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施氮量对烤烟生长发育和品质等的影响,以期提高常德烟区烟叶品质。[方法]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为材料,设置5个氮肥处理,研究不同氮肥用量对烤烟生长发育、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随着施氮量增加,烟株的株高、茎围和单叶重增加,烤后烟叶中烟碱、总氯、总糖、还原糖和总氮含量逐渐升高。[结论]在常德烟区以T3处理(施氮量120kg/hm2)上等烟比例最高,产量和产值较高,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2.
不同处理对烟叶经济性状及化学协调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田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种植密度、留叶数与减量施氮对烤烟经济性状、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密度低留叶数下施60 kg/hm~2氮肥,小幅提高了产值(0.13%),显著提高了上等烟比例(11.62%)和均价(2.38元/kg)。中密度中留叶数下施75 kg/hm~2氮肥显著增加了叶长、叶宽、开片度、单叶重,而含梗率并无显著变化,高密度低留叶数下施60 kg/hm~2氮肥的处理叶长、叶宽、开片度均与低密度高留叶数无显著差异,但含梗率显著低于低密度高留叶数,因此两者的物理特性均优于低密度高留叶数处理。在3种产量构成条件下,氮肥减量15 kg/hm~2可明显提高化学成分协调性,其中高密度低留叶数(19 500株/hm~2,留叶数15片/株)配合施氮60 kg/hm~2可提高综合得分4.59分。因此在氮素背景较高的土壤上,采取提高种植密度减少单株留叶数配合减少氮肥用量可提高烤烟产值、上等烟比例和均价,并可改善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研究结果为当前烤烟等级结构优化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种植密度和留叶数对烤烟农艺性状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云烟87为参试品种,采用密度和留叶数2因素裂区设计,研究了种植密度和留叶数对烤烟农艺性状及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及留叶数对单叶重、产量、产值、中上等烟比例均有显著影响,但密度和留叶数对单叶重、产量的互作效应不显著,而对产值、中上等烟比例的互作效应极显著;密度及留叶数对烤烟的化学成分影响较大,随着密度的增加,总氮、蛋白质、烟碱含量递减,而总糖和氯的含量则递增;随着留叶数的增加,总氮、烟碱、钾含量递减,而总糖含量增加;密度与留叶数对总氮、蛋白质和烟碱的互作效应极显著。在本试验条件下,密度为1 hm213 500株、每株留22片叶的群体结构较为合理,其烟叶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烟叶的适熟采收、合理挂烟和改进全炕烘烤工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成熟度与挂烟棚次对烤烟云烟85中上部叶烤后还原糖和烟碱含量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随着鲜烟成熟度的提高,烤后烟叶还原糖含量显著增加(P<0.05),烟碱含量下降,还原糖与烟碱的比值显著提高并趋于平衡协调(P<0.05);随着挂烟棚次的提高,还原糖含量下降,烟碱含量提高,还原糖与烟碱的比值下降。[结论]鲜烟成熟度因素对烤后烟叶还原糖的含量以及还原糖与烟碱的比值都具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施氮量与种植密度对烤烟生长发育和品质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技服务》2016,(14):71-75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氮素水平和种植密度对烤烟生长发育和品质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显著影响着株高、茎围、最大叶宽等性状,种植密度则对烟株农艺性状的影响较小,施氮量与种植密度互作仅对株高有显著影响;烟株干物质和叶片质体色素含量均与施氮量呈正相关关系,与种植密度呈负相关关系;鲜烟叶含氮量随施氮量增大而增加,随种植密度增加而降低;随施氮量增加,钾、氮和烟碱含量呈增加趋势,氯和还原糖含量呈降低趋势;氮、烟碱和还原糖含量均随种植密度增加而降低,钾和氯含量随种植密度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种植密度18 000株·hm-2、施氮量为112.5 kg·hm-2时烟叶的化学成分均值较为适宜。因此,在重庆烟区种植K326品种时,可适当提高种植密度、增加氮肥用量来培育"中棵烟",以弥补因优化不适用烟叶而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6.
不同种植密度对烤烟产质量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云烟85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烤烟农艺性状、光合色素、产量、产值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在16 680~22 230株/hm2时,随着密度的增加,叶面积系数增加,烟叶中叶绿素含量下降,烤后下中部烟叶单叶重较高,产量和产值越高,均价、上中等烟比例也较高,总糖、还原糖含量增加,烟碱、总氮、蛋白质含量下降.种植密度22 230株/hm2时效果最好,能够获得较高的产量和产值及较协调的内在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出活性有机肥与复合肥配施的最佳肥料配比,在云南红河州烟区进行了复合肥450kg/hm~2+活性有机肥60kg/hm~2,复合肥450kg/hm~2+活性有机肥85kg/hm~2,复合肥450kg/hm~2+活性有机肥110kg/hm~2对烤烟生长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活性有机肥用量增加,烤烟产量增加,且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烟碱、总氮和钾离子含量提高,总糖和还原糖含量降低;香气质、香气量和使用价值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综合农艺性状、经济性状、烟叶内在化学成分和感官评吸质量,烤烟种植以施复合肥450kg/hm~2+活性有机肥85kg/hm~2的效果最好,其产值、上等烟比例分别达53 475.75元/hm~2和68.67%。  相似文献   

8.
《安徽农业科学》2020,(1):157-159
[目的]探究微生物菌肥对烤烟生长发育及烟叶品质的影响。[方法]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设置常规施肥、常规施肥+菌禾管家、常规施肥+恩格兰菌剂处理,分析不同微生物菌肥对烟草生长发育及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不同微生物菌肥对烟叶生育期影响较大,与常规施肥相比,微生物菌肥均促进了烟株的生长发育,且恩格兰微生物菌剂影响显著。施用菌禾管家能够降低烟叶的烟碱含量和上部叶的总糖及还原糖含量,提高中下部叶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并提高中部叶钾含量。施用恩格兰微生物菌剂能够降低下、上部烟叶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提高中部叶总糖、还原糖和钾含量和中上部烟叶烟碱含量。[结论]施用微生物菌肥均有利于促进田间烟叶的生长和改善烟叶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9.
氮肥类型及用量对烤烟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氮肥类型及用量对烤烟生长及品质的影响,于2017年在郴州市桂阳县开展大田试验,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开展7个氮肥类型及用量试验。结果表明,各施氮处理较不施氮肥处理,在株高、最大叶长、叶宽及最大叶面积方面有更好的表现;在总糖、还原糖方面都呈现由下部叶到上部叶先增后降的趋势;总氮和烟碱含量与施氮量成正比;在一定程度,施氮水平的提高烟叶钾呈现升高的趋势,烟叶钾和氯变化趋势表现为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施氮水平90 kg·hm~(-2)对提高烤烟中上等烟比例及产量有明显效果,而对烤后烟叶均价影响不显著。硝铵磷和硝酸钾相比也有利于提升烤后烟叶经济性状。  相似文献   

10.
施氮量与种植密度对中棵烟生长发育和品质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以烤烟品种K326为材料,研究了施氮量、种植密度及其互作对烤烟农艺性状、质体色素、干物质含量、化学成分及致香物质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施氮量增大,烟株的农艺性状指标;新鲜叶片质体色素含量及烤后烟叶的氮、烟碱和钾含量呈增加趋势;随种植密度的增大,农艺性状、质体色素含量及烤后烟叶的氮、烟碱和还原糖含量呈降低趋势。综合分析认为,在本试验条件下种植K326时,种植密度以18000株/hm~2、施氮量控制在112.5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11.
种植密度对旱地烤烟生长发育及产量、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索旱地烤烟的适宜种植密度,为指导其大田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湖南省安仁县为例,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15 0001、6 5001、8 0001、9 500株/hm2)对烟株的生育期和生长、烟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种植密度对烟株生育期的影响不大。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叶面积系数和株高增加,烟株茎围变小,节距变长。不同种植密度对烟叶产量和质量有显著影响。当种植密度为18 000株/hm2时,烟株留叶数和烟叶产量均最高,分别为348 660叶/hm22、397.3 kg/hm2。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上等烟比例、中上等烟比例及均价均逐渐减少。烟叶产值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以18 000株/hm2时最高(达26 801.85元/hm2)。[结论]在安仁县特定的气候、土壤条件下,旱地植烟的最佳种植密度为18 000株/hm2。  相似文献   

12.
为探明湘西山地优质烤烟生产与群体密度及留叶数的关系,以K326为参试品种,采用大田试验方法研究栽培密度和留叶数对烤烟农艺性状及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及留叶数对烟株田间农艺性状有显著影响,密度及留叶数对烤烟的化学成分影响较大,留叶数为20片时,烤烟各部位叶片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糖碱比也随密度增加而增加。在密度为18 518株/hm~2时糖碱比最高,为16.28,化学成分协调,质量最好。在密度为18 518株/hm~2,行株距为120cm×45cm,每株留20片叶的群体结构较为适合湖南湘西烟区烟叶的生产。  相似文献   

13.
不同植烟密度对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确定烤烟最适宜的移栽密度,提高植烟经济效益。[方法]以云烟85为试材,设3个密度1.5×104、1.8×104、2.1×104株/hm2,观察记载烤烟的株高、叶片数、茎围、腰叶和顶叶的长、宽等农艺性状,并计算各处理烟叶的产量、产值、均价、上等烟比例、中等烟比例、桔黄烟比例等。[结果]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烤烟的有效叶数、茎围、腰叶长、宽呈递减趋势。平甫点1.8×104株/hm2处理产值、产量等经济性状最优。甘洞点,以2.1×104株/hm2处理的产量最高;以1.8×104株/hm2处理的产值最高。[结论]烤烟在高肥力土壤中的最适种植密度为1.5×104~1.8×104株/hm2。在肥力中等偏下土壤中的适宜种植密度为1.8×104~2.1×104株/hm2。  相似文献   

14.
施钾量对烤烟K326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施钾量对烤烟K326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施钾量对烤烟品种K326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内在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随着施钾量的增加,烟株增高,茎围增粗,烟叶的产量、产值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烟叶钾含量增加,水溶性总糖、还原糖、总氮等内在化学成分含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减,化学成分趋于协调,内在品质提高。在施纯氮105 kg/hm~2的水平下,367.5 kg/hm~2施钾方式效果最好。[结论]该研究为提高烟叶含钾量,降低烟叶焦油含量,提高烟叶及其制品的安全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杨丽平  许树德  王小兵  王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5):17077-17078
[目的]研究云南曲靖市马龙县不同类型植烟土壤与烟叶产量、品质之间的关系。[方法]在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县8个乡镇避雨采集土壤样品357个。同时,在对应采集土样的田块,采用定等级、定叶位取样法取烟叶样品1套,分析土壤、烟叶中的化学成分。[结果]在烟株移栽后30~90 d,水稻土烟株的农艺性状指标明显优于红壤土、紫色土。与紫色土、红壤相比,水稻土烟叶总氮、烟碱含量较高,总糖与还原糖含量明显偏低;从烘烤后烟叶的糖碱比、氮碱比分析,紫色土中生产的烟叶更接近于优质烟叶,就不同土壤类型而言,紫色土>红壤>水稻土;3种土壤类型烟叶中,叶黄素、β-胡萝卜素、咖啡单宁类多酚均以紫色土含量最高,红壤次之,水稻土最低;其他类胡萝卜素类、黄酮类多酚、芸香苷含量的大小顺序为红壤>紫色土>水稻土,其评吸结果为紫色土>红壤>水稻土。[结论]在烤烟生产上,要争取高产优质,应根据区域土壤类型确定其施肥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掌握百色烟区合理的种植密度及施肥量,为烤烟生产提供科学指导和应用依据。[方法]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对烟株生长、烟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烤烟生育前期受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影响不大,但腰叶、顶叶成熟的时间随着施氮量的增大而变晚。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烤烟农艺性状的影响较大,在种植密度相同时,随施肥量的增加,烟株株高、茎围、节距、有效叶片数和叶片长度呈递增趋势;减小种植密度有利于顶叶的开片生长及有效叶片数的增加。综合各经济性状及烟叶主要内在化学成分和评吸质量,A2B3处理(行株距120 cm×50 cm,施氮量112.5 kg/hm2,氮、磷、钾比例1∶1∶3)能够得到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烟叶质量。[结论]在百色特定的气候、中等土壤肥力条件下,烤烟种植密度以行距120 cm,株距50 cm,纯氮用量112.5 kg/hm2(氮、磷、钾比例1∶1∶3)为宜。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优质烟叶比例和上部叶工业可用性,于2014年在贵州毕节以常规模式(移栽密度16 530株/hm~2、留叶数22片、施氮量90 kg/hm~2)为对照,设置增密减叶、增密减叶减氮的栽培模式,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对烟叶质体色素、香气物质含量及经济性状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密减叶减氮的栽培措施可促进上部烟叶的成熟落黄,提高上部烟叶的化学成分及香气成分的协调性,对上部烟叶提质增香效果明显。与对照相比,增密减叶减氮处理的烟株生长后期烟叶质体色素降解更为充分;烤后烟叶产值和上中等烟叶比例显著提升;烟叶含氮化合物含量降低,糖含量增加,化学成分协调性增加,香气物质总量显著增加;上部烟叶香气质改善、香气量及甜感增加、刺激性减小。综合分析,移栽密度18 195~20 205株/hm~2、留叶18~20片、减氮20%的栽培模式对上部叶增香提质效果最佳,适宜在毕节地区示范并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合理的烤烟群体结构。[方法]在田间试验条件下,以烤烟品种龙江911为材料,研究种植密度对烤烟叶片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特性及产质量的影响。[结果]种植密度与净光合速率、单叶重呈显著负相关。随着种植密度的降低,烤烟叶片的气孔导度、光下最大荧光、实际光化学效率升高。种植密度为17 175株/hm2时的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较高。种植密度为15 150株/hm2时的单叶重虽然最高,但上中等烟率降低了5.11~10.58个百分点,均价降低了0.88~0.99元/kg,产量降低了342~453 kg/hm2,产值下降了8 166~9 273元/hm2。种植密度为19 350株/hm2时的上等烟率、橘色烟率、产量和产值较高。[结论]降低种植密度可提高烤烟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单叶重,但种植密度过低将降低烤烟的产质量。  相似文献   

19.
为满足卷烟工业企业对烤烟品种K326的需求,扩大重庆K326种植面积,为K326在重庆的高产优质栽培提供依据,在彭水县靛水乡新田村进行了K326栽植密度试验,分析栽植密度对K326烟株生长和烟叶产量、产值、均价、品质的影响,以此确定K326的最优栽植密度。试验设置了13 500、15 000、16 500株/hm23个密度水平,采取3重复随机区组设计。试验结果表明,①烟叶产量、均价、产值、上中等烟率等经济指标在3种密度下的差异都达到显著或呈极显著水平,其中以密度为16 500株/hm2时,产量、均价、产值最高。②总氮、还原糖、钾、氯、糖碱比等化学品质指标在3种密度下无显著性差异,其烟叶的化学成分协调性均达到较协调水平。③综合分析3种密度下K326的烟叶产量、产值、均价、化学品质表现,认为K326的最适密度为16 500株/hm2。  相似文献   

20.
[目的]摸清贵烟4号的生长规律,探讨其配套栽培技术。[方法]试验采用3因子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研究了氮肥用量、种植密度、留叶数对贵烟4号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施氮量、种植密度和留叶数对烟叶产量、均价和单位面积产值等经济性状的影响较大,其中施氮量对烟叶产量和产值的影响最大,对烟叶均价影响与种植密度、留叶数相差不大;在中等肥力地块上,当施氮量、种植密度和留叶数分别为97.50kg/hm2、15630株/hm2和21片/株时,贵烟4号烟叶的经济产量、均价和单位面积产值达到最高值,分别为2474.85kg/hm2、8.68元/kg和21481.65元/hm2。[结论]从经济产量、均价和单位面积产值等经济性状来看,生产上推广贵烟4号时,应将施氮量作为第一要素考虑;施氮量、种植密度和留叶数分别为97.50kg/hm2、15630株/hm2和21.0片/株是种植贵烟4号的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