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丽珠  徐云红 《绿色科技》2023,(5):83-86+92
为探索清香木种子最适发芽方法,采用不同发芽温度、不同初始浸种水温、不同贮藏期、不同浓度赤霉素、不同贮藏期、不同发芽方法对比试验其对清香木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清香木种子发芽最适宜温度为25℃;室温水浸种发芽率高且利于日常播种育苗所需;清香木种子随采随播发芽率最高,贮藏期越长,种子发芽萌动越慢,发芽率越低;赤霉素浓度为100×10-6发芽率最高;与低温层积、暖温沙床相比,使用100×10-6赤霉素浸泡的清香木种子,能够有效提升种子发芽率,随着贮藏时间的后移,其效果越明显。该研究可为生产实践中清香木采收贮备、检验和田间播种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对滇楠种子发芽试验进行研究,试验数据结果表明:不同采种时间和不同播种时间对种子的发芽率影响较大。容器育苗相对于随采随播、室外沙藏春播,具有种子提早发芽、发芽率高、种子霉烂率低、出土整齐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南美油藤播种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南美油藤种子为对象,研究不同品种、气温、播种基质对其发芽情况的影响。结果显示:细沙以及珍珠岩+泥炭两种基质不利于南美油藤种子发芽,轻型基质(黄心土:稻壳:珍珠岩=3:4:3)可使其发芽率超过90%;不同品种的南美油藤种子发芽率差异显著,C和H两个大果种子不发芽,V2和V4发芽率低于15%,V3发芽率可达90%;不同气温影响南美油藤种子发芽率,以气温25~35℃播种为宜。  相似文献   

4.
油茶种子发芽力保持时间较短,为了保证育苗造林的种子有较高的发芽率,一般提倡随采随播。采种后1—2个月内播种育苗或造林,发芽率(场圃发芽率)都在80—90%以上,实践证明,效果很好。但在生产实践中,因为种种原因有的不能做到随采随播,这就需要弄清油茶种子的生命力保持时间可以延长多久?多长时间内播种有一定的价值,多长时间播种就没  相似文献   

5.
将直径不同的RRIM600种子(1.61、2.05、2.50cm)播种于砂床,播种方式为水平(发芽孔平置)、垂直(发芽孔朝上)和反转(发芽孔朝下)。结果,水平播种的小粒种子以芽率最高,达88%,幼苗生长最壮。大粒种子发芽率最低。种子大小和播种方式对发芽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李华 《林业建设》2008,(2):25-28
主要介绍了华山松种子播种品质检验中最重要指标的测定方法,即种子发芽能力的测定方法.此次测定选取了采自云南省7个县(市)的华山松种子作为对象,检验不同种源的种子播种品质.  相似文献   

7.
用对比实验法研究了不同储藏方式、播种时间、种子处理方式、播种基质对凤丹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方式对种子发芽影响差异显著。春节播种的凤丹发芽率为0,用200 mg·l-1GA3处理和用40℃温水浸泡处理的凤丹发芽率差异不明显,采收后沙藏至10月播种,沙壤混合基质发芽率最高。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适合上海地区环境条件的山桐子种子育苗技术,分别采用不同的种子处理方法和育苗方式进行播种育苗试验,以研究不同处理对山桐子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带果皮沙藏、在播种前分离果皮和种子的处理方法播种育苗,其种子发芽率最高;与露地播种育苗相比,温室播种育苗的发芽率高,且发芽早,发芽快,出苗整齐;在后期幼苗的生长方面,露地播种的幼苗生长状况占有优势。  相似文献   

9.
对苦楝的种子形态指标、种子不同处理和播种时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苦楝种子单粒重与种子横径的相关性较强,在生产中应选育种子横径较大的优良品系,具有的丰产潜力更大;将苦楝种子沙藏催芽后播种,种子发芽率高,发芽速度快,出苗整齐;不同播种时间对苗楝种子发芽出苗影响不明显,但对苗楝苗木生长有明显影响,在生产实践中应采用冬播育苗为好.  相似文献   

10.
石梓(Gmelina arborea)种子特性与柚木相似,过去曾做过试验,在室内发芽皿中不发芽,一般贮藏方法,一年内即失去发芽力。有些生产单位播种覆土盖草,种子容易霉烂,低温季节播种,种子发芽困难。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进行了种子贮藏和催芽方法的探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种子发芽测定是测定种子的发芽能力。 种子发芽能力是播种品质中最重要的生物学指标,只有鉴定了发芽能力,才能判断一个种批的播种价值,才能确定合理的播种量。所以,种子发芽测定是最重要的检验项目。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不同处理对杜鹃红山茶种子萌发的影响,以8-9年生杜鹃红山茶植株新鲜种子为材料,探讨GA_3、IAA、6-BA的应用,基质种类,播种深度以及低温沙藏等处理对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GA_3浓度与处理时间对杜鹃红山茶种子发芽率影响显著,高浓度的GA_3溶液浸种有利于种子萌发,发芽率最高的激素组合为600mg/L GA_3+100mg/L IAA+600mg/L 6-BA+浸种3h;(2)杜鹃红山茶种子萌发对播种环境响应较敏感,播种深度应综合播种基质种类共同考虑,采用混合基质(V椰糠︰V珍珠岩=2︰1),播种深度为1cm,种子萌发效果最佳;(3)低温沙藏能显著提高杜鹃红山茶种子萌发效果,随低温沙藏时间的增加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呈逐渐增高的趋势;(4)经低温沙藏的种子继续用GA_3浸种,可进一步提高种子发芽率,种子经低温沙藏60d后采用300mg/L GA_3浸种3h,发芽率最高,为67.78%。  相似文献   

13.
以新采收成熟、饱满的榆树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人工控制温度、模拟盐胁迫环境的方法,研究不同温度(5,15,25,35℃)与不同浓度(0,50,100,200,300 mmol/L)NaCl胁迫对其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及平均发芽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1)温度、NaCl胁迫及其2者的交互作用均极显著影响榆树种子的萌发过程;(2)在蒸馏水(对照)与50 mmol/L的NaCl胁迫下, 25,35℃的温度更有利于种子萌发,种子的发芽率均超过83%,种子发芽指数高,种子活力强,平均发芽时间短,种子萌发速度快。随着NaCl胁迫浓度的增大,与25℃下的各项发芽指标相比,35℃与NaCl胁迫处理产生的交互作用抑制种子萌发,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显著降低,平均发芽时间有所延长;(3)5℃条件下,无论采用蒸馏水(对照)还是不同浓度NaCl胁迫处理,榆树种子的萌发均受到较强的抑制,且NaCl浓度越高,低温与高浓度盐胁迫综合处理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就越强,以5℃低温与300 mmol/LNaCl胁迫综合处理的抑制作用最强,此时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最低,分别为24%和2.24,平均发芽时间最长,达10.26 d。  相似文献   

14.
广东省几种野生杜鹃花植物的种子发芽条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实验方法检测了广东省10种杜鹃花属植物在不同基质、播种时间、光照条件下的种子发芽能力。结果表明,播种基质影响种子发芽率。所有种在非灭菌根际土上的发芽率均高于灭菌河沙与灭菌根际土,灭菌河沙基质发芽率最低。广东杜鹃(Rhododendron kwangtungense)、羊角杜鹃(Rhododendron cavaleriei)和太平杜鹃(Rhododendron championae)在3种基质上的发芽率都超过50%;杜鹃植物种子的发芽具有需光性,所测试植物的种子在光照条件下的发芽率均远高于遮荫条件;不同播种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杜鹃花属植物种子的发芽率。采种1个月后播种的种子发芽率最高,采种2个月以后才播的种子发芽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5.
播种前对‘中串红’种子进行15d的光照处理,将‘中串红’种子发芽温度进行185d的光照处理,将‘中串红’种子发芽温度进行1832℃处理,观测不同光温处理对发芽率、发芽势以及发芽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前对‘中串红’种子进行332℃处理,观测不同光温处理对发芽率、发芽势以及发芽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前对‘中串红’种子进行34d的光照处理能提高发芽率15%左右,‘中串红’种子适宜相对高一些温度环境,在28℃左右,发芽率、发芽势均高于对照15%。  相似文献   

16.
以薄壳山核桃12个品种的种子为试验材料,测定种子长、宽、高、单粒质量、密度等形态外观指标,并通过发芽试验,研究种子形态指标、发芽特性和幼苗长势之间的相关性,从而筛选优良品种。结果表明:(1)来源于薄壳山核桃不同产区的种子,其形态、萌发和幼苗初期生长的相关性存在一定的差异;(2)种子外观形态对种子发芽和生长的相关性总体上不大;(3)推荐‘Desirable’和‘Kanza’作为薄壳山核桃砧木进一步引种、栽培和推广。  相似文献   

17.
研究表明,海南紫荆木种子要随采随播。在播种前,不浸泡或者用室温(25℃左右)的清水短时间浸泡(0~4h),以红土做基质,用1000倍的多菌灵消毒,播种深度为2cm。4d开始发芽,6d达到最高发芽势,9d达到最高发芽率。  相似文献   

18.
为探明不同家系旱冬瓜种子的发芽能力,通过对9组不同半同胞家系的种子进行实验性测定和发芽试验,对其净度、千粒重、发芽率、发芽势和平均发芽时间进行比较,评价不同家系的旱冬瓜种子储藏后的发芽能力。结果表明:9个家系的旱冬瓜种子的净度、千粒重、发芽率、发芽势和平均发芽时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思茅2号’种子的净度(88.9%)最高,‘宁洱1号’的千粒重(0.3999 g)最高,‘思茅1号’的发芽率(72.65%)和发芽势(61.00%)最高,‘思茅2号’和‘江城2号’的平均发芽时间(6.5天)最短。综合筛选出‘思茅1号’的半同胞家系为最优。通过低温储藏延长种子生活力,可以灵活调节播种时间。  相似文献   

19.
迎红杜鹃播种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迎红杜鹃种子采集与调制、发芽试验、种子不同催芽、不同基质播种、不同环境条件播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采种期为蒴果自然开裂10%为准,需光发芽,播种最佳基质为土沙与腐殖土2∶1混合,在温室播种出苗率达82%,当年苗高18 cm。  相似文献   

20.
《技术与市场》2005,(7):31-32
1.种子处理。采下的杜仲种子如不经处理,发芽比较困难。杜仲种子属于浅休眠类型,种胚后成熟需经一定的低温(8至10℃)才能打破休眠, 但对低温的时间要求不长,一般处理50至70天发芽率可达92.7%。南方地区天气比较暖和,适宜冬播,常于10至11月随采种随播种,在地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