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行棉花品质区划种植势在必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夏敬源 《中国棉花》2001,28(5):31-33
新中国成立以来 ,特别是改革开放 2 0多年来 ,我国棉花科研与生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不仅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国和消费国 ,而且在棉花常规及高新技术育种等领域亦跻身于世界先进水平。但是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计划经济新体制的日趋完善 ,面对即将加入 WTO的严峻挑战 ,我国的棉花品质状况不容乐观 ,棉纺织企业需求多样化与原棉品质类型单一化的矛盾日趋突出。因此 ,必须花大力气调整我国棉花品质的种植结构与布局 ,按生态区域实行品质区域化种植 ,利用生态条件 ,达到棉花纤维品质种植“事半功倍”的效果。1我国原棉品质现状…  相似文献   

2.
一、改进纤维品质是棉花育种的主攻方向由于快速纺织机械的发展及与化学纤维的混纺,现代棉纺工业对原棉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原棉品质多与棉花品种性状有关。放很多产棉国家在选育棉花新品种时,对纤维品质极为重视。棉花品种的纤维品质  相似文献   

3.
棉花纤维结构与纤维强度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棉花纤维强度是对纱线质量及其制成品特性影响较大的性状,我国生产的原棉纤维品质差的重要原因就是纤维强度偏低。因此,纤维强度的改良是提高我国原棉品质的主攻方向。关于环境因素对纤维强度的影响已有不少报道,但对纤维结构与纤维强度的  相似文献   

4.
论HVI检测系统及其对我国原棉品质育种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HVI纤维检测系统的发展与应用。HVI系统对原棉定级提供客观而公正的内外在品质的依据,因此,尽快在我国实施和推行HVI原棉检测系统是促进我国棉花生产提高纤维品质,体现按质论价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
对我国棉花纤维品质的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简要阐述了纺织技术的革新对棉花纤维品质提出的挑战,分析了国内原棉品质存在的差距与问题,着重介绍了影响棉花纤维品质的因子,并提出了提高我国棉花市场竞争力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6.
再论湖北棉花育种的研究方向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九五"期间,湖北育成棉花品种12个,2个品种通过全国审定,其产量潜力、纤维品质、抗病性上都有较大的提高.纺织工业技术改造,对原棉内在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枯萎病、黄萎病、棉铃虫为害已成为制约棉花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面对加入WTO后,进口原棉和国外高技术品种的竞争,在未来的棉花育种中,急待调整育种方向,加强品质育种,选育适合湖北气候条件、兼抗多种病虫害、产量优势明显的杂交棉组合.文中提出了湖北棉花育种目标以及遗传改良的关键技术材料创新,拓宽种质资源的遗传基础;技术创新,重视杂种优势利用,通过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的紧密结合,实现多育种目标的聚合.  相似文献   

7.
我国棉花品种纤维品质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本文简述了棉纺织工业发展对原棉的多层次需求,从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两个方面,系统地阐明了我国棉花推广品种纤维品质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目前生产的大宗原棉为适宜纺中支纱的细绒棉,内在品质不足之处在于纤维品质类型单一;纤维强度普遍偏低;外在品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干枯叶片、苞叶和异性纤维污染,新疆棉区棉纤维含糖粘性亦不容忽视。客观地分析了加入WTO后植棉业和棉纺织工业所面临的严竣形势,提出改善我国原棉品质的技术对策,加强以纤维品质系列化为核心的新品种选育工作,推广以促早熟为重点的栽培技术,制定不同纤维品质类型的国家标准,改革棉花收购过程中纤维品质评价体系,宣传原棉防杂保纯的重要性,组建优质棉产、供、销一体化联合体。  相似文献   

8.
对我国棉花品种结构调整的建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 2 0年来我国自育陆地棉品种的纤维品质的分析结果表明 ,我国的陆地棉纤维比较适合纺织 40支以下的中、低档棉纱 ,而缺少纺 40支以上高档纱的棉花 ,难以满足纺织工业的多种需求。在国际市场上 ,我国的陆地棉的原棉品质处于中上等水平 ,但与美国相比 ,国产皮棉纤维显得长度有余 ,而强力不足、麦克值偏高。我国纺织工业正在积极地进行结构调整 ,对棉花纤维品质的要求会更高、更广泛。进入 WTO以后 ,我国的棉花市场 (包括种子与原棉市场 )将更加开放 ,国际竞争会更加激烈。因此 ,对我国棉花品种结构与种植结构进行调整刻不容缓。棉花产量的…  相似文献   

9.
浅析提高棉花品质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入世贸组织后 ,棉业的发展取决于原棉的价格、质量和信誉 ,尤其是原棉质量上的竞争更为突出 ,提高棉花品质 ,应对入世 ,适应市场需要 ,这是育种科研、生产收购、加工销售部门共同研究的课题。1培育高品质棉花品种近年来 ,由于在育种目标上存在着重丰产、轻质量的蔽端 ,导致生产上所应用的品种内在遗传品质比较单一 ,纤维品质指标匹配性较差。目前就石首棉区种植的棉花品种而言 ,纤维长度集中在 2 8~ 3 0 mm,比强 1 9~ 2 3 c N· tex-1,麦克隆值 4.5~5 .0。这种品质的单一性 ,不仅与纺织工业对原棉要求的多样性极不相称 ,导致“长纤纺…  相似文献   

10.
利用杂种优势是农作物提高产量,改进品质的有效途径。在我国,继玉米和高粱之后,水稻杂交种也投入了生产。利用杂种优势也是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多年来人们就发现棉花具有很高的杂种优势,杂种一代能增产30%以上,绒长增加1—3毫米,杂种二、三代还能增产15%以上。所以棉花利用杂种优势大有可为。但由于棉花三系(不育系、恢复系、保持系)还没有育成,化学杀雄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徒手去雄又效率不高,生产大量杂种有困难,因而制种问题一直是大面积利用杂种优势的严重障碍。为了解决制种的问题,我们近几年来在简化制种操作,提高制种效率方面做了一些探索,进行了“三改两集中”的改革,为大面积利用杂种优势创造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