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基于Z指数方法利用白城市4个气象观测站点1991-2020年的降雨资料进行分析,并对白城市干旱变化特征进行研究,旨在对白城市农业灌溉决策提供理论指导依据。结果表明:白城市近30a年平均降雨量呈现微弱上升趋势,干旱灾害大多发生在21世纪左右,出现连续干旱年情况多,季节连旱也会出现。整体来看,白城市降雨规律性差且降雨不稳定,应制定相应防范措施,避免农作物遭受灾害。  相似文献   

2.
总结了武冈市干旱概况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分析了农业干旱频发的原因,并从提高天气预测预报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健全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和提高农业气象服务工作、加强农田管理及推广节水灌溉等方面提出应对措施,以有效提升当地农业灾害防御能力。  相似文献   

3.
为探明适宜贵州的干旱指标,以便更准确的预报干旱,本文以遵义为例,统计分析了1961-2012年这52年的逐日降水气温数据。通过分析0、5、10、15和20℃5个典型农业生长期特征,分别构建了降水距平百分率(Pa)和干燥度(K)两种类型的干旱指标序列并进行旱涝状态的长期预报,根据旱涝风险预报的准确度来筛选典型农业生长期的干旱指标。分析得到了不同农业生长期内旱涝状态界限和两种类型干旱指标对应下的旱涝状态预测准确率,结果表明对于遵义地区来讲,除0℃生长期外,其余4个典型农业生长期内Pa指标作为干旱指标进行旱涝灾害预测时更准确。  相似文献   

4.
文桂荣  王岩  罗北荣 《北京农业》2012,(15):269-270
通过对干旱灾害的危害性和意义进行分析,对干旱发生的季节性规律、灾害频率和范围和持续时间等主要特征进行探讨.基于此,对其对罗定市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影响进行研究,最后总结预防干旱的措施,为预防干旱和对广东省罗定市农业生产安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干旱及干旱指标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干旱灾害是对人类社会危害较大的一种自然灾害,也是我国最常见的灾害.总结了国内外关于干旱定义和分类,对气象干旱指标、农业干旱指标、水文干旱指标、社会经济干旱指标、遥感干旱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干旱识别和评价的发展趋势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6.
针对干旱预测的长期性,建立了一种基于权马尔可夫链的降雨量概率预报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徐州地区月尺度的干旱预报。结果表明,该模型可预测区域未来发生干旱的可能性,为抗旱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刘芳  黄桂艳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6):132-132,140
2009年8月~2010年4月河池市遭遇了干旱灾害,通过了解这次干旱灾害的情况,分析了干旱对当地玉米、甘蔗和水稻等农业生产的影响,并提出了干旱条件下发展农业生产的对策,为发展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高宇  冯婧  张诚  翁白莎  秦天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3):11659-11663
从干旱及干旱指标的分析入手,阐述了5种干旱指标:气象干旱指标、水文干旱指标、农业干旱指标、社会经济干旱指标以及生态干旱指标,并指出了其适用范围和优缺点,以及指标构建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为干旱的评估与预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黄天福  刘鹏  张润琼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609-19610
[目的]分析2010年六盘水市特重干旱的气象因子及其对农业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防灾减灾建议。[方法]根据实时的气象数据与此次特重干旱灾害的特点进行研究分析。[结果]由于大气环流的异常和厄尔尼诺事件的影响,冷暖空气在旱区交汇形成的降水条件不足,导致旱区长时间降水量严重偏少,气温显著偏高加剧旱情的快速演变,特殊的地理环境(喀斯特、石漠化等)加重了干旱的危害。[结论]该研究可为今后的干旱预测预报和抗旱救灾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临夏州农业干旱研究及其防御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1960-1997年5-6月的气象和农业灾害资料,研究了临夏州农业干旱的气候特征,前期的天气流场规律、干旱与非干亓年大气环流形势,分析了临夏地区干旱的成因,提出了该地区干旱的预测模式和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11.
朱殊荣  陈剑 《现代农业科技》2013,(19):277-277,281
白城市地处大兴安岭山脉东麓平原区,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定的地域和气候条件,造成了十年九旱的历史顽症。对白城市的干旱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抗旱减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基于1961~2010年47个气象站和5个农气代表站气象资料、干旱灾情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分析了油菜生育期土壤相对湿度与降水距平百分率的关系,最终确定青海省油菜不同生育关键期干旱风险评估的实际阈值;并通过海拔、经度、纬度、油菜生育期旱灾发生频次的拟合方程,对青海省油菜不同生育期干旱进行风险区划,区划结果可以为科学、合理地防灾减灾、决策服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该研究旨在分析潍坊市干旱与洪涝气象灾害的演变特征和发生规律。[方法]基于1961-2010年潍坊市9个气象观测站的逐月降水资料,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为指标,计算出潍坊市近50年逐月的SPI指数,分析了潍坊市的干湿时空分布特征。[结果]结果表明,潍坊市干湿变化具有阶段性特征,20世纪六七十年代相对较为湿润,并且由60年代初期的极端湿润向70年代末期干旱方向发展,20世纪80年代潍坊市区域持续干旱,20世纪90年代-21世纪00年代震荡波动变化趋于平缓。潍坊市干湿空间分布上具有一定的区域性,20世纪60年代中西部区域相对较为湿润,东南部区域较旱;70年代各区域干湿程度相差不大;80年代各区域普遍较旱,其中东南部干旱最重,北部最轻;20世纪90年代-21世纪00年代各区域干湿变化基本一致。由于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造成局地的干湿分布异常现象,如1999年;各年代间干湿时间长度的空间分布也有各自特点,为抗旱防汛部门的统一部署带来难度。[结论]该研究为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潍坊市抗旱防涝减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范红霞  钟天华  田国卫 《安徽农业科学》2012,(30):14852-14853,14901
将濮阳市30年冬小麦产量序列分解为趋势产量和气象产量,用气象产量与历年冬小麦生育期间光、温、水气象因子进行相关普查,得出一批影响冬小麦气象产量优势相关气象因子,并建立冬小麦气象产量趋势预报和订正预报模式,统计检验和试报结果误差均在允许范围内,为濮阳市冬小麦产量监测和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城市旱情分析与评估标准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干旱分区,给出了旱情评估方法与标准,最后以河南省郑州市为例,进行了干旱分区和旱情等级分析。  相似文献   

16.
吴俊祥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429-7430,7434
从商丘的自然、地理、经济状况出发,研究了该市干旱缺水的气候环境及多年气候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干旱是商丘最易发生的气象灾害,对农业的影响最严重;该市降水总体呈减少趋势,年际变化较大,且各季降水分布不均,夏季降水最多,冬季降水最少;7月份降水最多,11月份降水最少;东部降水日数多于西部。该市变暖趋势进一步加剧,年平均气温上升0.7℃,冬季增温现象最明显。开发空中云水资源,实施人工增雨战略工程,是解决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胡晓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7,45(34):225-227
以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符合地理国情监测和作物生长监测的数字化农场系统。该系统具有数据处理、空间分析、农情监测、预报预测等主要功能模块,为家庭农场的精准化管理和智能农业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简述了唐山市的自然条件、历史旱灾情况及干旱类型;应用长系列降水资料及调查数据分析了唐山市旱灾具有季节性、连续性、周期性、地域性等特点;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2个方面阐述了唐山市旱灾的成因。  相似文献   

19.
阳利永  吴利  渠甲源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198-12200
基于土地可持续管理视角研究了其作用于农业旱灾脆弱性的机制,并提出了适应对策。结果表明,土地可持续管理通过影响干旱风险性、敏感性、适应性和恢复力来作用于农业旱灾脆弱性,不同土地可持续管理方式作用于农业旱灾脆弱性的机制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