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模拟酸雨对芭蕉、美人蕉叶片可见伤害及生理特性影响。【方法】在pH 2.0、3.0、4.0、5.6(CK)6次胁迫后观测两种植物叶片的受害症状,测定它们的生理生化指标,分析其差异。【结果】pH 2.0的酸雨胁迫对芭蕉叶片的伤害症状不明显,而美人蕉受伤害程度明显;美人蕉、芭蕉叶片MDA含量分别在pH≤4.0、pH≤3.0与对照的有极显著差异,且其较对照的增加幅度美人蕉大于芭蕉;随着处理次数的增加,芭蕉叶片SOD、POD和CAT活性与对照相比均有所升高,美人蕉叶片中POD活性有明显的升高趋势;对酸雨的抗性及耐受性存在明显差异,芭蕉强于美人蕉,美人蕉仅POD起到积极清除细胞内活性氧基团(ROS)的作用。【结论】pH≤3.0处理下,芭蕉对酸雨有较高的耐受性;美人蕉在酸雨胁迫下,活性氧的主要清除酶为POD,单一酶活性上升是美人蕉抗逆性差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模拟酸雨对茶梅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赵栋  潘远智  邓仕槐  尚鹤  王芳  陈睿 《中国农业科学》2010,43(15):3191-3198
 【目的】探讨不同pH的模拟酸雨对茶梅主要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方法,研究4种不同pH(2.0、3.0、4.0、5.6)的模拟酸雨对茶梅(Camellia sasanqua)叶片膜损伤、MDA含量、抗氧化物酶活性、叶绿素(Chl)含量以及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结果】在不同pH酸雨胁迫下,茶梅叶片细胞膜透性和MDA含量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且二者呈显著正相关;SOD、CAT和POD活性呈先升后降的单峰曲线变化,其中,pH 4.0的酸雨处理SOD及CAT活性最大;pH 3.0处理的POD活性最大;Chl含量随酸雨pH的降低而降低,但降到pH 2.0时突然增加,恢复到与对照相近的水平;Pn、Gs及Tr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Ci呈逐渐降低的趋势;而Ls则呈逐渐上升的趋势。【结论】茶梅对酸雨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pH 3.0大致可以认为是酸雨对茶梅造成隐形伤害的阀值,因此,可以作为酸雨灾害严重地区园林绿化及植被构建的物种之一。  相似文献   

3.
模拟酸雨胁迫对银杏部分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模拟酸雨(pH2.0、3.0、4.0、5.6)胁迫对银杏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质膜透性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pH≤3.0的模拟酸雨对银杏生理特性的影响更为强烈,各个梯度的模拟酸雨胁迫均促使银杏叶片SOD活性和CAT活性急剧上升后稳定在一个较高水平,MDA含量呈先升后降的态势,电解质渗透率在酸雨胁迫后期呈缓慢下降趋势。由此说明,pH 3.0为酸雨对银杏叶片的隐性临界伤害点,也说明银杏能够对酸雨胁迫迅速作出反应,通过长期的酸雨胁迫可能获得某些耐酸的生理特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酸雨胁迫对茅苍术光合及生理指标的影响,为茅苍术的抗酸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法对茅苍术进行不同梯度的模拟酸雨胁迫试验,测定其在酸雨胁迫下的光合及生理指标,并对各指标在不同胁迫程度下的变化趋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酸雨胁迫初期,茅苍术叶片的光合参数指标变化不一,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整体呈上升趋势,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呈下降趋势,对酸雨胁迫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胁迫后第21 d,pH 2.0和pH 3.0处理的Pn、Gs和Tr相对较高,Ci相对降低;至胁迫后第28 d,pH 2.0和pH 3.0处理的Pn、Gs和Tr急剧下降,Ci迅速上升;pH 4.0和pH 5.0处理的光合指标变化幅度相对缓慢.随着酸雨胁迫时间的延长,茅苍术叶片的3种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MDA)和游离脯氨酸(Pro)含量总体上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胁迫后第15 d达最大值,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胁迫后第22 d达最大值,且酸雨的酸性越强,各指标变化幅度越明显.[结论]茅苍术叶片承受酸雨的阈值在pH 3.0左右,pH 3.0以下的酸雨会对茅苍术生长发育造成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以水培法分别探究了酸雨对玉米幼苗保护酶系统的影响以及稀土元素铈、镧对酸雨胁迫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在模拟酸雨(pH值3.0)的胁迫下,玉米幼苗的生长受到抑制、生理机能受影响,导致幼苗保护酶系统中SOD、CAT活性减弱,POD活性增强;叶片分别喷施30 mg/L铈、20 mg/L镧减轻了酸雨胁迫对幼苗产生的不良影响,CAT、SOD活性提高.这表明稀土元素铈、镧对酸雨胁迫下的玉米幼苗有一定的防护作用,铈所起的防护效果优于镧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采用番茄品种‘倍盈’为材料,运用人工模拟酸雨研究不同强度酸雨(pH3.0、pH3.5、pH5.6)胁迫对‘倍盈’叶片细胞质膜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酸雨处理使番茄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丙二醛(MDA)的含量及细胞质膜透性显著上升,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显著下降。胁迫停止后SOD的活性逐渐下降,停止胁迫后20d,pH3.0与pH3.5处理均显著低于pH5.6(CK);可溶性蛋白的含量pH3.0与pH3.5多呈现波动性的上升,至停止胁迫后15d,pH3.0、pH3.5与pH5.6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丙二醛的含量则呈现波动式上升,停止胁迫后20d,pH3.5与pH5.6差异不显著,而pH3.0显著高于pH5.6;细胞质膜透性pH3.5表现先上升后下降的现象,pH3.0表现下降趋势的现象,但至停止胁迫后20d,pH3.0、pH3.5与pH5.6之间无显著差异;pH值3.0和pH值3.5的叶片伤害率均随时间的延长而呈现下降的趋势,至停止胁迫后10d以后基本处于一个较稳定的水平;从番茄植株的外部形态来看,pH3.0酸雨处理在胁迫停止后20d,仍呈现叶片黄化、枯萎状态,说明pH3.0酸雨胁迫产生不可逆的伤害;而pH3.5酸雨胁迫处理下‘倍盈’表现出较好的自我修复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筛选红豆杉属植物中对酸雨胁迫耐受性较强的物种,为酸雨灾害地区红豆杉属植物的资源保存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年生红豆杉(Taxus chinensis)和云南红豆杉(Taxus yunnanensis)幼苗为试验材料,以pH值5.6为对照,设置4个模拟酸雨胁迫处理(pH值分别为4.5、4.0、3.5、3.0),探讨酸雨胁迫对2种植物幼苗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丙二醛含量和有机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随着酸雨酸度的增加,2种植物叶片抗氧化酶(APX、PPO、SOD、POD和CAT)活性和有机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整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丙二醛(MDA)含量呈上升趋势,叶绿素(CHL)含量和类胡萝卜素(CAR)含量呈下降趋势。【结论】红豆杉和云南红豆杉对轻度酸雨均具有一定的耐受性,但云南红豆杉对模拟酸雨的耐受性比红豆杉强,其中红豆杉对pH 4.5的模拟酸雨耐受性最好,云南红豆杉对pH 4.0的模拟酸雨耐受性最好,但pH 3.0的重度酸雨会严重影响2种植物的各项生理指标,抑制其生长。  相似文献   

8.
为了揭示桂花品种‘杭州黄’Osmanthus fragrans ‘Hangzhou Huang’抵御酸雨高温胁迫的生理生化机制,以‘杭州黄’叶片为材料,采用盆栽人工模拟酸雨胁迫(pH 5.6,pH 4.0,pH 3.0,pH 2.0)和高温胁迫(40℃)进行处理,测定了叶片光合色素,活性氧(ROS),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抗氧化酶活性和非结构性碳的变化。结果表明:①酸雨或高温单一胁迫后,叶绿素a(Chl a)质量分数、总叶绿素(Chl t)质量分数和Chl a/b均呈降低趋势。酸雨高温协同胁迫后,叶绿素a和总叶绿素质量分数及Chl a/b进一步降低,pH 2.0处理分别比对照降低了27.7%,23.8%和19.5%(P < 0.05)。②ROS和MDA质量摩尔浓度在酸雨或高温胁迫后均显著增加;协同胁迫后,随着pH值的降低,O2·-和MDA质量摩尔浓度显著增加,pH 2.0处理分别比对照增加了158.3%和142.0%(P < 0.05),过氧化氢(H2O2)质量摩尔浓度在pH 3.0时达最大,比对照增加了180.0%(P < 0.05)。③酸雨及高温胁迫后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显著增加,3种酶共同作用抵御胁迫造成的伤害;协同胁迫后,SOD和CAT活性先升高后下降,而POD仍保持较高活性,pH 2.0处理比对照增加了107.3%(P < 0.05)。④酸雨胁迫后,葡萄糖和果糖质量分数相对稳定,蔗糖和淀粉质量分数显著降低;高温胁迫后,非结构性碳质量分数均显著降低;协同胁迫后,非结构性碳质量分数进一步降低,其中协同pH 2.0胁迫后果糖、蔗糖和淀粉质量分数分别比对照降低了38.1%~41.6%,葡萄糖质量分数比对照降低了22.4%。研究表明:‘杭州黄’在酸雨高温胁迫后通过调节保护酶活性和非结构性碳代谢减轻胁迫造成的伤害,增强机体还原力,表现出较强的抵御酸雨高温胁迫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利用溶液培养方法,探讨稀土元素镧(La)的浸种和叶喷对酸雨胁迫下小麦保护酶系统的防护效应.结果表明,单一的酸雨处理会造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酶(CAT)活性总体水平下降,变化曲线呈倒"V"形,并使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明显增加.施用稀土元素后酸雨胁迫下小麦叶片中的SOD、CAT活性总体上升,POD活性上升的幅度减小,3种保护酶活性与单一酸雨处理相比,在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表现出稀土元素对酸雨胁迫的小麦保护酶系统有明显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西南酸雨区属于传统酸雨沉降区,是我国4个主要酸雨分布区之一。为筛选适合酸雨区生长的园林绿化植物,文章研究采用盆栽试验,设置pH 5.6(对照)、4.0、3.0、2.0共4个pH梯度的模拟酸雨胁迫桃树,每10d喷施1次模拟酸雨,共喷6次,研究胁迫60d后桃树叶片中丙二醛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桃树对酸雨胁迫响应积极;(2)桃树可以承受短时间的酸雨胁迫,并具有一定的自我修复能力,但长时间的酸雨胁迫会损害桃树的酶系统;(3)桃树对pH2.0的酸雨反应敏感,不能抵抗pH2.0的酸雨。  相似文献   

11.
干旱胁迫对白三叶幼苗保护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不同质量分数的PEG-6000对3个品种白三叶幼苗进行干旱胁迫,测定了胁迫后1~5d内其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在不同质量分数PEG-6000胁迫下,SOD、POD和CAT活性随时间延长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低胁迫水平SOD、POD和CAT活性增加值大于高胁迫水平,受胁迫植株的保护酶系统能够进行自身的调节以抵抗干旱伤害。  相似文献   

12.
采用"双套盆法",研究不同盐度水淹胁迫逆境下马鞍藤叶片的SOD、CAT、POD三种保护酶活性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在无盐水淹胁迫处理下,马鞍藤叶片SOD、POD酶活性在胁迫第6天和第12天时均显示明显升高,CAT酶活性则显著下降;而经200mmol/L和400mmol/L的中度和重度盐分水淹处理后,随着时间延长,马鞍藤叶片SOD、POD、CAT酶活性总体均呈下降趋势,特别是重度盐分水淹下CAT、POD酶活性下降明显。这说明,马鞍藤能够耐受较长时间的单纯水淹胁迫,对盐分加水淹双重胁迫逆境的耐受能力则较差。  相似文献   

13.
冷锻炼对低温胁迫下常绿黑莓幼苗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5℃低温胁迫下,常绿黑莓幼苗叶片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呈上升趋势,表明膜脂过氧化作用逐渐增强,细胞保护酶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先升高后下降。经过冷锻炼的幼苗叶片相对电导率和MDA变化较慢,表明过氧化作用的增强得到缓解,在低温胁迫下的细胞保护酶系统中,SOD、POD和CAT活性先升高,表明受到伤害的一种保护性应激反映,此后3种酶活性的升高表明,低温胁迫下黑莓赫尔受到了伤害,其幼苗在冷锻炼后的低温致死临界值为-5℃2d(48h)。  相似文献   

14.
采用人工模拟酸雨及室内盆栽培养方法,以玉米为试材,研究不同pH值的模拟酸雨(pH值5.6、4.0、3.0、2.0)对3种玉米(黑301、吉单522和尹单2)幼苗若干生理指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此3种玉米品种的抗酸性利用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模拟酸雨胁迫下,3种玉米品种幼苗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随模拟酸雨酸性的增强而下降;MDA相对含量、细胞渗透性和POD活性随模拟酸雨pH值的降低逐渐增加;SOD活性先增加,随后又降低;3种供试品种中,吉单522抗酸性最强,其次尹单2,黑301最弱.  相似文献   

15.
镧对低温胁迫萝卜幼苗保护酶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低温冷害对萝卜幼苗活性氧代谢保护酶系统的影响及稀土镧对植物抗冷性的诱导。[方法]以白沙短叶13-6早萝卜的幼苗为试料,采用模拟低温冷害的实验法,通过测定抗氧化保护酶系统中的SODP、OD、CAT以及常用的MDA含量变化,研究镧对低温胁迫萝卜幼苗的缓解作用。[结果]以相对电导率为指标筛选出LaCl3最佳浓度为10 mg/L。在10和5℃低温条件下,MDA含量明显上升,SOD先上升再下降。POD、CAT活性随胁迫温度的降低,也呈先升后降趋势。在低温胁迫过程中,加入稀土镧处理后发现,SOD、POD、CAT酶活性呈现下降趋势,MDA含量明显下降。[结论]适当浓度的稀土镧处理能诱导萝卜幼苗对低温胁迫产生抗性,减轻低温对萝卜幼苗的伤害。  相似文献   

16.
以粉带扦插苗为材料,研究了模拟酸雨对其外观形态、光合色素、MDA含量和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模拟酸雨pH值降低,粉带扦插苗的叶片平均面积逐渐减少,叶片受害率和MDA含量显著上升,叶绿素a、b含量显著下降,类胡萝卜素含量和SOD活性先上升后下降。结合形态与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粉带能忍受模拟酸雨pH4.0和3.0,但在pH2.0处理下,则产生严重伤害,植株已无法通过自我调节恢复。各项指标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抑制酸雨胁迫的过程中粉带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MDA起着相互协同的作用,SOD与各指标间内在联系不大。  相似文献   

17.
模拟酸雨对大麦幼苗部分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晓科 《山西农业科学》2012,40(4):329-331,335
采用室内培养法,研究了不同pH值的模拟酸雨胁迫对大麦幼苗叶片细胞膜透性、丙二醛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模拟酸雨胁迫下,大麦幼苗叶片细胞膜透性(CMP)和丙二醛(MDA)含量随酸雨强度的增加而上升,且二者呈显著正相关;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持续上升;叶绿素(Chl)含量明显下降。试验表明,酸雨诱导了活性氧自由基产生,使抗氧化酶系统失调,造成活性氧产生和清除之间的不平衡,从而加速膜脂过氧化作用、破坏膜透性、降解叶绿素,最终导致光合作用下降。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酸雨对彩叶桂花新品种紫嫣公主和虔南桂妃的胁迫特征,用模拟酸雨胁迫处理其植株。结果表明:在酸雨pH值4.0~6.0处理胁迫下紫嫣公主和虔南桂妃幼苗高生长受到的影响不显著,而pH值3.0酸雨胁迫下其幼苗的生长受到抑制,与对照存在显著性差异;酸雨胁迫对紫嫣公主和虔南桂妃的新生叶伤害与酸雨的pH值密切相关,不同浓度的模拟酸雨对植株的伤害程度表现不同,pH=5酸雨处理下紫嫣公主和虔南桂妃的伤斑不明显,pH≤4.0的酸雨胁迫下,给紫嫣公主和虔南桂妃的新生叶造成不同程度伤害,随着酸雨胁迫浓度增加(pH值越低),植株酸害指数增大,叶片酸害等级升高。紫嫣公主和虔南桂妃应避免在pH≤4.0的重度酸雨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酸雨对彩叶桂花新品种紫嫣公主和虔南桂妃的胁迫特征,用模拟酸雨胁迫处理其植株。结果表明:在酸雨pH值4.0~6.0处理胁迫下紫嫣公主和虔南桂妃幼苗高生长受到的影响不显著,而pH值3.0酸雨胁迫下其幼苗的生长受到抑制,与对照存在显著性差异;酸雨胁迫对紫嫣公主和虔南桂妃的新生叶伤害与酸雨的pH值密切相关,不同浓度的模拟酸雨对植株的伤害程度表现不同,pH=5酸雨处理下紫嫣公主和虔南桂妃的伤斑不明显,pH≤4.0的酸雨胁迫下,给紫嫣公主和虔南桂妃的新生叶造成不同程度伤害,随着酸雨胁迫浓度增加(pH值越低),植株酸害指数增大,叶片酸害等级升高。紫嫣公主和虔南桂妃应避免在pH≤4.0的重度酸雨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20.
探讨不同pH模拟酸雨对葱兰主要生理特性的影响及Ca2+的调控作用。通过盆栽试验,研究10 mmol/L Ca(NO3)2处理后不同pH(2.0、2.5、3.0、4.0和5.6)模拟酸雨胁迫对葱兰的有机物代谢、膜系统稳定性、抗氧化酶活性、叶绿素(Chl)及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H的降低,葱兰叶片相对电导率(γ)、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逐渐升高,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逐渐下降;Chl和净光合速率(Pn)随pH的降低而降低,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先随pH的降低而升高,当pH 2.0时显著降低;在pH≤4.0时,可溶性糖与pH呈显著正相关,SOD和Pn均与pH呈显著负相关。同一强度酸雨胁迫下,经10 mmol/L Ca(NO3)2处理后,葱兰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POD、SOD、Chl和Pn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γ和MDA显著降低,且各指标的变化随pH的降低变化不明显。模拟酸雨胁迫下,Ca2+能增强葱兰各项生理功能的稳定性,从而减轻酸雨对葱兰的伤害,试验还发现,Ca2+对葱兰的调控作用在强酸度(pH≤3.0)胁迫下,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