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生物复合接种剂对牛粪好氧堆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付瑞敏  蔺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19828-19830
[目的]研究微生物接种剂对牛粪好氧堆肥的影响,为有效处理鲜牛粪等高纤维废弃物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牛粪为堆肥原料进行好氧堆肥试验。试验设3个处理:不添加接种菌剂(C)、添加接种量为0.5 g/kg的复合微生物菌剂(T1)、添加接种量为1 g/kg的复合微生物菌剂(T2)。对堆肥过程中的温度、含水率、pH和C/N比4个指标进行跟踪测定。[结果]与对照相比,添加微生物菌剂的2个堆体升温较快且高温(〉50℃)维持时间较久,含水量较低,pH较高,全氮含量较高,C/N比均降至20以下。[结论]添加微生物菌剂可有效加快堆肥进程,缩短堆肥周期。  相似文献   

2.
不同腐熟剂对牛粪好氧堆肥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腐熟剂对牛粪好氧堆肥的影响.[方法]分别向鲜牛粪中添加一定量的菌剂、秸秆、蚯蚓,以牛粪自然堆肥为对照,通过在堆肥过程中对温度、pH值、含水量、微生物总数以及表观特征的动态测定[结果]接种微生物菌剂能明显促进堆体内好氧发酵,提高堆体升温速度,加快堆肥进程.其中加菌剂的处理堆温比对照高16.6℃,使堆肥高温期提前4 d出现.但加秸秆的处理最高堆温未达到50℃,整个堆肥未达到腐熟.加野生蚯蚓的处理在堆肥第3 d所有蚯蚓死亡,说明野生蚯蚓不适合牛粪堆肥.[结论]整个堆肥全过程中加菌剂的处理微生物总数最大.这些表明向牛粪中添加一定量的菌剂可加快堆肥进程,缩短堆肥周期.  相似文献   

3.
唐娟  张波 《广东农业科学》2009,(12):199-201
为了解决牛粪带来的污染问题,利用堆肥设备将牛粪和稻壳、木屑混合好氧发酵成高效有机肥料.介绍了牛粪好氧发酵堆肥工艺及主要技术参数,堆肥发酵设备关键部件物料混合器、物料输送装置和好氧发酵仓的设计要点,该设备的研制为牛粪资源化提供了高效利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把缺氧反应器和SBR反应器串联,在缺氧反应器中加入乙酸,考察乙酸的最适投加量,并找出SBR反应器在乙酸影响下的反应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在缺氧区,去除1 mg磷大约需要加入6 mg 乙酸,反应时间为6 h;在SBR反应系统采取曝气时间为5 h,曝气量为2.0 m3/L,MLSS为2 000 mg/L及沉淀时间为60 min运行时,TN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95.62%和97.83%。未经过缺氧区对TN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92.29%和85.99%。在缺氧区加入乙酸可以有效地提高TN和TP的去除效率。  相似文献   

5.
利用有效容积100L的堆肥反应器研究了添加过磷酸钙(SSP)和磷酸一铵(MAP)两种磷肥对牛粪好氧堆肥的作用。结果表明,在牛粪好氧堆肥过程中添加1.0%SSP和0.25%MAP对堆肥温度、pH、电导率(EC)、水溶性碳(DOC)和水溶性无机氮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添加SSP和MAP均可加速堆肥升温,延长堆肥高温期,SSP和MAP处理高温期(≥50℃)较原料常规堆肥(CK)处理延长2d。SSP和MAP均呈酸性,可有效降低堆肥的pH值,减少氨的挥发,同时使堆料EC增高。添加SSP、MAP处理DOC利用率分别比原料常规堆肥(CK)高16.5%和4.9%。与原料常规堆肥(CK)相比,SSP和MAP均对牛粪高温堆肥的保氮起到一定效果,至堆肥结束,添加SSP、MAP处理的总氮含量比原料常规堆肥(CK)处理分别增加6.7%和17.3%,铵态氮含量比原料常规堆肥(CK)处理分别增加127.9和602.5mg/kg。从堆肥的总养分来看,加入SSP和MAP有利于增加堆肥的氮磷钾总养分,改善了堆肥品质,添加MAP效果要好于添加SSP。  相似文献   

6.
粪草堆肥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对牛粪-稻草堆肥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了通风量、通风方式、初始含水率、贮存时间对堆肥性能参数,如堆肥温度、耗氧率、总固体(TS)和挥发性固体(VS)含量以及碳氮质量比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底部通风和表面通风对堆肥性能的影响和无显著区别,但表面通风方式可节约能耗;堆料含水率为65%时对准肥有利;牛粪应及时进行堆肥处理,以降低堆肥成本和获得高质量的堆肥产品。考虑堆肥温度和气味的大小,确定牛粪-稻草堆肥的最佳通风量(以始干物质DM计)为0.2L.(min.kg)^-1。  相似文献   

7.
复合微生物菌剂在牛粪堆肥中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志刚  孙军德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6):4922-4922,4933
对牛粪自然堆肥中好氧纤维素分解菌群进行分离纯化,选出2株霉菌,并结合实验室的原有复合生物菌剂(硅酸盐细菌、固氮菌、有机磷细菌、酵母菌等),设计4个组合,进行牛粪堆肥试验,对堆肥过程中的温度、粗纤维和纤维素酶活性进行跟踪测定,结果表明组合④好氧纤维素分解菌群和原有实验室的微生物菌株组成的复合菌剂可以提高堆温,提前高温期的到来,加速堆肥中有机物的分解从而加速堆肥过程。  相似文献   

8.
牛粪堆肥茶最优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牛粪堆肥茶的最有发酵条件。[方法]以腐熟牛粪为发酵原料,研究不同发酵条件下制取的堆肥茶对白菜发芽率、根长、下胚轴长以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堆肥茶发酵的最优条件为:肥水比1:5,曝气量0.175L/h,发酵时间2d。[结论]该研究为堆肥茶的大规模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控制畜禽粪便对环境的污染,筛选出北方气候条件下适宜牛粪好氧堆肥的微生物菌剂。[方法]通过添加4种不同微生物菌剂对牛粪进行好氧堆肥,研究在检测堆肥过程中堆体的理化性质以及营养元素的动态变化,比较不同微生物菌剂在堆肥过程中的变化特征。[结果]菌剂M2在牛粪好氧堆肥中效果最佳。[结论]菌剂M2在养殖场推广应用中的前景更广阔。  相似文献   

10.
棉渣堆肥过程理化性质变化及腐熟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新疆特色农业废弃物棉渣进行堆肥化处置,以牛粪为调理剂,采用人工翻堆的方法进行高温好氧堆肥试验,研究添加牛粪对棉渣堆肥发酵的影响,探讨堆肥过程中不同部位物料理化性质的差异,并依据发芽指数(GI)评价物料的腐熟程度。结果表明,添加牛粪可以加速物料升温,提高主发酵温度,缩短发酵时间,添加牛粪处理的T值(终点C/N与初始C/N之比)比对照组提前12 d降到0.6以下,且发酵后GI较高,对植物毒性较小。不同部位温度的变化,以中层升温最快,温度最高。中层总有机碳(TOC)下降速率和总氮(TN)上升速率最快,深层次之,表层最慢。深层易形成厌氧区,物料腐熟较慢,堆肥腐熟之前深层GI最低,完全腐熟之后各层之间理化性质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彭乾  张鉴达  梁剑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231-21232,21296
[目的]研究SBR反应器中好氧颗粒污泥处理模拟废水的反应特性。[方法]将SBR好氧颗粒污泥反应器应用于模拟废水的处理,研究反应器中溶解氧随曝气强度的变化规律,并探讨一个反应周期内COD、TN、TP去除率的变化。[结果]不同曝气强度下,SRB反应器开始曝气时(第11 min)溶解氧值均最低,之后呈上升趋势,均在第13 min出现第一个"平台",且曝气强度越大,该"平台"越高;50min后溶解氧值波动较小。反应周期结束时,不同气速下COD、TN、TP去除率分别达98%、75%、80%以上,且不同气速对污染物的去除有一定影响。[结论]该研究为今后废水处理工程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填埋垃圾上层间歇曝气充氧或渗滤液回流前经好氧、硝化反应器处理的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系统中渗滤液的脱氮效果及其填埋垃圾的稳定化过程.结果表明,填埋垃圾上层间歇曝气充氧的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系统渗滤液NH4+-N浓度的衰减速度虽然比渗滤液回流前经好氧、硝化反应器处理的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系统慢,但其理论能耗可比后者节省98%左右,并且无需好氧、硝化反应器的基建投资和污泥处理.此外,填埋垃圾上层间歇曝气充氧的方式加快了填埋垃圾和渗滤液中有机物的降解,提高了填埋垃圾的稳定化效果,增加了10%~12%的沉降高度.而渗滤液经过好氧反应器处理后回流到填埋场,将会引起填埋垃圾降解后期碳源供应不足,减慢垃圾的稳定化过程.填埋垃圾上层间歇曝气充氧的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系统由于其中的反硝化作用有机物的消耗及好氧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其渗滤液CODCr和VFA最大浓度仅为对照的50%,并且产甲烷反应器的产气量也减少了42%~44%.  相似文献   

13.
把缺氧反应器和SBR反应器串联,在缺氧反应器中加入乙酸,考察乙酸的最适投加量,并找出SBR反应器在乙酸影响下的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在缺氧区,废水中含有1 mg磷大约需要加入6 mg乙酸,反应时间为6 h;在SBR反应系统采取曝气时间为5 h,曝气量为2.0 m3/h,MLSS为2 000 mg/L及沉淀时间为60min运行时,TN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95.62%和97.83%。未经过缺氧区对TN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92.29%和85.99%。在缺氧区加入乙酸可以有效地提高TN和TP的去除效率。  相似文献   

14.
李英赞  孙咚冬  施云芬  刘景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9179-9181,9273
[目的]考察不同搅拌速度对养猪废液VSS的去除效果以及稳定化工艺参数。[方法]采用批式自热高温好氧消化工艺对养猪废水VSS进行降解,在6种养猪废液沉淀物浓度中,确定最佳进泥VSS浓度,通过对VSS、pH、氧化还原电位、温度等指标的测定,考察4组搅拌速度对养猪废液污泥稳定化效果的影响及最佳工艺参数。[结果]在相同搅拌速度下,养猪废液污泥浓度超过35.00 g/L时,反应器自动升温速率为1.5℃/d,均超过平均升温速率,养猪废液VSS的去除率均超过40%。在4组搅拌速度中,VSS的去除率随搅拌速率的上升而增加,搅拌速度在210~220 r/min时,VSS的去除率最大,达51.23%。[结论]养猪废液污泥稳定化的工艺参数是:搅拌速度在180~190 r/min,曝气量在30~32 L/h,进泥VSS浓度为35.00 g/L左右,由此,VSS的去除率为49.92%,平均升温速率1.82℃/d。  相似文献   

15.
[目的]畜禽粪便好氧堆肥是实现废弃物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重要途径,但在实施过程中往往进度较慢,同时会产生大量温室气体污染环境。评估接种特定微生物后对畜禽粪便堆肥进程及温室气体产生的影响可为开发相应改良堆肥的菌剂产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置牛粪好氧条垛式堆肥试验,通过常规理化指标测定、静态暗箱法和荧光定量PCR分别研究了接种含解淀粉芽孢杆菌和灰绿曲霉的复合菌剂对牛粪堆肥进程、温室气体(CH_4和N_2O)产生和相关功能基因丰度的影响。[结果]接种复合菌剂加快了堆体升温,堆肥3 d即超过60.0℃,最高温度达到74.0℃;对照处理堆肥9 d时温度才达到60.0℃以上,最高温度为69.7℃。堆肥接菌处理后与对照相比p H值和含水率均下降,而电导率相差不大。接种复合菌剂显著降低堆体的C/N,在22 d时已下降至12.8,而对照处理至32 d才下降至12.5;2个处理间的铵硝含量相差不大。不同处理堆肥的CH_4与N_2O排放均呈此消彼长的趋势,其中CH_4排放主要集中在堆肥前期,且接种复合菌剂显著降低了CH_4排放通量(峰值排放通量分别为894.9和1 241.4 mg·m~(-2)·h~(-1))。定量PCR结果表明:接菌处理显著降低了甲烷产生相关功能基因mcr A的丰度,而增加了甲烷氧化相关功能基因pmo A的丰度。N_2O排放主要集中在堆肥后期,2个处理间排放通量相差不大,相关功能基因(amo A、nir K和nos Z)的丰度变化趋势也比较接近。[结论]牛粪好氧堆肥中接种复合菌剂可有效加速堆体升温,延长堆肥高温期时间,加速堆肥腐熟进程,同时减少温室气体CH_4的排放,有利于实现堆肥快速腐熟及无害化。该技术可为优化高温好氧堆肥处理牛粪等固体废弃物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秸秆不同细碎程度对牛粪好氧堆肥化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细碎程度不同的秸秆作为调理剂进行了牛粪好氧堆肥化试验。结果表明,与牛粪好氧堆肥时,细小的秸秆作为调理剂,堆体升温快,高温持续时间长,水分下降迅速,堆料能够很快的满足腐熟度指标,有利于加快堆肥的进程,提高堆肥效率。  相似文献   

17.
几种微生物在牛粪堆肥中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牛粪自然堆肥中好氧纤维素分解菌群进行了分离纯化,选出效果明显的2株细菌、4株放线菌和1株霉菌,并结合实验室所藏解磷菌(巨大芽孢杆菌)、解钾菌(胶质芽孢杆菌)和嗜热侧孢霉,设计9个组合,比较纤维素酶活性,选出组合Ⅴ并进行牛粪堆肥试验,对堆肥过程中的温度、粗物质含量、种子发芽指数和纤维素酶活性进行跟踪测定,结果表明该组合在牛粪堆肥过程中对堆料的利用能力强于单一菌种(曲霉WQ)。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涉及一种好氧堆肥酿制技术及生产装置,该装置是利用压缩空气给液体和有机材料的混合物曝气加氧产生气流搅拌和循环作用,使液体和有机材料能够连续混合,加快了有氧微生物的快速繁殖从而促进好氧堆肥的酿制过程。该装置包括用于存储液体与有机材料的好氧堆肥容器和曝气加氧装置,液体与有机材料在堆肥容器内腔连续曝气搅拌和循环来酿制堆肥。液体和有机材料通过堆肥容器装料口装入堆肥容器的内部,酿制完成的液体堆肥通过液体排放口排出以被分配使用。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一种一体化膜生物膜反应器,进行了以间歇方式运行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微滤膜出水,该处理方式抗冲击负荷能力强,且可实现自动化运行;当厌氧反应时长1.5 h、好氧曝气及出水时间共4 h、好氧阶段溶解氧3~4mg/L、充水比0.33时,反应器中CODcr、氨氮、总氮、总磷、浊度的出水平均值分别为38....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不同浓度棉秆木醋液对牛粪好氧堆肥过程温室气体排放的时空特征,以牛粪和锯末为试验材料,用生物质热裂解实验装置热解棉秆得到木醋液作为添加剂,在自制的发酵仓内进行好氧堆肥试验。结果表明:堆体温度上中下三层呈同时升高、同时降低的变化趋势,升温速率KupKmedKdown,与对照组相比,添加3%的棉秆木醋液提高了堆肥反应温度4~8℃,缩短了堆肥周期10天左右;堆体的自由空域呈明显的层次效应,上层大于中层,中层大于下层;CH_4的排放从上到下逐层增加,前期比后期多,CO2中层和下层的排放量大于上层,同时表现为前期排放量大,3#处理组CH_4和CO2的层次变化较小,对CH_4产生显著抑制作用,降低了15%左右,对CO2的排放抑制作用3#2#1#。通过回归方程分析,CO2与O2存在一元线性关系,CH_4与O2存在二元线性关系。CH_4的排放受氧体积分数影响很大,3#处理组在前期FAS大于其他处理组,与氧体积分数相对应,进一步说明3#有利于堆肥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