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问思恩  李婵  侯淑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9721-9722
[目的]对陕西秦岭山区人工养殖大鲵肌肉中重金属进行测定。[方法]样品用硝酸-高氯酸混合液进行消解处理,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原子荧光法测定Pb、Cd、As、Hg的含量。[结果]人工养殖大鲵肌肉中Pb、Cd、As为未检出,Hg含量为0.023mg/kg,相对标准偏差为3.7%。[结论]经国家标准物质验证,方法准确度和精密度可满足检测,样品测定结果真实,Pb、Cd、As、Hg的含量符合国家食品安全卫生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市售稻米Pb、Cd含量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探讨当地居民食用稻米安全性。[方法]在延边州8个市随机购买80份粳稻精米,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GF-AAS)测定稻米样品中的Pb和Cd含量,并以食品中重金属Pb、Cd每月可耐受摄入量(PTMI)为标准,运用暴露模型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延边州稻米中重金属Pb、Cd含量平均值分别为0.13和0.04 mg/kg,有10%的稻米样品重金属Pb含量超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12)限值。延边州敦化、安图、和龙、龙井、图们5市市售稻米中存在一定比例的重金属Pb污染。延边州市售稻米样品中Pb、Cd的HQ值均小于1,表明此次所检测的延边州市售稻米样品对居民没有健康风险。[结论]延边州市售部分稻米已出现重金属Pb污染,未出现重金属Cd污染,延边州居民通过稻米摄入的重金属Pb、Cd不会对其健康构成明显危害。  相似文献   

3.
陈曦  石绍福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0785-10786,10789
[目的]测定青风藤根中Ca、Fe、Mn、Zn、Pb、Cu、Cd、As、Cr9种元素含量。[方法]Pb、Cd、As、Cr采用塞曼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Ca、Fe、Mn、Zn、Cu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结果]青风藤根中Ca平均含量604.430mg/kg,Fe平均含量191.489mg/kg,Mn平_均含量299.216mg/kg,Zn平均含量18.590mg/kg,Cr平均含量1.750m∥kg;Ph含量,J、于0.7m∥kg,Cu含量小于8mg/kg,Cd含量小于0.5ms/kg,As含量小于0.5mg/kg。[结论]青风藤根中重金属含量较低,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与藤茎比较,含Fe和Ca量较高,具有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西宁市常见市售蔬菜进行多种重金属元素的检测,了解当地蔬菜的重金属污染情况.[方法]从西宁市市售蔬菜中随机抽取10种蔬菜共40个样品,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AA-6200)测定砷(As)、汞(Hg)、铬(Cr)的含量,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Z-2000)测定铅(Pb)、镉(Cd)的含量,依据《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05)和《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GB18406.1-2001)进行评价.[结果]试验显示,10种蔬菜中Pb、As、Hg、Cd、Cr的含量平均值范围分别为0.006 8~0.130 0 mg/kg、0.001 8 ~0.025 0 mg/kg、0.000 01 ~0.000 64 mg/kg、O.001 4~0.023 0 mg/kg、0.012~0.110 mg/kg.[结论]研究表明,西宁市售蔬菜中Pb、As、Hg、Cd、Cr的重金属污染状况较低,均未超出综合污染指数的范围,达到了国家无公害蔬菜的安全标准.  相似文献   

5.
吕璐  石向群  梅竹莲  余毅  赖水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5):2658-2659,2670
[目的]测定双黄连口服液中微量元素Cu、Mn、Fe、Zn、Pb、Cd的含量。[方法]利用湿法消化处理样品,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Cu、Mn、Fe、Zn含量,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Pb、Cd含量。[结果]双黄连口服液中Cu、Mn、Fe、Zn、Pb、Cd含量分别为0.418 7、4.852 0、3.687 3、5.304 7、0.553 5、0.022 1 mg/L,其中Cu、Pb、Cd含量均未超标,可以安全服用。[结论]利用原子吸收法测定双黄连口服液中的微量元素含量结果准确、可靠,该方法可用于其他中成药口服液中微量元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宁劲松  尚德荣  赵艳芳  王军  谭志军  翟毓秀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154-11155,11219
[目的]了解目前青岛市场上贝类的重金属水平。[方法]对主要养殖品种进行随机取样,共采集78个样品。利用湿法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和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重金属Pb、Cd、Cu、Fe、Mn、Zn含量,并采用国家标准对检验结果进行评价。[结果]青岛市场销售的贝类体内6种重金属含量总体较低,仅有部分毛蚶和牡蛎产品中镉含量高于国家标准;养殖贝类的重金属品种间差异较明显。[结论]大部分贝类产品可以安全食用。  相似文献   

7.
石蒜中几种矿质元素和重金属元素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分析石蒜(Lycoris radiata Herb.)中几种矿质元素和重金属元素含量,为进一步合理开发该植物资源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氢化物原子吸收法测定As和Hg的含量;采用塞曼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Pb和Cd的含量;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K、Ca、Na、Mg、Fe、Zn、Cu和Mn的含量。[结果]石蒜中As、Hg、Pb、Cd、K、Ca、Na、Mg、Fe、Zn、Cu和Mn的含量分别为0.52、0.04、1.81、0.14、402.57、526.33、592.24、285.56、9.46、14.53、4.11、0.84 mg/kg。[结论]石蒜中重金属含量低,微量元素含量丰富,具有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上海市奉贤区地产大米中重金属Pb、Cd的污染情况,于2016—2017年采集奉贤区8个乡镇/街道的地产大米样品36个,采用湿法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对大米样品中Pb、Cd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36个大米样品的Pb、Cd平均含量分别为0.108、0.020 mg/kg,所有大米样品中Pb、Cd含量无一超标。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奉贤区当地居民通过食用大米实际摄入Pb和Cd的量都低于FAO/W H O制定的可耐受量,不存在严重的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荸荠地土壤中铅和镉含量,验证检测方法的检出限、准确度与精密度,分析荸荠土壤中重金属铅和镉含量。[方法]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研究区荸荠地土壤中铅和镉的污染及其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荸荠地土壤中铅含量为10.1~25.8 mg/kg,平均值为21.9 mg/kg;镉含量为0.154~0.280 mg/kg,平均值为0.198 mg/kg。以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为评价依据,铅和镉含量均处于无污染的清洁水平。2种重金属其潜在生态危害强度镉大于铅,均处于轻微的潜在生态风险水平。[结论]研究区荸荠地土壤中铅和镉污染风险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10.
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施用不同量(0、15、30、45、60 t/hm~2)猪粪对辣椒不同生育时期土壤和辣椒各器官(根、茎、叶和果实)重金属Cd和Pb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Cd和Pb的含量随着猪粪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辣椒生长发育进程有所下降,Cd和Pb含量的最大值分别为0.360 3、29.11 mg/kg,均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15618—2018)。在相同猪粪施用量条件下,辣椒根和茎中的Cd和Pb含量随着生育进程而增加,各器官中Cd和Pb的含量分布由大到小依次为根、叶、茎、果实。辣椒果实中Cd的含量为0.023 3~0.049 0 mg/kg,Pb含量为0.062 7~0.086 5 mg/kg,均未超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可安全食用。虽然猪粪有机肥的施用导致了土壤Cd和Pb的积累,但对辣椒各器官影响较小。辣椒根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为CdPb,说明Cd更容易从土壤向辣椒中转移,对辣椒造成的危害可能会更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探讨Pb、Cd单一及复合胁迫下桂花幼苗的吸收积累特性.[方法]采用土壤盆栽试验法,以桂花幼苗为对象,选择重金属Pb在浓度梯度0、50、100、500、1 000和2 000 mg/kg,Cd在浓度梯度0、1、10、50、100和200 mg/kg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浓度Pb、Cd单一及复合胁迫对桂花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在试验条件下,土壤Pb含量达到500 mg/kg时显著抑制桂花幼苗的生长,土壤Cd含量达到100 mg/kg时显著抑制桂花幼苗的生长.桂花幼苗各部分对Pb吸收量的大小顺序为根>茎>叶,对各部分Cd含量的大小顺序为根>茎>叶,但是各部分对Cd吸收量的大小顺序为茎>根>叶.[结论]在复合胁迫下,低浓度Pb、Cd处理表现出相互促进吸收积累,高浓度处理表现出相互抑制吸收积累的特性.  相似文献   

12.
盆栽玉米和大豆对铅、镉的富集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玉米和大豆对铅、镉等重金属的富集作用。[方法]分别用自来水(CK)0、.1 mol/L的Pb(NO3)2和0.1 mol/L的CdSO4溶液浇灌盆栽玉米和大豆,测定栽培前后土壤中铅、镉的含量,以及玉米和大豆各部位铅、镉的含量。[结果]玉米和大豆均能富集土壤中的铅和镉。空白试验中,种植玉米后土壤中铅、镉分别从106.07、2.21 mg/kg降为79.461、.45 mg/kg,种植大豆后土壤中铅、镉分别从107.572、.30 mg/kg降为85.101、.01 mg/kg。玉米和大豆不同部位对铅和镉的吸收程度不同,玉米和大豆各部位吸收铅、镉的能力表现为:根部>秸秆>叶部>果实。用铅、镉溶液浇灌的玉米和大豆的长势与空白组没有明显区别。[结论]玉米和大豆对受铅、镉等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具有良好的生物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黄山屯溪湿地公园水质及植物体内重金属含量,为提高人工湿地水质净化效果及植物合理布局与规划提供参考。[方法]设6个采样点,于2014年9~12月和2015年6月测定黄山屯溪湿地公园水体中总氮(TN)、总磷(TP)、硝酸盐氮(NO-3-N)、氨氮(NH+4-N)含量,2014年10、11月及2015年6月测定湿地部分植物体内Cu、Cd、Zn、Pb含量,研究水质及植物重金属含量的特征,并分析植物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结果]TP含量(0.080~0.221 mg/L)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GB 3838—2002)Ⅲ类标准及以上,NH+4-N含量(0.095~1.009 mg/L)也达到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质要求,TN含量(1.002~2.758 mg/L)偏高,属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Ⅳ类水水质标准。湿地中不同种类植物体内Cu、Cd、Zn、Pb含量差异较大,Cu与Zn的含量最高可达24.3、157.8 mg/kg;Cd与Pb的含量最高可达到29.3、83.8 mg/kg。[结论]黄山屯溪湿地公园水质良好,就同种植物体内的重金属含量而言,其根、茎、叶中重金属含量不同,以根中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莲藕产品的开发、工艺制定和品质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特定品种的莲藕中分离纯化出莲藕淀粉,研究莲藕淀粉及其级分的颗粒特性。[结果]莲藕淀粉成分含量为:水分14.17%、灰分0.95%、粗蛋白0.34%、粗脂肪0.28%、总磷14.50 mg/100 g、直链淀粉24.76%。莲藕淀粉有圆形和椭圆形颗粒,其粒径分别为14.30、61.48μm。天然莲藕淀粉的晶体结构为B型,直链淀粉为V型,支链淀粉无明显晶体结构。天然淀粉及其级分的晶体崩解温度与起始玻璃化温度均较接近,但晶体崩解所需热量差别较大。莲藕淀粉的糊化温度为65.8~73.8℃。淀粉溶解度和膨胀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结论]莲藕淀粉在95℃的膨胀度为24.497,属于中等膨胀型淀粉。  相似文献   

15.
王吉秀  王丹丹  祖艳群  李元  秦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4,(15):4630-4632,4663
[目的]氯离子能与土壤中的金属镉离子产生络合反应。土壤络合作用抑制镉在作物体内的毒害效应。研究镉胁迫下不同浓度的Cl-对玉米生长和累积镉能力的有效性。[方法]模拟镉污染土壤盆栽玉米,当玉米长至2片真叶时,添加不同浓度的Cl-,培养2个月后收获,测定玉米形态、生物量和镉氯含量指标。[结果]不同Cl-浓度处理后,玉米数量性状、生物量和镉的累积差异较显著,当Cl-浓度为200 mg/kg时,玉米株高和根长与对照相比分别从67.00和20.26 cm增加到81.33和31.67 cm,地上部与地下部生物量分别从38.39和7.38 mg/kg增加到69.10和25.17 mg/kg,玉米地上部和地下部累积镉的含量分别从30.47和20.57 mg/kg下降到22.50和7.11 mg/kg,累积Cl-含量分别从1.24和1.23 mg/kg下降到0.72和0.04 mg/kg,玉米地下部体内Cl-与Cd含量的相关系数达到0.893(P〈0.05)。[结论]在土培试验条件下,一定浓度范围内的Cl-与镉的配合作用可以降低玉米对镉的吸收。  相似文献   

16.
土壤重金属Cd在木薯中累积特征及产地环境安全临界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土壤重金属Cd在木薯中累积与分配特性,探讨木薯在Cd污染土壤环境中的安全临界值。【方法】采用土壤盆栽试验,设6个土壤Cd浓度水平,测定不同土壤Cd浓度处理下木薯块根、茎叶的Cd含量,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并依据GB 2762-2005标准模拟求出木薯在Cd污染土壤环境中的安全临界值。【结果】木薯根、茎、叶的Cd含量与土壤Cd浓度呈极显著正相关,整体分布特征为茎>叶>根。当土壤Cd添加量为25 mg/kg时,木薯块根Cd含量达到0.22 mg/kg,超过国家薯类作物的限量标准0.1 mg/kg。模拟求出种植木薯的土壤Cd安全临界值为1.28 mg/kg,以木薯块根为收获目标的土壤Cd安全临界值为13.23 mg/kg。【结论】木薯对Cd累积规律为茎>叶>根,拟合求出以木薯块根为收获目标的土壤Cd安全临界值为13.23 mg/kg。  相似文献   

17.
磷酸盐对污染土壤中Pb·Cd·Zn的钝化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磷酸盐对重金属Pb、Cd、Zn的钝化作用。[方法]以磷酸盐作为钝化剂,添加量设为50~1 200 g/m~2,考察Pb、Cd、Zn的有效态浓度随着钝化剂添加量的变化。[结果]随着磷酸盐添加量的增大,Pb、Cd、Zn有效态浓度均呈下降趋势,Pb从280 mg/kg下降到123 mg/kg,Zn从14.20 mg/kg下降到7.18 mg/kg,Cd从1.50 mg/kg下降到1.27 mg/kg,最终得到最佳添加量为500 g/m~2,并且30 d后Pb、Cd、Zn有效态浓度达到稳定状态。添加磷酸盐后土壤pH从5.62增加到7.57。[结论]磷酸盐可使土壤中的Pb、Cd、Zn浓度明显降低,达到预期的土壤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改良建水酸石榴的栽培条件、扩大栽培面积提供参考。[方法]在建水酸石榴的3个产地采集土样,检测了Pb、Zn、Fe、Cd、Cr、Cu的含量。[结果]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平均相关系数≥0.99950;测定元素的相对标准差为0.07%~1.67%,平均为0.6225%;不同金属元素的样品回收率在98.7%~116.4%。不同酸石榴种植地的各种元素含量差异明显,基地Ⅲ的Pb、Zn、Cd、Cr、Cu含量最高,分别为160.7086、28.0227、10.2634、169.3933、83.4718mg/kg。基地Ⅰ的Fe含量最高,为7828.8554mg/kg。基地Ⅱ的Pb、Zn、Fe、Cd、Cu含量最低,分别为118.7567、21.7829、2938.4863、6.5298、68.0998mg/kg;而基地Ⅰ的Cr含量最低,为59.0595mg/kg;同一地块的铁元素含量最高,Cd含量最少。[结论]基地3重金属含量较高,基地Ⅰ的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有机酸对Pb、Cd污染水稻植株的解毒作用,为处理农田Pb、Cd污染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统计受Pb、Cd、柠檬酸、酒石酸处理的水稻种子萌发率,及水稻植株根、茎叶干重,测定植株内蛋白质以及Pb、Cd含量的变化。[结果]当Cd浓度≤2mg/L,Pb浓度≤10mg/L时,有机酸对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影响不大。柠檬酸可以减轻Pb对水稻的毒害,并能促使Pb从根部向地上部转移;而酒石酸可以减轻Cd对水稻的毒害,并有利于Cd从根向叶片输送。Pb、Cd复合处理条件下,Pb的存在促进水稻植株对Cd的吸收,Cd的存在可能抑制水稻植株对Pb的吸收。[结论]不同有机酸对Pb、Cd污染水稻植株具有不同的解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