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种不同类型绿地土壤特征及其对植物根系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促进青岛市城市土壤的管理与改良,通过采集和分析青岛市城阳区街头绿地、广场绿地、居住区绿地和公园绿地土壤样品,比较分析不同乔木林下土壤紧实度、土壤含水量、土壤pH、土壤全氮、碱解氮、土壤全磷、速效磷、土壤速效钾和土壤有机质的差异及相关性,及其对植物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绿地类型中或不同植物在同一绿地类型中,土壤含水量、土壤紧实度、土壤全氮、碱解氮、土壤全磷、土壤速效钾、土壤有机质与根系活力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土壤紧实度与土壤pH呈正相关,与土壤全氮、碱解氮、土壤全磷、速效磷、土壤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呈负相关。随土壤紧实度升高,其含水量下降,pH增加,有机质、全氮和速效氮减少,全磷和速效磷流失明显,植物根系活力下降。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设施黄瓜根结线虫病与不同深度土壤肥力指标相关性,为采用肥水管理等措施协同防控线虫病害提供参考。【方法】本试验通过测定设施黄瓜田中不同时期0~30 cm土层中pH值、速效氮、速效钾、全磷、全氮、有机质6个指标,研究黄瓜根结线虫病害与不同土层间土壤肥力指标变化的相关性。【结果】在定植128、188、218 d的3个时期,上层土速效氮、速效钾、全氮变化指标高于中下层土,指标差异达显著水平。相关性分析显示,土壤中全磷、速效钾、速效氮、pH的变化在不同土层中的相关性高,而土壤全氮变化在不同土层间的相关性低。土壤全磷变化显示,上中下各土层全磷变化与黄瓜病指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842、-0.854、-0.869。土壤速效氮变化显示,上层土与黄瓜病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562。土壤速效钾、pH值、有机质变化显示,上层土3种肥力指标变化与黄瓜病指相关性低。【结论】土壤上中下各土层全磷含量变化和土壤中土层全氮含量变化2个肥力指标,与黄瓜根结线虫病情指数相关性高,达显著差异,土壤全磷和全氮含量变化对于指导黄瓜根结线虫病综合防控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火烧对胡桃楸人工林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胡桃楸人工林进行控制火烧,利用摄像机记录火烧情况,对火烧前后土壤pH值、全氮、速效氮、速效磷、钾、钙、镁等化学性质的变化及其与林火能量释放指标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火烧使胡桃楸人工林土壤肥力总体增加。火烧后土壤pH值、速效磷、钾、钙、全氮、速效氮增加,镁变化不显著。火烧对土壤各主要化学性质影响的程度与点烧时的能量释放有关,其中全氮、速效氮、速效磷的绝对变化值与样地总能量释放呈负相关,镁的绝对变化值和钙的相对变化值与单位面积能量释放呈正相关,而pH值和钾与这两个能量释放指标都不相关。上述所有化学性质的变化与林火强度都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以林火强度为依据划分的轻度地表火和低度地表火对土壤各化学性质变化程度没有影响。同时对林火烈度与林火能量释放诸指标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辽宁省耕地土壤肥力现状及其演变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2003年辽宁省土壤肥料总站在全省采集土壤样品3 653个,对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等土壤养分指标进行了测试分析,对全省土壤肥力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目前辽宁省耕地土壤速效钾含量呈下降趋势,有机质、全氮、碱解氮稳中有升,速效磷含量上升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5.
在对宁夏盐池沙化草地生态环境进行调查的基础上,以草地土壤的理化性质: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全盐量、pH值、容积质量作为评价指标,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草地土壤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整个研究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处于较缺乏状态;土壤全氮、碱解氮和速效磷极度贫乏,速效钾的含量丰富;从评价指标的空间变异系数看,pH值最小为2.45%,全盐量最大为65.39%,其余土壤各项指标均呈中等变异强度;土壤质量评价各指标之间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全氮、碱解氮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容积质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速效磷、速效钾、pH值、全盐无显著相关关系.容质量与有机质、全氮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碱解氮、全盐量呈显著负相关.根据关联度大小表明研究区总体土壤质量水平属于中等,这与研究区的实际情况相吻合.  相似文献   

6.
克拉玛依中心城区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土壤养分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测试了克拉玛依中心城区不同类型园林绿地23个样地的土壤养分状况,分析克拉玛依区绿地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有效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及分布异质性.根据各指标所属的隶属度函数类型,求得了隶属度值,采用偏相关分析法确定了个指标的权重,进而计算出土壤养分的综合指标值(IFI).结果表明,克拉玛依中心城区城市绿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低, 土壤养分失衡,呈高度空间变异性.  相似文献   

7.
采用田间取样与试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调查研究了阿拉尔垦区密植枣园土壤养分状况,选取7个土壤养分指标: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全氮、全磷、全钾、总盐,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阿拉尔垦区密植枣园土壤养分含量的状况及差异性。结果表明:阿拉尔垦区各团场密植枣园土壤养分中全氮、磷、钾、全氮、全磷、全钾养分含量存在明显的差异,同一团场不同土层的全氮、磷、钾、全氮、全磷、全钾养分含量均呈现逐步递减的趋势。由土壤含盐量看出阿拉尔垦区土壤呈碱性,六团、七团相对其它各团密植枣园土壤中的含盐量较高,建议六团、七团在红枣采摘结束后,入冬前的冬灌水采用漫灌的方式,可压盐使土壤含盐量降低,有利于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8.
土壤供氮能力的衡量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对于土壤供氮能力的研究关键在于选用合理的指标和有效的研究方法。土壤科学工作者提出了多种衡量土壤供氮能力的指标,主要包括化学指标和生物学指标,由于指标较多,本文仅简要介绍几种。一、化学指标(一)有机质和全氮有机质是土壤表层氮素的重要载体,含80%~97%的土壤氮素;土壤全氮是各种形式氮的总和,综合表征了土壤的氮素状况。氮对植物营养非常重要并且与有机质和全氮关系密切,后两者一直被各国用来评价土壤的供氮水平。但他们含量相对稳定,在较小范围内含量变化不大,不够敏感,在一定期间内难以反映土壤供氮能力的差别,这是  相似文献   

9.
原始红松林及其次生林土壤游离氨基酸季节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凉水国家自然保护区内原始红松林及其次生林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土壤游离氨基酸(TFAA)的质量分数,并分析了其与土壤铵态氮NH4+—N、硝态氮NO3-—N、有机质、全氮、水解氮的质量分数及含水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原始红松林及其次生林的游离氨基酸质量分数都在7、8、9月呈现"V"型变化趋势;在同一月份中,TFAA、NH4+—N、NO3-—N之间具有相同的差异性关系,不同月份差异性不同。对土壤A层各形态氮素的质量分数及土壤基本性质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可知:土壤游离氨基酸的质量分数与铵态氮、硝态氮、有机质、全氮、水解氮质量分数及含水率之间均不相关。对土壤A0及A层各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可知:土壤游离氨基酸质量分数与铵态氮、硝态氮、全氮、水解氮质量分数以及含水率均相关性极显著(p0.01),与有机质质量分数不相关。  相似文献   

10.
研究松花江佳木斯段冲积平原上水田和旱田不同断面土壤的pH及有机质、全氮、全磷和速效磷的含量。通过实地采集、土壤自然风干、化学试验方法进行有机质、氮、磷和速效磷含量以及pH的测定,对不同深度土壤各指标含量进行分析。土壤中各指标测定结果为全氮、有机质含量由表层至底层逐渐减少;全磷、速效磷含量由表层至底层先减少后增加;pH值接近中性,并由表层至底层pH值逐渐增大。佳木斯段松花江冲积平原上水田和旱田不同断面土壤的pH值及其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磷的含量均处于正常值范围。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土壤养分对杉木生长的影响,利用主成分回归的方法,研究福建将乐林场54个样点6种土壤养分与杉木生长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土壤养分中,全磷(108.57%)的含量为0.26~8.10 g/kg为强变异性,其他土壤养分、杉木生物量、平均胸径、平均高均为中等变异性。2)土壤养分与杉木各生长指标均存在相关性,甚至有机质、全氮与杉木生物量、平均胸径、平均高均及显著正相关。土壤养分之间,有机质和全氮、全氮与速效钾极显著正相关,有机质与速效磷、速效钾显著正相关,存在明显的增效作用。3)得出土壤养分与杉木生物量、平均胸径、平均高的回归方程,说明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全钾对杉木生长影响较大,且依次递减,有机质影响作用略大于全氮。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南方地区红壤地氮磷素养分的垂直迁移规律,为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减少面源污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松华坝水源保护区典型流域迤者小流域为试验区,对灌草林、坡耕地、荒地3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不同坡位处土壤剖面土壤养分各指标进行测定,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对于同一土地利用类型而言土壤各养分指标的含量均为:坡下部〉坡中部〉坡上部;对于3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全氮、全磷含量均为:灌草林〉坡耕地〉荒地,土壤碱解氮含量为:坡耕地〉灌草林〉荒地,土壤速效磷含量为:坡耕地〉灌草林〉荒地,有机质含量为:荒地〉灌草林〉坡耕地;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养分影响程度为:全磷〉全氮〉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土壤全氮含量与坡位呈显著线性相关,碱解氮含量与坡位呈极显著线性相关;土壤速效磷、土壤全氮、土壤碱解氮和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层深度呈极显著线性相关;土壤养分之间有相互的影响,土壤有机质与速效磷和碱解氮之间呈显著和较显著的影响。【结论】南方红壤坡地中氮磷素养分的垂直运移规律为同一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各养分含量,整体随坡位的下降而增大,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全量养分(全氮、全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采取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坡向和坡位对纳板河自然保护区季风常绿阔叶林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为微酸性、酸性;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钾质量分数较高,全磷质量分数相对偏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质量分数在各土层(表层、中层、底层)间存在显著差异,而土壤pH值和全磷质量分数只在阳坡的各土层间表现出显著差异;坡向主要影响土壤pH值和土壤全钾质量分数;坡位主要影响土壤有机质和全氮质量分数,且其对土壤养分质量分数的影响程度在不同土层表现不同;坡向和坡位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土壤的pH值,而其对其他土壤指标影响不显著;不同土层土壤有机质与全氮、全磷均表现为显著正相关关系。从而为森林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旱地土壤氮素、有机质状况及与作物吸氮量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具有典型半干旱气候特征的陕西永寿选取6种不同肥力水平的田块,分层采集0~100cm土样,测定各土层可矿化氮、全氮及有机质含量,研究其与作物吸氮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各土层可矿化氮、全氮及有机质之间存在着良好的相关性,可矿化氮与作物吸氮量之间的相关程度高于与全氮、有机质间的相关性,可矿化氮加上土壤起始矿质氮后,相关系数更高,0~45cm土层的可矿化氮、全氮、有机质与作物吸氮量的相关性高于45cm以下的土层,且以30~45cm土层的为最好;以土壤全氮或有机质作为评价土壤供氮能力的指标,效果不如可矿化氮。  相似文献   

15.
湖南桂阳烟区土壤养分状况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湖南省桂阳县烟区的345个土壤样品、9项土壤养分指标进行了测定,确定了各指标所属的隶属函数类型及其阈值,采用偏相关分析法求得各指标的权重,运用加乘法算出各土样的土壤肥力综合指标值(IFI),进而对桂阳县植烟土壤适宜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桂阳烟区土壤肥力存在广泛的变异,其IFI值平均为0.495,变幅为0.223~0.804,变异系数22.5%。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将土壤肥力分为高、较高、中等和较低4类,各类土样所占比例依次为16.16%、27.08%、32.16%和24.60%。该区土壤pH值、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含量偏高,全磷含量较低,全钾和有效钾含量供应不足,建议该区平衡施肥应注意控氮、补磷、增钾。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通过设定纯氮0、100、200、300、400、500 kg/hm26个不同氮素水平浓度,并利用数码相机分别获取葡萄开花期、坐果期和果实着色期的植株冠层图像,研究了冠层图像的色彩参数指标与施氮量、叶片硝酸盐含量、植株全氮含量及土壤无机氮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数字图像技术可以应用在葡萄氮素营养诊断中,在各色彩参数指标中G/B、G/(R+G+B)均与施氮量、叶片硝酸盐含量、植株全氮含量及土壤无机氮含量呈显著相关的关系,并且坐果期G/B的相关性最高,可作为利用数字图像技术对葡萄进行氮素营养诊断的指标,坐果期作为氮素营养诊断主要时期。  相似文献   

17.
运用地统计学,结合GIS技术对海南省琼中县橡胶园土壤氮素营养进行了空间变异特征及分区管理研究。结果表明,琼中县橡胶园土壤全氮供应水平较低,碱解氮供应较为充足,各土层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含量的最大相关距离在51.03~68.93 km之间,0~20 cm土层全氮养分含量具有较弱的空间相关性,20~40 cm土层全氮养分含量具有中等程度的空间相关性;两土层碱解氮养分含量具有中等程度的空间相关性;全氮含量和碱解氮含量呈现较明显的空间分布格局,各土层全氮和碱解氮含量各等级的大块状分布较明显;应用空间叠加方法,对橡胶园土壤氮素进行了管理分区,琼中县胶园可分为5个管理分区,在胶园施肥管理中应根据不同管理分区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氮素营养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纳板河自然保护区不同坡向和坡位的常绿阔叶林土壤养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取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坡向和坡位对纳板河自然保护区季风常绿阔叶林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为微酸性、酸性;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钾质量分数较高,全磷质量分数相对偏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质量分数在各土层(表层、中层、底层)间存在显著差异,而土壤p H值和全磷质量分数只在阳坡的各土层间表现出显著差异;坡向主要影响土壤p H值和土壤全钾质量分数;坡位主要影响土壤有机质和全氮质量分数,且其对土壤养分质量分数的影响程度在不同土层表现不同;坡向和坡位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土壤的p H值,而其对其他土壤指标影响不显著;不同土层土壤有机质与全氮、全磷均表现为显著正相关关系。从而为森林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朱国华  刘芳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6):161-165,225
为进一步了解乌兰察布市耕地土壤中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析了乌兰察布市10个旗(县、市)耕地土壤中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结果发现各旗(县、市)耕地土壤中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卓资县耕地土壤平均全氮含量最高,为1.45 g/kg.察右中旗耕地土壤平均有效磷含量最高,为25.6 mg/kg.化德县耕地土壤平均速效钾含量最高,为242 mg/kg.通过研究乌兰察布市各旗(县、市)耕地土壤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为改善和提高全市耕地土壤质量提供重要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0.
通过长期定位试验,设置了不同连作年限(1、5、10、15、20、25、30年)和3个土层深度(0~20、20~40 cm和40~60 cm),研究了新疆绿洲长期连作棉田土壤氮储量的动态变化及其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新疆绿洲棉花长期连作过程中,土壤全氮储量均呈增加趋势,但是在不同的年限,增加的程度不同;棉花短期连作(5年和10年) 0~60 cm土壤全氮储量是一个明显的渐增过程,随后是一个缓慢增长的积累过程。从增长速率来看,0~60 cm土壤氮储量的增长速率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最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土壤容重与土壤全氮含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从不同土层深度来看,各年限的土壤全氮储量随深度增加均有降低的趋势,表层土壤(0~20 cm)全氮储量均大于深层土壤(20~40 cm和40~60 cm),并且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0~60 cm剖面土壤全氮储量表聚性越来越明显。从不同连作年限来看,短期连作时期(5~10年)土壤全氮储量的增加体现在0~60 cm各个深度,而经过长期连作后(10~30年),土壤深层20~40 cm深度的氮储量会逐渐增加,但40~60 cm深度增加较缓慢。总之,新疆绿洲棉田土壤中的氮是“氮汇”,并且棉花连作增加了各土层的土壤氮储量,提高了新疆绿洲棉田的持续供氮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