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琉璃苣是一种发展潜力大的食用、药用、观赏、美容及保健等多种功能集一身的特色多用芳香植物。为了充分发挥琉璃苣的多用功效,通过近几年的栽培种植,总结出琉璃苣在承德南部县区早春马铃薯收获后,包括种子精选、消毒浸种、直播及育苗、移栽定植、田间管理、收获等夏季一种(季)二收的高产栽培关键技术要点,为当地大面积推广该复种模式提供种植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的种植综合效益。本文作者探讨了早春马铃薯-夏玉米-菠菜连作栽培模式,在分析该模式研究背景的基础上,总结了早春马铃薯、夏玉米和菠菜3种3收高效栽培技术,以期为农民增收和农业增产增效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土地产出率,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岳普湖县推广实施"两菜一粮"栽培模式。"两菜一粮"模式:早春覆膜种植马铃薯,畦间间作春玉米,或麦田间作大蒜及菠菜等,再种植大白菜、萝卜或恰玛古,由原来的一年种植两季变成一年种植三季,提高单位效益,实现全县蔬菜产业效益、规模双丰收。株行配置:马铃薯起垄种植,垄距1米,1垄2行,株距30厘米,667米2理论株数4444株。玉米隔行在沟底中心种植,行距2米,株距25厘米,667米2理论株数1333株。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作为陕南城固县的主要经济作物,经过长期的种植经验积累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栽培指导,形成了城固县特有的早春马铃薯高产高效集成栽培技术和模式。为促进早春马铃薯的大面积种植、推广和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进程,提高早春马铃薯产量,改善产品商品性,促进农民增收,从而实现早春马铃薯产业经济效益最大化,对城固县马铃薯近5 a农业推广和栽培技术培训过程中收集的资料进行了整理和总结,形成一套高产高效早春马铃薯栽培技术和模式,主要包括选地整地、品种选择、播前处理、适时播种、田间管理、适时收获及3种高效轮作模式等七个方面,填补了国内早春马铃薯栽培技术方面的不足和欠缺。  相似文献   

5.
随着2015年,农业部正式提出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在承德中南部区域进行了马铃薯错期栽培,由于播种时间、施肥水平等多方面原因,造成产量不平衡,增效不明显。为马铃薯提早上市,增加效益,现总结早春错期马铃薯包括选地、整地、种薯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摘蕾、收获等栽培技术要点,满足农户对马铃薯错期栽培技术的要求,以期为进一步推广种植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利用甘蔗生长前期的空间套种早春大白菜,既可提高复种指数,很好地实现不同种作物的轮作,又可增加经济效益。笔者经几年种植,摸索出一套适合张家港市气候条件及市场要求的栽培模式,并介绍了该模式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7.
师宗县有旱地耕地面积3 066.67 hm2,常年玉米播种面积866.67 hm2。为了提高旱地生产效率,师宗县采取在玉米地间作豆类作物,豆类作物采收后及时套种一季秋马铃薯,待玉米、秋马铃薯收获后,抓住节令抢种一季早熟小春作物,形成了一年四熟的栽培模式。该模式具有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产出率、实现丰产丰收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正承德地处山区丘陵,为典型的一季作种植区域。中南部无霜期162天,北部110天,坝上仅为80天,主要种植玉米、谷子、小面积杂粮、马铃薯及鲜食玉米。随着2015年农业部正式提出马铃薯主粮化战略,马铃薯在承德市的种植面积每年都在逐年递增,种植区域逐年扩大,承德中南部马铃薯早春错期栽  相似文献   

9.
<正>大棚番茄长季和短季栽培主要是从栽培模式和时间上来定义的,二者在育苗、定植、收获时间,栽培密度,销售去向等方面有所差异。长季栽培特点相对于其他种植方式而言,产量高,收获期长,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好;长季栽培模式既能满足早春当地及出口市场,又可兼顾夏秋南销和出口。短季栽培特点是通过辅助加温进行抢早、高密植栽培,一年两茬种植,早春供应本地,秋茬南销兼出口,经济效益显著。本文主要介绍黑龙江地区大棚番茄长季和短  相似文献   

10.
早春利用拱棚栽培脱毒马铃薯,可比地膜提早20-30d上市,且薯块品质好产量高,该模式管理省工、操作简单、收益见效快,是春茬蔬菜种植的理想模式。本文总结了早春拱棚脱毒马铃薯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与处理、整地施肥、播种盖膜、扣棚、田间管理及收获等内容,以期为早春脱毒马铃薯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增加棉农的经济效益,对棉薯套作栽培模式及配套栽培技术进行了专项研究,从中选择出了适合河北廊坊市应用的栽培模式和配套栽培技术。一、高低垄大单行地膜覆盖高产高效栽培模式该种植模式带宽100cm,种1行马铃薯1行棉花。马铃薯种在低垄,行距100cm,株距16.  相似文献   

12.
<正>大棚番茄长季和短季栽培主要是从栽培模式和时间上来定义的,二者在育苗、定植、收获时间,栽培密度,销售去向等方面有所差异。长季栽培特点相对于其他种植方式而言,产量高,收获期长,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好;长季栽培模式既能满足早春当地及出口市场,又可兼顾夏秋南销和出口。短季栽培特点是通过辅助加温进行抢早、高密植栽培,一年两茬种植,早春供应本地,秋茬南销兼出口,经济效益显著。本文主要介绍黑龙江地区大棚番茄长季和短  相似文献   

13.
海伦市早春圆葱用棚室育苗再移植露地,进入伏天收获后,再种植油菜类的叶菜,此种圆葱复种油菜栽培模式,既扩大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又增加了复种指数。  相似文献   

14.
<正>青岛地区属半湿润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季,零度以上积温为3950~4500℃,完全可以满足马铃薯玉米一年两作。基本种植模式为早春2月下旬至3月上旬种植地膜覆盖马铃薯,6月中下旬马铃薯收获后种植玉米,10月中旬玉米收获后种植小麦。每667平方米(1亩)马铃薯可获得3500~5000千克产量,玉米可获得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里则街道办事处马铃薯套种棉花栽培模式很受欢迎,利用种棉花的春地,先期种马铃薯,再套种棉花,既提高了土地复种指数,又增加了农民收入。马铃薯与棉花共生期短,相互影响小,只要栽培措施得当,搭配合理,既收获了马铃薯,又基  相似文献   

16.
早春拱棚马铃薯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隆德县气候冷凉,露地地膜覆盖种植马铃薯收获时间一般在7月下旬,露地不覆膜常规种植在9月中旬收获,而5-7月份正是市场供应淡季。为了满足市场消费,隆德县在充分研究论证的基础上,推出了早春利用拱棚栽培早熟马铃薯,可比露地地膜栽培早熟马铃薯提前30d上市,比露地常规种植晚熟马铃薯提前90d上市,每667m2产值2000元以上,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马铃薯收获后还可复种早熟甘蓝、芹菜、菠菜等,增加单位面积效益。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鲜食玉米多熟制高产高效种植新模式,根据江苏淮北地区生态气候特点,研究了不同品种搭配处理对市场经济效益的影响、前季不同种植方式对鲜食玉米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以及不同类型作物种植模式对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江苏淮北地区选择合适的品种搭配可以实现一年双季鲜食玉米栽培新模式;双色鲜蜜/连甜糯209的双季栽培模式经济效益最高;早春设施大棚育苗移栽、双膜直播和地膜直播3种栽培方式的鲜食玉米均可在6月15日左右收获,对夏茬无影响;双季鲜食玉米种植模式经济效益最高,其次为鲜食玉米/水稻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里则街道办事处马铃薯套种棉花栽培模式很受欢迎,利用种棉花的春地,先期种马铃薯,再套种棉花,既提高了土地复种指数,又增加了农民收入。马铃薯与棉花共生期短,相互影响小,只要栽培措施得当,搭配合理,既收获了马铃薯,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燕山北部避温栽培马铃薯复种鲜食玉米的可行性,在承德中南部县区进行了早春地膜覆盖避温栽培马铃薯复种鲜食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模式的试验研究与示范,获得成功。介绍了该模式下马铃薯、鲜食玉米栽培技术,并分析了其产生的经济效益,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根据陕南气候特点和种植习惯,经过多年栽培实践,将马铃薯玉米间套技术与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新技术有机结合,总结出了马铃薯-玉米-大豆一年三熟高效种植模式,该模式在玉米基本不减产的基础上,增收一季马铃薯和一季大豆,增加了粮豆产出,提高了种植效益,在陕南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本文对该模式及关键技术做了详细介绍,以期能够进一步指导种植户生产,提高作物产量,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