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山东省是畜牧业大省,发展牧草产业是山东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重要内容,对山东省草食畜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粮改饲"政策的实施,有利于优化农业种植结构,为满足草食家畜对牧草的需求奠定基础;有利于调整牧草生产模式,联合龙头企业推进牧草产业发展;有利于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初步显现,形成多种生产经营模式。但在"粮改饲"实施过程中面临劳动力趋于老龄化,综合接受能力薄弱;牧草种植面积规模偏小,青贮机械装备数量有限;政策不完善,收购企业大额资金投入困难等问题。因此,需要完善"粮改饲"政策支持体系;强化宣传与培训力度;加快机械设备技术研发,保障牧草生产进程。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是农业大省,发展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当前发展遭遇瓶颈,一方面,农户种植玉米收益不高,影响种粮积极性;另一方面,养殖户缺乏优质饲料供给,养殖成本高、效益低。为解决种养不协调问题,国家出台了"粮改饲"政策,目的在于通过青贮玉米提高种植户收益,同时激发养殖户青贮饲料投喂积极性,实现种养结合,粮食、经济作物、饲草料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在对河北省"粮改饲"试点地区和非试点地区调研基础上,分析河北省"粮改饲"政策实施状况,并针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为河北省进一步推进"粮改饲"战略布局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中国南方牧草产业发展基础、前景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牧草是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加快发展牧草产业,是减轻饲粹粮对粮食安全压力的有效途径.鉴于我国北方地区牧草生产压力大,基于区域自然资源禀赋、育种与推广成效、发展规模与模式等视角,探讨了南方地区牧草产业发展的可行性及其前景与效益.研究表明,南方地区牧草产业发展有着良好的自然资源优势,优质品种育种与推广成效显著,牧草种植初具规模,探索形成了适宜区域特点的种植模式;草商品市场需求强劲,南方地区发展牧草产业有着巨大的潜力和社会经济效应;但也面临着土地不平、技术不高、政策不全、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新时期亟需制定牧草种植补贴政策,完善生产经营体系,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实施优质草种繁育基地建设工程、优质饲草基地建设工程、草地畜牧业示范基地建设工程等一揽子重大工程项目,支撑南方牧草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朔州市地处北方农牧交错的黄金产业带,是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的核心区。近年来,随着"粮改饲"政策和"国家草牧业试验试点"政策的实施,朔州市成为全国重要的优质肉羊生产基地,朔州肉羊产业集群得到长足发展。基于山西省和朔州市2005—2016年肉羊产业发展数据,本研究在分析朔州市肉羊产业自身发展变化的同时,运用区位商、集中系数以及效率优势、规模优势、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对朔州市肉羊产业集群的集中度和竞争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集中度来看,朔州市肉羊产业集群集中化程度和专业化程度明显,且集中化程度高于专业化程度;从竞争力来看,朔州市肉羊产业集群具有明显的效率优势、规模优势、综合比较优势,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且效率优势处于上升阶段,规模优势已趋稳定。综上可知,得益于"粮改饲"政策和"国家草牧业试验试点"政策的实施,朔州市肉羊产业集群的集中度和竞争力自2014年起均有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5.
近日,记者从省畜牧局获悉,2019年中央财政资金1.6亿元支持我省粮改饲试点,从即日起全省养殖大县可申请粮改饲试点。粮改饲是调整种植结构的一项重要举措,主要引导种植全株青贮玉米,同时在适合种优质牧草的地区推广牧草种植,将单纯的粮仓变为“粮仓+奶罐+肉库”,将粮食、经济作物的二元结构调整为粮食、经济、饲料作物的三元结构。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粮改饲”政策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粮改饲"政策试点项目实施以来,内蒙古确立了"为养而种,为牧而农,过腹转化,农牧循环"一体化农牧业结构的发展思路,在政策执行中分类推进,以确保"粮改饲"政策取得成效。本文主要对内蒙古"粮改饲"政策的实施现状、模式、面临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优化"粮改饲"政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江西饲料》2015,(2):53-54
<正>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做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加快推进农牧结合,加快发展农区畜牧业,要在有条件的地方开展粮改饲试点,把粮食、经济作物二元结构改成粮食、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三元结构。"为适应新常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全力打造核心竞争力、提升产业综合生产能力,今年山东省畜牧业将重点推进"粮改饲"试点工作,大力发展"养殖企业+种植大户""养殖企业+种植合作社"和"养殖企业+自有种植基地"等  相似文献   

8.
卷首寄语     
2015年以来的3年中,"中央一号文件"的表述从"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开展粮改饲和种养结合模式试点,加快建设现代饲草料产业体系",到"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扩大粮改饲试点,加快建设现代饲草料产业体系",再到"统筹调整粮经饲种植结构.按照稳粮、优经、扩饲的要求,加快构建粮经饲协调发展的三元种植结构.…….大力培育现代饲草料产业体系".国家发展草地农业的战略决心愈加坚定,战略步伐日益稳健,步幅越来越大,倍道兼程.草业的春天到了!  相似文献   

9.
国家在"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推广粮改饲和种养结合模式,发展农区畜牧业,这是优化新型种养结构的必然选择。全国自2015年启动粮改饲试点工作以来,在发展方式上探索出了好的经验和做法。借此,甘肃在草食畜牧业发展基础较好的县区遴选了3—7个试点先行先试,取得了一些典型经验。本文通过对试点县区粮改饲工作进行总结,提炼出甘肃草食畜牧业在发展方式转变中如何利用好粮改饲政策利好的几条建议,以期加快甘肃牛羊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分析了贵州省修文县"粮改饲"项目实施现状、实施粮改饲项目的优势及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强化大农业发展理念、强化政策引导、强化全产业链推进、强化培育专业化青贮经营主体、强化技术研究和强化示范引导等建议,推动粮改饲进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11.
王国良  贾春林  盛亦兵 《草业科学》2010,27(12):152-156
山东省种植牧草历史悠久,地方品种“无棣苜蓿”(Medicago sativa)久负盛名,山东省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了草业科学研究体系。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牧草产业发展初具规模,但由于受市场、技术和政策等原因的影响,牧草产业发展很不稳定。本研究在综述山东省牧草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调研汇总,分别从市场导向、牧草贮藏与加工、草畜配套、牧草良种与栽培、机械化作业等方面分析了山东省牧草产业发展的技术需求。对山东省牧草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认为在产业政策上应出台补贴措施,调动种草积极性;加大科技支撑力度,在品种培育、配套措施、草产品加工、机械化等方面加强技术攻关;强化牧草基地建设和科技推广力度,重视牧草转化作用,延长产业链条建设;同时借助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的建设,对山东省牧草产业发展形成新的支撑。  相似文献   

12.
陕西地区拥有较为丰富的饲草料及农作物秸秆资源,肉牛产业发展仍不充分,通过对陕西省自然资源、饲草料资源及近年来肉牛养殖的现状调查分析,总结了陕西省肉牛养殖业发展中繁育基础及品种改良滞后、养殖规模发展不足、资源利用率低等一些问题,提出通过充分发挥资源潜力,科学规划区域肉牛产业,鼓励肉牛繁育场发展,推广肉牛养殖新技术应用,发展秸秆饲草收储加工企业等方法,促进陕西省肉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饲草产业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优质充足的饲草是保障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提。近年来,凉州区坚持“稳粮、优经、扩饲”,加快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依托中央“草原奖补”“粮改饲”等项目,采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推进优质饲草高产示范基地建设,有力促进了饲草产业健康持续发展。作为一名专业技术人员,本文就凉州区饲草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供业内参考。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临夏州委、州政府总结全州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经验,依据畜牧业特别是草食畜产业在我州的发展优势和潜力,把饲草料产业作为临夏州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和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本文从临夏州饲草料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建议与对策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为全面提高临夏州饲草料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5.
甘肃省牧草种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曾亮  陈本建  李春杰 《草业科学》2006,23(11):61-65
近年来,牧草种子产业正逐步成为甘肃经济新的增长点。从甘肃牧草种子产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出发,分析和阐述了甘肃牧草种子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和指出了发展前景,探讨和提出了在新一轮发展过程中应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树立“饲草就是粮食”理念,大力发展饲草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富裕 《草地学报》2023,31(2):311-313
饲草是草食动物的重要口粮。大力发展优质饲草产业,通过以草増粮、以草节粮、以草代粮等技术途径,可以扩大饲草来源、增加饲草产量、加大动物应用,实现化草为粮,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作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宁夏固原市畜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固原市草畜产业发展成效:主要包括饲养总量扩大、养殖基础设施改善、多元化饲草基地初步形成、肉牛养殖水平不断提升、肉牛良种化程度明显提高、产品营销向市场化方向发展、科技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并分析了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是基础母牛增幅缓慢、优质饲草转化率低、养殖业资金短缺、扩大再生产能力弱、养殖基础设施薄弱,不能满足发展需要、饲养方式落后,规模小效益低等;最后提出了7项具有可行性和建设性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孙雅琪  张春光 《中国饲料》2021,1(6):123-126
畜牧产业是青海省海东市重要的传统产业,历来受到政府重视。饲草饲料资源开发对畜牧产业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但由于农民不了解,干部不重视等因素,影响饲草饲料资源开发及产业发展。随着现代化工业体系的建立,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饲草饲料技术的发展。饲草饲料资源开发对地区农业资源循环利用、农民增收、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凸显。饲草饲料资源开发是发展现代畜牧业的必然趋势,是拉动产业链条、调整农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对地区经济发展有积极促进作用。青海省海东市在饲草饲料资源开发中仍存在一系列的问题,需要探索有效对策,促进海东市饲草饲料产业的发展和海东市的经济发展。 [关键词]饲草饲料|资源开发|青海省|海东市|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马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种草养马历史悠久,但人们对马用饲草的认识和研究还不足,致使现代马业和草业科学发展存在严重脱节现象,影响了两者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结合现代马业发展趋势及其对饲草的利用特点,综述了草地放牧、青干草、青贮及半干青贮饲草等在现代马业发展中的研究与实践现状,并提出了现代马业发展中草业科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以期为保障现代马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为拓展我国现代草业科学与技术发展空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畜牧业是陕西省现代农业发展最大的短板,栽培牧草区划对解决优质饲草短缺和推动陕西草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性指导意义。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空间分析法、模糊数学和层次分析法,结合陕西省地形数据、主要气象数据和土壤性状指标等,利用年降水量、年均温、土壤pH、地形地貌、坡度5个影响牧草生长的主要指标,对陕西省栽培牧草进行系统梳理,构建了模块功能全、适应性强的栽培牧草适宜性区划模型。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多年生黑麦草(Loliumperenne)、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 4种主要栽培牧草为例进行了模型分析,同时以冰草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此区划模型具有很好的可行性,可对牧草新品种引进、优质牧草生产提供科学预判和决策,也为陕西省数字草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