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淮南矿区是我国华东地区重要的煤炭和煤电一体化生产基地,对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煤炭资源的开采不同程度地造成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为实现矿区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必须找到影响煤矿区生态环境质量的症结所在,而对煤矿区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是前提.应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构建淮南矿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得出不同指标权重的大小,清楚地显示影响淮南矿区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和次要因素(水土流失率、景观多样性指数和生态环境系统弹性度所占权重值较大,是决定淮南矿区生态环境质量的关键),结果对于淮南矿区生态保护与建设措施的提出具有重要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更好地了解淮南煤矿区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对1986、1999和2012年淮南煤矿区卫星影像解译或者矢量数据进行归类,获得3个时期淮南煤矿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基础数据,据此计算出土地利用变化幅度、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指数、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指数、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模型和土地利用程度变化模型,定量分析该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淮南煤矿区城镇用地、水域和林地面积保持上升势头,耕地呈现持续下降趋势,农村居民点及高覆盖度草地面积变化不明显.总体来看,1986~2012年淮南煤矿区的土地利用综合程度逐渐增大,处于持续快速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3.
[目的]客观准确地评价和预测滁州市农业生态质量状况及发展趋势。[方法]选取滁州市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评价指标进行筛选,建立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模型,采用灰色系统GM(1,1)模型对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进行预测。[结果]滁州市农业生态环境质量长期处于III级,且波动幅度较小;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指标和农业环境污染指标对滁州市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较大。[结论]滁州市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有很大改善空间,人类活动对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4.
昌吉州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1 ~ 2012年生态环境时间序列数据为数据源,建立了昌吉州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熵值法确定各生态因子的权重,给出影响因子的重要性排序,得到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最终对昌吉州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昌吉州生态环境质量呈现上升趋势.以生态环境综合指数评价来看,生态综合指标数由2001年的0.013 7增长至2009年的0.475 8,该期间生态环境质量处于较差状态.从2010年开始环境状况逐年得到改善,2012年生态综合指标数为0.940 0,属良性状况.生态综合指标数的增长说明昌吉州政府重视及采取因地制宜措施逐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促进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使生态环境向好趋势发展.  相似文献   

5.
从生态系统稳定与干扰指标两个方面构建矿区生态环境质量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技术修正确定各指标权重,提出大型矿区生态质量评价模型和生态质量评价标准,以淮南煤矿区为例,运用RS和GIS技术,分析了淮南矿区近30年的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结果表明,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处于下降趋势,主要由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煤炭开采的继续、环境保护措施不得力以及复垦地区的二次塌陷、治理标准低等原因所导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淮南矿区重金属污染整体情况,为矿区土壤修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查阅国内外数据库中关于淮南煤矿区近10年土壤重金属文献,分析了新庄孜矿、顾桥矿、潘一矿和大通矿Hg、Cd、Pb、Cr、As、Zn、Cu、Ni的空间分布,并运用地累积指数法评价其重金属污染状况。[结果]淮南土壤中Cd和As的含量均超过土壤背景值,分别为0.124~2.060和18.57~71.69 mg/kg;开采时间对矿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影响较大,潘一矿和新庄孜矿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均高于顾桥矿(除了Hg);同一矿区内农田中Zn、Pb、Cu、Cd含量低于生态修复区;土壤Cd、As的地累积指数表明:Cd属于中度污染至极强污染,As属于轻度污染至强度污染。[结论]重金属As和Cd对淮南矿区土壤修复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淮北采煤矿区生态环境质量,为矿区生态环境变化监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在矿区水质中的生长发育状况及矿区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的变化进行淮北采煤矿区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价研究。【结果】采煤矿区水环境使秀丽隐杆线虫寿命和成活率降低、体长变短、产卵数减少,同时诱导线虫生殖细胞凋亡,且煤矿开采时间越长,采样点距离矿井愈近,对线虫发育指标的抑制作用越显著。采煤矿区土壤环境使土壤线虫属的数目减少,植物寄生线虫的相对丰度增高,同时线虫香农多样性指数、瓦斯乐斯卡指数和自由生活线虫成熟度指数显著降低,植物寄生线虫成熟度指数显著提高,表明采煤矿区环境降低了土壤质量。煤矿开采时间越长、采样点距离矿井愈近,对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的影响越大。【结论】秀丽隐杆线虫生长发育指标对水环境的响应,以及土壤线虫群落结构对土壤环境的响应,很好地指示了淮北采煤矿区的水环境质量和土壤环境质量;因此,可以利用线虫对采煤矿区水环境和土壤环境质量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8.
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青海省土地资源详查数据以及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利用分区图的基础上,借助G IS技术从生物丰度、植被覆盖度、水网密度、土地退化和污染负荷5个方面对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总体偏差,综合评价指数处于差和较差的区域面积占江河源区总面积的83.3%;在空间分布上,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从东南部到中西部呈现出明显的地带性,生态环境质量较差的行政区县(乡)主要集中于江河源区的中西部,而江河源区东南部部分行政区县生态环境质量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9.
采用实地调绘、遥感解译、统计分析、历史类比与趋势外推相结合的方法,对黄土高原区平朔露井联采区2006~2080年期间不同情景下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水土流失变化和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预测和评价,以期为平朔矿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矿区共挖损、压占和占用土地面积10 791.81 hm2,挖损、压占和占用耕地面积6 239.30 hm2。因井工开采诱发地面中度以上沉陷损害土地资源面积2198.60 hm2。(2)不同情境下研究区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在20.44~25.33之间变化,环境质量状况在山西省属于较差等级,废弃地全部复垦成林草地情况下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最好。(3)由于采掘规模的不断扩大,植被的彻底破坏,矿区水土流失明显增加,但在后期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措施下,随着林草植被的恢复,水土流失强度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0.
以生态学和经济学理论为基础,结合研究区的基本特点,确定生态环境质量的指标体系和基本评价单元.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出研究区的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然后对璧山县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所有因素中,社会经济因素最好,其次为自然因素,最差的为环境压力因素.  相似文献   

11.
陈山山  周忠学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6026-16029
[目的]建立村庄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模型,为迁村并点合理配置土地资源的管理提供技术支持。[方法]根据村庄发展的机制选择经济建设指标、生态建设指标、社会建设指标3大模块,对涉及村庄发展潜力的18项综合评价项目的数据建立子集,并进行量化处理,运用客观赋值法构建各个指标权重值,建立村庄发展潜力评价体系,并以河南北阳镇为实例对评价指标体系的可行性进行技术验证。[结果]建立了3级指标的村庄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其中包括5个2级指标(村庄规模、村庄区位、产业结构、生态环境和村庄文化),下分18项3级量化考评指标;又可归类为经济建设12项指标、生态建设3项指标和社会建设3项指标模块,并对每一项指标的选取理由作了充分说明。同时运用该体系对河南省北阳镇33个自然村的发展潜力进行了综合评判。结果有7个自然村综合评分在0.20以上。这一结果与实际基本吻合,说明该模型切实可行。[结论]该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对每一项指标数据的选取和量化作了较深入的研究,加入了生态环境与民俗民风元素,使考评体系更贴近民众,更加大众化,从而使迁村并点的选址更具科学性,更加具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12.
根据1990、1999和2010年3期遥感数据获取吐鲁番绿洲土地利用的数据,对吐鲁番盆地绿洲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990—1999年由于草地和水域的转移面积减少的负贡献,导致区域生态环境指数下降,区域环境质量下降;1999~2010年耕地和草地转入面积增加的贡献,使区域生态环境指数上升,区域环境质量改善。近20年吐鲁番绿洲土地利用的环境效应明显,土地利用的生态环境指数上升,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趋势上升,环境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13.
定西市安定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判出定西市安定区生态脆弱度水平。[方法]以安定区为研究对象,从环境资源条件、社会经济水平和生态平衡程度3个方面选取18个因素作为参评因子,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该地区生态环境进行定量评价,并采用均方差方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确定指标权重,计算生态环境脆弱度。[结果]安定区自20世纪90年代生态治理以来,生态脆弱度指数随时间呈波动式下降趋势,由1993年的0.713 2下降到2003年的0.286 8,经历了1993年的中等脆弱阶段,到1999年进入一般脆弱的相对稳定阶段,最后过渡到不脆弱阶段,其生态环境向良好阶段发展,并据此评价提出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与建议。[结论]采用指标体系评价法得出的评价结果基本符合实际情况,为今后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根据临安市区域特点和实际情况,从生态环境承载、社会承载、经济承载3个方面选取22项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其2005~2012年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同时基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目标数据,预测规划期末土地综合承载力发展水平。结果表明:①临安市土地综合承载力从2005到2012年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发展趋势基本上呈可持续状态,其中生态环境承载力的不断提升对提高综合承载力的贡献最大;②子系统间发展不均衡。其中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提升最快,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③以规划目标数据为依据推算的规划期末(2020年)综合承载力水平,表明了临安市土地资源利用基本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最后,从加强土地资源高效集约利用、加快经济发展以及规划监管和政策引导等角度提出了提高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阿勒泰市耕地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影响阿勒泰市耕地质量的自然环境条件和耕地基本建设情况等因素进行分析研究,选取评价指标.[方法]使用因子分析方法,将权重值和指标得分结合,研究耕地质量因素.[结果]土地利用系数、有效土层厚度、表层土壤质地和有机质含量对耕地质量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得出制约阿勒泰市耕地质量发展的因素是剖面构形、土壤pH值、灌溉保证率和距障碍层深度.[结论]耕地质量受到自然条件和耕地基本建设情况的综合影响,加强测土配方施肥和农田水利建设能够有效提高阿勒泰市耕地质量.  相似文献   

16.
刘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278-281
[目的]对国家土地督察制度实施绩效的内涵进行界定,建立土地督察制度实施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国家土地督察制度实施绩效进行实证评价。[方法]用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法,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选取15个二级评价指标,以国家土地督察沈阳局开展例行督察为例,对国家土地督察制度实施所取得的综合绩效进行评价。[结果]国家土地督察沈阳局例行督察债效大小依次是:齐齐哈尔长春锦州沈阳四平哈尔滨本溪通化大连旅顺口区。[结论]国家土地督察制度执行效率一般,制度执行效果良好,制度执行的经济效益呈现差异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2012-2016年江西省灾情区域分布格局,为相关部门快速评估、科学决策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受灾人口、因灾死亡失踪人口、紧急转移安置人口、农作物受灾面积、绝收面积、倒塌房屋户数、损坏房屋户数和直接经济损失等指标进行评估,利用灾情综合指数法构建灾情指数,评估2012-2016年江西省自然灾害灾情.[结果]从灾情绝对指数来看,赣州市、九江市、上饶市灾情突出,南昌市、新余市、鹰潭市灾情较轻;从灾情相对指数来看,景德镇市、萍乡、九江市相对重,南昌市、新余市、鹰潭市相对轻;综合考虑灾情绝对指数和相对指数,分为4个类型,即灾情总量较大且对本地产生较大影响(上饶市、抚州市、九江市)、灾情总量较大但对本地影响较小(吉安市、宜春市、赣州市)、灾情总量较小但对本地影响较大(萍乡市、景德镇市)以及灾情总量较小且对本地影响较小(新余市、鹰潭市、南昌市).评估结果与各设区市的实际情况相符.[结论]该研究所给出的综合灾情指数法是评估区域灾情强弱的合理有效方法,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