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徐正生  程燕  汤婕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9):5332-5333
[目的]了解市场上瓶装水的质量,为完善对瓶装水的监管提供参考。[方法]检验合肥市零售的瓶装饮用水挥发性有机物(VOCs)含量,抽取了6个品牌共15种规格不同的市售瓶装水,参照美国EPA524.2方法进行VOCs检测分析。[结果]抽查的15种瓶装饮用水样品中,有6种样品检出含有微量三氯甲烷,2种样品检出含微量苯。[结论]市售瓶装饮用水的污染途径应与瓶装水的生产工序相关,包括水源质量、消毒工序、运输以及储存条件等。  相似文献   

2.
新型紫薯酸奶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丛丛 《安徽农业科学》2014,(23):7990-7992
[目的]优化新型紫薯酸奶的加工工艺。[方法]以紫薯和纯牛奶为主要原料,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制得一种新型的紫薯酸奶。[结果]试验表明,新型紫薯酸奶制作的最佳工艺条件参数为:紫薯浆比例为1∶4 g/ml、紫薯奶的比例为1∶1.5、白砂糖添加量7 g、发酵温度45℃、发酵时间5 h、菌种添加量0.095 6 g(均以100 ml紫薯奶计)。在此条件下发酵,得到色泽均匀、组织状态良好、口感细腻的凝固型紫薯酸奶。[结论]该研究制得的紫薯酸奶强化了硒元素与花青素营养元素的保健功能,并具有紫薯特有的紫色,是一种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的奶制品。  相似文献   

3.
张洪坤  张瑞菊 《安徽农业科学》2014,(11):3399-3400,3412
[目的]研制具有丰富的营养功能和保健功能的板栗酸奶.[方法]以板栗和鲜牛奶为主要原料,利用市售发酵剂进行酸乳发酵,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出板栗酸奶主要原料的最佳配方.[结果]板栗酸奶主要原料的最佳配方是10%的板栗浆液、85%的鲜牛奶、0.20%的接种量、6%的白砂糖.在43℃的温度下进行发酵培养,即可得到质地均匀、细腻光滑、凝固性好、色泽均匀一致、酸甜可口、具有较浓板栗风味和乳香味的板栗酸奶.[结论]该研究为板栗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蜂蜜中槲皮素含量分析及变化范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蜂蜜中槲皮素的变化范围。[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市售30种枣花蜜、31种洋槐蜜、32种荔枝蜜、30种枇杷蜜进行槲皮素含量的检测。[结果]获得了各种蜂蜜中槲皮素含量平均值、标准差和变化范围。[结论]可将槲皮素的变化范围作为控制蜂蜜质量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测定市售草莓中的农残含量,探究市场上草莓的可食用性。[方法]选取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的100份草莓样品,对乙草胺、腐霉利、艾氏剂、林丹、联苯菊酯、甲氰菊酯6种常见农药的残留量进行检测,依据国家标准验证草莓中的农残量是否超标。[结果]试验确定了简便但能准确测定结果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再通过气相色谱法对草莓样品进行检测得出,100份草莓样品中6种农残含量均符合国标要求。[结论]研究可为防止农药污染农产品和环境,安全生产无公害果品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郝生宏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695-15696
[目的]探究自制大肠菌群快速检测纸片的应用效果。[方法]以自制大肠菌群快速检测纸片为材料,对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餐具及水质进行了监测,并比较了自制纸片、市售纸片和国标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检测水质时,自制纸片与国标法的符合率、合格率相一致;检测餐具时,自制纸片与市售纸片的符合率、合格率相一致。[结论]纸片法比发酵法能大量节省人力和物力,且与市售纸片结果相似,适合在基层检验单位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排序检验法确定不同品牌橙汁的喜好度。[方法]以橙汁为研究对象,根据食品感官评价国标要求,感官评价员对市售的4种橙汁饮料产品消费者喜好度进行排序检验。[结果]评价员对4种橙汁的喜好度存在显著差异,喜好顺序依次为ENA橙汁、SK橙汁、Dole橙汁、汇源橙汁,其中最喜欢ENA橙汁。[结论]研究可为橙汁饮料的生产与感官品质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从绍兴市售酸奶中分离并鉴定乳酸菌,研究乳酸菌分离株对6种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利用MRS培养基迎过稀释法分离酸奶样品中的乳酸菌并进行菌落计数,对分离菌株进行革兰染色和生化反应鉴定,同时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从15种绍兴市售酸奶样品中共分离出31株菌,生化反应鉴定为嗜酸乳杆菌(6株)、保加利亚乳杆菌(7株)、嗜热链球菌(11株)和双歧杆菌(7株);活菌计数结果显示,4份样品(26.7%)中乳酸菌计数低于国家标准,11份样品(73.3%)中活菌计数符合国家标准规定;耐药性试验结果显示,31株乳酸菌对4种抗生素均有一定程度的耐受性,且90.3%的菌株具有多重耐药性,能耐受2~3种抗生素。[结论]绍兴市售酸奶中乳酸菌已具有一定程度的耐药性,对酸奶产品进行耐药性监测和安全评价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陈乘  纪雪梅  周谦  余书勤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2638-12640
[目的]表征几种碳纳米管(CNTs)的特性,并检测其对呼吸系统的毒性。[方法]运用透射电镜、拉曼光谱技术检测市售几种碳纳米管的性状;通过染毒箱研究CNTs对小鼠呼吸系统的影响。[结果]单壁碳纳米管(SWCNTs)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小,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对呼吸系统的影响较大。[结论]CNTs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和杂质的含量与管壁的直径有关。  相似文献   

10.
谷氨酰胺转氨酶在酸奶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谷氨酰胺转氨酶(TGase)添加工艺对脱脂酸奶品质的影响,确定TGase在脱脂酸奶中的添加条件。[方法]采用2种不同的TGase添加工艺生产酸奶,一种是和发酵剂同时添加,不进行灭活处理,一种是TGase交联酸奶蛋白后加热钝化酶活力。通过凝乳时间、表观黏度、质构、乳清析出量等的比对确定TGase在脱脂酸奶中的添加方式。[结果]TGase的2种添加方式都可以改善脱脂酸奶的质地,TGase交联酸奶较低的添加量即可达到较大的改善作用。综合口感和经济效益两方面考虑,TGase添加方式为与发酵剂同时添加,最适添加量为0.4 g/L。[结论]通过TGase的添加可以显著改善脱脂酸奶的凝胶特性和品质,为天然、绿色脱脂酸奶产品的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孙科 《安徽农业科学》2013,(25):10435-10436,10504
[目的]找出适宜的发酵工艺条件,制做出一种集牛蒡和酸奶的保健功能于一体的新型保健食品牛蒡酸奶.[方法]以鲜牛奶、牛蒡为主要原料,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法对牛蒡酸奶的发酵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试验表明,采用牛蒡原汁与鲜牛奶体积比为1∶10,加入质量分数8%的蔗糖,发酵5.5h,可制得品质风味优良的牛蒡酸奶.[结论]利用该工艺制作的牛蒡酸奶乳白色,具有牛蒡和牛奶特有的香气,风味协调,组织细腻、均匀,口感丰富.  相似文献   

12.
汪波  许华  陈超  张成  李文芬  沈洁莲  颜亨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329-21330,21332
[目的]明确冷藏(4℃)贮藏与冷冻(-20℃)贮藏条件下酸奶营养质量的差别。[方法]对比分析酸奶贮藏在冷藏(4℃)与冷冻(-20℃)条件下感官指标、酸度、蛋白含量和乳酸菌含量的变化。[结果]第3天开始,冷冻贮藏条件下酸奶的感官指标显著好于冷藏贮藏条件下的;蛋白含量差别不显著;冷藏贮藏条件下,酸度和乳酸菌含量前期随时间延长而升高,贮藏后期逐渐降低,而冷冻贮藏条件下酸奶的酸度和乳酸菌含量基本不变化。[结论]冷藏贮藏条件下的酸奶营养成分随时间延长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而冷冻贮藏条件下的酸奶各指标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优化添加微胶囊的酸奶发酵工艺,为微胶囊型功能性酸奶的开发提供技术支持。[方法]考察了影响酸奶发酵品质的接菌量、发酵温度、微胶囊与牛奶混合比例、菌种比例等因素,通过酸奶发酵过程中的酸度指标与感官评定分值对产品进行评判。[结果]确定了添加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微胶囊的酸奶最佳工艺条件为接菌量3%,发酵温度42℃,微胶囊与鲜乳混合比例在0.10 g/mL,菌种配比为1∶1。[结论]试验所得到工艺适合添加微胶囊酸奶的工业化生产,在实际生产中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优化木瓜酸奶的制作工艺条件,为研制新型的果蔬酸奶及营养强化乳提供新途径。【方法】以木瓜和鲜牛奶为原料,以成品酸奶为发酵剂,加入蔗糖、稳定剂,经杀菌、冷却后发酵制备果汁型酸奶,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木瓜酸奶制品的工艺条件。【结果】木瓜酸奶的最佳原料配比为鲜牛奶∶木瓜汁∶蔗糖∶发酵剂(光明益生菌发酵乳)∶稳定剂(CMC∶明胶=1∶1)=100∶30∶12∶60∶0.2,生产工艺为40℃发酵7 h后放入4℃冰箱冷藏12 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获得的木瓜酸奶酸度为90.02°T,含蛋白质含量3.09 g/100 g,Ca、Fe、Zn含量分别为121.75、3.8575和5.0275 mg/L。【结论】以木瓜和鲜牛奶为原料,以市售酸奶为发酵剂制备木瓜酸奶,其原料易得,方法简单可行,发酵时间短,尤其适合家庭式的生产制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优化木瓜酸奶的制作工艺条件,为研制新型的果蔬酸奶及营养强化乳提供新途径。【方法】以木瓜和鲜牛奶为原料,以成品酸奶为发酵剂,加入蔗糖、稳定剂,经杀菌、冷却后发酵制备果汁型酸奶,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木瓜酸奶制品的工艺条件。【结果】木瓜酸奶的最佳原料配比为鲜牛奶∶木瓜汁∶蔗糖∶发酵剂(光明益生菌发酵乳)∶稳定剂(CMC∶明胶=1∶1)=100∶30∶12∶60∶0.2,生产工艺为40℃发酵7 h后放入4℃冰箱冷藏12 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获得的木瓜酸奶酸度为90.02°T,含蛋白质含量3.09 g/100 g,Ca、Fe、Zn含量分别为121.75、3.8575和5.0275 mg/L。【结论】以木瓜和鲜牛奶为原料,以市售酸奶为发酵剂制备木瓜酸奶,其原料易得,方法简单可行,发酵时间短,尤其适合家庭式的生产制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鉴于婴幼儿食品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对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的铁、锌元素含量进行测定。[方法]采用干法灰化法处理6种婴幼儿配方奶粉,探究适合奶粉灰化的温度,并且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奶粉中铁、锌元素的含量。[结果]试验表明,测定铁、锌元素含量时奶粉的灰化温度为450~500℃;同一厂家生产的同一品牌不同成长阶段的婴幼儿配方奶粉,铁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锌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同一厂家生产的不同品牌的婴儿(较大婴儿)配方奶粉,铁、锌含量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品牌幼儿配方奶粉的铁、锌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6种奶粉的铁、锌元素含量均符合国家标准GB/T5413.21-1997。[结论]科学全面地评价婴幼儿配方奶粉中铁和锌元素的含量,对评价奶粉的品质以及正确引导消费者消费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香菇酸乳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郑坚强  彭新榜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4):6080-6082
[目的]研制香菇酸乳。[方法]以鲜乳和鲜香菇为主要原料,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制备香菇酸乳的最佳配比工艺。[结果]香菇浸提液添加量是影响香菇酸乳质量的最主要因素,然后是菌种接种量、奶粉添加量、糖添加量。香菇酸乳制备的最佳配比工艺为:鲜香菇汁10%,糖8%,奶粉4%,菌种接种量3%,40℃下发酵4 h,于0~4℃冷藏室中贮藏。该工艺加工出的香菇酸乳色、香、味俱佳。香菇酸乳符合一般酸乳的生产条件,工艺流程简单、可行,成本较低,质地符合酸乳标准,更具香菇所特有的香味。[结论]该研究为我国香菇资源和乳制品新产品的开发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王凤春  高冬婷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424-16426
[目的]研究凝固型枣汁豆酸乳的最佳发酵条件。[方法]以红枣汁和豆粉为主要原料,将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酸杆菌按1∶1的比例混合发酵,研制凝固型枣汁豆酸乳,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确定最佳凝乳配方和最优品质配方,并根据感官检验评分表鉴定产品的品质。[结果]通过正交试验得出凝固型枣汁豆酸乳的最佳配方为:枣汁添加量20.0%,蔗糖8.0%,蜂蜜添加量2.0%,发酵温度为42℃,接种量4.0%,发酵时间为6 h。低温保存后,产品的组织状态良好,无乳清分离,风味正常,色泽均匀一致,但与市售酸奶保质期15 d相比,其保质期偏短。[结论]凝固型枣汁豆酸乳兼有大豆、红枣和乳酸菌3种物质的保健作用,营养全面,制备工艺流程简单、可行,且成本低于普通酸奶。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离并鉴定天山雪莲菌酸奶中的菌株。[方法]以天山雪莲菌酸奶为材料,采用酸化MRS培养基、CaCO3分离培养基和YGC培养基,对乳酸菌、醋酸菌和酵母菌进行菌株分离,并依据《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和《酵母菌特性及鉴定手册》,对分离菌株进行生理生化学鉴定。[结果]经过分离和鉴定,获得了干酪乳杆菌、过氧化醋杆菌、醋化醋杆菌、克鲁维酵母属酵母菌株各1株。[结论]天山雪莲菌酸奶中的微生物可产生一些重要的生物学活性物质,这些微生物可作为功能性乳制品开发的优良菌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