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贵州不同产地朱砂根中铜、铅、镉、砷、汞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测定贵州不同产地朱砂根中铜、铅、镉、砷、汞的含量。[方法]采用微波消解的方法对朱砂根进行处理,以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样品中的铜、铅、镉、砷和汞元素的含量。[结果]所测样品中除部分批次镉含量超标外,其他均低于《药用植物及制剂外经贸绿色行业标准》的规定限量;镉超标率为37.5%。[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能有效测定朱砂根药材的铜、铅、镉、砷和汞的含量。  相似文献   

2.
黑骨藤药材中铅·镉·砷·汞·铜的含量及其质量标准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华国  曹桂红  赵超  周欣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8):4071-4072,4083
[目的]对不同产地的黑骨藤药材中铅、镉、砷、汞、铜的含量进行测定,为高品质黑骨藤药材的筛选、药材质量标准建立及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种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样品经湿法消解后,用原子荧光光度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进行检测;采用聚类分析等数量统计软件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处理。[结果]黑骨藤药材中主要是铅和镉重金属元素超标,超标率为铅47.62%、镉71.43%、汞14.28%、铜14.28%。[结论]不同产地的黑骨藤药材中砷、汞和铜含量较低,铅和镉含量严重超标。  相似文献   

3.
研究蒲公英种植茬数对土壤重金属镉、铅、铜、汞、砷的影响,可以为蒲公英作为植物修复土壤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采集不同茬数的植株样品5次,分别检测粗根、细根、叶、花部位的5种重金属含量;土壤样品6次,1次为种植前土壤的检测,5次是采集植株时同时采集土壤进行5种重金属的检测。选取蒲公英1a生长周期的前、中、后3茬土壤进行重金属数据分析,每茬土壤设置3次重复;分析5种重金属在植株中分布规律及随种植茬数增加土壤中5种重金属变化规律。蒲公英各部位对土壤重金属的吸收存在差异,镉在叶中分布较高并有明显的富集作用,铜、砷主要分布在细根部,汞主要分布在叶的部位,铅主要分布在根部。通过检测数据表明,蒲公英对土壤镉、铜有富集作用,能有效降低土壤中铅、镉、铜、砷元素的含量,并且随着种植茬数的增加,土壤中这些重金属元素含量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蒲公英对土壤汞含量降低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2012年扬州市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2002年以来的变化趋势。[方法]采集扬州市耕地土壤样品,分别测定总镉、总砷、总铬、总汞、总铅含量,加权统计计算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等,并与2002年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012年扬州市不同重金属元素污染指数从高到低依次为总镉、总砷、总铬、总汞、总铅,不同重金属元素污染超标面积比例从高到低为总镉、总汞、总砷、总铅,总铬全部合格。与2002年相比,土壤中总镉、总铅含量均显著上升,总汞、总铬含量上升未达显著水平,总砷含量则显著下降;总镉、总汞、总砷、总铅超标面积比例均上升。[结论]重金属污染特别是总镉、总汞污染亟需引起高度重视。土壤总镉、总汞、总铅含量变异系数明显增大,说明总镉、总汞、总铅有明显的点源污染特点。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苦豆子药用植物无药材的国家质量标准,以宁夏、内蒙、新疆产地苦豆子植物的种子为分析对象,对苦豆子药材的种子中5种重金属元素铅、铜、镉、汞、砷的含量进行检测分析.检测方法为铅、镉、铜元素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砷、汞元素采用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检测结果显示不同产地苦豆子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有一定的差异,但结果均低于《药用植物及制剂外经贸绿色行业标准(绿色中药标准)》(2004)规定的重金属限量标准值,符合标准规定.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杨梅果实重金属含量水平及其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浙江省13个县(市区)10个品种计51个果实样品中的镉、汞、铅、砷和铜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并与国家标准进行比对和评价,结果表明:果实中镉、汞、铅、砷和铜元素平均含量分别为0.006 3、0.001 5、0.060 65、0.047 56和0.458 8 mg/kg。除少量样品镉和汞元素超标外,94.12%的样品符合规定的标准,有37.25%的样品未检出汞,个别样品未检出铅。果实中5种元素占各自标准值多少从高到低顺序为:铅>镉>汞>砷>铜,镉和铅含量有增高、污染范围扩大的趋势。不同产地,不同品种镉、汞、铅和砷元素含量有一定差异,唯铜含量都较相近。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菊花中的重金属和砷盐存在的化学形态及其分布。[方法]采用Tessier的连续提取法制备样品,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铅、镉、铬、铜、砷,采用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汞。[结果]菊花样品中铜以有机态和残渣态为主,碳酸盐结合态和铁锰结合态未检出;铅以有机结合态为主;镉以离子交换态为主;样品中汞以有机态和残渣态为主;砷盐各形态中,水溶态和离子交换态占总量与有机态和残渣态占总量相当。[结论]以有害元素总量做指标评价药材的安全性有失偏颇。  相似文献   

8.
调查了浙江省不同产地和不同品种杨梅果实重金属铅(Pb)、镉(Cd)、铜(Cu)、汞(Hg)和砷(As)的含量,并采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05)对检验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所有杨梅果实样品污染因子的质量分指数均小于1.0,铅、汞、砷、镉、铜的含量低于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果实可以安全食用.杨梅果实中5种重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指数大小次序为铅汞砷镉铜,铅污染相对较重,铜污染较轻.不同杨梅品种果实中普遍存在镉、铅、砷和铜4种重金属元素.不同产地杨梅果实样品中的重金属含量有一定差异,与当地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生产的化工产品、施用的肥料农药有一定关系;同一产地不同品种杨梅对不同重金属元素具有不同的富集能力,对同种重金属的吸收富集能力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杨梅产地环境条件评价及无公害生产关键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无公害杨梅Myrica rubra生产层面分析了产地土壤条件,果实安全质量以及生产组织的实施和关键措施,探讨浙江省无公害杨梅生产现状。结果表明,检测的产地土壤未检出农药残留,除部分产地未检出汞外,6种重金属均能检出,各元素平均质量分数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铅、铬、砷、铜、镉、汞,但其污染指数大小排列却是镉、铬、铅、砷、汞、铜。除个别样点汞超标外,97.14%的样点符合无公害土壤质量规定的要求。果实中镉、砷和铜均能检出,有1/3样品未检出汞,个别未检出铅。2批样果品中分别有94.12%和90.70%样品符合水果元素国家标准。超标的样品中均为镉占首位,其次为铅。这些样点多在乡镇工业发达产区和公路干线附近。果实重金属污染指数大小排名为铅、镉、砷、铬、汞、铜,与土壤污染指数排列顺序相似。果实中重金属元素污染指数与土壤对应污染指数的大小有一定相关。无公害生产关键:园地应远离污染源,避免被动污染;严格规范施肥、用药和无公害生产规定。表3参8  相似文献   

10.
重庆市某典型区域土壤和水稻中重金属含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9年按点位采集稻田土壤及其对应的水稻糙米样品,对重庆市某典型水稻重金属含量超标区域进行镉、铬、镍、铜、锌、铅、汞和砷8种污染元素含量的监测。结果表明:该区域18个点位中有77.8%的点位土壤镉含量超过风险筛选值,超标倍数范围为0.02~0.65;除镉之外,其余7项元素均未超过风险筛选值;由Nemerow综合污染指数可知,18个点位中有44.4%的点位土壤处于轻度污染水平,存在土壤镉污染风险,应加强土壤环境监测和农产品协同监测;各点位的水稻糙米中铜、锌、汞和砷含量均未超过限量值,但镉、铬、镍和铅均有超标,超标比例分别为5.6%、16.7%、16.7%和22.2%;由富集系数可知,调查区域水稻糙米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锌镉镍≈铜铬铅≈砷,其中锌和镉极易从土壤中被水稻糙米吸收,吸收比例分别为12.3%和11.3%。  相似文献   

11.
易桂花  彭培好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744-10745
[目的]为川芎的可持续发展及无公害栽培提供依据。[方法]以四川彭州道地中药材川芎种植区为研究区域,从地球化学角度研究川芎根茎对土壤重金属元素的吸收富集特征。[结果]研究区土壤Hg含量符合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Pb、Cd、Cr、As元素含量符合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川芎根茎中Cd、Hg元素含量超出GAP药用植物标准;Cd出现低背景高富集,Hg出现高背景高富集。川芎根茎中的Hg、Pb、Cr元素含量与土壤中重金属Hg、Pb、Cr元素含量相关关系显著,Cd、As元素含量与土壤中重金属Cd、As元素含量相关关系不明显。川芎根茎对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富集能力差异显著,呈现出Cd>Hg>Pb>As>Cr的变化趋势。[结论]川芎的种植地应严格控制土壤重金属Cd、Hg、Pb元素的污染。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规范化种植广藿香药材的安全性。[方法]用微波消解技术-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对海南省万宁市、广东省肇庆市、湛江市吴川市、湛江市遂溪县4个产地的广藿香中的5种重金属含量(铜、镉、铅、砷和汞)进行测定分析与比较。[结果]用微波消解技术-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测得5种重金属元素的检出限〈0.13mg/L,相对标准偏差〈2.0%,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灵敏度和准确度。通过对4个产地广藿香中的重金属测定比较发现,不同产地广藿香药材中重金属含量存在一些差异,但都低于限量标准,其中以湛江市吴川市樟铺镇所产的广藿香药材中重金属含量最低。[结论]该研究涉及的4个产地均适合广藿香的规范化种植,能确保广藿香药材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铜陵市凤凰山尾矿区重金属污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惠勇  张凤美  王友保  郭凯  张洁  谈成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268-14269
[目的]铜尾矿库的修复及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和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结果]尾矿土壤中的Cu、Zn、Cd含量均较高,其中Cu、Cd的含量分别是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的1.04~1.30倍和6.58~9.34倍。[结论]重金属污染会降低土壤质量,进而影响该地区作物的质量。凤凰山尾矿区近年来种植的作物,对重金属元素的吸收效果不明显。这为后期的土壤改良和种植作物的选择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丛藓科植物重金属含量对环境的指示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秀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935-18937,18959
[目的]研究丛藓科植物重金属含量对环境的指示作用。[方法]选取Cu、Zn、Cd、Pb等主要重金属元素为营养富集指标,对河北省邢台太行山区丛藓科藓类植物体内及其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丛藓科植物小反纽藓、花状湿地藓和丛本藓对Pb、Cu、Cd、Zn有较强的吸收能力,植物体内重金属元素含量较高,对环境污染具有指示和富集作用。不同丛藓科植物对重金属的积累能力有显著差异,其中花状湿地藓对重金属具有较强的富集能力。[结论]丛藓科植物可作为环境指示生物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海南省文昌市水稻土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魏志远  郭彬  漆智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5):17616-17619
[目的]了解文昌市水稻土的重金属含量及污染状况。[方法]通过调查、采样和实验室分析,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罗梅综合指数法进行评价。[结果]文昌市水稻土重金属Hg、Cr含量的平均值均高于全国土壤元素环境背景值。而重金属Cd、Pb、As含量的平均值均低于全国土壤元素环境背景值。文昌市表层土壤部分重金属的含量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Pb和Cr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而Pb与Hg和Cd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从单项污染指数来看,文昌市水稻土各类重金属的污染指数平均值均小于1;从综合污染指数来看,文昌市水稻土综合污染指数平均值为0.29,属于安全级别。[结论]文昌市水稻土重金属含量状况处于较安全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典型黑土区农田土壤与玉米中重金属含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弄清黑土区农田土壤与玉米中重金属含量及其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对黑龙江省双城市公路周边土壤及主要农作物玉米进行同步调查取样,分析土壤重金属全量Cd、Cr、Pb、Cu、Zn、Ni、Hg、As含量和玉米各器官中这8种重金属的含量,并得出土壤中8种重金属之间的相关性及玉米各器官的重金属含量与土壤重金属全量的关联性。[结果]除Ni以外,调查区域土壤中其他7种重金属含量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富集,其中Cd、Pb、Hg的富集程度较高,但均未超过GB15618—1995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土壤质量尚好。比较得出,土壤重金属含量高于玉米各器官的重金属含量。玉米的不同器官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不同,表现出根〉叶〉茎〉籽粒。玉米籽粒中的8种重金属含量均远低于国家粮食标准,玉米品质良好。土壤中除Cr与Ni之间为负相关外,其余各种金属之间均为正相关,其中Cd与Hg之间,Cu与Zn之间呈现0.01水平显著正相关;Cd与Cr、Cu、Zn之间,Cr与Cu、Zn之间,Pb与Cu、Zn之间,Zn与Hg之间呈现0.05水平显著正相关。分析玉米不同器官的重金属含量与土壤重金属全量的相关性得出,土壤重金属全量与玉米各器官重金属含量均呈正相关,但相关性不佳,只有Cd、Cu、Zn在玉米根系与土壤中呈0.05水平显著正相关。[结论]黑土区土壤质量尚好,玉米品质良好。土壤中各种重金属的相关性好,土壤重金属含量与玉米各器官重金属含量相关性不佳。人类活动是造成重金属同源性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7.
弥河流域农用地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顺全  赵烨  李强  孙雷  刘殿成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0):4237-4239
[目的]探讨山东省弥河流域农用地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实地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用电感偶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ICP-AES)分别测定了所采集样点土壤的重金属Cr、Cu、Ni、Zn、Mn和V的含量,并用数理统计法进行了分析。[结果]弥河流域农用地土壤中的重金属Cr、Cu、Ni、Zn、Mn和V含量在空间上存在显著差异,成土母质是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未对重金属含量产生明显影响。土壤未受到重金属Cr、Cu、Ni、Zn、Mn和V的污染,符合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符合绿色食品产地规定的土壤质量环境要求,属于清洁流域。[结论]部分样点的Cr、Cu、Ni、Zn和Mn的含量已经高于该区域的背景值,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应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8.
何杰  旦有明  易建华  刘永嘉  曹红  牛芸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9):14249-14251
[目的]研究烟草土壤中几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微波密闭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直角加速飞行时间质谱(ICP-oaTOF-MS)法,分析了烟田土壤中Cr、As、Cd、Hg、Pb 5种元素含量。同时,研究了影响其测量的主要因素,确定了最佳测定条件。[结果]Cr、As、Cd、Hg、Pb检出限分别为0.090、0.130、0.083、0.090、0.093μg/L,回收率为90.67%~100.62%,RSD低于5%。[结论]与其他方法相比,所建立的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检测限低等优点,特别是对一些浓度低达ng/L级的超痕量组分的检测,但高质量的丰度灵敏度要差一些,可用于烟叶重金属检测、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污泥农用对土壤中各形态重金属含量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棕壤和褐土在施入工业污泥和生活污泥后,土壤中各形态Cu、Zn、Pb、Cd的含量变化情况。[方法]用污泥和土壤均匀混合的土柱来模拟实际土壤,对土柱进行7次淋洗后,测定土柱中0~10cm均匀混合层中各形态重金属的含量。[结果]在施入工业污泥和生活污泥后,土壤中重金属根据形态不同而具有各自不同的变化规律。[结论]重金属变化规律不仅与重金属各形态的迁移转化性质有关,还受污泥种类和土壤性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梅洁  李阳  王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7):119-121
[目的]调查泰州某草莓园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方法]对泰州某草莓园土壤中18种重金属含量进行调查,分别采用智能石墨消解法和王水水浴消解法进行前处理。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ICP-AES)、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联合仪(ICP-MS)和原子荧光光谱仪(AFS)对土壤重金属消解液中Cu、Zn、Pb、Cd、Cr、Ni等18种重金属含量进行检测。[结果]以无公害果园土壤元素环境背景值为评价标准,草莓园土壤中大多数重金属含量基本符合国家标准,但其中的Cd、Hg、Se、Ag含量超出土壤元素环境背景值。[结论]该研究可为泰州地区果业的发展和果园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