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WTO"绿箱"措施在中国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TO“绿箱”措施是规范员方农林业财政补贴政策的国际规则。目前,员方纷纷将本国的农林业财政补贴政策“绿箱”化,我国也应考虑如何利用“绿箱”措施来完善我国的林业财政补贴政策,以促进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回顾了现有农林业文献中与WTO“绿箱”措施密切相关的主要观点,在此基础上做出了综合评论,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农产品质量监管模式研究是在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的大背景下提出并进行研究实施的。目的是为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提质增效,通过强化企业应用转化科技成果的主体地位,更好地为大众消费提供优质农产品,从而促进农产品质量和效益。分析了监管模式实践的效果,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在当今数字化技术不断发展的社会,行业的发展离不开与互联网的相互融合、渗透。在互联网的影响下,我国农业发展越来越现代化。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及质量保障是农产品走出去、销出去的基石,网络销售农产品的检验检疫可作为质量安全管控的必要方法,对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主要分析了网络销售农产品质量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对网络销售中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提出了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平台和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的宽度和长度的保障模式,以期提高农产品网络销售质量,保障消费者的安全和利益。  相似文献   

4.
林业团体标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推动现代林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日本通过林业团体标准化工作有效地促进了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和林产品国际贸易。文中总结了日本林业团体标准制修、发布、实施、认证、评价和监管中的规范做法,归纳了实践经验,并探讨了启示,提出了我国林业团体标准的建设路径、发展模式和运行机制,对于推动我国林业团体标准建设、提高林产品质量与国际竞争力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简要分析了安徽境内主要的农林业系统的结构及功能,提出了不同产业区农林业建设的途径。各地建设农林业系统,有利于平衡森林资源,促进农、林、牧、副、渔业的协调发展,保障农业稳产高产,可增强林业自身活力,是发展林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森林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资源,又是农业生产的一种保障。积极发展和保护森林资源,对于促进我国工、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文化大革命以来,广大贫下中农和林业职工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认真贯彻“抓革命,促生产”的方针,林业生产获得了很大成绩。但  相似文献   

7.
国外生物质能源政策措施及其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典型发达国家生物质能源相关政策,包括税收、财政补贴、农业、能源政策等;归纳辅助政策的措施,包括政府采购、配额制度、利息减免、强制罚款、税收和生物质能源支持机制等;并对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中国复合农林业发展机遇与研究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概述了复合农林业的基本内涵及其发展机遇,论述了复合农林业在林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结合复合农林业及其相关学科的发展趋势,从研究的尺度、对象及地域、手段及方法、内容等角度,对我国复合农林业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我国农业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空间。农产品作为农业生产的对象,提高其质量、保障其安全是完善质量安全检测体系的首要任务。主要对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的现状及加强检测体系建设的措施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相似文献   

10.
日本的私有林经济扶持政策及其借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财政补贴、信贷支持和税制优惠 3个方面论述了日本政府对私有林的经济扶持政策 ,分析了这些政策的形成背景、完善过程、扶持力度、实施办法、实施现状以及在私有林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学习和借鉴日本私有林经济扶持政策的成功经验 ,对照我国当前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现状 ,提出了建立造林补助体系、改善林业信贷制度、加快税费改革、扶持林业社会化协作组织、运用政策手段引导非公有制林业健康发展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油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发展油茶产业对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维护国家粮油安全、推动山区综合开发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出台和资金投入的不断加大,我国油茶产业快速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对我国油茶资源分布、种质资源、经营模式、加工利用、经济效益等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我国油茶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研究结果可为指导我国油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大别山区板栗园生态系统和经济效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混农林业经营体系的研究已广泛开展,并取得了可喜的生态和经济效益,栗茶间作系统是混农林业的一种经营形式。比之于集约经营的单作栗园,栗茶间作不仅改善了栗园的生态环境,板栗的产量和质量也相应提高,其成功经验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和生产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实施我国国家竹材储备战略计划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实施国家储备材和储备林制度是保障我国木材安全的重要手段。我国竹林资源丰富,竹子种类与竹林面积均居世界首位,竹材长期以来对维持木材供给平衡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竹林作为我国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被纳入国家储备材或国家储备林计划进行管理。文中在分析我国木材安全现状与形势的基础上,阐述了实施国家竹材储备战略计划的重要意义与保障措施,提出建设竹材储备国家体系,制定长期国家规划,对每年成熟的竹材当年采伐、合理利用、及时储备,对于充分发挥竹资源潜力、促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保障国家木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家庭劳动力配置差异对农户非木质林产品(NTFP)经营行为选择的影响,为巩固国家林业重点生态工程成果、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缓解生态林业与民生林业之间的矛盾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在考虑农户家庭成员内部劳动力分工相互依赖的基础上,根据劳动力配置状况将农户划分为5种类型,并利用陕西省和四川省农户实地调查数据,分析不同类型农户NTFP的经营方式和技术类型及其各自的影响因素。【结果】劳动力配置差异农户在NTFP的经营方式和技术类型选择上存在显著差异;林地收入占比对各类农户种植经济林和发展林下经济影响显著,财政补贴对农户发展林下经济影响显著;林地质量和林地距公路的距离对各类农户的技术类型选择影响显著,农业劳动力规模、信贷支持和财政补贴对兼业型农户技术类型选择影响显著。【结论】劳动力配置不同导致农户NTFP经营行为存在差异;经济效益是农户选择经营NTFP的直接动因,财政补贴对农户发展林下经济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林地禀赋是各类农户经营劳动密集型NTFP的基础,农业劳动力规模和政策支持对兼业型农户经营劳动密集型NTFP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苹果-平菇复合系统生态经济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樊巍  张劲松  孟平  尹昌君 《林业科学》2002,38(5):152-155
复合农林业 (agroforestry)又可称农林复合系统 ,在解决农林“争地”矛盾、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近些年 ,果树因其相对较高的经济效益 ,低山丘陵区果农复合模式发展较快 ,“丘顶封林  相似文献   

16.
植物新品种是农业、林业生产的重要资源 ,在提高农林业产量和质量、推动农林业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植物新品种的培育需要投入大量的技术、资金、劳力和资源 ,而且需要花费很长时间 ,木本植物一般需要 10~ 15年甚至更长时间。由于植物新品种的可控性较差 ,在试验、示范、或生产过程中 ,容易被他人通过各种手段获取 ,并很容易被繁殖推广应用 ,使育种者失去对新品种的控制垄断权 ,从而剥夺育种者从其销售收入中收回投资成本的机会 ,挫伤育种者的积极性。为鼓励单位和个人为植物育种进行投资 ,鼓励育种者不断地培育新品种 ,促进农林业技术创新 ,…  相似文献   

17.
指出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加之环境污染问题的日趋严重,居民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加强林业建设不但能够有效地改善居民生活条件,而且对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鉴于此,就现代林业技术创新展开了分析和论述,总结了林业技术创新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我国林业事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支持和保障。  相似文献   

18.
杨树、水杉林带枯落物对土壤微生物C、N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钟哲科  高智慧 《林业科学》2003,29(2):153-157
杨树 (Populusspp .)、水杉 (Metasequoiaglyptostroboides)是我国亚热带滨海盐土的重要造林树种 ,它们生长快且能耐轻度盐碱 ,因此常被作为这一地区复合农林业的理想树种 (钟哲科等 ,1 996 )。由于滨海地区处于陆地和海洋的交界处 ,自然环境较为恶劣 ,自然灾害频繁 ,因此复合农林业系统的研究和应用已成为保障这一地区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措施。关于林木对小气候调节、改善生态环境等研究已有不少报道 ,但关于林木枯落物在复合农林业系统中对土壤微生物的作用 ,研究仍很少。植物枯落物是复合农林…  相似文献   

19.
实践教学的弱化一直是影响农林学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主要问题之一,而实践基地建设及其运行存在的问题是加强实践教学的“瓶颈”。高等农林院校实践教学基地具有区域分布点多、线长、面广等特点,以及跨越地理位置建设与发展的趋势;同时,存在着“建”与“用”脱节、建设资金不足且来源单一、基地建设目标与地方产业发展的契合度低等问题。为此,福建农林大学提出“点面结合、校地共建、闽台合作”的区域性农林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模式,并探讨了“产教研三方协同保障,多学科多专业交叉融合”的农林综合实践教学新模式。区域性农林实践教学基地具有高等农林院校与区域内的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等多方参与、协同保障、产学研高度融合等特点,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区域农林业技术“瓶颈”的突破、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区域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以及形成以提高农林业共同体内聚力为核心价值的文化认同等都具有重要意义。福建农林大学以洋中科教基地建设为试点,采取以下措施开展区域性农林实践教学基地建设:①引入高水平科研平台和特色农业龙头企业,打造彰显闽中闽北区域特色的农林实践教学基地;②建立“多方参与、协同保障”的区域性农林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运行长效机制;③打造完整的农业基本技能和产业实践链条,提升农科专业综合实践教学水平;④拓展农林实践教学基地功能,服务乡村振兴和教师发展。实践证明,区域性农林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在实践教学方面,实现了农林类专业综合实践教学与区域农林产业的有机衔接,建立了农林综合性实践教学基地共建共享长效保障机制,促进了农林类专业实践教学的多学科交叉,解决了开放性实践教学缺失问题;在新农科人才培养方面,显著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以及面向新农村、新农民和新生态的实践育人成效,为对台的农林业交流提供了窗口;在成果辐射与示范效应方面,为地方高等农林院校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农林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模板。  相似文献   

20.
武峰 《中国林业》2012,(18):43-43
为了增强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手段,提高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应急控制能力,及时监测农林业有害生物,实现农林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植保部门大胆创新、锐意进取,通过建立长效防治机制、及时预测预报病虫发生动态、加强检疫等一系列措施,对天水市麦积区区域内农业生产环境同有害生物发生发展相关的自然因子作出动态分析和趋势预警,从生态学和经济学的角度引导农民科学防治,减少环境污染,保持生态平衡,为现代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