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香菇胶囊菌种具有省工、省力和成活率高的优势,十分适合规模生产。近年来,胶囊菌种应用量成倍增长,深受广大菇农朋友欢迎。然而在菇农生产使用的过程中,偶尔会遇到菌棒接种后菌种不萌发的问题,主要从菌棒温度、含水量、酸碱度、环境温度和操作习惯等方面对香菇胶囊菌种在代料栽培中不发菌原因及解决方案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2.
香菇是丽水市食用菌产业的主导产品,菌种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香菇产业的是否可持续健康发展。近年来由菌种质量问题引发的生产事故时有发生。由于菌种无性繁殖的特点,食用菌产业有"一支母种影响一个食用菌产业"的说法,种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12年5月,丽水市某香菇产区菇农在生产过程中发现菌棒有易断的现象,与往年有明显的不同。  相似文献   

3.
<正>香菇的菌棒生产存在着常规固体接种方式的繁琐、效率低下、不适宜工厂化操作的弊端,山东威海鑫宝食用菌食品有限公司采用成熟的液体制种工艺,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并采用窗式制冷空调,成功地实现了香菇的反季节菌棒生产,保证了菌棒越夏成品率,实现了一年四季香菇菌棒的生产及出菇目标。现将菌棒生产及出菇技术总结如下,以供参考。1机具设备3.5 P窗式制冷机70台,购自浙江常山明金制冷设备商行;高压灭菌柜2台;50 L与500 L液体菌种发酵罐各5台,均  相似文献   

4.
香菇胶囊菌种使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就香菇胶囊菌种在生产上的应用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1)应用香菇胶囊菌种比用传统菌种可节约接种时间50%:(2)胶囊菌种的菌棒接种污染率比传统菌种降低11.65%;(3)胶囊菌种接种至菌丝萌发的时间和菌丝长满全袋时间分别较传统袋装菌种接种方式迟20h、6.33d,但菌丝日生长速度没有显著差异;(4)在产量上,两种接种方式没有显著差异,但在制作成本上,每1000袋菌棒,用胶囊菌种比用传统菌种可节约100.6元。因此,在生产上应用胶囊菌种具有接种方便快捷、接种成活率高、成本降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随着代料香菇向全国推广应用,香菇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在代料香菇生产过程中,香菇菌棒烂筒时有发生,菌棒烂筒是代料香菇栽培从菌丝培养到出菇期间发生的一种腐烂病,烂筒从菌棒发菌到一定程度后便可能发生。一般是前期发生少,中后期发生多,严重时菌棒腐烂殆尽,香菇绝收。笔者就菌棒烂筒发生原因开展了广泛调查与研究,总结形成了香菇菌棒烂筒控防技术,供广大菇农参考,对菌棒烂筒须引起足够重视,及早采取控防措施,提高菌棒成品率,避免或减少损失。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香菇胶囊菌种与常规菌种在菌种应用工艺、接种操作速度、菌棒接种成活率、单位香菇菌棒投入菌种成本等方面的比较试验,归纳香菇胶囊菌种的优点与不足,优化香菇胶囊菌种应用技术,促进香菇胶囊菌种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正>浙江省黑木耳栽培量仅次于香菇,是第二大类食用菌,主要生产区是丽水市。"十二五"以来,庆元县黑木耳产业取得长足发展,2013年、2014年代料黑木耳栽培量分别为4 500万袋和3 500万袋,成为继香菇之后的第二大主栽食用菌。由于黑木耳菌丝抗性较弱,接种成活率和菌棒成品率低下是黑木耳生产中的突出问题。庆元县食用菌科研中心通过研发黑木耳胶囊菌种,改变传统黑木耳制种和接种技术,促进菌种生产向  相似文献   

8.
黄卫华 《食用菌》2014,(3):74-74
<正>近日,由庆元县食用菌科研中心组织实施的黑木耳胶囊菌种繁育与应用技术研发项目取得新突破。"今年使用黑木耳胶囊菌种以后,成活率提高了,省工了……"示范户兴奋地告诉我们。黑木耳菌丝抗性较弱,接种成活率和菌棒成品率低下问题长期困扰黑木耳栽培。菌种是决定食用菌生产得失成败的最关键因素,为改变传统黑木耳制种和接种技术,促进菌种生产向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提高黑木耳接种成活率和菌棒成品率,降低生  相似文献   

9.
香菇菌种种性衰退性变异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亚妮 《食用菌》2005,27(6):4-5
菌种是食用菌生产的前提,也是食用菌生产成败的关健,菌种性能优劣直接影响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在自然界中,野生香菇的遗传特性是比较稳定的。人工栽培时,人们为了获得更高的产量和质量,提供了与自然环境差异较大的条件,使香菇失去了自我调节能力,暂时失去了某些正常的生理功能。随着时间的积累,这种能力的丧失变得无法逆转,于是产生了某种性能衰退的现象。菌株性能衰退给人最直观的表现是在香菇菌种制作、生产栽培过程中菌丝长势变弱,提早或推迟出菇,个体变小,肉质变薄,抗逆性减弱等等。具体:接种后菌丝吃料慢,菌丝生长速度慢,在培养基上出现白色浓密的扇形菌落;对不良的外界环境抵抗力差,易遭杂菌的侵染,甚至转色异常;子实体往往推迟形成,菌盖、菌柄畸形多;出菇潮次不明显,产量低,个体小易开伞,品质差;菌棒易解体、寿命短。  相似文献   

10.
<正>我国香菇生产集中在春栽(秋冬季出菇)、秋栽(冬春季出菇),相关生产技术已较成熟,产量较高。但存在市场香菇上市期集中、销售价格低、容易出现量大滞销等情况;而4~6月和9~11月市场优质鲜菇量少,销售价格高,开发春秋淡季香菇市场前景看好。实现香菇春秋淡季出菇,关键在于对炎热夏季菌棒烂棒的控制。本课题通过研发适栽大棚,明确越夏休眠管理技术,探索提高高温期间菌棒成品率,以实现4~6月和9~11月分时出菇。  相似文献   

11.
颜振兰 《食用菌》2002,24(4):25-26
代料栽培香菇的经济效益 ,决定于制袋接种成品率、产品质量和产量以及市场销路和价格 ,但因缺乏栽培管理技术而影响经济效益 ,即使成品率较高也未必有高效益 ,关键在于是否掌握培菌转色和出菇管理技术。1 培菌转色 香菇菌种接入料袋后 ,菌丝在适宜温度条件下 ,经恢复萌发定植  相似文献   

12.
香菇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如何保证高质量香菇菌棒供应是香菇菌棒培养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在分析文献,总结生产经验基础上,结合赣北地区的气候特色总结出高质量培养香菇菌棒技术。  相似文献   

13.
香菇液体菌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香菇液体菌种的研究,确定了香菇液体菌种生产的工艺流程、培养基配方及接种量。香菇液体菌种表现出分散性好、萌发快、菌丝生长旺盛、菌龄一致、短时间内生产出大量菌液的特点,能较好地解决以往固体菌种培养中存在的发菌周期长、污染率高的难题。  相似文献   

14.
采用木钉、枝条菌种是大袋栽培香菇的必要措施。木钉种能保证和提高香菇菌棒的品质和成活率。我场近年年产大袋香菇 10万棒以上 ,采用木钉菌种获得了菌棒的成活率在 90 %以上。现将有关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 合理选择种木 木钉是香菇菌丝依附的物质基础 ,木钉质量的好坏 ,直接  相似文献   

15.
贾亚妮 《食用菌》2006,28(3):55-56
2003年6月底至8月上旬,浙江省丽水市出现了历史罕见的持续40d以上高温少雨天气,气温超过40℃以上的达14d,其中丽水市区达43.2℃,突破历史极值,居全国首位。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尤其是对香菇生产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香菇菌棒菌丝因受高温危害,出现流黑水、腐烂散筒等现象。全市3.5亿袋花菇菌棒,因高温烧菌引起腐烂的达1.5亿袋,占花菇总数的43%,其余2亿多袋菌棒电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全市有4万多户菇农的菌棒全部腐烂,血本无归。  相似文献   

16.
秋冬香菇管理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8~10月,浙江省各地气温偏高,湿度偏大,对常规秋冬香菇生产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接种成品率普遍较低。许多菇农通过2~3次翻堆,使原本属于同一批次的菌棒,被分成了几个批次,既延误了生产季节,又给生产管理带来许多麻烦,处理不当容易造成损失。根据当前生产实际,秋冬香菇应特别注意做好管理,避免因季节延误造成生产损失。1分别视菌棒的不同情况翻堆翻堆的目的是使菌袋的光照、空气和温度均匀,促进发菌平衡。翻堆时结合解套袋口、脱套袋、刺孔通气等措施可加快发菌速度。由于翻堆延误生产季节,应增加菌棒的翻堆次数。菌袋在菌丝培养阶段宜翻堆3~4次。翻堆可以与检查杂菌结合进行,第一次一般在接种后7~10天,以后可隔10~15天进行一次。随着发菌范围扩大,呼吸作用增强,要注意散堆和通风换气,并视天气情况调整堆形,降低堆叠层数。翻堆时不要随意丢弃污染菌棒。对于后期感染杂菌的菌棒,只要香菇菌丝生长尚占优势,就可保留,以减少损失。对于接种孔感染黄曲霉、毛霉、根霉的,只要香菇菌丝萌发良好并深入料内,仍可继续保留,香菇菌丝覆盖这些杂菌后亦能正常出菇。感染菌棒脱袋时,可切去杂菌污染部分,保留有香菇菌丝的部分,用竹签、木签把它们连接起来,再排...  相似文献   

17.
香菇是北京地区主栽食用菌之一,2010年北京地区香菇产量6.50万t,占全市食用菌生产总量的40.1%。通过生产实践,作者总结了一套适宜北京地区的设施香菇栽培关键技术,包括生产季节的安排、培养料的配制、菌棒成品率控制、脱袋及转色期环境控制、出菇及转潮期管理等。  相似文献   

18.
胡晓艳 《中国蔬菜》2012,1(13):46-48
香菇是北京地区主栽食用菌之一,2010 年北京地区香菇产量6.50 万t,占全市食用菌生产总量的40.1%。通过生产实践,作者总结了一套适宜北京地区的设施香菇栽培关键技术,包括生产季节的安排、培养料的配制、菌棒成品率控制、脱袋及转色期环境控制、出菇及转潮期管理等。  相似文献   

19.
磐安县香菇菌棒工厂化生产技术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磐安县香菇菌棒工厂化生产取得的成效和相关的生产技术。分析制约菌棒工厂化生产的因素有:机械化自动化程度欠高;夏季菌棒生产能耗大,生产成本较高,且成品率控制难度较大;土地资源制约,限制了产业规模发展。提出推进香菇菌棒工厂化生产的下一步工作思路:育龙头,建基地,提升食用菌经营主体统领能力;强化政策扶持,提高菌棒集约化发展能力;创新生产方式,推广"五统三分"新模式;以新型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为依托,提高技术指导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20.
利用UNICORN BAG培养香菇菌种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利用两种规格的UNICORN BAG培养香菇菌种,结果表明这种具有透气膜的塑料袋既有良好的透气性能,又能防止杂菌侵染,在菌种生产中具有装袋简单快速,接种方便容易,萌发点多,菌种成熟快等优点,具有极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