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正>本文通过分析甘肃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科学规划布局、创新建设机制、改善基础条件、做强制种企业、提升监管能力、加强政策扶持的对策建议,对做强甘肃种业、保障粮食生产用种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制种基地是保障粮食生产用种的基础,推进制种基地建设是种业强基础、保安全的关键。甘肃是全国最大、最具优势的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是全国种子生产的战略要地,对保障全国种子质量和数量安全具有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2.
@@玉米种子发芽率的高低是衡量玉米种子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判定种子质量等级的重要因素。长清区有30余年的制种历史,近年来因制种玉米发芽率低,降低了种子质量等级,达不到国家种子质量标准,不能做种用的情况时有发生,这给制种企业和制种基地农民造成了很大损失。经过多年的观察研究,笔者认为造成制种玉米发芽率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制种基地管理对种子生产、企业发展和农户效益有着深刻的影响,目前中国制种基地管理模式呈现"企业+村委会+农户""、企业+农户""、企业+农场化基地"等多样化局面;未来,制种基地管理模式将趋于"企业+土地承包大户""、企业+土地流转""、企业+基地农场化"或"企业制种工厂化"模式发展,逐步形成专业化、区域化、标准化的规模制种基地。  相似文献   

4.
甘肃省玉米制种竞争力分析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分析甘肃省玉米制种竞争力的基础上,结合该省的实际情况,对发展玉米制种提出几点建议对策:鼓励企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企业改革力度;加强政策引导,规范管理提升企业竞争力;加强玉米制种技术集成;探索产业化经营模式;加快建立市场销售网络体系,提高市场占有率。  相似文献   

5.
@@2012年,张掖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精神,抢抓农业部建设张掖国家级杂交玉米制种基地的机遇,通过集中流转土地,建设现代玉米制种“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示范基地,有力推动玉米制种产业转型升级。按照企业+基地、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的模式,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引领作用,通过流转农民土地,率先在甘州区、临泽县、高台县建成玉米制种“四化”示范基地7130hm2(其中由制种企业直接流转农民土地800hm2,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农民土地6330hm2)。2012年7月26日,农业部在张掖市召开了“全国现代种业制种基地建设现场会”,农业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余欣荣出席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全国14个制种大省农业厅(委、局),31个省级、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黑龙江农垦总局种子管理机构负责人和24家种子企业代表对张掖市现代玉米制种“四化”示范基地进行了现场观摩,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6.
邵阳市2013年提出“控东扩西”,集中发展西部雪峰山区杂交水稻优势制种基地的布局思路。对邵阳市2014-2019年杂交水稻制种面积、总产和单产数据按雪峰山区与其他地区分县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6年间雪峰山区杂交水稻制种面积占该市制种总面积的83.78%,总产占该市制种总产的85.74%。2017年以来,邵阳市制种区域正缓慢向雪峰山区集中;至2019年,邵阳市部分东部县市已退出制种产业,西部绥宁县杂交水稻制种面积已占邵阳市制种总面积的61.68%,制种总产量占67.22%,已发展成为国家杂交水稻制种超级大县。邵阳市雪峰山区杂交水稻制种面积各年份间变异系数为10.93%,而其他区域为36.81%;该市各地区各年份制种面积与单产的相关系数为0.5988(P<0.01),表明雪峰山区基地总体稳定性高于该市其他地区;雪峰山区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各年份平均单产比该市其他地区高7.61%(比该市平均水平高0.96%),差异极显著(P<0.01),雪峰山区基地制种企业单位成本低于其他区域,农户单位收入高于其他区域;受限于单位生产成本,单个农户精耕细作的耕作方式正逐渐被规模化制种大户取代。优势基地规模扩大有利于提高生产的集约化程度,有利于高产稳产,提高制种的抗风险能力。邵阳市“控东扩西”,做大做强西部雪峰山区杂交水稻制种基地的布局成效明显。  相似文献   

7.
李波等 《中国种业》2012,(11):19-21
制种基地管理对种子生产、企业发展和农户效益有着深刻的影响,目前中国制种基地管理模式呈现“企业 村委会 农户”、“企业 农户”、“企业 农场化基地”等多样化局面;未来,制种基地管理模式将趋于“企业 土地承包大户”、“企业 土地流转”、“企业 基地农场化”或“企业制种工厂化”模式发展,逐步形成专业化、区域化、标准化的规模制种基地。  相似文献   

8.
甘州区玉米制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张掖市甘州区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杂交玉米制种生产,全区制种面积发展到2009年的3.33万hm2,玉米制种企业由1家发展到30家。伴随着产业的发展壮大,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当务之急是寻找对策,依法管理,  相似文献   

9.
《中国种业》2015,(2):21
<正>[本刊讯]根据农业部种子管理局意见,中国种子协会于协会秘书长李立秋主持。海南省农业厅副厅长郭立彬、国家南繁20办14付年主1任2月在三亚召开杂交稻南繁制种供求双方座谈会。会议由周裕国、农业部种子管理局副处长彭钊、三亚市农业局副局长曲环和21家委托制种企业、方的关系,维1护6家受委托制种企业和大户代表共制种市场秩序,国家南繁办起草了4"0多人出席座谈会。为了协调制种双南繁杂交水稻制种生产合同(征求意见稿)"。座谈会围绕  相似文献   

10.
甘州区玉米制种产业持续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正>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是全国最大的县级玉米制种基地,保持其持续发展对全国玉米种子市场乃至粮食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对该区制种玉米发展轨迹做深入探究,才能总结出有效的管理模式和科学的管理手段,为甘州区玉米制种产业  相似文献   

11.
甘肃省河西走廊是我国主要的玉米制种基地。从20世纪90年代起,各种子企业抓住全国玉米制种产业西移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逐年扩大玉米杂交制种面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随着制种企业、面积和品种的逐年增加,影响玉米制种质量的各种环境因素也凸显出来,使许多种子企业和制  相似文献   

12.
在开放条件下,用棉花不育系做母本,自花授粉棉花做父本,用传媒昆虫-蜜蜂进行授粉,能有效提高棉花制种产量。本文着重介绍了在开放条件下用蜜蜂授粉方式进行棉花杂交制种的注意事项,为大面积种植杂交棉提供一条可供参考的制种途径。  相似文献   

13.
王蕊  黄金华  霍建中 《种子科技》2010,28(12):18-19
<正>近年来,西北地区的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等地因其独特的地理气候优势及丰富的光热资源,迅速成为我国杂交玉米制种的重要基地,国内许多种子公司纷纷抢滩西北,先后在上述省区建立了自己的种子生产基地。但是,随着制种企业不断涌入,制种基地竞争  相似文献   

14.
田金霞 《种子科技》2010,28(3):33-34
杂交玉米制种产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制种农户和制种单位的经济效益,也影响制种基地的稳定和杂交玉米种的推广及种子的市场竞争力。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杂交玉米制种产量,现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5.
<正>2013年,各部门、各地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商业化育种体系加快构建,国家级制种基地建设进展顺利,种子企业做大做强有新进展,种子行业管理有力有效,现代种业发展取得新的进展。在《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的推动下,我国现代种业发展迈出了新步伐,  相似文献   

16.
贵州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建设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静 《中国种业》2014,(2):20-22
杂交水稻制种产业是一项涉及粮食安全的农业生产行业。本文从制种基地、制种技术、组织管理、制种效益等方面阐述了贵州进行杂交水稻制种产业优势,但还存在创新能力不够、制种企业较少、成规模高标准的基地少、机械化生产程度不高、种子成本高等问题。通过分析其原因,提出做好贵州杂交水稻制种产业规划、培育制种企业、加强育种和制种技术研究、制种基地建设和技术人才培训、加强种子质量监督等措施,促进贵州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对做大做强甘州区玉米制种产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中  石金龙 《种子科技》2010,28(10):15-17
<正>甘州区作为全国最大的县级玉米制种基地,保持其持续发展对全国玉米种子市场乃至粮食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对该区制种玉米发展轨迹做深入探究,才能总结出有效的管理模式,科学的管理手  相似文献   

18.
近3年来,我们在大兴安岭地区对双低杂交油菜垦油3号制种技术做一些探讨性研究,2000年制种3.33hm2,单产390kg/hm2(2000年严重干旱);2001年制种9.80hm2,单产702kg/hm2;2002年制种1 9.73hm 2,平均单产785kg/hm2,从结果看比较理想,现将主要制种技术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玉米播种方式及合理密植的研究,前人已做过不少报导,但都着眼于大田生产,而对于玉米制种生产中自交系父、母本的种植方法及合理群体结构与制种产量相关性的研究则报导很少。我市种子公司积极探索玉米制种高产新的方法,在研究河北、山东等省对玉米制种父、母本种植方法改革的基础上,综合我市常规制种的特点,做了进一步的完善,将两年研究情况简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王亚军 《中国种业》2021,(11):59-61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是国家级杂交玉米制种大县,每年有近50余家种子生产企业进入基地从事杂交玉米种子生产,随着制种企业的增加,对基地资源的争夺也日趋激烈本文。通过总结第四师玉米制种基地现状,分析制种企业在种子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玉米种子生产企业信用评估工作建议,旨在规范管理制种企业,推动基地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