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不少人觉得修鞋入行门槛低,不过是小打小闹,赚不了大钱。可是却有一位85岁的修鞋匠刘大爷,没事就喜欢琢磨那些患有“疑难杂症”的旧鞋子。几年前流行的尖头鞋,如今不时兴了,放在家里不能穿,扔了又不舍得,这种鞋子如何处理?老人想出妙招,将尖头改成了圆头,旧皮鞋“起死回生”,颇受爱美女士追捧。  相似文献   

2.
正拇外翻又称拇趾滑液囊肿,是一种较为多见的骨关节疾病,对患者的行动和生活影响较大。病因多因遗传、爱穿高跟鞋或尖头鞋等所致。现介绍几个关于拇外翻的小知识。第一,拇外翻患者应选择一双合适的鞋子,如鞋跟不要太高、鞋头要稍微宽松一些,使脚趾有一定的活动空间。但需要注意的是,患者也不能选择过于宽松的鞋子,因为过于宽松的鞋子虽然可以减轻脚部一时的疼痛感,但却会因鞋子无法支撑脚部  相似文献   

3.
正很多女性都喜欢穿高跟鞋,认为显高又显瘦,但高跟鞋从舒适度来讲远不如平底鞋,而且穿久了伤脚又伤腰。那么,如何将平底鞋也穿出美感来?其实在选配上是有讲究的。1.巧选鞋(1)鞋口越浅,越显腿长要想让双腿显得修长,最好选鞋口比较浅的平底鞋。在鞋跟高度一样的前提下,把脚背完全露出来的鞋,能在视觉上拉伸腿部线条。(2)尖头鞋比圆头鞋显腿  相似文献   

4.
他健康,因为他爱各种运动;他善良,因为他爱打抱不平;他乐观,因为他常带给别人欢乐。他就是sunny boy,蔡文迪。  相似文献   

5.
那年,她出轨了。去参加同学会,见到了大学时代暗恋的他。他还是那么英俊,时光将他雕刻成了一个成熟性感的男人。她远远地看着他,想起那些暗恋他的岁月,心里恍如隔世。他  相似文献   

6.
无鳔的鱼     
有一个年轻人,因为家贫无钱读书,他去了城里,想找一份工作。可是他发现城里人都看不起他。就在他决定要离开时,他给一位很有名的银行家罗斯写了一封信,向他抱怨命运的不公。信寄出去了,他一直在旅馆里等,几天过去了,他花掉了身上的最后一分钱,也将行李打好了包。这时,房东说有他一封信,是银行  相似文献   

7.
尤今 《新农村》2012,(6):41
成龙在一篇《我的妻儿》访谈录中,记述了一件耐人寻味的往事。他说:"为了避免儿子受到伤害,我过去一直保护他,担心他被绑架,不准他去这里,不准他去那里,整天把他关在屋内。于是儿子作了一首歌,歌名叫《人造的墙》。他讲,第一道墙是我,第二道墙是他妈妈,第三道是老师,第四道是他身边所有的人。  相似文献   

8.
周海亮 《百姓》2010,(7):39-39
<正>周末他请三个人吃饭。两位是他的上司,一位是他相识多年的朋友。中午他就打电话跟他们联系,每个人都说:"没问题。"于是他在酒店订好了包厢,并提前半小时赶到。服务生问他:"现在上菜吗?"他说:"上。"服务生问他:"标准呢?"他说:"当然是680块钱的。"  相似文献   

9.
爱的利润     
在龙城有一位老乞丐,他与别的乞丐不同,只在夜间行乞。你给,他高兴;你不给,他也不恼。因此,他所得甚少。何勇见他太可怜,每次都会施舍他十元钱。最初,何勇的夜宵摊生意还不  相似文献   

10.
钟芳 《新农村》2013,(6):48-48
他从小喜欢舞蹈。16岁那年,只身一人来到巴黎,他满怀信心地要在这里实现自己的梦想:做一名出色的舞蹈演员,并让全世界的人为他鼓掌喝彩。然而因为家境贫寒,两手空空,他不得不先找份工作。在找工作的日子里,由于他没有任何特长,几乎跑遍了全巴黎,也没找到让他挣钱的机会。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他只好去一家缝纫店当学徒工。他苦闷自己的理想无法实现。他认为,与其这样痛苦地活着,还不如早早结束自己的  相似文献   

11.
正一个经理,他把全部财产投资在一种小型制造业,但是由于世界大战爆发,他无法取得他的工厂所需要的原料,因此只好宣告破产。金钱的丧失,使他大为沮丧。于是他离开妻子儿女,成为一名流浪汉。他对于这些损失无法忘怀,而且越来越  相似文献   

12.
<正>他的父亲希望他长大后能成为一名美术家,只是他偏偏对美术毫无兴趣,很简单的一副水彩画,他坐了一天,却未曾落一笔。他也想过认真读书,他是尽了力。下课,别人都去玩,他在教室里依然认真地复习,只是每一次考试,  相似文献   

13.
寒崖 《新农村》2012,(11):42
儿子四岁了,胆子却非常小。不管干什么,他总要和大人在一起,走一步跟一步,即使看电视也要人陪着。尤其家里只有他和一个大人的时候,他几乎寸步不离,做什么事都要捣乱,赶也赶不走,好好哄他听不进,吼他几句又哭又闹,真是叫人烦恼!周六,孩子爸爸加班,我自己在家里带他。中午做饭的时候,他趴在水池边玩,搞得浑身都是水,我忙得不可开交,几乎顾不上管他。我用削皮刀削土豆皮,他突然看着我说:"妈妈,我帮你削皮吧!我也会。"我犹豫了下,削皮刀很锋利,我怕会弄伤他的小手。但转而一想,也许给他点事情做能让他安静待一会,没他缠着我也能尽快把饭做好。于是便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村科技》2008,(1):68-71
他并不是啥教授,他是一名科技特派员。50多年来,他跑遍了武安山区乡村的各个角落,为鸡猪牛羊防疫、治病,给老百姓传授科学养殖技术,把“教授”的论文写在农民的鸡舍、牛棚、猪场里,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在农民的庭院里。 50多年来,有多少个濒临倒闭的猪场被他救活,又有多少个将要“全军覆没”的鸡场在他的抢救下“起死回生”,他记不清了,但养殖户们忘不了。养殖户们感激他、信任他,尤其是佩服他“神仙一把抓的技术”,所以顺着嘴叫他“郅教授”。  相似文献   

15.
《北京农业》2010,(5):30-30
他出生在美国新泽西州一个贫穷的外来移民家庭。从小,他是个腼腆内向的孩子,和他一样大的孩子都不喜欢和他在一起,因为他什么也不会。  相似文献   

16.
他在集镇上有一个菜摊,靠贩卖蔬菜维持生计。如果那天清晨他按照原先的路线到批发市场去,也许他的生活仍然十分平静。但那天他起床稍迟了些,为了赶时间,他  相似文献   

17.
苏丽梅 《新农村》2013,(9):44-44
儿子有个自己的小钱包,以前,他对钱包里的钱是不屑一顾的。有一天,长大中的儿子忽然意识到那些钱可以买回许多他想要的东西,于是,他逐渐变得"财迷"了。儿子把别人给他的钱分门别类放进钱包,有时想买零食吃,他会小心翼翼地打开来,拿出里面最小的面额到小店购买。有时我开玩笑试探性地跟他要点零花钱,他却把钱包捂得紧紧的,说什么都不肯给。  相似文献   

18.
是孩子就可能会犯错,父母要给他改错的机会。每个孩子都是在不断地犯错、认错、知错、改错中成长的。当孩子犯了错误。要允许他改正;当孩子犯了罪跑回家,你要给他做顿饭,他吃饱了送他去公安局自首:当孩子成了少年犯,进了少管所,你要常去看他,不要放进去就不管他,更不能说跟他断绝亲子关系,法律上能断绝,亲情上却断不了,因为那是你的孩子。  相似文献   

19.
他学习成绩很稳定,从上学第一天开始,总是在倒数几名徘徊。整个小学生涯,都没有特别擅长的科目。他当年的同学,大多数人对他都没什么印象,太普通了,成绩也不好。好在有一个同学还记得他——每次考试成绩出来,他的脸上都是阴天。小学的几年中,他被生物学深深吸引,甚至在学校养过上千只毛毛虫,看着它们变成飞蛾,这算是他给人最特别的记忆,只因在当时引起老师同学的强烈反感。15岁时就读于伊顿公学,如愿上了生物课,这是他最喜欢的课程,但是,他的生物课  相似文献   

20.
苏轼,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他是宋代的文学大家,也是中国古代并不多见的才华之士。且不说他生前是游走于剧烈的政治漩涡,单说他在文章、诗词和书法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就足以让后人仰之弥高了。他是个美食家,甚爱吃,也会吃,下箸千金他是鄙视的,而让普通食物化为奇味,却是他的嗜好所在。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