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张尚贇 《河北农机》2023,(20):139-14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农业用水在水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很大,是我国最大的紧缺资源。在农业用水中,灌溉用水占了很大比重。据统计,我国每年在灌溉上消耗的水资源有400亿立方米左右。为了节约用水,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已成为我国当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农业用水浪费严重,特别是在北方地区,由于水资源短缺,农业灌溉用水被大量挤占和浪费。在新疆、内蒙古、甘肃、河北等地,由于水资源紧缺和气候干旱问题日益突出,农业生产受到了影响,甚至有些地区出现了“无水可灌”的情况。本文分析了农田水利应用节水灌溉技术的必要性,阐述了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现状,提出了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策略,旨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小型衬砌渠道优化设计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前言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紧缺的国家之一,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的1/4,列世界第109位。然而我国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89%,随着城市化与工业的迅速发展,相应地工业与生活需水量急剧增加,这势必加剧水资源进一步紧缺,因此发展节水农业势在必行。节水农业的主要范畴是节水灌溉工程。节水灌溉技术及节水栽培技术,而我国对农业用水影响最大的是灌溉用水,这是由于在我国95%以上的灌溉面积上采用渠道输、配水,我国自流灌区渠系水利用系数只有0.4左右,再则在我国,小型灌区占了很大的比例,如北方的井灌区,南方的小型机电灌区,它…  相似文献   

3.
杨志成 《南方农机》2023,(14):92-94
为了提高我国生态效益,需要大力发展农业,水利条件作为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能为此提供助力,为了缓解水资源紧缺这一现状,提升农业灌溉用水效率,保障农业产量,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笔者对提高农业灌溉用水管理效率的措施进行分析。首先,从农业灌溉用水管理的重要性方面切入,分析了农业灌溉用水管理中存在节水意识淡薄,用水管理理念较为落后;缺乏科学合理的农业灌溉用水管理制度,用水管理模式不合理;节水灌溉系统缺乏相应的综合评价,无法为实际用水管理提供指导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增强用水管理意识、创新用水管理模式、优化节水灌溉评价体系等对策建议,以提升农业灌溉用水管理效率,增加农业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加强用水管理不仅能够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还能够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水资源紧缺已是一个全球性问题,我国尤为突出。全国人均水资源不足世界人均的1/4,排在世界第109位,属13个贫水国之一。上世纪末,我国北方干旱加剧,每年受旱面积扩大到90Mhm2,比上世纪50年代增加1.5倍以上。据统计,我国每年因干旱缺水约少产粮食25Mt左右。一方面农业缺水,另一方面农业用水浪费现象又很普遍。因此,发展节水灌溉,推广节水灌溉新技术势在必行。它是缓解我国水资源紧缺状况,促进水资源持续利用,改善生态环境和农业持续发展的一项根本措施。农业节水灌溉的实质就是合理灌溉、科学用水与高效用水。…  相似文献   

5.
在过去的几年中,为探索缓解水资源紧缺问题的路子,我们做了大量的节水灌溉示范推广工作,建成了一批节水灌溉示范区,全国各地尤其是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节水灌溉发展迅速,修建了大量的节水灌溉工程。以低压管道灌溉和喷滴灌为主的节水灌溉面积迅速增加,全国低压管道、喷灌、滴灌等各种先进节水灌溉技术推广面积已达333.33万hm2。应该说: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与推广,对减少农业用水的浪费,提高水的利用率,缓解用水紧张矛盾,提高作物产量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特别是对于水资源紧缺地区,…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发展高效用水农业首先要发展节水灌溉,在农业水利灌溉领域,通过分析国际先进的节水模式及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评价我国灌溉农业高效用水工程进展。针对我国人口与水、土地等资源的矛盾问题,论述我国水资源现状和农业用水状况以及我国节水灌溉进展,指出我国农业节水灌溉现状和推广中存在问题。提出了加提高节水意识,健全节水法规,发挥政府职能,提高资金投入,不断加强节水灌溉技术创新以及落实管护责任等改进建议,激发节水灌溉工程长效运行等方式以推进我国灌溉农田高效用水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7.
农业节水灌溉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水资源紧缺是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农业是我国的用水大户,推广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是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径。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了水价与节水灌溉之间的关系,说明水价的提高激励了节水灌溉技术的采用。另一方面,为减轻农民负担,提出农业水价加收的费用,通过财政以农业补贴或其他形式回补农民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自1999年到2007年,北京连续9年干旱,加之可利用来水量大幅度减少,水资源紧缺形势非常严重,而农业用水也是用水大户,发展节水农业,减少农业用水量对减轻北京水资源紧缺现状有积极作用。结合北京市水资源严重紧缺现状,介绍了北京市节水农业应对水资源短缺而利用工程、农艺和管理等措施发展到目前的现状和为实现“农业用水下降、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三大目标而采取的主要做法,并从用水对象、节水技术和农业用水的水资源管理等角度分析了今后节水农业发展方向,也提出了节水农业进一步发展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缓解河北农业用水紧缺的技术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缓解河北农业用水紧缺问题,主要可从开源和节流2个方面着手。通过开发利用微咸水资源来增加农业灌溉用水量;改进地面灌溉方式、利用管道代替明渠灌溉,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发展农艺节水措施,提高农田水分利用效率;加强水权水价管理,减少无效灌溉浪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监测农田墒情,指导农业适时适量灌溉;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发展粮食、经济和饲料作物三元化农业。农业节水更需要政府的支持与引导,鼓励支持农业节水技术的发展。在政策层面,需制定合理水资源利用规划;实行农业用水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推行水价制度改革;将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同政府绩效挂钩;划定地下水禁止开采区或者限制开采区等。  相似文献   

10.
CPSP模型在华北井灌区农业水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农业水管理措施对区域水平衡的影响,选择北京市大兴区为华北井灌区代表性研究区,以CPsP模型为技术支持,研究了提高灌溉水利用率、采用亏缺灌溉、改善农业种植结构及利用区外水源等不同水管理措施影响下区域水平衡、区域耗水、区域取水及用水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资源型缺水区域,提高灌溉水利用率、采用非充分灌溉及改善农业种植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区域水资源紧缺的压力,特别是采用非充分灌溉及改善作物种植结构能显著减少区域取水及耗水总量,并能减少地表水及地下水的补给量中回归水所占比例,在缓解区域水资源紧缺压力的同时也降低了区域水质遭受回归水污染风险.另外,在未来情景中,因经济快速发展及人口持续增长,工业及居民生活用水量增加,区域水资源供需矛盾将会加剧,为确保区域水资源良性循环,势必采取积极有效的水资源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1.
节水灌溉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节水灌溉是缓解农业用水供需矛盾,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对节水灌溉的内涵、农业灌溉的节水途径与技术措施,以及节水的生物学基础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1前言干旱缺水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农业用水占全国总用水量的70%左右。水资源的严重紧缺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微喷灌溉技术与地面灌溉相比节水30%~70%。这项灌溉技术的大面积推广,节水增收效果显著,可较大程度地缓解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水资源十分紧缺,而农业用水浪费极为严重.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使农业成了用水大户,其用水量占全国总用水量的70%以上,而水的有效利用率只有30%~40%,仅为发达国家的一半左右,每m3水的粮食生产能力只有0.85 kg,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每m3水的粮食生产能力2 kg以上的水平.改变人们千百年来传统的灌溉习惯,用较少的水获得较高的产出效益,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是农机部门的一项重任,也是缓解我国水资源紧缺的途径之一,更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任佶  姚水萍 《农机化研究》2007,(12):243-245
目前,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农业是用水大户而且用水浪费相当严重,因而建设节水型农业是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当务之急.为此,就实现节水型农业提出了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采用节水灌溉方式和适宜的灌溉模式等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15.
节水灌溉是缓解我国水资源紧缺矛盾的战略选择。节水灌溉事业和产业的发展直接推动节水灌溉设备的更新换代。研发利用科技含量高的节水灌溉设备、提高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迫在眉睫。文章阐述了节水灌溉设备的发展背景、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前景,提出了节水灌溉设备的发展对策,为节水灌溉产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编辑部 :您们好 !贵刊 2 0 0 2年第 1 1期发表翟浩辉副部长的文章《当前发展节水灌溉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十分重要 ,问题讲得深刻透彻 ,必须很好学习。我国水资源紧缺 ,农业灌溉是用水大户 ,而目前用水很浪费 ,所以必须实行节水灌溉和节水农业。“节水优先 ,治污为本” ,既节省水资源 ,增加亩产量 ,又减少面污染 ,改善生态环境。诚如文中所言 ,国家政策是开源和节流并重 ,实际上还是重开源 ,轻节流。在开源建设新灌区中 ,也没有优化灌溉排水系统 ,达不到节水和防止次生盐碱化的效果 ;把节水灌溉和节水农业建设推给农民…  相似文献   

17.
农业灌溉用水是我国用水的第一大户.其用水量占全国工农业总用水量的80%以上。随着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日益尖锐,节水已成为我国解决水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应用节水灌溉技术其节水潜力很大。下面就介绍几种新的节水灌溉技术。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只有世界人均的1/4.全国农业正常年份缺水约300亿立方米.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3/4,但水利用率仅有40%左右,而发达国家为80%,可见农业节水潜力巨大.节水灌溉,就是采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减少用水损失,以较少的灌溉水量满足作物正常生长要求的灌溉.这里集中介绍一下近年来我国推广的实用农业节水技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农业节水技术标准不仅是规范农业节水工程建设与管理的重要依据,也是新时期全面节约、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农业用水的技术准则.大力开展农业节水技术标准化建设对于保证节水工程建设质量,提高管理水平,控制农业用水总量,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减少农业水资源浪费,改善中国水资源日益紧缺的现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国当前农业节水技术标准化体系建设的基本现状,总结分析了现行农业节水技术标准建设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提出了推进农业节水标准化建设工作的若干建议,力求为促进中国农业节水事业健康有序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水资源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农业用水量巨大。研究得知,农业灌溉用水消耗量巨大,约占全社会用水总量的40%以上。在我国西北、华北、东北等粮食主产区,部分农田仍在采用相对粗放的灌溉方式,节水灌溉面积较少,水资源消耗浪费较大,水资源问题已经成为当前重要问题,直接影响了国家区域经济的发展。长期以来,我国农田灌溉水利用效率较低,不同程度存在水资源浪费问题。为有效加强农业有效灌溉,我国不断加大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力度,深入分析我国农田灌溉中水资源浪费的成因,提出针对性治理策略,力求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与保护。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我国农田灌溉水资源浪费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