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针对伊犁河流域水土资源开发,研究不同施肥配比对人工混播草地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方法]运用"3414"施肥方案设计,研究不同N、P、K配比施肥对混播草地第2年产量及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试验得出,施N 66.01 kg/hm2、P2O5 85.03 kg/hm2、K2O 23.75 kg/hm2时,三茬干草的最高产量达到14 617.86 kg/hm2;影响混播草地产量高低顺序为N肥>P肥>K肥,粗蛋白质含量与豆禾比有明显的规律性,当豆禾比大时,其粗蛋白质含量高.[结论]N、P、K合理配比施肥,对混播草地产草量具有明显的效应作用,对改善牧草品质、提高混播草地生产力具有积极效果.  相似文献   

2.
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氮肥用量及氮(N)、磷(P)、钾(K)单施和配合施用对小米草株高、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株高结果显示N肥具有明显促进小米草生长的作用,株高随着N肥用量的提高而增加,P肥和K肥对株高的促进作用有限。在P90K120基础上,每公顷施N60、120和180kg分别增加鲜草产量(每公顷产量,下同)10625、18300和21951kg,分别获得纯利润1061、1776和2021元。不同P、K肥配合对N肥效果产生明显影响,分别以不施P、K肥、只施P肥和P、K肥配合施用为基础,N肥施用分别提高小米草鲜草产量12501、15600和18300kg,结果显示N、P、K配合施用效果最好。N、P、K养分间具有明显的正交互作用,N、P肥配合施用对产量的交互值为 3099kg,P、K的配合与N肥间的交互值为 5799kg,说明N、P、K只有配合施用才能充分发挥各种养分的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3.
施肥对连作花生植株性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花生连作风沙土微区定位试验研究了施用化肥、有机肥以及化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对连作花生的植株性状、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可以增加连作花生主茎高度和第一侧枝长度,提高花生籽仁的产量、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但对单株分枝数影响不大.增施P、K肥均能提高单株荚果数和出仁率,增施P肥对提高粗脂肪含量也有积极作用.而单施N肥易造成植株徒长,出仁率降低.有机肥和化肥配合施用平均比单施化肥和单施有机肥分别增产15.36%和13.83%;有机肥和氮磷或氮磷钾配合粗蛋白含量平均比单施化肥和单施有机肥分别提高4.94%和4.47%,粗脂肪平均也分别提高了7.62%和5.68%.  相似文献   

4.
通过4 a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定位施肥对甘蓝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年份各施肥处理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有所差异,尤以品质的差异较大.4 a甘蓝平均产量,与CK(无肥处理)相比,不同肥料组合对甘蓝有显著的增产作用,产量提高6.7%~37.4%,以N30 P15K20 Ca150处理的产量最高,其次为N30P15 K20 B0.2和N30P15 K20处理;与OPT处理相比,在N30P15 K20(OPT)基础上同时增施磷钾肥产量降低1.5%,而配施钙、硼产量分别增加9.6%和3.8%.2003-2006年,与CK相比,肥料养分组合可提高甘蓝氨基酸、粗蛋白、Vc、可溶性糖含量,改善其品质.与OPT处理相比,在OPT基础上同时增施磷、钾肥,对甘蓝氨基酸和Vc含量有提高作用,而配施钙肥提高氨基酸、粗蛋白和Vc含量,以氨基酸含量提高量最大(达10.0%),增施硼肥可提高的甘蓝氨基酸、Vc和可溶性糖含量.各处理中以OPT处理对降低甘蓝硝酸盐含量效果最佳.综合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N30 P15K20Ca150为甘蓝优质高产最佳养分组合.  相似文献   

5.
采用三元一次回归正交试验设计对番茄椒(tomatosweetpepper,tsp)进行N、P、K配方施肥,研究其对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产量的影响顺序为氮肥>磷肥>钾肥。氮、磷、钾三者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所得的多项式回归方程y!=37.71 8.14X1 4.61X2 2.06X3 1.6X1X2±13.80与实际值吻合较好。在增施N肥的同时增施P、K肥有利于增加番茄椒的含糖量、Vc含量。每666.7m2施N20.9kg,P2O55.7kg,K2O25.1kg(处理1)时,番茄椒还原糖、蔗糖、VC含量最高,分别为4.88%、0.47%和175.39mg/100g;在高N、低P、低K的情况下,番茄椒总糖及VC含量反而降低。在低N的情况下增施P、K肥,番茄椒含糖量和VC含量增加不明显。N、P、K的合理配方施肥有利于提高番茄椒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桂北生态条件下不同施肥水平对夏黑葡萄生长性状的影响,为其大田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平棚稀植(株行距2 m×8 m),每公顷覆盖油菜秸秆3150.00 kg,施石灰630.00 kg、硫酸镁63.00 kg、硫酸锌15.75 kg、硼砂15.75 kg为基肥的栽培条件下,以4年生夏黑为试材,设7个不同N、P、K配比试验,以不施肥为对照,观察分析不同施肥水平对夏黑植株生长、结果及翌年成花性状的影响。【结果】夏黑植株的茎粗、新梢节间长度及新梢粗度与施N量的增加成正比;随着施N量增加,新梢变色期推迟,翌年枝条成花率降低,在合适的施N量范围内,增施K肥能促进新梢变色期提早。在施N 0~36.60 kg/ha时,N对产量的作用大于P和K,单穗重、单粒重和产量随着施N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施N 73.05 kg/ha时,产量不增反而降低。综合夏黑植株生长势、果实品质、产量及翌年成花率等因素,以施N 36.60 kg/ha、P2O511.85 kg/ha、K2O 47.25 kg/ha较适宜。【结论】夏黑属生长势旺的早熟品种,栽培过程中应适当控制N肥施用量。  相似文献   

7.
变量施肥对玉米产量性状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变量施用N、P、K肥对玉米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提高N、P、K的施肥水平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玉米的产量,但提高N肥的施用量对提高玉米产量的效应最大,P肥次之,K肥在90kg/hm2的基础上,再提高施K肥水平对玉米产量的提高作用不大。可见,增施N肥并且合理施用P、K肥对玉米的高产起主导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酸性紫色土为供试材料,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平衡施肥对甘蓝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平衡施肥能使甘蓝产量提高3.4%~23.6%,并以(N30P15K20Ca和N30P15K20)处理增产作用大.在N30P15K20的基础上配施钙肥可提高甘蓝产量7.9%,而配施硼肥则无增产作用.与CK相比,N30P15K20和N30P20K30处理的硝酸盐含量下降26.9%和34.6%,各施肥处理维生素C和氨基酸含量以降低为主,但随着施氮量增加,氨基酸含量明显增加.在相同氮钾水平下,增施磷肥能提高甘蓝还原糖含量.各处理除N20P15K20和N30P15K20B的粗蛋白含量有所增加外,其余者均不同程度的降低.N30P15K20为甘蓝产量和品质效应的最佳处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滴灌是新疆广泛应用的高效节水灌溉方式.研究滴灌施肥方式与施肥水平对枣树产量品质及养分利用的影响,为新疆南疆地区枣园水肥高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8年生灰枣为试材,在滴灌条件下,设置3个施肥方式(挖沟撒施肥料、滴灌随水施肥、滴灌随水施N肥挖沟撒施PK肥)、5个施肥量水平15个处理,连续3年田间定位试验,监测枣树产量、品质和营养状况,分析滴灌下施肥方式与施肥量水平对枣树产量、品质及营养状况的影响.[结果]挖沟撒施肥方式下,施N 650 g/株、施P2 O5 650 g/株、施K2O 375 g/株时,枣树产量最高,三年平均产量11.21 g/株,肥料养分生产率为6.38 kg/kg;滴灌随水施肥方式下,施N 520g/株、施P2O5520g/株、施K2O 300 g/株时,枣树产量最高,三年平均产量10.49 g/株,肥料养分生产率为7.37kg/kg;滴灌随水施N肥挖沟撒施PK肥方式下,施N 520g/株、施P2O5520g/株、施K2O 300 g/株时,枣树产量最高,三年平均产量11.34 kg/株,肥料养分生产率为7.97 kg/kg;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枣果的裂果率也随之增加,但不同施肥方式下枣果的裂果率对施肥量的敏感性不同,挖沟撒施肥方式下枣果裂果率对施肥量的敏感性最强,滴灌随水施N肥挖沟撒施PK肥方式次之,滴灌随水施肥方式最小;在高产施肥量下,滴灌随水施肥方式的枣果裂果率最低为7.72;,滴灌随水施N肥挖沟撤施PK肥方式的枣果裂果率次之为13.75;,挖沟撒施肥方式的枣果裂果率最高为17.18;;叶片中矿质元素含量对施肥量的反应较强,而果实中矿质元素含量对施肥量的反应则较弱;NPK肥料用量变化,不影响果实中Ca、Mg含量水平;滴灌随水施肥方式叶片P、K含量显著高于挖沟撒施肥料和滴灌随水施N肥挖沟撒施PK肥两种施肥方式,三种施肥方式的叶片N含量、果实N、P、K、Ca、Mg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滴灌随水施肥方式节水、节肥、省工、增产,可在新疆果树节水滴灌灌溉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0.
长江中下游地区油菜N、P减施增效途径与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传统施肥的基础上,减少20%化学N、P肥料,通过增施20%的有机N、P肥或缓释肥,以及分次施N等措施发现,土壤中的速效N、P、K和植株中的全量N、P、K均高于传统施肥处理,其值以80%传统施肥量加20%有机N肥处理最高,并且籽粒产量增加7.2%~35.9%。随着生育期的延长,土壤中的速效养分及植株的全量养分逐渐降低,成熟后N、P养分大都储存在籽粒内,而K素营养则集中在茎杆内。  相似文献   

11.
环境因子对赶黄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通过对赶黄草种子进行不同温度、土壤水分含量及光照强度的处理,研究了温度、土壤水分、光照对赶黄草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找到促使该种子萌发的最适环境因子。结果表明,影响赶黄草种子萌发的环境因子最适宜范围分别是:温度10~15℃、土壤水分55%、光照强度100%。该试验结果对赶黄草种苗培育具有直接指导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更全面地了解泸州道地药材赶黄草在泸州的知名度现状及其原因,对随机人群120人和部分零售药店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走访。结果显示,赶黄草在泸州的知名度还不够高,在其加工技术、研发深度、推广力度等方面存在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产品研发、品牌塑造、宣传拓展和政府支持4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推广建议。  相似文献   

13.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保水专用肥对甘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水专用肥可促进甘薯营养器官的生长,增加蔓长和主茎分枝数;与施肥对照相比(N6P5K10),三种保水专用肥处理的鲜薯和薯干产量均表现增产,以保水专用肥1的增产幅度最大,分别比施肥对照增产23.15%和29.33%;保水专用肥可促进前中期可溶性糖的积累和后期向淀粉的转变,收获期三种保水专用肥处理的淀粉含量均高于施肥对照;三种保水专用肥处理的直链淀粉含量均高于空白对照和施肥对照,以保水专用肥1、3的效果佳,其直链淀粉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14.57%和15.14%,比施肥对照提高9.07%和9.61%。  相似文献   

14.
施肥对盆栽杂交鹅掌楸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杂交鹅掌楸幼苗寻求最佳的施肥配方,为科学造林和指导生产提供施肥依据。[方法]采用"311-A"最优混合设计,研究不同氮、磷、钾肥施用量对杂交鹅掌楸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杂交鹅掌楸苗期的营养元素含量与氮、磷、钾肥施用量具有相关性,不同处理间的杂交鹅掌楸的生物量有显著差异,苗期生长较好的杂交鹅掌楸的氮磷钾营养元素含量比例为1∶0.2∶4。[结论]其最佳的施肥配方是每株施用氮(N)2.64 g、磷(P2O5)1.08 g和钾(K2O)3.55 g,即最佳的施肥配比为N∶P2O5∶K2O=1∶0.409∶1.345,在该条件下,苗高为59.22 cm。  相似文献   

15.
为了给强筋小麦生产提供施肥依据,以西农979为材料,采用不同的氮磷钾肥配施做底肥,研究其对群体、产量及其结构的效应。结果表明,高磷处理各生育期群体数量最高,磷肥对群体调节有显著作用,氮磷钾构成对不同生育期生物产量效应不尽相同,以越冬前生物量与成熟期关系最为密切。在各处理中,高氮处理的产量最高,比CK0增产33.1%,比CK增产19.1%。增施一定量的氮钾肥有明显增产效果。传统施肥水平下增施钾肥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增产幅度为5.8%,氮磷水平相同条件下适量增加钾肥可增产11.8%,钾肥过多增产效果不明显;磷钾水平相同的条件下适量增加氮肥可增产12.6%,氮肥过高则减产3.9%;氮钾水平相同的条件下增加磷肥产量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三因素五水平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用基质盆栽法,研究氮、磷、钾施用量与微型薯产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钾肥与产量几乎呈直线相关,增施钾肥可提高微型薯的产量;适宜的磷肥质量浓度能稳定提高微型薯产量;氮肥施用量超过250mg/L不利于微型薯产量的形成。氮、钾肥对微型薯产量存在正向互作,氮肥一定时增施钾肥可获得高产,且钾肥用量越多增产效果越显著;磷、钾肥对产量也存在正向互作,钾肥用量超过400mg/L时,微型薯产量迅速提高。多元回归和频率分析表明,无土栽培微型薯氮、磷、钾最优组合方案为N274.23mg/L,P 59.94mg/L,K 603.46mg/L。  相似文献   

17.
荔枝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营养特点及配方施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2008年以8—10年树龄三月红荔枝为试材,进行荔枝营养生长期与生殖生长期氮磷钾需求特点及配方肥、进口复合肥、通用复混肥施用效果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荔枝营养生长期与生殖生长期氮磷钾营养存在较大差异,采果后第1次抽梢转绿将成熟营养生长期叶片氮磷钾含量之比为1.000:0.170:0.518,秋梢老熟生殖生长期叶片氮磷钾含量之比为1.000:0.172:0.711,并粒生殖生长期叶片氮磷钾含量之比为1.000:0.156:0.680;在同等氮磷钾总养分施用条件下,配方肥处理荔枝鲜果平均产量33.145t/ha,分别比进口复合肥、通用复混肥增产10.76%、17.93%,增收12753、20097元/ha。因此,荔枝营养生长期采用高氮低钾施用配方,生殖生长期采用低氮高钾施用配方,可满足荔枝正常生长发育对氮磷钾养分的平衡需求,显著提高肥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18.
赶黄草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系统调查,明确了赶黄草的主要病害有病毒病和叶枯病,主要虫害有蚜虫和卷叶虫,以及主要病虫的发生为害规律,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给黄土旱地经济合理施肥、粮食增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长期定位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施肥对小麦产量、各生育期钾素营养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不同施肥小麦增产效果差异显著。单施氮肥小麦增产75.3%,单施磷肥小麦产量则降低24.7%,NM、PM、NPM配施小麦增产75.9%~92.9%;小麦钾素的吸收主要集中在生长发育前期,孕穗期以后因泌钾现象多表现为负吸收,施用有机肥,特别是无机肥与有机肥配施,促进小麦吸钾作用明显,小麦植株各器官含钾量明显提高;单施N肥、NP配施小麦钾素的吸收量、吸收速率较高,单施有机肥及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小麦钾素吸收量和吸收速率比对照也有明显提高;单施N肥小麦氮肥利用率较高为76.73%,单施P肥小麦磷肥利用率较低仅为14.20%,NP配施与单施P肥相比,吸磷量、吸钾量分别增加112.53%和79.36%。施用有机肥可以显著提高作物氮、磷、钾吸收量,但肥料利用率却不高。[结论]施用有机肥以及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可以明显促进小麦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提高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上海崇明柑橘的品质和产量,研究了不同有机肥施肥量和施肥深度对柑橘园土壤肥力和柑橘养分、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施有机肥处理相比,施用有机肥可以不同程度地增加土壤中速效N、有效P和有效K的含量,最好的处理分别高出对照20.9%、24.9%和44.4%;并能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最好的处理高出对照16.2%;同时减小土壤容重,降低土壤的pH,从而提高土壤肥力;施用有机肥可以增加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并且能提高柑橘叶片中全氮和全钾的含量,改善柑橘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