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3 毫秒
1.
【目的】比较滩羊、蒙古羊和小尾寒羊的肉质性状及其发育性规律,为选育优质肉羊品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取80,120,160和200日龄的雄性滩羊33只、蒙古羊31只、小尾寒羊34只,屠宰后取其背最长肌测定剪切力、失水率、大理石纹评分和pH。【结果】3个供试绵羊品种背最长肌的剪切力随日龄增加而增大;大理石纹评分和失水率随日龄增加而减小;pH值在滩羊和小尾寒羊背最长肌中呈波动变化,在蒙古羊背最长肌中则随日龄增加而减小。3个绵羊品种中,蒙古羊背最长肌的肉嫩度、失水率、大理石纹评分及pH最高,滩羊的肉嫩度和pH在3个品种中最低,小尾寒羊的失水率和大理石纹评分在3个品种中最低。供试绵羊背最长肌的肉嫩度在品种间差异显著(P<0.05),在不同日龄间差异不显著(P>0.05);供试绵羊背最长肌的失水率、大理石纹评分及pH在不同日龄和品种间均差异显著(P<0.05)。整体而言,绵羊背最长肌的剪切力与失水率呈强负相关(r=-0.535,P<0.01),大理石纹评分与失水率(r=0.403,P<0.02)、pH值(r=0.369,P<0.05)间均呈正相关。【结论】滩羊、蒙古羊和小尾寒羊背最长肌肉质性状的发育性变化规律基本相同,蒙古羊背最长肌的肉嫩度和多汁性在3个品种中最优;大理石纹评分、失水率和pH对肉嫩度均具有正效应。  相似文献   

2.
采用5个微卫星位点对4个绵羊品种(小尾寒羊、多浪羊、新疆细毛羊、阿勒泰羊)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个微卫星位点在4个绵羊品种中的平均等位基因数分别为7,6.4,6和6个;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774 7,0.761 6,0.720 3和0.703 2;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4.978 5,4.835 6,4.182 2和3.935 0;杂合度分别为0.814 4,0.806 2,0.719 7和0.716 7;信息熵分别为1.701 1,1.699 3,1.554 1和1.509 8。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季节性与常年性发情绵羊品种在HIOMT基因序列上的差异,为培育常年性发情绵羊品种提供辅助选择标记(MAS)。【方法】采用基因克隆测序及PCR-SSCP技术,分析小尾寒羊、新疆细毛羊、多浪羊和阿勒泰羊共计179个个体的羟基吲哚-氧-甲基转移酶(HIOMT)的3′非翻译区部分序列及其遗传多样性。【结果】在HIOMT基因的3′非翻译区存在PCR-SSCP多态,共发现AA、BB、CC、AB、AC和BC 6种基因型,在小尾寒羊群体中发现以上6种基因型,在新疆细毛羊群体中发现除CC基因型外的其他5种基因型,在阿勒泰羊群体中发现AA、BB、AB和BC 4种基因型,在多浪羊群体中只发现了AA、CC和AC 3种基因型。与AA基因型相比,BB基因型在第94,95,96和201 bp 4处发生了突变,CC基因型在第94,201和217 bp 3处发生了突变。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显示,小尾寒羊和多浪羊群体处于平衡状态,新疆细毛羊和阿勒泰羊群体处于非平衡状态。小尾寒羊、新疆细毛羊和阿勒泰羊群体多态信息含量为高度多态(PIC>0.5),多浪羊群体为中度多态(0.25相似文献   

4.
番鸭、樱桃谷鸭及高邮鸭产肉性能及肉质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番鸭、樱桃谷鸭、高邮鸭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70日龄产肉性能及胸、腿肌肉品质,探讨3个品种鸭产肉性能和肉质特征.结果表明: 番鸭是肉用性能最好的优质肉鸭,樱桃谷鸭腿肌比例偏小,高邮鸭未达到优质肉鸭的要求;除高邮鸭与番鸭腿肌蒸煮损失差异显著外,肉色、pH值、系水力、蒸煮损失等理化特性在品种间差异不显著;番鸭、樱桃谷鸭胸肌pH值、系水力与腿肌差异显著;高邮鸭、樱桃谷鸭胸肌蒸煮损失与腿肌差异显著.肌纤维直径和肌束膜厚度可客观反映肌肉的嫩度, 3个品种鸭肌肉嫩度差异不显著,品种内鸭的胸肌嫩度高于腿肌.  相似文献   

5.
巴什拜羊肉不同部位的品质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巴什拜羊不同分割部位肉的理化性质,为建立羊肉品质评价标准的提供参考.[方法]选用6~9月龄的巴什拜羊17只,取宰后24 h的肩肌、臀肌和背最长肌,对其常规营养成分、解冻滴水损失、熟肉率、pH值、系水力、肉色、剪切力、胶原蛋白及溶解度、结缔组织滤渣和肌原纤维断裂指数(MFI)进行测定.[结果]在不同部位间,肌肉的粗蛋白、不溶性胶原蛋白、pH值、肉色度值和系水力有极显著差异(P<0.01);总胶原蛋白含量、MFI、肉色L*值和b*值、剪切力有显著差异(P<0.05).肌肉的剪切力与熟肉率、胶原蛋白含量、胶原蛋白溶解度、结缔组织滤渣含量和MFI之间有较高的相关性;肉色几乎与各项肉质指标呈正相关,系水力呈负相关;pH值与粗脂肪、系水力呈正相关,与解冻滴水损失、水分和胶原蛋白含量呈负相关.[结论]部位因素对羊肉的粗蛋白、胶原蛋白含量、MFI、pH值、肉色、系水力和剪切力的影响较大.背最长肌的租蛋白、胶原蛋白含量、色度值、熟肉率和MFI较高,水分含量和剪切力较低,具有肉色鲜艳、肉质嫩等特点.不同部位羊肉理化性质与品质特性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塔什库尔干羊、多浪羊与萨福克羊三元杂交羔羊肉的氨基酸成分进行系统分析并与其他几个品种进行比较,为评价羊肉品质及其氨基酸含量提供理论依据,为进一步开发羊肉的食用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GB/T 5009.124 - 2003法对塔多萨杂种羔羊羊肉进行氨基酸测定,并对几个区内、区外品种羊肉氨基酸种类及含量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塔多萨杂种羔羊、多浪羊、托克逊黑羊、柯尔克孜羊、藏羊、小尾寒羊羊肉的17种氨基酸种类齐全、含量丰富,必须氨基酸含量占总氨基酸含量的比例分别为50.94;、48.05;、45.58;、43.28;、50.23;和49.94;,必须氨基酸含量高低依次为塔多萨羊>藏羊>小尾寒羊>多浪羊>托克逊羊>柯尔克孜羊.[结论]羊肉中富含人体所需要8种必需氨基酸(Thr,Val,Met,Ile,Leu,Phe,Lye,His,Ary),尤其是蛋氨酸、赖氨酸含量分别达到0.67和1.60;/100 g,可作为人类主要的氨基酸来源.  相似文献   

7.
苏尼特羊肉食用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以不同月龄苏尼特羊为对象,取4个部位肌肉,测定其品质指标,并以小尾寒羊肉对照,结果表明:品种因素对肌肉的剪切值、熟肉率、失水率、蛋白质含量、肌纤维直径、密度的影响显著,其差异显著(p<0.001)但对色泽、胆固醇含量、无显著影响.年龄因素对苏尼特羊肌肉的剪切值、色泽A值(红度)、熟肉率、失水率、蛋白质含量、胆固醇含量、肌纤维直径、密度有显著的影响(p<0.001).部位因素对剪切值;色泽L值和a值、失水率、熟肉率、蛋白质含量、肌纤维直径、密度的影响显著(p<0.001).试验证明苏尼特羊肉的色泽、保水性能、蛋白质含量、熟肉率、组织学特性均优于小尾寒羊.  相似文献   

8.
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抑制素A(inhibin A,INHA)基因外显子1在高繁殖力绵羊品种(小尾寒羊和湖羊)和低繁殖力绵羊品种(多赛特羊、特克塞尔羊和德国肉用美利奴羊)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同时研究该基因对小尾寒羊高繁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有5个绵羊品种中都存在2种基因型(AA和AB)。高繁殖力的小尾寒羊和湖羊等位基因B的频率分别为0.21和 0.47,低繁殖力的多赛特、特克塞尔和德国肉用美利奴3个绵羊品种B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07、0.10和0.02。测序表明AB型和AA型相比在INHA基因外显子1中第877位发生T→C的碱基突变。独立性检验表明高繁殖力绵羊品种与低繁殖力绵羊品种之间INHA基因型分布差异显著(P<0.05)。AB型小尾寒羊平均产羔数比AA型多0.57只(P<0.01)。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小尾寒羊及其不同杂交组合后代在繁殖性能方面的差异,以期为寻找一种较理想的杂交组合提供前期基础和科学依据.[方法]试验以小尾寒羊自繁群HH及其3个杂交F1代群体(小尾寒羊×多浪羊(HDL)、小尾寒羊×萨福克(HS)、小尾寒羊×德国美利奴(HDM))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绵羊群体中FecB基因进行多态性检测,分析其遗传结构.[结果]在HH、HDL群体中存在三种基因型BB、B+、++,在HDM和HS群体中存在两种基因型B+、++,表明杂交群体HDM和HS已成功引入多胎基因FecB.[结论]以小尾寒羊作为母本,对于改善杂交子代的繁殖性能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绵羊肉品质性状的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绵羊的肉品理化性状,揭示绵羊肉品品质的内在特性。[方法]对德克萨尔羊、中国美利奴新疆军垦型和湖羊3个绵羊品种的背最长肌的肌肉失水率、肌内脂肪、水分、熟肉率、肌纤维密度及肌纤维直径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德克萨尔羊的肌内脂肪含量最高,显著高于中国美利奴新疆军垦型和湖羊,德克萨尔羊的熟肉率极显著高于中国美利奴新疆军垦型和湖羊,失水率低于中国美利奴新疆军垦型和湖羊,水分各品种羊差异均不显著;德克萨尔羊肌纤维密度最大且极显著高于湖羊、显著高于中国美利奴新疆军垦型,湖羊肌纤维直径极显著高于中国美利奴新疆军垦型和德克萨尔羊。[结论]该研究为羊的肉质评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小尾寒羊和湖羊高繁殖力候选基因BMP15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控制Romney Inverdale绵羊和Romney Hanna 绵羊高繁殖力的骨形态发生蛋白15(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15,BMP15)基因为候选基因,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BMP15基因在高繁殖力绵羊品种(小尾寒羊、湖羊)以及低繁殖力绵羊品种(道赛特羊、萨福克羊)中的多态性,同时研究该基因对小尾寒羊高繁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BMP15基因在小尾寒羊、湖羊、道赛特和萨福克绵羊中既没有发生与Inverdale绵羊相同的V31D突变,也没有发生与Hanna 绵羊相同的Q23Ter突变.还表明BMP15基因中影响Inverdale绵羊和Hanna 绵羊高繁殖力的突变位点对小尾寒羊和湖羊的高繁殖力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郎侠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4):1746-1747,1764
[目的]研究微卫星标记OarFCB128在5个绵羊品种中的遗传多样性。[方法]利用微卫星标记OarFCB128对5个绵羊品种(藏羊、兰州大尾羊、蒙古羊、小尾寒羊、无角道赛特)的基因频率、多态性信息含量、有效等位基因数和杂合度进行分析。[结果]微卫星标记OarFCB128在藏羊、兰州大尾羊、蒙古羊、小尾寒羊、无角道赛特中的多态信息含量、有效等位基因数及群体杂合度分别是0.8404、0.8922、0.9075、0.9094、0.7728,7.2414、11.5140、12.6820、12.8750、5.2674,0.8619、0.9131、0.9211、0.9223、0.8102。[结论]微卫星标记OarFCB128在绵羊品种中的多态性丰富,可用于绵羊遗传多样性评估。  相似文献   

13.
为了开发地方优势资源,发展特色羊肉,在对麟游黑山羊分布区域、适应性及外貌特征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运用传统方法对体质量、体尺进行测定;通过对粗蛋白、粗脂肪和氨基酸的分析,及对嫩度、剪切力和肉色等的测定来评估麟游黑山羊的肉品品质。结果表明,麟游黑山羊适应性强,体格、生长速度均高于其他黑山羊品种,而且屠宰率和净肉率高,肉质细嫩,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在国家大力推进"粮改饲"的背景下,研究以全株玉米青贮为基础的全混合日粮(total mixed ration,TMR)饲喂小尾寒羊和不同组合杂交羊,对其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为推进全株玉米青贮应用和肉羊健康养殖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尼龙袋法对全株玉米青贮前后的营养成分和瘤胃降解性进行评价;饲养试验中选择4个不同品种的3月龄断奶健康公羔羊各30只,体重相近(27.6±1.7)kg,以品种差异分为4个处理,分别是小尾寒羊(SH),"杜泊×小尾寒羊"杂交F1(DH),"蒙古羊×小尾寒羊"杂交F1(MH)和"杜泊×洼地绵羊"杂交F1(DW),每处理3个重复,每重复10只羊,饲喂以全株玉米青贮为基础的TMR,精粗比25:75。预试期10 d,正试期80 d,进行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测定。【结果】与青贮前相比,青贮后粗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DM含量、有机物(OM)含量和瘤胃降解参数的快速降解部分(a值)显著提高(P0.01),NDF含量、ADF含量和有效降解率显著降低(P0.001)。生产性能方面,不同组合杂交羊比小尾寒羊DMI有增加的趋势(0.05P0.1);杜寒和杜洼杂交羊ADG、FCR、胴体重、净肉重、屠宰率、净肉率和胴体净肉率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5)。经济效益方面,各处理的饲料成本无显著差异(P0.05),杜寒和杜洼杂交羊净肉增重、产肉效益和生产利润显著高于小尾寒羊和蒙寒杂交羊(P0.01)。【结论】全株玉米青贮适宜作为肉羊育肥TMR主要饲料来源,不同品种的肉羊均表现出良好的生产性能。其中,杜寒和杜洼杂交羊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均优于小尾寒羊和蒙寒杂交羊,而小尾寒羊和蒙寒杂交羊生产性能无显著差异。由此,杜寒和杜洼杂交羊更适合作为黄淮海农区肉羊育肥品种。  相似文献   

15.
牛肉质性状在遗传育种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牛肉的内在品质,尤其是牛肉的嫩度,不仅与屠宰后肉的处理有关,而且还包括遗传、营养和饲养等影响活体的肌肉特性有关因素。不同的品种或同一品种不同的基因型肉品质的不同主要是通过结缔组织的特性、肌间脂肪的含量与组成分和肌纤维的特性。这些不同主要引起肉色和烹饪失水率的不同,还会引起风味和嫩度的不同。抑肌素基因的突变会引起肌肉的过度生长,促进糖分解肌肉纤维的代谢,还会导致胶原质和肌间脂肪含量的下降,从而影响肉的品质。肌间脂肪含量是高遗传变异的,嫩度是中等遗传变异的,风味和多汁性是低遗传变异的。决定结缔组织或肌纤维特性的一些关键基因的多态性都已经被鉴定,因为它们都与肉品质性状相关联。  相似文献   

16.
以和顺肉牛为研究对象,通过屠宰试验测定其失水率、蒸煮损失、剪切力、pH、L(肉色亮度)、a(肉色红度)、b(肉色黄)以及脂肪酸、氨基酸、胆固醇、重金属、药物残留等指标,研究其肉质性能,为和顺肉牛的核心群选育标准提供技术与数据支持。结果表明,和顺肉牛肉质较嫩,营养丰富,重金属及药物残留符合标准,牛肉品质优良,营养丰富,质量达美国肉质标准。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不同尾型绵羊生产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和脂肪酸组成的差异,选择相同饲养管理水平下8月龄兰州大尾羊(Lanzhou fat-tailed sheep)、小尾寒羊(Small-tailed han sheep)、藏羊(Tibetan sheep)的羯羊各6只,测定生产性能后进行屠宰试验,检测尾部脂肪的脂肪酸组成,并将生产性能与屠宰性能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兰州大尾羊的体长、体高和尾型相关指标极显著高于小尾寒羊和藏羊,兰州大尾羊和藏羊的胸围、胸深、胸宽、尻宽显著高于小尾寒羊;兰州大尾羊的宰前活质量和胴体质量显著高于藏羊,极显著高于小尾寒羊;兰州大尾羊和藏羊的屠宰率比小尾寒羊分别极显著高出15.50%和15.62%,净肉质量和骨质量显著高于小尾寒羊;小尾寒羊肉的剪切力为(0.30±0.12)kg·f,极显著低于兰州大尾羊和藏羊。3种羊尾部脂肪中共检测到36种脂肪酸,小尾寒羊的饱和脂肪酸相对质量分数极显著高于兰州大尾羊和藏羊,不饱和脂肪酸相对质量分数极显著低于兰州大尾羊和藏羊。兰州大尾羊的体高与宰前活质量、眼肌面积呈极显著正相关,胸深与宰前活质量、胴体质量、净肉质量和眼肌面积呈显著正相关。3个品种羊宰前活质量与胴体质量、净肉质量等产肉力指标呈显著正相关。表明在相同舍饲营养水平下,3个品种羊生产和屠宰性能综合表现为:兰州大尾羊藏羊小尾寒羊,藏羊的肉质表现出失水率低、肉色深、剪切力大、熟肉率高等特点,兰州大尾羊的尾部脂肪营养价值最高。  相似文献   

18.
杂交大额牛肉质特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选择健康、年龄1~2岁的大额牛×云南黄牛的杂交大额牛4头,对其在pH 值、失水率、剪切嫩度、熟肉率、肉色、风味等肉质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pH值在6.05~6.26,失水率在10.65%~20.94%,剪切嫩度腰大肌的值为3.08,熟肉率为63.84%。pH值、剪切嫩度、风味等指标,达到优质中高档牛肉的标准。  相似文献   

19.
利用结构基因座分析小尾寒羊、滩羊群体遗传分化水平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中心产区典型群随机抽样方法和多种电泳技术检测60只小尾寒羊、73只滩羊编码血液蛋白17个结构基因座上的变异,引用国内外14个绵羊群体相同资料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其遗传分化水平。研究表明:(1) 小尾寒羊、滩羊结构基因座平均杂合度分别为0.2360和0.2587;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1974、0.2102;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1.5723和1.5751。(2) 4个组合(分别为4个、6个、13个及16个绵羊群体)的基因分化系数分别为0.049323、0.059987、0.1728和0.201256,说明湖羊、同羊、小尾寒羊和滩羊4个绵羊群体结构基因座的基因分化程度低;这4种绵羊与蒙古国绵羊的基因分化程度次之;蒙古羊系绵羊和南亚羊及欧洲羊之间基因传分化程度较高。(3) 前人关于小尾寒羊、滩羊由蒙古羊分化而来的考证得到遗传学实验的进一步证明,湖羊、同羊、小尾寒羊和滩羊受蒙古羊血统的影响递减。群体间亲缘关系远近与其所处地理位置远近并未表现出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永昌羊、小尾寒羊、白萨福克羊和特克塞尔羊4个品种的舍饲绵羊TLR4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及变异特征,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这4种绵羊(共404只)TLR4基因第3外显子部分基因片段的多态性以及产生变异的各等位基因序列。结果显示,4种绵羊中共发现6种等位基因控制的7种基因型,永昌羊、白萨福克羊和特克塞尔羊均未检测到E和F等位基因,小尾寒羊未检测到D等位基因;与GenBank中羊TLR4基因序列比对发现,扩增片段中有19个核苷酸多态位点,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中有9个氨基酸多态位点;经χ2适应性检验,4个绵羊品种均位于Hardy-Weinberg平衡(P0.05),其中白萨福克羊、特克塞尔羊和小尾寒羊处于高度多态(PIC0.50),而永昌羊处于中度多态(0.25PIC0.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