作物形成一年两作,适于在海河平原区推广利用;冀饲-2在海河平原地区鲜干草产量均较高,分别比对照中新830增产4 854.3kg/hm2和777.0kg/hm2,属于高产品种,茎叶比低,叶量丰富是海河平原区主要品种推广种植。旱作条件下种植,饲用小黑麦株高比正常管理条件下降低64.6%~83.4%,分蘖数和成穗数分别减少60.0%~74.7%和85.3%~98.1%,鲜干草产量分别降低69.3%和70.2%,利用价值不大,只有在一定的灌溉和施肥条件下种植才能产生较好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海河平原区播期和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Zea mays L.)生产性能和饲用品质的影响,2017-2019年以‘北农青贮368’、‘冀青贮1号’和‘郑单958’为试验材料,设置3个播期、5个种植密度,测定了不同处理下青贮玉米生物产量、农艺性状、饲用品质,并利用Milk2006对不同处理下青贮玉米的生物产量和饲用品质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播期和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生物产量、吨干物质产奶量和公顷产奶量均影响显著。6月5日播种时,3个青贮玉米品种平均生物产量和公顷产奶量均最高,分别达到19.29 t·hm-2和27.57 t·hm-2。不同种植密度下青贮玉米吨干物质奶产量在7.50万株·hm-2时最高,饲用品质最优。综合评价认为:海河平原区青贮玉米适宜播种期在6月5日左右,种植密度为7.50~8.25万株·hm-2,为降低成本,减少倒伏风险,建议适宜种植密度7.50万株·hm-2。  相似文献   

3.
许丽华  付刚  钟志明 《草业科学》2023,(6):1592-1599
为探究氮肥施用量对拉萨达孜地区饲用黑麦(Secale cereale)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的影响,以‘冬牧70’饲用黑麦为研究材料,设置5个不同纯氮施氮水平(0、 75、 150、 225、 300 kg·hm-2,分别用N0、 N75、 N150、 N225、 N300表示),连续两年测定饲草的株高、枝条数、鲜草产量、干草产量以及营养价值相关指标。结果表明,饲用黑麦的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在适宜氮肥施用量范围内显著提高(P <0.05)。氮肥施用量为225 kg·hm-2下的饲用黑麦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最为优良,2020年和2021年饲草干草产量分别为9 898.33和9 390.14 kg·hm-2;饲草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淀粉、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等重要营养价值评价指标均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得到改善。从饲草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综合考虑,试验区饲用黑麦种植建议氮肥施用量为225 kg·hm-2...  相似文献   

4.
不同类型饲用玉米品种群体生理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通过2种类型饲用玉米品种的密度定额试验,结果表明,2类饲用玉米品种的生理特性和生长发育规律不同。明确了青贮青饲型玉米科多8号的适宜栽培密度为6.73万株/hm2左右,合理叶面积指数吐丝期为6.80左右,成熟期保持在4.05以上,全生育期总光合势应维持在417.88万(m2.d)/hm2以上,平均净同化率应在5.72 g/(m2.d)以上,平均作物生长率在226.12 kg/(hm2.d)以上,其生物学产量可达到20 778.4 kg/hm2;粮饲兼用型玉米陕单310的适宜栽培密度为6.90~7.95万株/hm2,合理叶面积指数吐丝期为5.71~6.47,成熟期为3.54~3.94,全生育期总光合势应在358.11万(m2.d)/hm2以上,平均净同化率在5.06 g/(m2.d)以上,平均作物生长率在183.66 kg/(hm2.d)以上,其籽粒产量可达7 248.5 kg/hm2,生物学产量可达到14 798.0 kg/hm2。  相似文献   

5.
项目组于2008~2010年在瓮安县草塘镇进行了饲用灰萝卜的区域试验,2008~2009年的播种时间为10月下旬,2009~2010年的播种时间为9月上中旬。结果显示,9月上中旬播种的饲用灰萝卜的鲜草产量、种子产量、块根产量及入土深度均高于10月下旬播种的。鲜草产量最高的是花溪灰萝卜,2008~2009年每667m。产量为5850kg,2009~2010年每667m^2产量为5970kg;种子产量最高的也是花溪灰萝卜,2008年播种每667m^2产量为175kg,2009年播种每667m^2产量为179kg;块根产量最高的也是花溪灰萝卜,2009年播种每667m^2产量为110kg,而2009年播种的则达到1100kg。因此,花溪灰萝卜在生产中更有利于推广,从而更好地弥补了农村冬季青饲料短缺的现状。  相似文献   

6.
项目组于2008~2010年在瓮安县草塘镇进行了饲用灰萝卜的区域试验,2008~2009年的播种时间为10月下旬,2009~2010年的播种时间为9月上中旬。结果显示,9月上中旬播种的饲用灰萝卜的鲜草产量、种子产量、块根产量及入土深度均高于10月下旬播种的。鲜草产量最高的是花溪灰萝卜,2008~2009年每667m2产量为5 850kg,2009~2010年每667m2产量为5 970kg;种子产量最高的也是花溪灰萝卜,2008年播种每667m2产量为175kg,2009年播种每667m2产量为179kg;块根产量最高的也是花溪灰萝卜,2009年播种每667m2产量为110kg,而2009年播种的则达到1 100kg。因此,花溪灰萝卜在生产中更有利于推广,从而更好地弥补了农村冬季青饲料短缺的现状。  相似文献   

7.
酿饲兼用型高粱和粮饲兼用型玉米饲用价值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比较不同种植方式下酿饲兼用高粱和粮饲兼用玉米的饲用价值,本研究以陇东旱塬露地种植的酿饲兼用高粱(Sorghum bicolor)和全膜双垄沟播种植的粮饲兼用玉米(Zea mays)为研究材料,进行了两者饲用物质产量的比较试验和经济效益分析,测定了其乳熟期全株和成熟期秸秆的营养成分和饲用价值,并从营养成分、饲用品质、和饲用能量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种植露地酿饲兼用高粱的经济效益高于全膜粮饲兼用玉米;乳熟期,露地酿饲兼用高粱饲用营养成分、饲用品质和饲用净能等大部分指标低于全膜粮饲兼用玉米,存在显著差异(P 0.05);成熟期结果与乳熟期相反,但二者秸秆营养成分、饲用品质和饲用净能等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 0.05);露地酿饲兼用高粱每公顷的粗蛋白产量、总可消化养分、干物质产奶净能高于粮饲兼用玉米,差异极显著(P 0.01)。露地种植酿饲兼用高粱的经济效益和成熟期秸秆饲用价值优于全膜玉米,建议在西北旱作区露地种植酿饲兼用高粱代替全膜粮饲兼用玉米。  相似文献   

8.
采用小区试验方式,在施肥水平、管理条件一致的情况下,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青贮饲用玉米Zeamays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栽培密度对青贮饲用玉米产量和品质都有影响,采用85 cm×15 cm和65 cm×25 cm播种密度(即61 530~78 450株/hm2)的青贮玉米产量高,品质较好,效益最高,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为四川省青贮饲用玉米的大田生产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8份饲用小黑麦在贵阳的生态适应性及生产性能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对8份饲用小黑麦品种在贵阳地区的生产性能及适应性进行了评价,试验表明:黔饲1号成熟早,生育期短,抽穗期比对照中新830提前6 d,干草产量高,比对照中新830提高26.7%;黔饲2号鲜、干草产量均较高,分别比对照中新830增产9 854.3 kg/hm~2和3 777.0 kg/hm~2,属于高产品种,茎叶比低,叶量丰富,可作为贵州当前主要品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滇西北高海拔地区提高牦牛养殖补饲水平、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高原特色畜牧业绿色健康发展的草地建植模式。在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小中甸县开展了小黑麦(×Triticosecale Wittmack, T)和饲用豌豆(Pisum Sativum,F)混播试验,对不同处理下的饲草产量、品质和土壤养分等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饲用豌豆与小黑麦适当混播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加饲用豌豆的株高,有利于田间收获;适宜混播可有效提高饲草产量,混播比例T∶F为40∶60可获得较高的饲草产量,与小黑麦单播相比,干草产量增加59%,鲜草产量增加113.1%;与饲用豌豆单播相比,干草产量增加18.9%,鲜草产量增加10.1%;该比例下的粗蛋白含量为18.5%;较小黑麦单播处理,小黑麦与饲用豌豆适宜混播可改善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综合考虑饲草产量、品质和表层土壤性状,得出小黑麦与饲用豌豆混播最佳比例是40∶60。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海河低平原区施氮磷肥对高丹草(Sorghum bicolor×S.sudanense)生产性能及饲用品质的影响,确定合理的施肥量,研究以冀草2号高丹草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小区栽培法,测定并分析了不同氮磷施肥处理下(N:0、90、180、270、360、450kg·hm~(-2);P:0、45、90、135、180、225kg·hm~(-2))高丹草产量性状、饲用品质以及土壤养分等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氮磷施肥量的增加,不同氮肥处理下以N270P180(N:270kg·hm~(-2),P:180kg·hm~(-2))水平的全年干草产量显著高于未施肥对照(P0.05),而不同磷肥处理下的全年干草产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高丹草粗蛋白含量、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糖锤度含量以及相对饲用价值在不同氮磷施肥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施氮会显著增加硝态氮含量,其硝态氮含量平均比对照增加了62.6%。不同氮肥处理下土壤全氮、碱解氮含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磷肥处理下土壤速效磷含量高于或显著高于对照。综合分析得出,海河低平原区高丹草合理的施肥量为,N:180~270kg·hm~(-2),P_2O_5:90~135kg·hm~(-2)。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以甘农2号小黑麦(×Triticosecale Wittmack)为试验材料,通过研究其在高寒牧区秋播条件下株高、枝条数、干草产量、营养品质(营养价值,干物质消化率)对氮肥施用量和播种密度的响应,以确定其最佳施肥量和播种密度,为高寒牧区小黑麦的大面积示范推广提供技术支持。单因素结果表明,氮肥施用量为240 kgN·hm-2(播种前:25%,返青期:37.50%,拔节期:37.50%)时,秋播甘农2号小黑麦的平均干草产量(15.31 kg·hm-2)、粗蛋白含量(11.99%)和综合评价值(0.76)均较高;播种密度为843万基本苗·hm-2时平均干草产量较高(15.11 kg·hm-2),综合评价值(0.77)最高;氮肥施用量和播种密度间的交互作用表明,氮肥施用量为360 kg N·hm-2、播种密度为843万基本苗·hm-2时,高寒牧区秋播甘农2号小黑麦干草生产田的干草产量(18.71 kg·hm-2)和综合评价值(0.80)最高。  相似文献   

13.
不同类型青贮玉米饲用产量及营养价值对密度调控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青贮玉米(Zea mays L.)产量及品质对密度调控的响应机制,本试验以粮饲兼用型品种冀承单3号及青贮专用型品种真金青贮31号为供试材料,设5个密度梯度,采用裂区设计,对青贮玉米饲用产量及饲用营养价值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种植密度下,冀承单3号籽粒产量高于真金青贮31号的籽粒产量,而冀承单3号的秸秆产量及全株产量低于真金青贮31号,冀承单3号及真金青贮31号获得最高籽粒产量的密度均低于其获得最高全株产量的密度;冀承单3号获得最高全株产量的密度为8.25×104株·hm-2,全株青贮产量达21 364.69 kg·hm-2;冀承单3号获得最高粗饲料分级指数的密度为7.11×104株·hm-2,粗饲料分级指数达35.13 MJ·d-1;真金青贮31号获得最高全株产量的密度为7.31×104株·hm-2,产量达25 254.82 kg·hm-2;真金青贮31号获得最高粗饲料分级指数的密度为7.01×104株·hm-2,粗饲料分级指数达24.12 MJ·d-1。综合青贮玉米饲用产量及饲用营养价值,推荐冀承单3号高产优质种植密度为7.11×104株·hm-2~8.25×104株·hm-2,推荐真金青贮31号高产优质种植密度为7.01×104株·hm-2~7.31×104株·hm-2。  相似文献   

14.
以‘甘农6号’紫花苜蓿为试验材料,研究施肥(磷肥)、灌溉和种植密度3种农艺措施对紫花苜蓿种子产量组分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肥处理下,紫花苜蓿单位面积生殖枝数与种子产量关联性最大;在灌溉处理下,紫花苜蓿每花序小花数与种子产量关联性最大;在密度处理下,每花序荚果数与种子产量的关联性最大。宁夏盐池地区紫花苜蓿种子生产,可在现蕾期和盛花期适当灌溉675 m3·hm-2;施磷肥180 kg·hm-2作为底肥,在种植第2年至第4年种子总产量达1 228.02 kg·hm-2;种植密度控制行距为60 cm,株距为30 cm,在种植第2年至第4年种子总产量达1 882.17 kg·hm-2。  相似文献   

15.
种植密度和行距配置对紫花苜蓿群体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甘肃省主栽品种甘农3号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cv.Gannong No.3)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甘肃荒漠灌区播种量(12,16,20和24kg·hm-2)和行距配置[3种等行距10、15和20cm,2种宽窄行距6行×10cm(窄)+40cm(宽)和6行×10cm(窄)+30cm(宽)]对其干草产量、茎叶比及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行距处理中,20cm行距的苜蓿干草产量显著高于15、10cm和两种宽窄行距(P0.05);不同的播种量处理中,播种量为16kg·hm-2的苜蓿年总干草产量显著大于20、24和12kg·hm-2(P0.05)。播种量为16kg·hm-2、行距为20cm时,初花期苜蓿粗蛋白、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钙、磷含量分别为21.89%、3.59%、33.69%、30.98%、1.34%、0.11%,其粗蛋白含量和年干草产量(32 841.71kg·hm-2)显著高于其它处理(P0.05)。从产量和营养品质综合考虑,该地区播种量为16kg·hm-2、行距为20cm是高产、稳产的最佳配置。本研究结果对苜蓿的栽培与管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饲用黑麦适宜青刈时期及青刈次数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贵波  乔仁甫 《草业科学》2005,22(10):47-50
在河北低平原区对饲用黑麦Secale cereale的青刈时期及青刈次数研究表明:饲用黑麦以收获鲜草为目的,进入果园生态系统与果树间作是可行的.随着刈割时期的推迟,鲜干比、茎叶比、粗蛋白含量逐渐下降;在抽穗期结束其生育进程前提下,从鲜草、干草、粗蛋白产量综合比较,青刈次数1次优于2次,1次刈割最佳时间在饲用黑麦的抽穗初期至抽穗期;饲用黑麦春季要进行多次刈割时,每次刈割时株高应在50 cm以下(拔节期以前)进行.到孕穗期则不能再刈割,否则不能再生.  相似文献   

17.
刈割后氮肥施用对饲料油菜地上部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在湖北地区冬闲田推广饲料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的种植,以饲料油菜1315为试验材料,在湖北省冬闲田研究刈割后氮肥施用对饲料油菜地上部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第1次刈割后,施用氮肥能显著增加饲料油菜地上部产量(P0.05),与不施氮肥处理(N_0)相比,施用17.25kg·hm~(-2)(N_1)和34.5kg·hm~(-2)(N_2)饲料油菜干草产量分别增加了50.0%和75.0%,粗灰分产量分别提高了45.7%和53.2%,粗纤维产量分别提高了50.7%和90.4%,粗蛋白产量分别提高了84.5%和159.3%,粗脂肪产量分别提高了53.9%和83.8%,可溶性糖产量分别提高了64.7%和68.5%,提升了饲料油菜的生产水平。综合考虑,在湖北地区冬闲田种植饲料油菜,为了提高油菜产量和品质,建议在第1次刈割后追施30kg·hm~(-2)。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出适合于三江源区燕麦(Avena sativa)和小黑麦(×Triticale Wittmack)混播比例,在青海省甘德县进行了燕麦与小黑麦不同混播处理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供试的5个混播处理中,混播组合燕麦60%+小黑麦40%处理下的干草产量最高,为13605 kg·hm–2,显著高于单播(P<0.05),和燕麦50%+小黑麦50%处理差异不显著(P>0.05)。燕麦60%+小黑麦40%处理下的燕麦株高最高,比燕麦单播提高6.5%。燕麦60%+小黑麦40%处理下的燕麦单株产量和单株地下生物量均显著高于燕麦单播和其他供试混播处理(P<0.05);小黑麦单株产量在燕麦40%+小黑麦60%处理下最高。燕麦60%+小黑麦40%处理下的燕麦和小黑麦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均低于单播,粗蛋白含量最高。利用干草产量、粗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的相对值进行隶属函数值综合评价,得出混播处理的最佳比例为燕麦60%+小黑麦40%。  相似文献   

19.
选择光周期不敏感型冀草1号、光周期敏感型冀草2号高丹草(Sorghum bicolor×S.sudanense)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不同种植密度处理,分别于抽穗期、开花期、乳熟期分析了高丹草农艺性状及饲用品质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抽穗―乳熟期,低密度(6.0万~7.5万株·hm~(-2))处理下,冀草1号、冀草2号高丹草的主茎直径显著高于高密度处理(30.0万~37.5万株·hm~(-2))(P0.05),但其它农艺性状无显著差异(P0.05)。乳熟期,不同种植密度对冀草1号高丹草的干草产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15.0万株·hm~(-2)处理下的粗蛋白含量和相对饲用价值显著高于7.5万株·hm~(-2)处理(P0.05);种植密度在30.0万株·hm~(-2)处理下,冀草2号高丹草的干草产量显著高于12.0万株·hm~(-2)处理(P0.05);但12.0万株·hm~(-2)处理下的饲用品质指标与其它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综合得出,海河平原区,乳熟期刈割时,光周期不敏感型高丹草适宜种植密度为15.0万株·hm~(-2),光周期敏感型高丹草适宜种植密度为12.0万株·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