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蛋重对孵化失重雏鸭出生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明晖  刘晶莹 《畜禽业》2007,(10):83-84
以鸭种蛋实验才材料,通过孵化实验,研究了蛋重对雏鸭出生重的影响、种蛋孵化期失重率。结果表明,鸭种蛋孵化期间(24d)的失重率为11.11%,蛋重与雏鸭出生重呈较强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99。  相似文献   

2.
在生产中,大多数养鸡专业户十分注重蛋鸡产蛋高峰期的管理,而当产蛋高峰过后,往往疏于管理,使蛋鸡后期的生产性能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影响了经济效益的提高.下面笔者根据多年养鸡经验,浅谈一下蛋鸡产蛋高峰过后的管理要点,供养鸡户参考.  相似文献   

3.
孵化机翻蛋角度的大小直接关系到禽类种蛋孵化率的高低。我国很多孵化机厂家生产的通用型孵化机只适合于鸡、鸭、鹅的孵化,但并不适用于番鸭的孵化,主要原因是番鸭种蛋蛋壳较厚、孵化期长,翻蛋角度要求大,而国产通用型孵化机翻蛋角度设置较小,只能翻到45°,所以翻蛋角度达不到番鸭孵化角度的要求,造成番鸭孵化率很低。采用自行设计的番鸭专用孵化机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其最大优点就是可以任意调节翻蛋角度,最大角度可调到90°,从而显著提高番鸭的孵化率。笔者于2016年5—8月在凯里市农丰养殖发展有限公司孵化场用国产通用型孵化机和自行设计的番鸭专用孵化机进行孵化对比试验,试验结果显示:自行设计的番鸭专用孵化机的孵化率比通用型孵化机的孵化率高出74.7%,差异极其显著(P<0.01)。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通过对海兰褐父母代蛋种鸡日粮中添加荨麻糊浆与否的饲喂对比试验及对所产种蛋进行孵化效果的测定,结果表明:试验组产蛋率比对照组提高5.2%(P<0.05);种蛋受精率提高4.8%(P<0.05);孵化率提高4.4%(P<0.05);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饲料报酬12.13%,差异极显著(P<0.01);按出售种蛋和雏鸡经济效益分析比较,试验组比对照组分别提高17.7%和46.8%.,差异均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通过测定处于产蛋高峰的5个种鸭群同一天各100枚种蛋的蛋重、蛋形指数、蛋壳强度、蛋壳厚度等4个蛋品质指标,比较了5个种鸭群种蛋的品质。结果表明:5个鸭群种蛋明显可分为三类,祖代番鸭与父母代番鸭种蛋为一类,金定鸭与“苏牧”鸭种蛋为另一类,而SM3樱桃谷鸭种蛋自成一类,每类种蛋的各项指标接近,而与其他类种蛋存在一定差异;从蛋品质各项指标综合分析来看,番鸭种蛋品质最好,而SM3樱桃谷鸭种蛋品质最差,这解释了生产中为什么樱桃谷种蛋破损率比较高的缘故;同时,通过本研究,为进一步提高我场培育的“苏牧”鸭产蛋性能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樱桃谷肉用种鸭一般在20周龄开始产蛋,24周龄时产蛋率达10%,27周龄时已有80%的产蛋率,至30周龄时,可以达到产蛋高峰90%。这时,如果饲养管理得当,高峰可维持较长时间,至48周龄以上才有所下降。种鸭的产蛋期可分为4个阶段:20~27周龄为产蛋初期,27~30周龄为产蛋前期,30~48周龄为产蛋高峰期,48~66周龄为产蛋后期,在这四个阶段中,饲养管理要点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7.
徐和蛟 《畜禽业》1998,(10):11-12
本试验通过对产蛋高峰期前两种加料方式对产蛋高峰阶段生产性能的影响之对比,发现在炎热季节条件下采取快速加料方式比传统加料方式更有利于提高高峰产蛋率和增强鸡群抵抗应激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苏从成  张秀 《畜禽业》2009,(8):8-10
通过对山东大蔡牧业集团有限公司种鸡场(2008年5月—2009年4月)孵化生产记录数据进行整理、归纳和汇总,对种蛋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和健雏率3个指标进行相关统计分析,计算两两之间的相关系数,并建立回归方程。结果发现:种蛋受精率和受精蛋孵化率的相关系数r=0.9223(P<0.01);种蛋受精率和健雏率的相关系数r=0.4097(P<0.05);受精蛋孵化率和健雏率的相关系数为r=0.3980(P<0.05)。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坝上长尾鸡蛋重对孵化率的影响,明确提高孵化率的适宜蛋重。方法选取坝上长尾鸡种蛋5 000枚,按蛋重随机分为5组,Ⅰ组40 g以下;Ⅱ组40. 1~43 g;Ⅲ组43. 1~46 g;Ⅴ组46. 1~49 g;Ⅳ组49. 1 g以上,进行孵化,分别对5组种蛋在不同孵化期失重率变化和孵化率进行统计,结果Ⅲ组孵化率最高,为90. 28%,和Ⅱ组、Ⅴ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 0. 05)。显著高于Ⅰ组和Ⅳ组(p 0. 05)。结论坝上长尾鸡种蛋适宜蛋重为40. 1~49g。  相似文献   

10.
《畜禽业》2017,(7)
雉鸡又名山鸡(商品名),试验研究了中国雉鸡的种蛋蛋形指数、种蛋的重量以及颜色对孵化效果的影响。将雉鸡蛋形指数、蛋重各分为4个组,将雉鸡蛋色分为3个组,并进行孵化对比试验。试验统计结果对实际生产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吴忠良  曹义宝 《畜禽业》2005,(10):46-46
蛋鸡的产蛋率达90%以上的时期称为产蛋高峰期。产蛋高峰期持续时间的长短,不仅直接反映了鸡群产蛋能力的大小,也影响着产蛋高峰后产蛋曲线的下降幅度,与全期产蛋量有密切关系。因此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提高蛋鸡的产蛋高峰,才能挖掘最大的生产潜力,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曲延田  王瑞云 《畜禽业》2000,(12):32-33
经过育雏育成后,蛋种鸡进入产蛋阶段,其经济效益在此间才能表现出来。为保持种鸡群健康和高产、稳产,就必须将各项管理技术措施在生产中认真贯彻落实。根据多年生产实践,粗谈体会如下。 1 保证营养需要   蛋种鸡在产蛋期尤其产蛋高峰期新陈代谢和繁殖机能旺盛,采食饲料一方面用于维持自身生理系统发育,另一方面还要满足产蛋需要。因此,饲喂全价、优质、平衡的饲料是种鸡生产高质量种蛋的基础。众所周知,从受精蛋发育成雏鸡,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只能从种蛋内获取,如果饲料营养不全面,就会使种蛋内缺乏某种鸡胚发育所需的物质,造成胚胎营养不良。因此,保证种鸡日粮中的营养水平极为关键,尤其是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水平。实践证明,在孵化季节里,给以高水平的核黄素、泛酸和VB12对提高受精率和孵化率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陆桂荣 《畜禽业》2000,(6):43-44
肉用种鸭育成期均匀度的高低决定着鸭群开产整齐性,蛋重均匀程度和产蛋高峰期产蛋率的高低以及产蛋高峰期维持时间的长短。固此,结合本人实践,就如何提高肉用种鸭育成期的均匀度简述以下几点浅见。 1 提供均衡优质的健雏 优质的雏鸭是饲养好种鸭的根本,也是保证雏鸭均衡生长的首要条件。如果苗鸭是由不同生产周龄且周龄相差很大的几批种蛋孵化出来,那么均匀度开始时必定很差,采取补救措施是将个体小的鸭挑出来,加强饲养,苗鸭最好选用同一批种鸭所产种蛋或种鸭的周龄相近的种蛋孵化的苗鸭。 2 提供优质全价饲料 优质全价饲料是保证育成鸭均衡生长的前提,如饲料营养不平衡、适口性差,势必造成鸭采食量或多或少,生长不均匀,甚至出现营养缺乏症,造成有些鸭慢慢消瘦,影响群体均匀度。  相似文献   

14.
王从生 《畜禽业》2007,(6):35-35
<正>雏禽孵化在现代化养禽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高的孵化率和好的雏禽质量,要靠抓好孵化各环节的管理才能取得。1影响种蛋孵化率的因素1.1种禽因素刚开产种禽所产种蛋孵化率较低,头2周一般只有50%左右。开产后约10周达到高峰,可达90% ̄95%。随禽龄  相似文献   

15.
1 试验目的 用恒温和变温两种施温方式对樱桃谷鸭种蛋进行对照比较孵化,通过两种方式的平均失重率和不同批次种蛋(但龄相差不大)的受精蛋孵化率,得出种蛋平均失重率与受精蛋孵化率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6.
霍清合  李芳 《畜禽业》2005,(2):20-21
罗曼褐蛋种鸡是德国罗曼育种公司培育的新品种,该品种具有产蛋性能高、性成熟早、显著的产蛋高峰和高峰后持久的产蛋力等特性;另外还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及较强的抗病能力,死淘率低,饲料转化率高,良好的蛋壳外形和内部质量,并且耐热、安静、不神经质,易于管理等优秀品质,深受广大养殖户认可。为了使养殖户更好地管理,取得最佳经济效益,根据笔者近几批的饲养经验,结合蛋种鸡生长发育及生产的各个不同时期来分阶段叙述。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海兰褐父母代蛋种鸡日粮中添加和不添加刺五加糊浆的饲养对比试验及对其所产种蛋进行孵化率的测定,结果表明试验组产蛋率比对照组提高5.3%,差异显著(P<0.05);种蛋受精率提高4.9%;受精蛋孵化率提高4.6%,差异均显著(P<0.05);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饲料报酬12.6%,差异极显著(P<0.01);按出售种蛋和雏鸡经济效益分析,试验组比对照组分别提高经济效益13.7%和35.1%,差异均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8.
陈方斌 《畜禽业》2000,(8):39-39
夏季由于环境气温较高,种鸭产蛋、种蛋受精和孵化成绩往往不够理想,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特别是孵化出问题较多。但是,只要我们注意改善了一些影响种鸭孵化率的因素,可以避免损失或将损失降至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19.
圈养蛋用种鸭初产习性的调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鸭初产习性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以后所产种蛋的质量。不良的产蛋习惯,可使破蛋率、脏蛋率增高,种蛋合格率降低,最终导致种鸭饲养的经济效益降低。因此,种鸭初产习性的调教,是种鸭饲养管理的关键措施之一。笔者在种鸭饲养过程中,通过采取有效的调教措施,改正了一群圈养蛋用种鸭初产期的不良习性,现报告如下: 1 种鸭饲养的基本情况 本校实习基地于1999年4月份引进了一批金定鸭种鸭。其饲养方式为地面圈养,舍内设有水槽、料槽,以稻草作垫料,并放置产蛋箱。舍外设有运动场及人工水浴池。饲养至17周龄时,产蛋率达11.59%,但95%以上的蛋都产在舍外运动场和水浴场中,不是脏蛋就是破蛋。这种不良的产蛋习性,如不改变,对以后种蛋收集将产生很大的影响。经初步分析,产生这种不良习性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鸭群整个育成期都处于夏季,因气温高,形成了晚上在外过夜的习惯。二是因金定鸭性情敏捷,胆小怕惊吓。晚上舍内人工光照熄灯后,一片黑暗,而舍外离运动场30m处有一盏路灯,通宵照明,吸引鸭群在外过夜。  相似文献   

20.
藏鸡种蛋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5月14日在西藏农牧学院牧医系孵化室里将1187枚种蛋同时进行孵化,由于种蛋的蛋形、蛋重、蛋壳厚度、贮存时间、来源等各异而导致孵化效果有很大差异,结果表明:种蛋的质量与成功地生产高质量雏禽密切相关,也是孵化厂经营成败的关键环节之一,因此,应按种蛋的要求予以严格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