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巴贝斯虫(Babesia spp.)和泰勒虫(Theileria spp.)是世界范围内流行的蜱传播梨形虫病病原体。为评价梨形虫病传播情况,为甘肃省河西区域梨形虫病防治提供流行病学资料,采集该区域部分县区的牛羊抗凝血样品和环境游离蜱虫进行梨形虫病病原检测,分析样品中病原体的存在和分布情况,利用MEGA 6.06软件和NCBI GenBank数据库的BLASTn工具,对阳性样品中的巴贝斯虫和泰勒虫18S rRNA基因进行序列分析和遗传进化树构建。通过基于18S rRNA的巢氏PCR方法,检出梨形虫病病原1目2科9种,包括莫氏巴贝斯虫、双芽巴贝斯虫和隐藏巴贝斯虫3种巴贝斯虫,东方泰勒虫、中华泰勒虫、分离泰勒虫、吕氏泰勒虫、狍泰勒虫和环形泰勒虫6种泰勒虫。牛羊抗凝血样品梨形虫病病原总感染率为8.84%(16/181),阳性样品分布于武威市(感染率14.94%)和张掖市(感染率3.45%);检出携带梨形虫病病原的蜱9只,蜱病原携带率为2.52%(9/357)。检出的梨形虫病病原分属泰勒虫属和巴贝斯虫属2大类,每种病原跟国内外检出虫株的同源性均较高,处于各虫株相应分支上,提交序列相似率达99%~...  相似文献   

2.
牛羊焦虫病是由焦虫(血孢子虫或梨形虫)寄生在牛羊血细胞或血浆内,巴贝斯焦虫以虫体大量生长繁殖破坏血细胞、畜体严重贫血、发烧和排出血红蛋白尿为特征,而引起的血液原虫病。因通过硬蜱传播,故病多在硬蜱活跃季节呈爆发和流行。我县是牛羊焦虫病的易发地,本病曾对我县牛羊造成严重危害。经较长时间的流行病调查、诊治、化验,认为是巴贝斯焦虫和泰勒焦虫混合感染发病。1牛羊焦虫病发病史1.1病原常见的巴贝斯焦虫有双芽巴贝斯焦虫和牛巴贝斯焦虫。双芽巴贝斯焦虫是一种大型焦虫,典型的形似梨状,长度大于细胞半径,两个虫体以其尖端或锐角相连…  相似文献   

3.
奶牛焦虫病是奶牛巴贝斯焦虫、双形巴贝斯焦虫、环形泰勒焦虫寄生于牛红细胞内引起的血液原虫病,病原常表现为梨形、圆形、环形、杆形、月牙形、点状。巴贝斯焦虫和泰勒焦虫分别在牛的红细胞和网状内皮系统进行无性繁殖。蜱是中间宿主,  相似文献   

4.
牛的巴贝斯虫18S rRNA基因序列比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对中国已报道的8株牛的巴贝斯虫(包括1株牛巴贝斯虫、1株双芽巴贝斯虫、1株大巴贝斯虫、3株卵形巴贝斯虫和2株巴贝斯虫未定种)的18S rRNA基因序列进行了测定与比较。自感染动物的血液中纯化虫体,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靶基因,然后将其连接到pGEM—T Easy载体上,进行克隆测序。研究结果显示:牛的巴贝斯虫18S rRNA基因大小在1653~1699bp之间;用所测得的和自GenBank下载的各种动物的巴贝斯虫18S rRNA基因序列构建了系统发生树,发现由刻点血蜱传播的大巴贝斯虫伊犁株与由长角血蜱传播的3株卵形巴贝斯虫存在明显差别,应属于2个独立种;由小亚璃眼蜱传播的牛巴贝斯虫未定种不同于目前已报道的任何种类,在中国应为一个新种。因而,中国存在5种牛的巴贝斯虫,即:牛巴贝斯虫,双芽巴贝斯虫、大巴贝斯虫,卵形巴贝斯虫和巴贝斯虫未定种。  相似文献   

5.
牛梨形虫病是由梨形虫纲的原虫寄生于血液引起的病的总称,包括双芽巴贝斯虫病、巴贝斯虫病、环形泰勒梨形虫病,主要寄生在牛血液中的红细胞里,危害性很大,死亡率高。本病经蜱传播,春末和夏秋季节多发。在我国南方广东、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发病较多,近年来辽宁、河南、山东等地发病呈上升趋势,有的地区发病率高达60%~90%。2010年8月,河北省保定市某奶牛场有多头奶牛发病,经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梨形虫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1山羊梨形虫病 山羊梨形虫病是由巴贝斯焦虫和泰勒焦虫寄生于山羊的红细胞及淋巴结、肝、脾、肺等组织器官内引起的,又称焦虫病或血孢子虫病。蜱为中间宿主。病羊临床上以高热稽留、贫血、黄疸为主要特征。山羊梨形虫病的发生与蜱的活动有密切关系,在南方4~9月多发。感染虫体在山羊的红细胞内发育和繁殖,当蜱吸食病羊血液时,寄生于红细胞...  相似文献   

7.
《畜牧与兽医》2020,(3):61-68
为了解腾冲市牛、羊感染梨形虫的流行情况,本研究选择腾冲市11个乡镇为采样点,采集牛、羊血液样本,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扩增包括泰勒虫属和巴贝斯虫属在内的梨形虫科18S rRNA基因约1 600 bp片段,阳性产物进行测序,根据序列同源性比对和遗传进化分析,进行虫种鉴定。共采集758头牛、羊的血样,检出阳性207头,总阳性率27.31%。其中牛、羊阳性率分别为45.02%(149/331)、13.58%(58/427)。11个乡镇的牛均有检出,6个乡镇的羊有阳性。检出虫种包括巴贝斯虫(Babesia)和泰勒虫(Theileria)两属共13种,均为蜱传血液原虫,泰勒虫占82.13%(170/207),巴贝斯虫占17.87%(37/207)。巴贝斯虫种类包括:狍巴贝斯虫(B.capreoli)、猎户巴贝斯虫(B.venatorum)、双芽巴贝斯虫(B.bigemina)、牛巴贝斯虫(B.bovis)、微小巴贝斯虫(B.microti)等5种;泰勒虫种类包括:吕氏泰勒虫(T.luwenshuni)、环形泰勒虫(T.annulata)、水牛泰勒虫(T.buffeli)、东方泰勒虫(T.orientalis)、瑟氏泰勒虫(T.sergenti)、绵羊泰勒虫(T.ovis)、附膜泰勒虫(T.velifera)和一种新的未命名泰勒虫共8种。牛感染6种泰勒虫和4种巴贝斯虫,羊感染3种泰勒虫和2种巴贝斯虫。该结果表明腾冲市养殖的牛羊存在梨形虫病的广泛流行,且虫种丰富,具有较高的多样性特征,需加强防范。  相似文献   

8.
利用真核生物18S rRNA基因的PCR通用引物对寄生于中国水牛的巴贝斯虫(已命名为东方巴贝斯虫-BnbPsia orientalis)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得到其18S rRNA全基因片段,测序后blast分析表明该虫种属巴贝斯虫无疑。将该基因1700bp长片段序列与GenBank中15种已知巴贝斯虫的相应序列进行比较分析,建立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东方巴贝斯虫与南非未定种的巴贝斯虫亲缘关系最近,与羊巴贝斯虫亲缘关系较近,与牛巴贝斯虫、双芽巴贝斯虫的亲缘关系较远。这一结果说明水牛东方巴贝斯虫是一独立种。  相似文献   

9.
奶牛梨形虫病,也称焦虫病,主要由牛双芽巴贝斯虫、牛巴贝斯虫和牛环形泰勒梨形虫引起的寄生虫疾病。牛双芽巴贝斯虫寄生在红细胞内,而牛环形泰勒梨形虫则寄生在红细胞和网状系统内。  相似文献   

10.
利用蜱传播试验确定小亚璃眼蜱对中国新分离的牛的巴贝斯虫未定种和环形泰勒虫的传播能力与传播方式,进而明确其在中国牛梨形虫病传播中的流行病学意义。试验结果表明:小亚璃眼蜱可在雌虫阶段受到巴贝斯虫未定种的感染,并可在次代若虫(2/2)和成虫(3/3)阶段将病原传播给试验牛;小亚璃眼蜱幼虫和若虫吸入环形泰勒虫,饱血脱落的幼虫和若虫所蜕化发育的饥饿若虫(2/2)和成虫(2/2)均可将病原传递给敏感动物;感染巴贝斯虫未定种的小亚璃眼蜱饱血雌虫所孵育出的次代幼虫和若虫仍可被环形泰勒虫感染,所发育出的若虫(2/2)和成虫(2/2)可在一次传播试验中将环形泰勒虫和巴贝斯虫未定种同时传播给试验动物。  相似文献   

11.
短角牛焦虫病是由焦虫(又称血孢子虫或梨形虫)寄生在牛血红细胞或血浆内而引起的一类血液原虫病,本病通过硬蜱传播,多在硬蜱活跃季节(6~10月)暴发和流行,我国南方多为牛的双芽巴贝斯焦虫病。  相似文献   

12.
牛焦虫病也叫巴贝斯虫病或梨形虫病,是由双芽巴贝斯虫、牛巴贝斯虫和卵圆巴贝斯虫寄生于牛红细胞内的血液原虫病。临床上以高热稽留、严重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迅速  相似文献   

13.
巴贝斯虫是属于原生动物亚界(Protozoa)、顶器门(Apicomplexa)、孢子虫纲(Sporozoa)、真球虫目(Eucoccidiorida)、梨形虫亚目(Piroplasma)、巴贝斯虫科(Babesiidae)、巴贝斯虫属(Babesia)的一类单细胞虫体。巴贝斯虫属共有99种虫体,它们分别寄生于各种家畜、野生动物和各种鸟休内。其中多数虫体具有严格的宿主特异性。只有少数虫体,如田鼠巴贝斯虫(B.microti)、既可在鼠体内寄生,有时又可侵袭人体 自然条件下,多数巴贝斯虫必须经硬蜱(lxodid)才能在哺乳动物宿主间传播。在哺乳动物宿主体内,巴贝斯虫主要寄生于红细胞内,分裂繁  相似文献   

14.
<正>牛梨形虫病是巴贝斯科和泰勒科的各种梨形虫在牛血液内引起的疾病的总称,本病是一种季节性的由蜱传播的血液原虫病,杂种牛、外来纯种牛易感性高,病情重,死亡率高。迄今为止,全世界已记载的各种哺乳动物的巴贝斯虫有67种,泰勒虫有13种。在我国的马、牛、羊、犬中,已发现8种巴贝斯虫和4种泰勒虫。我国牛梨形虫主要有双芽巴贝斯虫、牛巴贝斯虫、环形泰勒虫和瑟氏泰勒虫4种。2003年至2005年,我们诊治辽宁省锦州市周边地区牛梨形虫病213例,由于诊治及时、措施得当,仅死亡2头,死亡率为0.94%,其余均已治愈,现将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焦虫病是莫氏巴贝斯虫以及山羊泰勒虫在羊血液中寄生所引起的疾病。临床上羊患病后会出现高热、贫血、黄疸等主要病症,具有很高的死亡率,1~2岁的羔羊最易患病。该疾病具有传播性,通过硬蜱吸血来实现传播,具有很大的危害性。1病原羊焦虫病的发病原因是莫氏巴贝斯虫以及山羊泰勒虫感染所致。前者是在羊血液的红细胞中寄生,具有牛双芽巴斯类似的形态,呈椭圆形或梨形等。梨形寄生虫其长度要大于红细胞半径。  相似文献   

16.
牛巴贝斯虫病是由巴贝斯属(Babesia)的多种寄生虫寄生于牛红细胞内所引起的血液原虫病。我国已报道的牛巴贝斯虫有3个种:双芽巴贝斯虫(B.bigemina)、牛巴贝斯虫(B.bovis)和卵形巴贝斯虫(B.ovata)。前2个种流行广泛,传播媒介为微小牛蜱和镰形扇头蜱,危害较大;后1个种只在河南局部地区发现,传播媒介为长角血蜱,危害较小。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甘肃省武威市骆驼蜱以及梨形虫病病原种类和分布情况,保护和开发骆驼产业,通过分子生物学检测手段,对采集的骆驼蜱虫与骆驼抗凝血样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分子生物学鉴定。采集的蜱虫经鉴定为亚洲璃眼蜱,说明亚洲璃眼蜱是该地的优势种;在蜱样品中检测到双芽巴贝斯虫阳性样品1份,说明当地存在通过蜱传播梨形虫病的风险。本研究对于提高该地区骆驼养殖业对蜱与梨形虫病危害和防控的认识具有积极意义,也为当地蜱以及梨形虫病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鉴定从汉中市牛体表采集到的蜱种类及其携带病原梨形虫(Piroplasma)的种类,在形态学初步观察的基础上,用PCR技术基于线粒体16SrDNA对蜱种类进行了分子鉴定,并基于梨形虫18S rRNA基因分别检测蜱体内携带巴贝斯虫属(Babesia)、泰勒虫属(Theileria)等病原情况.结果显示,所采集到的67只...  相似文献   

19.
用质粒PuN121从墨西哥虫株M建立牛巴贝斯梨形虫DNA的基因族,并克隆于大肠杆菌上,选择几个与标记的牛巴贝斯梨形虫基因DNA杂交的重组质粒,进一步分析,发现PMu—B_1敏感性较高,能检测出25pg纯净的牛巴贝斯梨形虫DNA。10μl感染全血中300个梨形虫或0.00025%虫血症,PMu—B_1含有6.0kb牛巴贝斯梨形虫DNA插人物,该插人物不与双芽巴贝斯梨形虫、伊氏锥虫、恶性疟原虫、边缘边虫、微小牛蜱和奶牛DNA发生交叉反应,基因组DNA Southem印迹析,PMu—B_1能识别两种牛巴贝斯梨形虫地方株,即墨西哥虫株M和泰国TS_4株,因此,PMu—B_1探针可用于诊断牛和蜱巴贝斯梨形虫感染及识别牛巴贝斯梨形虫虫株。  相似文献   

20.
奶牛焦虫病是由孢子虫纲、梨形虫亚纲的巴贝斯科和泰勒科原虫寄生于血细胞内引起的疾病.本地主要是牛巴贝斯虫和双芽巴贝斯虫(俗称焦虫)感染牛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